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對老年患者留置針靜脈滴注護理

2020-12-06 正重靶心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老年患者越來越多。為了提高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的留置時間,提高了老年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減輕老年患者反覆穿刺的痛苦。

醫護人員應加強巡視、妥善固定輸液管及加強基礎護理操作過程中健康指導的實施,從而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促進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及質量。我分享幾點老年患者留置針應用的護理體會。

靜脈留置前的護理

1.心理護理

穿刺前,臨床護理人員主動跟患者進行交流,向患者介紹留置針的優點,要針對不同的患者及相關知識的認識程度,進行耐心地講解與安慰,告知患者藥物的作用,協助患者採用正確的舒適體位,解釋和交代注意事項。

同時分散老人注意力,增加醫務人員的自身親和力,使患者獲得安全感、滿足感,儘快地消除患者緊張感、恐懼、焦慮的情緒。

2. 安全檢查

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全身狀況,結合輸液藥物的藥性作用,為患者選擇最佳穿刺點、留置針的型號、以及穿刺部位,並叮囑患者相關注意事項,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嚴格落實無菌操作,做好「三查八對」。(姓名、床號、藥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藥品有效期一注意:用藥後的反應)

靜脈留置中的護理

3.選擇靜脈

儘量的選擇血管充盈,彈性好、直、粗、易固定的血管。由於老年人血管彈性差,皮膚色素沉澱多,易滑動,不宜尋找最佳穿刺點且穿刺成功率低,所以護士在進針時應根據不同的部位採取不同的進針方式,避開有感染、皮膚病變、傷口的位置進針。

在選擇血管時,如果老年患者的血管不好找的話,應提前告知患者靜脈滴注準備,比如用熱水敷一下或者用手搓需要穿刺的血管,儘量使其血管暴露於穿刺視野。

4.無痛穿刺

老年人對疼痛的耐受力低下,應儘量減輕穿刺時的疼痛。首選尺骨莖突、橈骨莖突和第三掌骨頭形成的「乏神經區」。目測針體與血管長度決定進針長度,進針應採取快穩準及寧淺勿深的方法。穿刺時要握緊患者皮膚,先以45°-60°刺入血管。

見回血以後,放低角度至15°-25°,在一隻手固定皮膚和針的基礎上,另一隻手送入導管和針管。保證導管尖端位於血管內,持延長管座將導管送入血管,避免向後移動針翼,穩定導管座後持針翼.將針管完全出導管,激活安全保護套.注意在整個穿刺過程中,留置針只能用一次,不可反覆穿刺。在整個穿刺的過程中減少帶針尖的部分的進針長度,縮短針頭在真皮層的時間,同時減少針頭對皮膚的機械性損傷面積,穿刺成功率高,減輕患者痛苦。

5.敷貼的使用

留置針穿刺成功後,留置針敷貼的正確使用在對老年患者靜脈滴注的過程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避免在後面靜脈滴注過程中,因敷貼使用不當,造成留置針滑落或穿刺部位滲血。從而給患者帶來再次穿刺的痛苦。

用敷貼固定前,應該注意,暫時讓患者半松拳,用3M膠布固定針柄,貼透明敷貼時,應該再次判斷針尖是否在血管內,是否在那個部位以那個角度,是否能滴的通暢,如果以上都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再貼上無菌透明敷貼。

靜脈留置後的護理

6.無痛性拔針

拔針時與患者交談,分散患者注意力,可減輕疼痛。先用幹棉籤順著血管方向,輕壓在穿刺點及上方1cm處,手捏住針柄下方的軟管。(撕膜的方法,我一般採用0度撕膜法)

利用軟管的特性,使針頭順著血管方向迅速拔出,避免劃傷血管。按壓3~6min,切忌邊壓邊揉,這既減少組織摩擦,減輕患者疼痛,還可避免血腫形成出現淤血。

7. 拔針後的護理

留置針留置的時間在血管裡留置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在拔針後耐心地告知患者,為防止針孔及皮下出血,一定要按血管走向壓緊棉球,勿松,按壓時間相對要長一些,大約5min,防止針眼再次出血,造成不必要的恐懼及麻煩。按壓時不能揉,防止再次出血。

