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早已沒有那麼可怕!專家解讀其傳播特點與防治方法

2021-01-09 央視網

  李侗曾

  編者按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確診一例腺鼠疫病例。隨後,內蒙古自治區宣布已發現三個鼠疫疫點,密切接觸者已實施居家醫學隔離觀察。這是自去年11月以來,內蒙古地區第二次出現鼠疫病例。由於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多次鼠疫大劫難,所以很多人聞之色變。事實上,在今天,通過有效的預防隔離措施和治療手段,鼠疫早已沒有那麼可怕。本期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這種疾病的傳播特點與防治方法。

  1

  不同鼠疫傳染性有高有低

  鼠疫常見的類型有三種,即腺鼠疫、肺鼠疫和敗血症型鼠疫。鼠疫從動物傳染給人一般是通過鼠蚤叮咬皮膚。攜帶鼠疫桿菌的鼠蚤叮咬人後,鼠疫桿菌從皮膚侵入身體,首先到達最近的淋巴結,引起淋巴結炎症反應,導致人出現高熱和淋巴結腫痛,腫痛的淋巴結區域可以摸到從鴿子蛋到雞蛋大小的淋巴結,這就是腺鼠疫。

  腺鼠疫的患者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腫痛的淋巴結可能會化膿和破潰。這些膿液也有傳染性,如果接觸了可能會被感染。鼠疫桿菌還可能播散到血液和肺部,成為敗血症型鼠疫和肺鼠疫。

  從腺鼠疫發展而來的肺鼠疫叫作繼發性肺鼠疫,肺鼠疫的患者會有重症肺炎的表現。肺鼠疫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裡有鼠疫桿菌,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其他人吸入後會被傳染,從呼吸道吸入鼠疫桿菌的人,可以直接患上肺鼠疫,這種肺鼠疫叫作原發肺鼠疫。不管是原發肺鼠疫還是繼發肺鼠疫,表現都是類似的,而且都具有呼吸道傳播能力。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鼠疫主要是肺鼠疫。

  腺鼠疫最常見,但是危險度比肺鼠疫低,一般沒有傳染性。而肺鼠疫患者則有很強傳染性,而且如果治療不及時病死率比較高。

  鼠疫桿菌從淋巴結或者肺部擴散到血液中,就可能成為敗血症型鼠疫。敗血症型鼠疫比較少見,但是最兇險,病死率高,患者如果搶救不及時,可能發病後1到3天內死亡。敗血症型鼠疫因為皮膚下出血而出現瘀斑,皮膚呈現紫黑色,因此,中世紀歐洲暴發鼠疫後稱之為「黑死病」。

  2

  不進入疫源地感染機會很小

  鼠疫的傳染源主要是鼠類以及其它嚙齒類動物,在我國主要是黃鼠屬和旱獺屬,其它的動物例如野兔、狐狸、狼、駱駝以及一些家養動物例如貓、狗、羊也可以成為傳染源。動物之間傳播鼠疫主要也是因為被鼠蚤叮咬。

  鼠疫本身是在動物間傳播的。我國有12種類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在19個省區,這些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動物就可能攜帶鼠疫桿菌。一般情況下鼠疫不會感染人類,但是有些人由於職業需要或者因為旅遊、探險進入了鼠疫自然疫源地,就存在被感染的風險。所以牧區的工作人員往往是感染鼠疫的高風險人群。進入牧區的人最容易被鼠蚤叮咬的部位在下肢,所以腺鼠疫最常見的症狀是腹股溝淋巴結腫痛。還有一些人因為打獵或者旅遊進入鼠疫自然疫源地,接觸動物後也有感染風險。如果是剝食患鼠疫的動物,可能因為被鼠蚤叮咬感染,也可能因為皮膚傷口接觸患病動物的血液、體液而被感染。剝食動物而感染的腺鼠疫更多出現於上肢腋窩和頸部淋巴結。

