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教材之0030|牛頓第三定律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2021-01-14 騰訊網

教材在內容安排上遵從先定性再定量的基本思路。首先通過實例說明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總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然後,通過實驗探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之間有什麼關係。最後,通過對物體受力的初步分析,體會牛頓第三定律的價值與意義。

在初中階段,學生已經對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有了定性了解,知道相互之間的作用力是成對出現的,也知道二力平衡的知識。在高中階段,需要深化學生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認識,學生需要經歷定量探究過程,獲取實驗數據,基於證據理解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等大反向的特點,並進一步認識到牛頓第三定律在整個牛頓力學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本節課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分析複雜情境下運動與相互作用的關係,培養學生進行實驗設計並獲取證據的能力,提升學生基於證據進行推理的意識和能力。本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探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之間的關係。之所以是重點,主要是因為這部分內容是牛頓第三定律的核心,而牛頓第三定律又是整個經典力學的重要基石。之所以是難點,主要是因為關於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關係的錯誤概念比較多,比如質量大的物體對質量小的物體的作用力大於質量小的物體對質量大的物體的反作用力等。

(1)問題引入

本節課的問題引入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屬於知識再現,回憶初中已經知道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二個層次揭示大人跟小孩掰手腕情境下的錯誤概念,即認為大人對小孩的作用力一定會大於小孩對大人的作用力。在教學中,可以通過以下教學片段中前後存在遞進關係的問題,引起學生認知衝突,暴露學生頭腦中原有的錯誤認識,從而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物體間相互作用力大小關係的興趣,並且進一步強化科學探究中的證據意識。

(2)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教材從複習回憶初中已經學習過的「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這一本質屬性說起,說明力離不開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然後列舉大量實例,如手拉彈簧、手推桌子、地球上物體受到地球的吸引等,說明這些物體間的作用力是同時存在的;最後,抽象概括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概念,並進一步指出,這兩個力是同種性質的力,是同時存在的。

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兩點:舉學生生活中熟悉的實例;深入剖析這些實例中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並指出每一個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引導學生在初步體會的基礎上,思考每一對力的大小和方向的關係、是否同時存在、是否性質相同等問題。

(3)牛頓第三定律

牛頓第三定律指出了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間的定量關係和方向間的關係。但前面的學習並沒有定量研究,只是基於大量事實或者經驗的猜想,這裡的主要內容是進行實驗設計,獲取實驗數據,基於證據進行推理論證,驗證猜想,得出結論。

建議進行隨堂分組實驗。讓學生充分進行動手操作、觀察,獲得豐富體驗。在分組實驗前,教師應引導學生明確A、B兩個彈簧測力計示數的含義:A的示數表示B對A的拉力大小, B的示數表示A對B的拉力大小。實驗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當兩個彈簧測力計都處於靜止狀態時的示數,當用力拉A時兩個測力計的示數又是如何變化的。

有條件的學校建議利用傳感器探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大小關係,儘量進行分組實驗,如果實驗條件不允許,也可以進行演示實驗。此實驗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為了得到更準確的實驗數據,提高實驗的精確程度,特別是在兩個傳感器相互拉動並快速移動中獲取準確數據;二是熟悉傳感器的使用,為後續利用傳感器進行其他實驗做好實驗操作技能準備。

(以上內容節選自教材參考書)