靜脈留置針日常護理

8.嚴格操作規程

正規啟管、封管輸液前,安爾碘消毒肝素帽待幹,用5ml生理鹽水勻速推注,待無阻力後接輸液裝置,觀察留置針局部有無紅腫或蒼白,調節滴速。輸液完畢,準備封管,統一用5ml注射器內置生理鹽水.先將輸液器針頭拔出。將注射器針頭斜面刺入肝素帽內,予以正壓勻速推注(2~ml鹽水後,邊退針邊推注藥液,保證正壓封管)

留置針一般保留3~5天,不超過7天,注意保護有留置針的肢體.在不進行輸液時也應避免肢體呈下垂姿勢。封管後病人過度活動或局部肢體受壓,高血壓病人因靜脈壓力過高均可引起血液返流導致導管堵塞,因此應掌正確的封管方法和讓病人了解留置針護理的有關知識,避免導管堵塞,減輕再次穿刺的痛苦。

9.觀察要點

使用留置針時,要求護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嫻熟的穿刺技術和良好的護患溝通技巧,以及豐富的臨床觀察護理經驗、在使用留置針的過程中要嚴密觀察。加強巡視,發現留置部位皮膚蒼白、發紅、腫脹、血管條索狀改變,應立即拔出留置針。

任何能夠引起組織損傷的因素都可引起炎症,因此儘快局部用50%酒精或25%硫酸鎂溼熱敷。如留置針部分一旦脫出.不能再次送入,應及時拔出。減少靜脈炎的發生。

10.加強留置針的宣教工作

多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宣教使用留置針的優越性,指導並教會他們應用留置針時的注意事項,保持穿刺部位的乾燥清潔,對神志不清者適當給予約束肢體。

對於當今的社會,老年患者逐漸增多,老年人群在靜脈滴注這方面更容易出現護理問題。在運用留置針靜脈滴注的過程中,應該實行留置針靜脈滴注的全程化的護理,以紮實的理論基礎、有效的溝通技巧、嫻熟的護理操作以及細心的護理觀察來達到更優質的服務,確保患者在住院期間,靜脈滴注過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關焦點