  普通人如果不進入鼠疫自然疫源地,被感染鼠疫的機會很少,城鎮地區的老鼠通常並不攜帶鼠疫桿菌。如果計劃前往鼠疫自然疫源地旅遊,一定要提前了解當地鼠疫的情況,儘量和野生動物保持距離,不要看到旱獺憨態可掬就去親密接觸。進入草原儘量穿長衣長褲、戴手套,儘量避免被鼠蚤叮咬,也不要在草地坐臥、打滾,不要在草地野餐和露營,儘量減少被感染的風險。

  3

  感染鼠疫後的症狀及治療

  人感染鼠疫後根據不同類型而有不同的症狀,鼠疫患者共同特點是起病快、反覆高熱、寒戰、呼吸急促、心跳快、劇烈頭痛。腺鼠疫症狀主要是淋巴結腫痛,主要是腹股溝、腋下、頸部,一般都是單側腫痛,疼痛劇烈時患者不敢輕易活動。腺鼠疫可能被誤診為其他原因的淋巴結腫痛,例如急性淋巴結炎症、絲蟲病引起的淋巴結腫大症、淋巴結結核症等,不過其他淋巴結腫大的疾病通常起病慢,發展也沒有腺鼠疫那麼快。

  肺鼠疫則表現為劇烈胸痛、咳嗽、咳痰、咳血、呼吸困難、喘憋。肺鼠疫容易被誤診為普通的細菌性肺炎或者病毒性肺炎,因此需要和其他肺部感染疾病相區別,包括大葉性肺炎、流行性感冒繼發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

  敗血症型鼠疫可以高熱,也可以體溫不升高,神志不清、意識模糊甚至昏迷,皮膚廣泛出血、瘀斑、發紺、壞死,一些患者去世後身體呈紫黑色。敗血症型鼠疫容易被誤診為其他原因的昏迷和休克,例如腎症候群出血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引起的敗血症,蚊蟲叮咬傳播的流行性乙型腦炎,金黃色葡萄球菌或者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休克等。

  人感染鼠疫後,通過及時的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目前鼠疫的治療以抗菌治療為主,對症支持治療為輔。抗菌治療是指使用抗生素殺菌。鏈黴素是對抗鼠疫耶爾森氏菌最有效的抗生素,尤其在治療肺鼠疫時療效顯著,以肌肉注射為主,可連續注射10天。慶大黴素也可用於人感染鼠疫的情況。四環素具有抑菌作用,對輕症患者較為有效,可以口服,也可以與其他抗生素一起使用。磺胺類藥物目前廣泛用於鼠疫的治療和預防。磺胺類藥物是最早人工合成的抗菌藥,對鼠疫有較好的療效,且此種藥物使用方便,性質穩定,價格低廉。對症支持治療是指通過解熱鎮痛、抗休克、呼吸支持、營養支持等手段,幫助患者儘快康復。

  4

  家中發現老鼠怎麼辦

  家養的倉鼠、兔子通常沒有機會接觸野生動物,動物也不會天然攜帶傳染病,沒有傳染源就不會被感染,所以不用擔心家養的倉鼠和兔子傳染鼠疫。不過老鼠、兔子等動物口腔內確實有很多細菌,被咬傷後需要及時消毒傷口,避免發生細菌感染。如果傷口出現紅腫疼痛、皮膚顏色改變等感染表現需要及時就醫。

  家庭發現老鼠需要科學滅鼠。首先是及時清理衛生死角和垃圾,減少老鼠的生存空間。其次儘量封堵所有老鼠可能進出房間的通道,例如空調的管路孔洞,下水道的孔洞等,讓老鼠無處藏身也無法進入房間。房屋周圍、樓道等區域可以在老鼠出沒的地方投放合規的老鼠夾、粘鼠板和鼠藥,同時做好醒目標識,避免他人尤其是兒童誤接觸鼠藥。

