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雪球
人的行為有慣性的,例如我曾經有一個大學校友,不是我們一個系的,她可以說是我大學校花了,她很有意思,找的對象都是渣男氣質的,高大帥氣花心,能說會道的,但都是中途出軌,後來找的幾個也都是這樣的,非常奇怪。
後來我分析這也不奇怪,人都是有慣性的,做出的決策容易陷入一個固定的套路中。
投資行為也是有慣性的。
很多朋友很奇怪我為什麼明知道貴州三力處在下跌通道還不賣出?
這就是我懂得人的慣性才採取的投資策略,看起來很奇怪,但是非常符合邏輯,你聽我給你說一下。
如果我選擇割肉貴州三力,那麼我就破壞了我的作業系統,假如我在一個沒人監控的情況下能夠偷一件貴重物品,如果我做了這樣一件事,那麼必然後面我會有慣性,會繼續這樣做,必然最後會有一個悲慘的結局。
如果我選擇割肉貴州三力,那麼必然會出現下一次,接下來一旦我的一個持倉暴跌那麼我也可能繼續採用慣性操作——割肉,這樣下去,我就會拿不住,股市少有風吹草動我就會如驚弓之鳥,這樣下去看起來只是改變了一次,實際上整個系統就崩潰了。
投資行為的慣性利用好了就能不斷穩定獲利,例如我對寧波銀行的認知,如果我在33以下不能堅持買入,那麼我在36以上也拿不住,這是一體兩面,這實質上是同一個東西。
因此我作業系統中的這一點——從不割肉,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石,當然這一點必須配合極度分散才可以成為一個完整的基石。
我喜歡分批買賣,這樣的投資行為也是有慣性的,讓我能夠穩定獲利,當然可能就無法獲得翻數倍的利潤,但是對我來說非常適合,能夠做到穩定可持續盈利,也就是能夠保證絕對收益,也能夠保證相對收益。
作者:施洛斯008連結:https://xueqiu.com/9367840382/163801795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