  • 兒童靜脈輸注甘露醇,如何防止外滲?
    甘露醇對血管刺激性強,易引起疼痛和藥物外滲,特別是在兒科,由於小兒血管很細,管壁通透性高,加之液體張力大應用時常加壓滴注, 因此發生外滲的風險較成人更大。一旦發生外滲會迅速出現腫脹、疼痛,嚴重者甚至會引起周圍組織的壞死,造成神經肌肉的損傷。通過實施有效的護理幹預,可以降低輸注甘露醇的不良反應,預防外滲的發生,減輕患兒痛苦,有利於疾病康復,提高護理質量。
  • 腸外營養液輸注中的那些事
    話題來源昨天,在心內科查房時,護士小劉匆匆從病房內出來說:「護士長,16床王奶奶的留置針又引起靜脈炎了。昨天輸液複方胺基酸時就是血管發紅,今天剛扎的留置針,50%的葡萄糖剛剛輸了一點,血管又紅了。家屬急得不行,護士長快去看看吧。」於是我跟隨護士長來到病房,76歲的王奶奶胃癌轉移合併冠心病、腹水、體形消瘦、血管較細。
  • 中國首個老年護理標準出臺 加快發展老年護理服務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法學系副教授張麗雲認為,老年醫療護理服務需求的不斷增長,給我國當前的老年人護理服務體系建設也帶來了較大挑戰。現階段,我國老年人醫療護理服務市場供給仍然不足,難以達到供求平衡的狀態。  「專業護理人才資源缺口較大,護理工作者勞動價值無法得到充分體現,尤其是年輕護理人才緊缺。同時,老年護理服務的專業性和技術性也有待提高。
  • 濱州市人民醫院蘇全志:護理工作要貼近臨床、貼近患者
    作為一名護士,蘇全志對每個病人盡職盡責,親和的態度和精湛的技藝是她的標籤;作為一名管理者,她將提高團隊的專業素質和服務能力視為第一要務,一整套卓有成效的管理辦法,贏得了周圍人的一致讚譽。  「護士是最直接和最頻繁接觸病人的人,是病人觀察與評價醫院的窗口。」
  • CT 檢查後患者出現嚴重過敏,醫院被判賠償 166 萬!
    患者檢查前根據風險評估等級,應用幹預模塊給予相應護理幹預。 3. 重視引起含碘對比劑另一大類危險因素,即患者情緒狀況,如焦慮,給予必要的護理幹預。 4. 含碘對比劑使用前加溫至 37℃,對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有效。 5. 合理使用 B 受體激動劑,防止藥物引起不良反應。
  • 《常用臨床護理技術服務規範(徵求意見稿)》發布
    5.完成入院護理評估,與醫師溝通確定護理級別,遵醫囑實施相關治療及護理。  6.完成患者清潔護理。  (三)結果標準  1.物品準備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時救治。  2.患者/家屬知曉護士的告知事項,對護理服務滿意。
  • 解答留置針衝封管 10 個問題,看完不糾結了
    輸注高黏滯性液體(輸血、成分血、TPN、白蛋白、脂肪乳)後,應立即衝管再接其他藥物;4. 兩種有配伍禁忌的液體之間;5. 輸液間歇期定期維護時(PICC1 周 1 次,輸液港 4 周 1 次)。封管的時機:輸液結束衝管後應進行封管。三、如何通過抽回血來評估導管功能?通過抽回血和衝洗導管無阻力可以確認導管的功能。
  • 神經內科患者住院期間如何做好科學管理
    1.5  誤吸 神經系統多種疾病均可引起吞咽困難,咳嗽反射減弱,進食時容易發生嗆咳。有些患者由於留置胃管時間過長,家屬自認為掌握了鼻飼方法拒絕護士餵食,由於鼻飼不當造成誤吸或吸人性肺炎。2.1 正確評估及時處理患者入院後,護士要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正確評估。對意識不清、躁動不安、運動障礙的患者及時加床欄、床頭設立警示標識、加強巡視、防止患者墜床。對有定向力、認知力障礙的患者須24h留人守護,住院患者禁止使用熱水袋或暖寶寶等加熱保暖物品,並且要加強對晨晚間護理及巡視的重視等[2]。
  • 腸內營養在神經重症營養支持中的護理進展
    營養輸注方式 腸內營養輸注方式有重力滴注、鼻飼針筒間斷推注及持續或間斷泵入。重力滴注和鼻飼針筒間斷推注適合病情穩定,消化功能良好的病人。重力滴注由於不宜控制滴速,容易引起病人腹瀉。 併發症的預防 腸內營養能導致多種相關併發症,臨床上常見的有留置管道的脫管、堵管,胃瀦留、腹瀉腹脹、誤吸、肺部感染、應激性潰瘍等,降低各種併發症的發生率和提高腸內營養的療效,必須採取集束化的腸內營養管理及護理
  • 臨床見聞|重症顱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中留置鼻腸管行腸內營養的應用...
    本文觀察留置鼻腸管行腸內營養在重症顱腦損傷且行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導如下。在營養支持方面,觀察組行留置鼻腸管,首先將螺旋型鼻腸管從鼻腔置入,憑藉患者胃動力促使管體到達小腸位置,確定管頭處於空腸上端後,通過營養泵勻速泵入營養液,24h內給予30~50ml/h,最大量500ml,之後結合患者的耐受性和病情恢復程度,調整泵入量和泵入速度,通常在72h後可提高至1000ml;對照組行鼻胃管,將矽膠胃管從鼻腔放至胃部,管長50~60cm,營養供給的方式與觀察組相同。
  • 煙臺市牟平區創新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精準對接患者需求
