Nature: RNA幹擾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2020-11-27 生物谷

已知Argonaute蛋白是一種結合RNA的蛋白質,研究人員已經鑑定並分析了酵母Argonaute蛋白的晶體結構。在沉默基因的RNA幹擾(RNAi)通路中,這種Argonaute-RNA複合物起著關鍵作用,描述真核生物Argonaute蛋白分子結構一直是RNA幹擾領域近十年的目標。了解Argonaute晶體結構不僅是理解RNAi生化通路很重要的一步,也是將來許多實驗的依據。

在人和其他真核生物中,RNAi通路能通過減少蛋白質的RNA模板來降低細胞內蛋白生產。利用這條通路,科學家能敲除特定蛋白的表達,從而測定它們在細胞或組織中的作用;在人類疾病的治療方面,RNAi通路也相當重要。

RNAi依賴兩種蛋白,即Dicer 和Argonaute,其中Dicer識別雙鏈RNA(dsRNA),鎖定在dsRNA上,並將其切成21-23個核苷酸長的碎片;Argonaute識別上述的dsRNA碎片,清除雙鏈RNA中一條鏈,用另一條鏈作為嚮導RNA,當單鏈RNA匹配上嚮導RNA序列時,Argonaute即裂解此單鏈RNA,從而防止它作為蛋白生產的模板。

為了測定Argonaute結構,研究人員通力合作,希望能解決Argonaute結構問題,結果發現它是一個具有複雜拓撲結構和許多活動部分的大蛋白,確實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分子機器,在結構中伴有少量RNA,這些RNA的摻入將Argonaute蛋白轉變成一種含4元件活化部位的激活態。這樣,一個長期以來的謎,即什麼構成了"消失的"第四元件,也就得到了解答。有這個結構在手,科學家現在就能更好地了解它怎麼運作。(生物谷bioon.com)

Structure of yeast Argonaute with guide RNA

Kotaro Nakanishi, David E. Weinberg, David P. Bartel, Dinshaw J. Patel

The 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 comprising Argonaute and guide RNA, mediates RNA interference. Here we report the 3.2?? crystal structure ofKluyveromyces polysporus Argonaute (KpAGO) fortuitously complexed with guide RNA originating from small-RNA duplexes autonomously loaded by recombinant KpAGO. Despite their diverse sequences, guide-RNA nucleotides 1-8 are positioned similarly, with sequence-independent contacts to bases, phosphates and 2′-hydroxyl groups pre-organizing the backbone of nucleotides 2-8 in a near-A-form conformation. Compared with prokaryotic Argonautes, KpAGO has numerous surface-exposed insertion segments, with a cluster of conserved insertions repositioning the N domain to enable full propagation of guide-target pairing. Compared with Argonautes in inactive conformations, KpAGO has a hydrogen-bond network that stabilizes an expanded and repositioned loop, which inserts an invariant glutamate into the catalytic pocket. Mutation analyses and analogies to ribonuclease H indicate that insertion of this glutamate finger completes a universally conserved catalytic tetrad, thereby activating Argonaute for RNA cleavage.