  家庭內不要隨意擺放零食,家裡的糧食和各種食物都要存放在老鼠無法接觸的地方。如果有條件,儘量由社區管理人員邀請專業滅鼠公司統一開展滅鼠,以提高效率。如果在家中發現老鼠屍體,不要徒手觸摸以免被鼠蚤叮咬,可以穿好長衣長褲,戴好口罩和手套,用密封塑膠袋收集起老鼠屍體,聯繫社區物業管理部門處理動物屍體。

  預防鼠疫包括預防腺鼠疫和預防肺鼠疫。腺鼠疫主要是動物身上的鼠蚤叮咬造成的,所以普通人預防腺鼠疫主要是避免接觸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動物,防鼠防蚤。如果必須進入疫源地,可以穿長衣長褲、長筒靴,戴手套,儘量不要裸露皮膚以免被鼠蚤叮咬。

  旅遊期間,大家儘量不要接觸野生動物,包括野生動物屍體也不要去接觸。不要購買野生動物,發現路邊有動物屍體,要及時報告當地衛生和疾控部門。

  如果僅僅是旅遊,做好這些預防措施就可以了,不需要提前使用藥物預防。如果在有鼠疫的地區被鼠蚤叮咬了,或者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近距離接觸了肺鼠疫患者,可以使用四環素、多西環素、磺胺等藥物來預防。(作者: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二科副主任醫師)

