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極地科學考察三十周年》郵票今日泰山首發

2020-12-06 中國日報網

《中國極地科學考察三十周年》紀念郵票一套兩枚。(網絡圖片)

大眾網泰安11月20日訊(記者張冉)11月20日,《中國極地科學考察三十周年》郵票首發儀式在素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美譽的泰山岱頂大觀峰隆重舉行。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黨辦主任王建國、考察業務處處長趙萍,中國集郵總公司總經理劉燕明,山東省郵政公司總經理馬志民、副總經理林令才,泰安市委常委、副市長劉衛東以及當地黨委政府相關領導出席了首發式。首發式上,泰安市政府、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領導分别致辭,中國集郵總公司總經理劉燕明和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黨辦主任王建國共同為郵票揭幕。山東省公司總經理馬志民和泰山管理委員會黨工委書記譚業剛為極地科考主題郵局揭牌。首發式上,在場人員還共同見證了中山站、泰山站站長魏福海先生與泰山青少年朋友通過「泰安移動」海事衛星電話跨洋連線南極科考站的歷史時刻。

本次發行的《中國極地科學考察三十周年》紀念郵票一套兩枚,全套郵票面值為2.70元,分別表現南極科學考察和北極科學考察。第一枚主題是2014年2月8日我國最新建造的第四個科學考察站——「南極泰山科考站」,第二枚主題是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及科學考察船「雪龍號」。郵票畫面突出藍橙色調,科學考察站及科考船如同一道亮麗的風景,橫亙在南北極冰天雪地的自然環境之中。

為配合做好郵票首發活動,活動主辦方還將開展極地科學考察集郵展,藉以展示中國極地考察與研究成果、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成果、極地自然生態風光、中國極地郵政史、南極第21次考察紀實和泰山文化類郵集等。活動當天,中國極地考察專家於泰山大講堂進行極地科考科普知識講座。

以《中國極地科學考察三十周年》郵票首發為帶動,通過舉辦極地科考科普展覽、極地科考大講堂等系列活動,將充分發揮泰山自然文化名揚天下、四海皆知的巨大影響力,在泰山與南極泰山站建立聯繫渠道,推動極地科學考察事業在泰安的普及,提升泰安乃至山東人民於對極地考察的關注度,進一步豐富泰山世界地質公園的科普內容,更是表達泰安人民對祖國科考事業再創高峰的美好祝願。