    患者獲悉該院「網際網路+護理服務」項目啟動後,在PICC門診護士的指導下完成註冊。按照預約時間,當日下午14:00護士到達患者家中,經過一系列護理操作後,導管維護順利完成。「太感謝你們了,現在不用來回折騰,家屬也輕鬆了,通過手機預約,就能家裡享受到專業護理服務,和在醫院裡的感受一樣。」上門護理服務獲得了患者家屬們的點讚。
  • 人血白蛋白靜脈輸液的滴數,究竟該怎麼調?
    最近護理部查房,在很多科室看見有靜脈輸液白蛋白的患者,看見巡視單,有的護士巡視單籤的40滴/分,有的60滴/分,也有50滴/分,也有30,62滴/分等等不同滴數的,雖然病人不同,給予的滴數不同,但是所有的護士白蛋白的靜脈輸液過程中,只有一個滴數,中間沒有一個護士的巡視單上有調節滴數的籤字
  • 濫用眼藥水當心角膜炎 如何護理?
    原標題:濫用眼藥水當心角膜炎 如何護理?   角膜病是第二大致盲眼病,那麼,什麼會導致角膜炎呢?角膜炎應該如何護理呢?   濫用眼藥水誘發角膜病   用電腦時間長了,點一滴潤眼液;眼睛有些不舒服,用抗生素眼藥水……調查發現,經常使用電腦的人和大中專學生超過一半曾使用過各類護眼藥水,約三成人對眼藥水有依賴心理,絕大多數被調查者都錯誤地認為眼藥水不會傷害眼睛。專家提醒市民,濫用眼藥水已成為日益嚴重的護眼誤區,這可直接導致乾眼症和各種角膜病的多發。
  • 「智能」+「醫療護理」五十六朵花排洩機器人創新未來護理
    據《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2014)》指出,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將在同時,高齡老年人口將以年均100萬的速度快速增長。據統計,60歲以上男性老年性尿失禁的發生率大約18.9%,女性老年性尿失禁的發生率大約37.7%,同時失禁的發生比例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上升。
  • 靜脈注射對老年心臟手術患者術後譫妄的影響
    為了在患者、護理團隊和評估結果的研究人員中實現鎮痛組的盲法,在等容量的靜脈袋中分別分配了1 g的對乙醯氨基酚和安慰劑(0.9%生理鹽水)。異丙酚外觀明顯,對鎮靜組無明顯影響。研究幹預措施對乙醯氨基酚或安慰劑在ICU入院1小時內給予,此後每6小時給予8個單位,兩組均在48小時內按標準護理方法接受阿片類藥物和其他鎮痛藥物治療;然而,在此期間不允許在盲法研究藥物治療之外以任何形式使用對乙醯氨基酚。
  • 關注|世界淋巴瘤日: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質量,淋巴瘤規範化診療...
    當天,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舉行「感謝有你」世界淋巴瘤日患教活動,為淋巴瘤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並發放了科普折頁。現場,該院啟動了淋巴瘤全程化管理項目,旨在對患者進行全程化人文管理,提高治療依從性,建立並推行淋巴瘤規範化診療,使患者最大程度獲益。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醫師劉耀教授表示,近年來,淋巴瘤的診治有了長足的進步。
  • 濰坊市實施護理保險 解決市民生活無法自理情況
    作為一項新的制度,對於覆蓋範圍、如何申請辦理、參保職工可以享受哪些待遇等問題,市民十分關注。2014年12月31日,濰坊市社保中心工作人員對此一一做出解答。  安丘市  高密市  昌邑市  臨朐縣  昌樂縣  高新區  濰坊市奎文區則爾莊託老中心  濰坊市殘疾人康復託養中心  濰坊市濰城區老年醫養中心  濰坊市華都頤年園老年服務中心  濰坊市方緣老年服務中心  山東省青州榮軍醫院老年公寓
  • 盤點急性白血病護理 有助於患者康復
    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護理是否得當,護理得好的話能夠幫急性白血病患者恢復身體的,以便抵抗白血病的惡化,防止其它疾病病發與感染的危害。  盤點急性白血病的護理 有助於患者康復 專家推薦  心理護理  不少患者在確診後精神過度緊張,導致病情不斷加重。
  • 老年單倍型相合移植候選患者體內抗HLA抗體的流行病學特點和危險...
    【1分秒懂要點】 1) 本文分析了擬行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的老年血液病患者體內抗HLA抗體的流行病學特點和危險因素,是目前最大規模的回顧性研究 2) 273例老年血液病患者中,73例患者(26.7%)存在抗HLA-I類抗體,38例患者(13.9%)存在抗
  • 提高護士社會認同感 促進護理行業健康發展
    減輕病人痛苦,促進病人康復,提高生活質量,預防疾病等都是護士的工作範疇。  此外,護士還有很多工作是患者看不見也難以感受到的。對剛進行過外科手術的患者進行觀察,並知曉相應的應對方案;教腦卒中病人穿衣;引導患者訓練讓他們恢復行動能力等,這些工作不像醫生做出診療或者施行手術對患者的作用直截了當,但並不能否定護理的作用和價值。這些知識是有含金量的,需要護士長期不斷地學習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