相關焦點

  • 鼠疫究竟多可怕?聽聽佑安醫院專家怎麼說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這不,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及時發布了《關於鼠疫的那些事兒》,為大家解惑。快來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吧!甲類傳染病都是烈性傳染病,具有傳播性強、病死率高的特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甲類傳染病目前只有鼠疫和霍亂兩種疾病(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需要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在我們普通群眾的認識中,甲類傳染病的患者必須採取隔離措施,如果拒絕隔離,可以由公安機關來「強制隔離」,可見其對群眾健康的威脅是比較大的。
  • 傳播鼠疫的不止有老鼠,普通人如何避免被感染?
    草原老鼠由於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多次鼠疫大劫難,所以很多人聞之色變。事實上,在今天,通過有效的預防隔離措施和治療手段,鼠疫早已沒有那麼可怕。本期我們就請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二科副主任醫師李侗曾,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種疾病的傳播特點與防治方法。不同鼠疫傳染性有高有低鼠疫常見的類型有三種,即腺鼠疫、肺鼠疫和敗血症型鼠疫。
  • 蒙古國新增1例疑似鼠疫病例,普通人如何避免被感染?
    今年以來,蒙古國已報告7例疑似和確診鼠疫病例,其中3例為確診病例。一名15歲少年被確認死於鼠疫。根據蒙古國衛生部門的公開信息,在該國21個省中,17個省的137個縣為旱獺自然棲息地。專家警告說,這些地方均有可能發生鼠疫。
  • 內蒙古出現鼠疫,我們會有危險嗎?今天幫你搞懂鼠疫的防疫知識
    7月5日,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確診一例鼠疫病例,該市同時發布鼠疫防控Ⅲ級預警。鼠疫一詞相信對於大部分城市中長大的孩子來說,應該是一個相對陌生的詞語,對它的了解大多數來自書本、影視作品中。那鼠疫究竟有多可怕呢?
  • 我國近日確認2例鼠疫死亡病例,鼠疫有藥可救嗎?家裡有老鼠會有傳播...
    孫佳業:鼠疫發生期間是有風險的,也要看城市是不是疫區。如果是沒有疫情的城市,沒有發生疫情的時候是風險不大。但是,在發生鼠疫疫情的時候,貓狗等寵物叼食鼠和其他疫源動物,是有風險的。叼回家,是最危險的。2009年發生在青海的肺鼠疫流行,就是因為有一家的牧羊犬,叼食了染疫的旱獺或者是被跳蚤叮咬感染,之後,狗又感染了人,引起12人發病。
  • 鼠疫大歷史
    這次鼠疫網友普遍關心的是感染的那倆人,到底是隔離來的,還是他們自己坐交通工具來的北京?媒體沒有給公眾一個知情權。 這次還是有進步的,畢竟報導了出來。祝願那倆人早日痊癒。鼠疫不可怕,可怕的是傳染性強。 歷史上曾爆發的三次鼠疫,首發生於公元6世紀,起源於中東,流行中心在近東地中海沿岸。
  • 史上十大最可怕的生化武器
    然而即使一些國家早已銷毀了庫存的生化武器,並停止了研究,但威脅依然存在。本文將為您解讀一些主要的生化武器威脅,以及生化戰爭的未來。1.嵌合病毒瘟疫、天花和炭疽——這些最致命的病毒其實跟您沒仇。它們的致病特徵只不過是自身演化的副產品。但如果科學家們用基因技術對它們的缺陷進行彌補呢?
  • 鼠疫改變歐洲歷史
    而城外的蒙古大軍也不戰而退,鼠疫同樣沒有放過他們,他們也沒有免疫力。  劫後餘生的加法人乘船逃往他們的宗主國——東羅馬帝國。然而,加法城爆發瘟疫的消息已經傳遍歐洲,所有的港口都拒絕他們登陸。義大利威尼斯讓他們的船隻在海上隔離40天後才準許上岸,意在阻止瘟疫傳入。但船上攜帶細菌的老鼠會遊泳,它們早已泅渡到岸上,可怕的黑死病因此開始在整個歐洲蔓延。
  • 鼠疫到底有多可怕?這些一定要知道!
    鼠疫為什麼這麼可怕?如何預防鼠疫?1、傳播途徑很多小夥伴顧名思義,認為鼠疫是由老鼠傳播的,其實這是不全面的認知。,可經呼吸道飛沫形成人際間傳播,並可造成人間鼠疫的大流行。鼠疫為何如此可怕很多小夥伴對鼠疫可能無感,但提起它的另外一個名字「黑死病」,大家就能比較直觀的感受它的可怕
  • 廣東人間鼠疫已靜息66年,省疾控:鼠疫可防可治,無需恐慌……
    按照《傳染病防治法》要求,需對甲類傳染病的病人、病原攜帶者進行隔離治療,對其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隔離觀察,根據傳染病疫情控制需要,可採取進一步防控措施。對鼠疫患者的密切接觸者需進行9天的醫學隔離觀察。截至目前,未接到密切接觸者出現發熱等相關異常情況的報告。