相關焦點

  • 我國極地科學考察25周年 《南北極地圖集》出版
    《南北極地圖集》首發儀式    在我國極地科學考察25周年之際,一部由國家測繪局、國家海洋局聯合監製,極地測繪科學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主編,眾多測繪、極地專家傾情打造的我國第一部反映南北極自然地理環境與中國南北極測繪科學考察成果的地圖集
  • 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世界郵票上的中國藝術名家陳錦祥全球首發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1978年,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共產黨用改革開放的偉大宣示把中國帶入一個嶄新的時代。這是一次偉大的轉折,這是一次嘹亮的喚醒,古老的中國,推開了一扇眺望世界、變革求新的大門。
  • 首屆「魅力極地」紀念我國極地科學考察30周年攝影大展獲獎作品公示
    中國網2月5日訊 由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國家海洋局宣傳教育中心、中國海洋報社共同主辦的首屆「魅力極地」-紀念我國極地科學考察30周年攝影大展受到社會各界和海洋系統攝影愛好者的廣泛關注與積極參與,現已圓滿結束。本次活動共徵集作品2092幅。
  • 極地徵途:中國首次南極科學考察
    我國的南極考察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鄂棟臣教授在考察初期即四度出徵,參與並見證了中國極地考察事業從無到高、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是公認的「中國極地測繪之父」。30多年後的今天,在社會各界的強烈期待中,鄂教授終於同意將自己塵封多年的科考日記整理出版。
  • 「兩船、六站、三飛機、一基地」,它們為我國極地考察護航
    10月10日,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從2003年起,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負責建設、運行和管理我國極地考察支撐保障體系,組織實施和安全保障了17次南極考察、8次北極考察、16個年度北極黃河站考察和1個年度中冰聯合北極站考察。
  • 「超級日環食」過境中國《天文現象》特種郵票同日首發
    映象網訊(記者 劉磊 文/圖)2020年6月21日,正值農曆夏至,由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集郵與文化傳媒部、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主辦,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市分公司、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市金水區分公司共同協辦的《天文現象》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辦
  • 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I極地中心·雪龍號
    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雪龍」號是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其中 「雪」意味著南極的冰雪世界,「龍」代表中國。雪龍號自首次航行以來,創下了中國航海史上多項新紀錄。作為雪龍2號前輩的雪龍號極地考察船,已在南極工作了二十多年。它是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承擔著物資補給運輸、科考隊員交替、南北極大洋調查等三大任務。雪龍號肩負重任,說起其由來,卻頗為不易。
  • 我國形成兩船、六站等極地考察保障格局
    從10月8日在滬召開的「2019中國極地科學學術年會」上獲悉,目前我國已躋身極地考察大國行列,形成「兩船、六站、一飛機、一基地」的支撐保障格局。據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主任楊惠根介紹,今年是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自2003年起,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負責建設、運行和管理我國極地考察支撐保障體系。
  • 中國加快極地探秘步伐 年輕生力軍助力極地考察強國建設
    中國加快極地探秘步伐 年輕生力軍助力極地考察強國建設  【解說】越來越多的年輕力量參與到中國極地考察工作中,助力中國邁向極地考察強國。北京時間10月27日,在長春參加2017中國極地科學學術年會的與會專家普遍認為,中國極地工作在不斷取得新進展,但是相較極地強國尚存差距,未來要注重培養更多的年輕後備軍。  中國加快極地探秘步伐 年輕生力軍助力極地考察強國建設  【解說】越來越多的年輕力量參與到中國極地考察工作中,助力中國邁向極地考察強國。
  • 中國首部《南北極地圖集》出版 極地影響力提升
    《南北極地圖集》  人民網北京1月22日電(記者段欣毅)我國第一部反映南北極自然地理環境與我國南北極測繪科學考察成果的地圖集《南北極地圖集》日前由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該圖集的首發儀式於22日下午在中國測繪創新基地舉行。
  • 致敬中國網際網路三十周年之張一鳴
    題記:致敬中國網際網路三十周年,所有的偉大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正如凱迪拉克所代表的精神那樣:所有的偉大,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今日頭條,在某種意義上,正是張一鳴創造出來滿足自我「信息焦慮症」的最完美作品。對於人類從未被治癒的「信息饑渴」,張一鳴選擇相信技術,而非人力。
  • 「雪龍2」號再出發,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今日啟程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嬌穎)今日(11月10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船從上海出發,執行南極考察任務。本次考察計劃航程3萬餘海裡,預計2021年5月上旬返回上海。據悉,第37次南極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
  • 「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啟航開始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
    中新網上海11月10日電 (陳靜陳超)「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10日從上海浦東外高橋港區的中國極地科考碼頭啟航,開始了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之行。據悉,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同時,還將開展南極中山站、長城站越冬人員輪換及物資補給工作。
  • 「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開啟航行試驗—新聞—科學網
    5月31日拍攝的「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
  •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發行
    4月24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河北省新樂市分公司工作人員展示發行的《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 當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中國郵政發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一套1枚,全套面值1.20元。
  • 2020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郵票發行數量通告
    國家郵政局關於公布《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計劃發行數量的通告  國家郵政局審定,《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計劃發行數量如下:序號》紀念郵票購買入口購買入口,還可獲取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郵票發行數量、發行背景、郵票圖案及面值等信息推薦。
  • 曼島用新「巨人一步」郵票慶阿波羅13號50周年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為紀念阿波羅13號發射50周年,曼島郵局發行了新版「一次巨大的飛躍」郵票「太空系列」郵票用於紀念阿波羅13號發射50周年以及緊隨其後的太空探索任務。(圖片來源:曼島郵局)在任務控制中心經歷過阿波羅13號當晚所遭遇「故障」的前NASA經理,與一個沿海小國(曼島)郵局合作,以發行一套新的郵票慶祝這次著名任務50周年紀念日。
  • 今日科技話題:北極科學考察、荒漠植物白刺、膽管癌、紫外線、美「毅力號」火星車
    1我國開展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7月15日,「雪龍2」號停泊在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新華社發(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供圖)7月15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從上海出發,執行科學考察任務。這是「雪龍2」號順利完成南極首航後,首次承擔北極科學考察任務。
  • 首艘「中國造」極地破冰船「雪龍2」號今日在上海下水
    9月10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在上海見證了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H2560)下水。這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被正式命名為「雪龍2」號。「雪龍2」號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它能夠在1.5米厚冰環境中連續破冰航行,交付使用後將填補我國在極地科考重大裝備領域的空白。
  • 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在北極科考時發現了什麼?
    大名鼎鼎的「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吧,它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也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能夠在1.5米厚的冰環境中連續破冰航行。7月15日,「雪龍2」號從上海出發,前往執行我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