相關焦點

  • Nature:RNA聚合酶Pol II/TFIIB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蛋白編碼基因的轉錄是由Pol II和包括TFIIB在內的一般性轉錄因子所形成的一個複合物啟動的。Kostrewa等人確定了Pol II/TFIIB複合物的完整晶體結構。該結構及互補功能數據表明,轉錄的啟動有一個由6個步驟構成的機制,包括當轉錄開始點被定位後所觸發的向RNA伸長的過渡。
  • Nature:C/D RNA蛋白質複合物催化RNA核糖甲基化的結構機理
    2011年1月27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葉克窮實驗室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該論文研究了C/D RNA蛋白質複合物催化RNA核糖甲基化的結構機理。C/D RNA是普遍存在於真核生物和古細菌的一類古老的非編碼RNA,它們主要介導核糖體RNA和剪切體RNA大量特定位點上的核糖甲基化修飾,同時參與真核生物核糖體的裝配。
  • Nature:揭示植物BRI1受體與配體BL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2011年6月12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柴繼傑教授領導的科研小組,在Nature在線發表了名為《Structural insight into brassinosteroid perception by BRI1》的科研論文,報導了BRI1識別BL的晶體結構,結合生化實驗提出了BRI1活化的可能機制。
  • Nature:逆轉錄病毒整合酶的晶體結構
    尋找新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工作一直受阻於缺乏在基質DNA上的整合酶複合物(或稱整合體)的結構。現在,來自非致病逆轉錄病毒(被稱為「泡沫病毒原型」)的全長度逆轉錄病毒整合酶的晶體結構,已在與其同類病毒DNA形成的複合物中被確定。除了揭示整合反應生物化學方面的詳細情況外,該結構也反映了目前所使用的抑制藥物是怎樣影響這一過程的。
  • Nature Plants |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所王剛剛課題組解析第一個植物漆酶的晶體結構
    該研究解析了第一個植物漆酶的晶體結構。 漆酶於1883年最早發現於日本漆樹中, 隨後發現在真菌、細菌和昆蟲中也存在漆酶。雖然植物漆酶在木質纖維素合成以及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脅迫等生理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植物漆酶的結構和作用機理一直未知。
  • ...疾病相關的重要蛋白Aprataxin同源物Hnt3與DNA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Hnt3與雙鏈DNA和AMP複合物的晶體結構近日,國際著名期刊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王大成院士研究組和江濤研究組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
  • 施一公等《自然》發文報導Lsm蛋白質複合物晶體結構-清華大學新聞網
    structures of the Lsm complex bound to the 3』 end sequence of U6 small nuclear RNA(Lsm蛋白質複合體結合U6小核RNA 3』末端序列的晶體結構)的研究論文,首次報導了Lsm2-8蛋白質複合物自組裝的晶體結構及其特異識別U6小核RNA 3』末端序列的分子機制。
  • ...團隊解析新冠病毒受體結合區RBD與受體蛋白ACE2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清華大學團隊解析新冠病毒受體結合區RBD與受體蛋白ACE2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2020年2月18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王新泉課題組和醫學院張林琦課題組緊密合作,利用X射線衍射技術,解析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表面刺突糖蛋白受體結合區(receptor-binding domain, RBD)與人受體ACE2蛋白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 Nature:帶你解析趨化因子受體-趨化因子-下遊G蛋白三元複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
    研究人員解析了人源趨化因子受體CXCR2與趨化因子CXCL8(又稱IL8)及下遊G蛋白三元複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同時還解析了CXCR2與設計的別構拮抗劑複合物的晶體結構。該項研究有助於深入理解內源性蛋白質分子激活GPCR的機制,助力抗癌藥物研發,促進靶向趨化因子系統的藥物設計與發展。
  • Nature Chemistry: 雙劍合璧!一種新型極性晶體結構
    近日,日本東京大學Shin-ichi Ohkoshi教授展示了一種在室溫下將超離子電導率材料與極性晶體結構結合起來的材料,這種三維陰離子網絡是基於-Fe-N≡C-Mo-單體結構,Cs陽離子依附在每一個孔中,能夠按照光照強度大小控制離子導電率。