相關焦點

  • 解碼教材之0032|對牛頓第三定律一課教學的三點想法
    對牛頓第三定律一課教學的三點想法 文|孟繁偉 牛頓第三定律是經典力學四大定律之一牛頓第三定律是高中教材中核心內容也是高考必考內容之一。對於這節課的教學我想說三點想法,供大家教學時參考。 第一、教材文本位置變化的說明。新版與舊版(上一版)教材相比,牛頓第三定律的章節位置不同,舊版教材是學完力的合成與分解之後在學習牛頓第一第二定律,然後才是第三定律的內容。
  • 【經驗分享】「質量守恆定律」教學實踐,不同版本教材如何為我所用!
    所以20世紀以後,質量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合稱質能守恆定律。質量守恆定律的發現在化學史上經歷了艱辛和曲折的過程。從古希臘留基帕和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思想,到牛頓關於測定物質的質量的標準的論述,再到拉瓦錫的燃燒定量實驗,最後到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的出現,質量守恆定律得到真正的認可[3]。
  • 「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無機及分析化學》(第三版)修訂暨教學...
    4月29日至5月1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化藥學院和教務處承辦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無機及分析化學》(第三版)修訂暨教學研討會在我校舉行。來自中國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石河子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塔裡木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6所高校的編委及我校教務處負責人及分管領導參加了研討會。
  • 2019教師招聘物理學科《牛頓第三定律》說課稿
    《牛頓第三定律》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牛頓第三定律》。課程標準指出,新時期物理學科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我將本著這一核心理念,談一談我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
  • 「牛頓定律似魔鬼的步伐」超萌物理教材看醉網友
    「牛頓定律似魔鬼的步伐」超萌物理教材看醉網友 2015-08-07 08:36:18但一向嚴謹的物理教材突然與神曲結合,這是怎樣的即視感?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在一本物理書上,章節標題與「滑板鞋」無縫銜接。「牛頓定律似爪牙,似魔鬼的步伐」這樣的標題,看得網友都醉了。  網絡熱詞編入物理教材  「笑哭了,這誰編的書,出來,保證不打你。」8月2日,一本物理教材在網上迅速走紅。
  • 《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
    各位考官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牛頓第一定律》。下面我主要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來說一說我的設計。一、說教材(過渡句)合理的把握好教材,才能清晰完整的上好一堂課。接下來,我來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牛頓第一定律》選擇滬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5章第1節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了運動學和力學。
  • 物理不講牛頓第三定律,力學怎麼學?還用學浮力嗎?
    2020年5月9日,教育部印發了義務教育六科超標超前培訓負面清單(試行),針對物理學科負面清單「典型問題」中,明確指出「牛頓第三定律」和「非同一直線上力的平衡」屬於超標超前內容(下圖劃線部分),言外之意是牛頓第三定律有關相互作用力總是相等的結論學生不用知道
  • ...物理,知識點,題型,浮力,物理學,物理系,蔣最敏,教材,教學,中學...
    因此,除了教學方法,未來教材內容的擴展也迫在眉睫。  旁聽了150多節中學物理課,召開了數十次教學研討會,滬上高校一批物理系教授花了半年多時間,分析探究當前中學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尋找改進提高之策。教授們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對中學物理課程和教學標準的修改意見,新的課程和教學標準有望在一年左右出臺。
  • 部編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材解讀——教學建議
    教學建議(漢語拼音、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一)漢語拼音的編排特點以及教學建議。1.找準定位:定位不準,會拔高要求,或達不到要求。識字的工具,學習普通話的工具。拼音是工具,不是文字來學習。很多的要求是不必要的。
  • 破解統編歷史教材的教學難題
