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彬
1935年12月9日,古老的北京城,一聲「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吶喊,從數以千計的遊行師生口中發出,隨後震驚世界。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一二·九運動如一聲驚雷響徹寰宇,預示著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如今,84個春秋已逝,曾經籠罩在中華大地上的烏雲早已散去,但那聲為中華民族的嘶聲吶喊卻似乎依然在耳邊迴蕩。為了紀念這一聲吶喊,每年的12月9日,國內各高校都會組織各種活動,讓一二·九運動的精神在當代大學生群體中傳承,今年也不例外。
唱一首歌
在人們的各種情感表達方式中,歌唱似乎是最普遍,同時也是最直接的。在一二·九運動紀念日到來的日子,很多高校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用歌曲的形式,唱響青年學子的愛國之情和青春之聲。
比如在江蘇大學,一場「一二·九」大合唱比賽便在紀念日的前一天舉行,該校管理學院2019級新生全員參與,通過一曲曲洪亮的歌曲,表達著對祖國深切的熱愛。
同樣在這一天,在距離江蘇千裡之外的陝西西安,「崢嶸70載 奮進新時代」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紀念一二·九運動84周年主題愛國歌曲合唱比賽在西北工業大學拉開帷幕。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該校第三次舉辦紀念一二·九運動主題合唱比賽,目前,該項賽事已經累計參與人數近萬人,成為校園文化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品牌活動。
在今年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上,北京理工大學多位學生參加了國慶合唱活動,12月9日,這些大學生與北理工附屬實驗小學的小學生們,一起帶來了一首合唱《我和我的祖國》,在這曲飽含深情的大合唱後,「禮讚新中國,奮進新時代」大型歌詠比賽活動正式上演,11支隊伍、22首歌曲,北理工師生用激昂嘹亮的歌聲紀念一二·九運動84周年。
如果說以上高校還是單純地用歌聲表達自己的情感,北京交通大學師生的情感表達就要更「豐富」一些。在一二·九運動紀念日到來的日子,該校用一場盛大的文藝匯演,表達著學子們的愛國之情。其中,有根據「兩彈一星」史實改編的情景劇,有歌頌神舟飛天的舞蹈,當然更有著對祖國繁榮盛世的引吭高歌,學子們用多姿多彩的藝術形式,表達著相同的炙熱情感。
行一段路
一二·九運動紀念日前夕,南京城的室外溫度只有5攝氏度。在南京工業大學的校園裡,一群大學生正在冒著嚴寒,在萬米跑道上奔跑。
12月9日前後舉辦,所有學院參與,男女生搭配,這是歷年南京工大舉行「一二·九」萬米接力賽的「標配」。這樣的接力長跑,該校師生已經堅持了19年,今年,200餘名男生與200餘名女生接過了學長、學姐的接力棒,身著單薄的T恤衫,拼盡全力奔跑在校園的環形賽道上。正如該校團委副書記路遙所言,「一二·九」萬米接力賽已經成為學校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紅色經典類品牌項目,「就像一代又一代人的夢想接力」。
同樣選擇用跑步的方式紀念一二·九運動的還有南開大學。12月6日,隨著該校本科生阿斯哈爾·努爾太從校黨委副書記楊克欣手中接過寓意「愛國薪火永相傳」的接力火炬,一場以「愛國精神百年傳,公能情懷勇擔當」為主題的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84周年活動暨校園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正式開始。相較於南京工大的萬米長跑,南開學子們奔跑的距離或許不及前者,但他們奔跑的時間卻更久——早在24年前,南開師生便已經用這種方式,紀念曾經的那一聲吶喊。
提到長跑,一直有著優秀運動傳統的清華大學自然很有「發言權」。然而今年,他們並沒有選擇將腳步留在跑道上,而是奔跑得更遠。
據悉,為動員學生在新時代重溫新中國發展與建設的歷程、繼承與弘揚「一二·九」精神,近期,清華大學學子奔赴全國五地,共同開展為期四周的特色實踐活動。他們或實地考察西部地區發展現狀;或走訪、調研老工業基地的改革情況,或近距離感受改革開放前沿和經濟建設、體制改革領域的輝煌成就。通過這場跨越全國五地的行程,清華學子們感受著祖國七十年的發展歷程,體悟著「一二·九」精神在不同時期的影響和呈現方式。
就在清華學子自祖國各地「滿載而歸」之時,在錢塘江畔,一群身著中山裝、身姿挺拔的青年學子出現在了杭州城的城市公園中。伴隨著輕快的樂曲,整齊列隊、迎風而立,一聲聲「我是章乃器」從四面八方匯聚。原來,這群青年人正在扮演愛國民主先驅章乃器,誦讀以章乃器為視角書寫的紅色家書。
這是一場為紀念一二·九運動84周年、由浙江工商大學舉辦的「誦章乃器紅色家書·傳商大人家國情懷」快閃活動,40名青年均是來自浙江工商大學的研究生。相較於空間距離的遠行,這更像是一次在歷史時空的遠行,正如參與其中的該校研究生馬勝輝所言,「仿佛一下子拉近了我與那個年代的距離,讓我深切地體會到愛國英雄們頑強拼搏的精神與不屈不撓的意志」。
上一堂課
在革命紀念日升起國旗,似乎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12月9日當天,一場莊嚴的升旗儀式在北京工業大學舉行。升旗禮畢後,該校教師帶領青年師生重溫了一二·九運動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該校學生還發出弘揚「一二·九」精神的倡議,號召青年學生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勤奮學習,努力奮鬥。
在紀念一二·九運動期間,這樣的集體教育活動,在很多高校進行。
在對外經貿大學的升旗儀式現場,曾經服務保障國慶活動的該校學生林芝伊,在國旗下講述了她作為國慶70周年群眾遊行「立德樹人」方陣的團隊標兵,暑期日復一日的訓練場景。國旗護衛隊隊員何納斯講述了在國旗護衛隊的日子裡,一面國旗承載著千千萬萬革命者的信仰和追求。
在福州大學舉行的 「不忘初心跟黨走 牢記使命創一流」紀念一二·九運動特別主題團日活動中,該校支教西北的第二十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陳燕講述她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著志願初心、擔當著青年責任的心路歷程;福建省首例在校女研究生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念可薇用自己的經歷告訴人們,捐骨髓不是你想的那樣,她願意做寒冬裡的一粒火種,糾正世人對於捐獻骨髓的誤解。
在天府之國成都,「奮鬥的我,最美的國」西南交通大學「自強之星」報告會暨「青年講師團」朋輩宣講活動上,2018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獲得者唐大偉、李長清、朱煒號召廣大同學毫不畏懼面對一切艱難險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以青春之我踐行自強精神,用奮鬥的我成就最美的國。
……
84年前,革命先烈救亡圖存的吶喊聲言猶在耳,新時代,大學生正在用自己的聲音,吹響奔向新時代的集結號。
《中國科學報》 (2019-12-11 第2版 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