  • 上海光源用戶解析出BRI1受體與配體BL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BRI1與BL(黃色顯示)複合物結構圖    b. BRI1識別BL詳細結構圖  6月12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柴繼傑研究組在《自然》雜誌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insight into brassinosteroid perception by BRI1的研究論文。
  • Science :肌動蛋白7a與Sans蛋白質複合物2.8埃分辨晶體結構
    張明傑教授及他的研究團隊,利用在上海光源生物大分子晶體學線站BL17U採集的晶體X光衍射數據,成功解析了肌動蛋白7a與Sans(另外一種可導致Usher綜合症的蛋白質,其功能主要是充當橋連蛋白,將肌動蛋白7a的運輸物體與其連結在一起)蛋白質複合物2.8埃分辨晶體結構。
  • 研究解析UHRF1蛋白晶體結構
    近日來自復旦大學、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清華大學、新興企業星座製藥(Constellation Pharmaceuticals)公司、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解析了一個甲基化關鍵蛋白UHRF1的晶體結構及功能機制。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著名國際期刊《細胞》(Cell)雜誌旗下的子刊《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雜誌上。
  • 研究揭示內質網膜複合物結構
    研究揭示內質網膜複合物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5 9:26:52 近日,美國Van Andel研究所Huilin Li及其研究團隊報導了內質網膜複合物的結構。
  • Nature中文摘要 17 September 2015
    ,將誘導運動學習任務後近期強化的樹突棘的收縮削減;樹突棘收縮衰減破壞了學習,這表明靶向棘的特定子群與學習行為存在因果關係。Panorama of ancient metazoan macromolecular complexes古老後生動物高分子複合物的綜合研究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5/n7569/full/nature14877.
  • 史上最大力度 | 有了GPCR以後,G蛋白不再孤單,4篇Nature同時闡述其複合物結構,中科院藥物所強勢貢獻一篇
    徐華強研究員團隊在GPCR與Gi蛋白複合物結構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獲得了視紫紅質和Gi蛋白複合物的近原子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該結構首次展示了GPCR與Gi蛋白相互作用界面的結構細節,完善了人們對GPCR-Gi下遊轉導選擇性分子機制的理解,也為設計高效低毒的GPCR靶向藥物提供了結構生物學基礎。
  • Science|解析preTCR-pΜΗC複合物結構
    A) preTCRβ-Kb-t2複合物的結構模型(preTCRβ:洋紅,Kb-t2:綠;肽:紅)。Β) preTCRβ-Kb-t2相互作用界面的拓撲展開。C) 參與相互作用的部分關鍵胺基酸。D) 三個獨立晶體結構共計九個TCRβ 的CDR3頂端胺基酸Trp97在MHC-I抗原結合部位的分布。
  • Nature | 膜內分子伴侶複合物協助膜蛋白的生物合成
    這些功能中的一些可能需要蛋白的跨膜結構域不僅僅作為簡單的膜錨定區域發揮作用。比如說受體蛋白或者轉運蛋白需要跨膜結構域特定的親水表面來協助蛋白發揮生理功能【3】。因此,多次跨膜蛋白的跨膜結構域具有多種不同的長度、序列特點以及生物物理性質。當跨膜蛋白被摺疊時,多次跨膜蛋白的跨膜結構域通常會被包裹在內使其親水性區域彼此面對,而向周圍磷脂雙分子層呈現出一個幾乎不受幹擾的疏水性表面【4,5】。
  • 生物物理所解析III-A型CRISPR-Cas效應複合物原子解析度電鏡結構
    根據幹擾機制的不同,CRISPR-Cas系統主要被分為六種類型。目前,人們對I、II、V和VI型CRISPR-Cas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研究得較為詳盡,而對其他類型的結構與功能了解相對較少。然而,由於目前III-A型CRISPR-Cas效應複合物僅有幾個低解析度的電鏡結構(17-30埃),所以對於III-A型CRISPR-Cas系統的若干問題,包括其效應複合物的組裝形式,crRNA 5』-handle非互補target RNA激活Csm1的ssDNA切割活性的結構基礎以及促使腺苷酸環化的結構機制是什麼等並不清楚。
  • 衝擊波通過RNA/蛋白質複合物預防急性心肌缺血後心力衰竭
    Shockwaves prevent from heart failure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schaemia via RNA/protein complexes衝擊波通過RNA/蛋白質複合物預防急性心肌缺血後心力衰竭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