    在《中外歷史綱要》上、下兩冊教材的教學實踐中,由於內容繁多與課時相對較少的矛盾,很多老師對有些知識點的講解無所適從,往往一帶而過。學生在學習時,由於知識量大、教材又缺乏相應闡釋,也容易對有些學習內容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以「學習精要」破解統編高中教材《中外歷史綱要》教學中的上述難題,主要採取這樣一些方式:一是「抓關鍵」。
  • 教育部:萬有引力常數G新成果編入教材建議,轉編寫出版單位
    教育部:萬有引力常數G新成果編入教材建議,轉編寫出版單位 澎湃新聞記者 程真 2019-09-04 08:42 來源:
  • 江蘇95%新教材完成配送,聽名師解讀高一新教材特點
    ,在標題上明顯變化的是第四章由原來的 《牛頓運動定律》改為《運動與力的關係》,更突顯的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價值,解決了運動和力的關係,在第三章把「物體的平衡」作為單獨的一節內容呈現出來,同樣強調了用的力的觀念解決實際問題,與此類似的還有把「超重與失重」作為單獨的一節內容呈現,在具體內容上明顯增加的實驗的內容,更彰顯了物理學科的實驗本質,在實驗選擇上還注重了與時代同步,比如同智慧型手機的加速度傳感器測量自由落體加速度
  • 帶你深入了解說課——教材分析
    說課的內容主要包括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幾個方面。教材分析說什麼?說課,首先要說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確立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過程設計和板書設計的前提和依據。教材分析說得恰當與否,直接反映說課者對教材的理解程度,並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制訂。
  • 萬有引力常數G新成果編入高中物理教材
    高中物理教材中萬有引力常數G的相關內容有望得到進一步完善。  9月3日,教育部官網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4156號建議的答覆》(教建議字〔2019〕32號,以下簡稱《答覆》)。該《答覆》成文於2019年8月19日。  《答覆》稱,2018年1月教育部頒布了新修訂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必修2中要求學生「通過史實,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過程。知道萬有引力定律。認識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義」。
  • 「去公式化」 分析化學教材及題解背後的故事
    興奮之餘就寫了一篇論文;論文只有實例,缺乏證明,被拒。PBE不獨立的理論證明和發表是多年後的事了。  沒有經過檢驗的新想法、新思路不能用於教學,所以早期教學中,我仍然沿用舊課程體系。但是,我無法用「公式方便、容易計算」去說服學生背公式,因為軟硬體的飛速發展使得計算不再困難。另外,我認為教學重心在於原理和思路,而不只是套用公式,況且公式無法解決複雜化學平衡問題。
  • 《比熱容》教材解讀
    二、教學內容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節為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第十六章《熱和能》第三節《比熱容》,是繼密度後又一個表示物質屬性的物理量,他是學生學習熱和能的最重要的物理量之一,對於物質吸收或者放出熱量的多少的判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如何看待清華大學將線性代數教材改為英文教材?
    我當年堅定的選擇了全校唯一上這個教材的瞿燕輝老師,至今仍然對線性代數擁有著很多深刻的認識和觀點,我覺得這本教材和瞿老師功不可沒。問題在,好的教材也要有與之對應的水平的老師,深刻體會之後,適應了這本教材的模式才能講得好。這一點清華的其他老師初次接觸,難免力不能逮,誠然不能怪老師,但更不能怪教材。其次,國外(尤其美國)教材和國內教材的區別在,他們都或多或少有點「囉嗦」。
  • 對教材與科普關於海洋潮汐原理的總結分析
    對教材與科普關於海洋潮汐原理的總結分析大家好,我是寧晉生。一個符合『民科』定義的科技探索者。首先提醒大家,我講的不是科普,正相反,我講的內容是與現有的科學理論不同的觀點,請大家保持清醒的頭腦,站在批判者的角度來思考、分析、判斷。
  • 我們的物理教材能培養出有創造力的人才嗎?談談初中物理教材 | 五道口的顏學姐
    我最近看了一篇吐槽大學教材的文章,激發了我的同感。我想吐槽一下初中物理教材。曾經有一位初中生來問我物理問題,我發現他概念不清。我八年級上冊的目錄是:第一章 物態及其變化第二章 物質世界的尺度、質量和密度第三章 物質的簡單運動
  • 大工20部本科教材獲首屆遼寧省教材建設獎
    此外,大工還有7部研究生教材獲評首屆遼寧省教材建設獎。大工獲評教材數量及推薦申報國家獎數量均位居全省高校之首。開展首屆教材建設獎評選是為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材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給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的回信》精神,總結展示黨在十八大以來教材建設取得的成就,從而帶動教材質量水平整體提升。根據國家教材建設獎評選周期,每4年評選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