  • 歷史|鼠疫:千年黑死病陰霾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人類對鼠疫的認識逐漸加深,病原學檢測和醫療技術的進步幫助人類建立了有效的鼠疫防治系統。鼠疫一般先在齧齒動物間發病和流行,人類鼠疫是人類被染疫的鼠蚤叮咬、剝食染有鼠疫的動物(旱獺、駱駝、羊等)、通過自身傷口接觸或者通過肺鼠疫病人進行人與人的傳播而獲得,也有少數病例是由於牧羊犬感染罕見的肺鼠疫後傳染給牧主人。常見臨床分型有腺鼠疫、敗血症型和肺鼠疫。腺鼠疫:可以通過染疫宿主動物的寄生蚤叮咬而引起,以急性淋巴結炎為特點。
  • 廣翅蠟蟬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為害特點、傳播途徑及防治方法
    廣翅蠟蟬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為害特點、傳播途徑及防治方法 2018-08-31 16:54:11 來源:網絡   廣翅蠟蟬屬同翅目蠟蟬科,可為害桃、李、櫻桃、柑橘、桑、棉等多種植物。以下內容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廣翅蠟蟬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為害特點、傳播途徑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參考。  廣翅蠟蟬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為害特點、傳播途徑及防治方法  一、形態特徵  廣翅蠟蟬是不完全變態昆蟲,一個世代只有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無蛹期,由若蟲直接羽化成蟲。
  • 鼠疫,到底有多可怕?我們該如何預防?
    溫更鎮政府工作人員告訴健康時報記者,溫更鎮本身就位於鼠疫自然疫源地,但很多年沒有發生鼠疫了,牧區牧民有一定暴露風險,非牧區居民感染風險小,這段時間居家不要出門走動。烏拉特中旗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宿主是長爪沙鼠。長爪沙鼠以一年生草本植物為主要食物,不冬眠,繁殖力極強,其體外寄生禿病蚤是傳播鼠疫的主要媒介。
  • 鼠疫險些革了中醫的命?
    最為現代中國史家所樂道的1910-1911年東北鼠疫,也呼應著1890年到1930年間另一次全球鼠疫的流行。只不過因為現代醫學的發展,死亡人數在此期間得以銳減。在1911年召開的萬國防疫會上,統計東北鼠疫死亡人數達4萬多人。時至今日,在現代醫學的圍剿下,鼠疫其實早已變得不再那麼可怕。
  • 1910年,還剩一口氣的清政府滅掉了肆虐東北的鼠疫
    崇禎十六年(1643年),在天津、北京京畿腹地爆發的「肺鼠疫」更是釀成了「昨年京師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的慘況,這也為明朝滅亡埋下了引線。 如何防治鼠疫,戰勝鼠疫也便成為了人們希冀的目標。 當歷史來到1910年,東北全境,鼠疫又一次爆發。
  • 內蒙古歷史上的鼠疫‖正確認識鼠疫
    民國時期我國公共衛生專家伍連德博士認為,鼠疫在太古時代即已存在於中亞細亞,並認為是鼠疫的起源地。 人間鼠疫傳播途徑主要有三個:一是從動物跳蚤人的傳播;二是通過人人的空氣飛沫傳播造成肺鼠疫;三是通過剝食染疫動物時,鼠疫菌直接進入創口感染,引起腺鼠疫、肺鼠疫和鼠疫敗血症。
  • 肆虐歐洲的鼠疫為何在中國鎩羽而歸?此人力挽狂瀾,經驗至今受用
    鼠疫,在39種法定傳染病中位居第一位。直到今天,歐洲人提起鼠疫依然不寒而慄。在中世紀時期,鼠疫曾肆虐歐洲,三年內奪走2500萬人生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恐懼的歐洲人給它起了一個可怕的名字:黑死病。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在1910年10月,鼠疫會突然來到中國東北。
  • 專家詳述蒼蠅、蚊子、蟑螂的特性和防治方法
    黃建華 於巍轉自搜狐  專家詳述蒼蠅、蚊子、蟑螂的特性和防治方法轉自搜狐  隨著夏天的來臨,蒼蠅、蚊子、蟑螂這三害又開始活躍起來。雖然三害是否傳播非典病毒目前尚無定論,但全民動手多種方法滅三害仍顯得十分必要。
  • 一例死亡,內蒙古包頭鼠疫三級預警背後說明什麼
    這些食物之前可能就被攜帶鼠疫病菌的老鼠及其他動物接觸過,或被其糞便汙染。不同型別的鼠疫潛伏期不同,總體來說在1~9天。其中肺鼠疫發病較快,感染後1~3天就會發病;腺鼠疫的潛伏期大概在7天左右。腸型鼠疫的潛伏期則與感染者攝入的被汙染食物量有關。蔣榮猛表示,單次鼠疫核酸PCR檢測結果陰性不能排除感染風險,還要根據接觸方式和臨床症狀進一步觀察。
  • 病媒生物防治專家汪誠信:與老鼠「結緣」64年—新聞—科學網
    雖然認定「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但當分配名單公布,得知自己被分配到長春鼠疫防治所,他還是感到不知所措。專業對不對口、自己去了能幹什麼,發展前景如何,一片茫然。待到報到後,才發現事出有因。 鼠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建國初期,鼠疫流行未熄,潛在巨大健康威脅,防控任務極其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