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膜分離技術助力破解「溫室效應」
膜分離技術助力破解「溫室效應」新型混合基質膜製備技術示意圖。本報訊 記者商瑞報導:日前,天津大學大氣環境與生物能源團隊針對「膜分離法捕集二氧化碳」取得重大進展,成功研發出新型混合基質膜製備技術,大幅提升膜材料二氧化碳捕集性能。相關成果已作為國際期刊《溫室氣體:科學與技術》封面文章發表。「溫室效應」是困擾人類發展的重大環境問題,二氧化碳排放則是造成「溫室效應」的元兇。
-
天津大學膜分離技術助力破解「溫室效應」
天津大學大氣環境與生物能源團隊針對「膜分離法捕集二氧化碳」 日前取得重大進展,成功研發新型混合基質膜製備技術,該技術製備的膜材料具備優異的二氧化碳捕集性能。相關成果已作為國際權威期刊《溫室氣體:科學與技術》封面文章發表。
-
天津大學:攻關膜分離技術助力破解「溫室效應」
日前,天津大學大氣環境與生物能源團隊針對「膜分離法捕集二氧化碳」取得重大進展,成功研發新型混合基質膜製備技術,大幅提升膜材料二氧化碳捕集性能。相關成果已作為國際權威期刊《溫室氣體:科學與技術》封面文章發表。「溫室效應」是當今困擾人類發展的重大環境問題,二氧化碳排放則是造成「溫室效應」的元兇。如何高效捕獲並利用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科學家關注的焦點。「膜分離法」是一種新興的二氧化捕集技術,它在膜材料幫助下分離二氧化碳氣體,具有高效節能、操作簡單的特點。
-
天津大學:攻關膜分離技術助力破解「溫室效應」
來源:經濟日報日前,天津大學大氣環境與生物能源團隊針對「膜分離法捕集二氧化碳」取得重大進展,成功研發新型混合基質膜製備技術,大幅提升膜材料二氧化碳捕集性能。相關成果已作為國際權威期刊《溫室氣體:科學與技術》封面文章發表。
-
天津大學研究新技術讓二氧化碳捕集材料「深呼吸」
圖為新型混合基質膜製備技術原理示意圖。天津大學供圖圖為新型混合基質膜製備技術原理示意圖。天津大學供圖中新網天津7月16日電 (記者 張道正 通訊員 陳錚傑)日前,天津大學大氣環境與生物能源團隊針對「膜分離法捕集二氧化碳」取得重大進展,成功研發新型混合基質膜製備技術,該技術製備的膜材料具備優異的二氧化碳捕集性能。相關成果已作為國際權威期刊《溫室氣體:科學與技術》封面文章發表。
-
天津大學膜分離技術助力破解「溫室效應」!
-
煙臺海岸帶所在抗菌分離膜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膜生物汙染一直以來都是膜分離技術大規模工程應用過程中所面臨的最棘手問題。開發簡便高效的膜生物汙染防控策略,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研究員胡云霞團隊長期致力於高性能抗汙染分離膜開發,並取得最新進展。
-
...課題組在氧化石墨烯膜限域分離策略及其水處理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環境學院張煒銘/潘丙才課題組在氧化石墨烯膜限域分離策略及其水處理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0-09-14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膜分離技術詳解,塗山環保
從「七五」計劃開始,國家科委把膜技術列為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加以支持,膜技術取得較大進展,特別是改革開放的國策促進了廣泛的國際交流,膜技術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大,國內膜工業產值也逐漸增加。近10 年來,中國的膜技術的總體水平有了很大的進展,但與國際技術先進國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問題主要表現在:生產現代化、產業化程度低,原料不規範,工藝參數未嚴格控制,產品質量不穩定;膜的品種少,應用範圍小。
-
天津大學團隊在仿病毒製備多肽靶向藥物載體方面取得新進展
天津大學團隊在仿病毒製備多肽靶向藥物載體方面取得新進展 2018-10月10日電 (記者 張道正 通訊員 劉曉豔)記者10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化工學院齊崴教授團隊近日在仿病毒製備肽基靶向藥物載體方面取得新進展。
-
【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
【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行業快訊>【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工業水處理展工業生活含油廢水的排放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損害,高效節能新型油水分離材料已成為研究熱點。
-
趙林——天津大學——環境生物技術及環境汙染生態修復、水環境與...
2001.08 ― 2001.09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 Visiting fellow 1999.03―2002.03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副教授 1997.02―1999.03 天津大學化學工程與工業化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 1990.10―1997.02 中國礦業大學,講師、副教授,教研室黨支部書 教研室副主任兼實驗室主任 1988.09
-
JMCA 天津大學封偉、馮奕鈺團隊:基於太陽熱能循環利用的溫度控制技術
來源 | 天津大學 編輯 | 化學加近日,天津大學封偉教授和馮奕鈺研究員再次在光熱溫度控制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成功製備了集太陽熱吸收、穩定存儲與可控輸出於一體的偶氮苯/石墨烯雜化燃料膜
-
新型二甲苯異構體分離吸附劑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浙江大學的崔希利研究員及合作者在混合二甲苯異構體高效分離方向取得重要進展,通過製備具有客體響應性的吸附劑通過形狀識別機理可以高效識別二甲苯異構體。隨著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的飛速發展,二甲苯的需求量不對增加。
-
...節特刊:中科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餘國琮:破解新中國重水生產難題
——編者中科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餘國琮:破解新中國重水生產難題1943年,我從西南聯大化工系畢業,不久後赴美留學,1947年獲得匹茲堡大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1948年,26歲的我開始擔任助理教授,一邊授課,一邊從事化工熱力學及蒸餾理論研究。
-
寧波材料所在PVDF油水分離膜材料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傳統油水分離方法主要包括氣浮法、離心分離法、吸附和燃燒等,但均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應用範圍窄等缺點。超浸潤分離膜由於具有結構可控性好、分離效率高和分離精度高的優點,目前成為油水分離領域的研究熱點。近期,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劉富團隊(先進功能膜)在高性能聚偏氟乙烯(PVDF)油水分離膜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 1)PVDF瞬時催化及油水分離膜。
-
氫同位素分離及製品技術開發取得重大突破
氫同位素分離及製品技術開發取得重大突破
-
中新社:天津大學團隊在仿病毒製備多肽靶向藥物載體方面取得新進展
本站訊(記者 張道正 通訊員 劉曉豔)記者10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化工學院齊崴教授團隊近日在仿病毒製備肽基靶向藥物載體方面取得新進展。利用天然病毒的靶向特性,通過肽序列設計,採用多肽自組裝策略,仿造病毒結構與功能,製備出非致病、可穿膜、並能定向遞送基因藥物的仿病毒納米顆粒,有望作為「特洛伊木馬」實現「以毒攻毒」。
-
天津工生所微生物電合成研究取得進展
隨著溫室氣體排放問題日益嚴峻,微生物電合成技術作為一種綠色可持續的生物固碳技術,成為當今研究熱點。近日,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學禮帶領的微生物代謝工程研究團隊、研究員畢昌昊帶領的代謝工程與合成生物技術研究團隊合作,在微生物電合成技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電廠化學水處理中全膜分離技術論述
電廠化學水處理中全膜分離技術論述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電廠生產運行過程中會差生大量的廢水,水處理是電廠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電廠化學水處理也得到快速發展,其中,全膜分離技術在其中的應用較為廣泛。本文主要對電廠化學水處理中全膜分離技術的應用進行分析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