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發現世界首例真皮毛孢子菌引起皮膚感染

2021-01-16 科學網

 

南都記者10月10日從廣東醫學院獲悉,該學院附屬醫院皮膚性病科教授

樊翌明

發現了世界首例由真皮毛孢子菌引起的皮膚感染病例,在此之前,學界僅認為它只會引起人類系統性感染。

 

患者是湛江農民梁某,他在田間務農時被植物刺扎傷,隨後導致皮膚感染。專家表示,由於此症罕見,患者極易被醫生誤診,而後果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務農遭刺傷後多家醫院誤診

 

樊翌明介紹說,在去年3月份,他接診了來自湛江遂溪縣的70歲男性患者梁某。2008年,梁某被不知名植物刺傷,「植物刺」扎入右內踝處,拔刺後3個月局部出現皮下結節,逐漸增大並發生破潰。

 

「他到多家醫院就診,均誤診為細菌感染,」樊翌明說,「一年後,他才到我們醫院就診。」為搞清楚是否真菌導致梁某的皮膚感染,醫院取梁某皮損分泌物和活檢標本直接塗片檢查,沒發現真菌;第二次,進行真菌培養才發現真菌生長。隨後,把菌株送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做基因分析,鑑定為真皮毛孢子菌。對症治療後,梁某傷口癒合,至今未復發。

 

權威雜誌證實此為世界首例

 

診療結束之後,樊翌明撰寫了一篇題為《國內首見真皮毛孢子菌引起皮膚感染一例》的論文,於今年8月發表於《中華皮膚科雜誌》。樊翌明向南都記者表示,該文的英文版《真皮毛孢子菌引起原發性皮膚毛孢子菌病一例》也將於最近一期《美國皮膚病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上刊登,其中已明確表示這是世界首例報告的真皮毛孢子菌引起的皮膚感染。

 

對於此病是否「世界首例」,南都記者採訪了中國微生物學會真菌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皮膚科主任席麗豔。席麗豔說:「如果論文在《美國皮膚學會雜誌》上發表,而且上面明確證實其為世界首例的話,就可以沿用這一說法。因為該雜誌對此進行定性之前,肯定會通過嚴謹的程序來予以證實。」

 

南都記者在《美國皮膚病學會雜誌》發給樊翌明的清樣稿上看到,該論文中寫道「We report the first case to our knowledge of skin infection caused by T derm atisinhumans」(據我們所知,這是首例真皮毛孢子菌引起的人類皮膚感染)。

 

此種感染極容易誤診

 

據了解,在樊翌明發現之前,臨床上並未發現真皮毛孢子菌能引起皮膚感染。學界認為它只會引起人類系統性的感染,導致敗血症發生。

 

「也就是說,如今有了這個新發現之後,在臨床上如果遇到此類病例,醫生就可以考慮這個是否真皮毛孢子菌引起的皮膚感染,以進行精確的治療。這個發現的意義也就在這裡。」樊翌明說。

 

樊翌明說,扎傷梁某的是一種不知名的植物,但在廣東廣泛存在。「其實被哪種植物刺傷不重要,因為真皮毛孢子菌廣泛分布於自然界,一般而言植物刺傷不會引起皮膚感染,但植物上攜帶腐生的真皮毛孢子菌,植物刺入皮膚較深,受傷後未及時對其進行消毒、清創、拔刺,若病人的局部或全身免疫力較差,則可能引起皮膚感染。」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遺傳性 CARD9 基因缺陷可引起致命性深皮膚真菌感染
    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角質形成細胞的缺陷可能是引起皮膚真菌侵襲CARD9缺陷患者真皮的原因,因為Q289X的突變導致了表達缺失,R101C的突變引起患者單核細胞衍生的樹突狀細胞較低的表達水平。   深度皮膚真菌感染是一種嚴重的,有時可由皮膚癬菌引起的致命性的真菌感染。據報導,  深度皮膚真菌感染患者具有無已知的免疫缺陷。
  • 世界首例舞蹈症豬 或將破解引起神經細胞死亡的絕症對人類的威脅
    世界首例舞蹈症豬 或將破解引起神經細胞死亡的絕症對人類的威脅時間:2018-03-30 14:20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首例舞蹈症豬 或將破解引起神經細胞死亡的絕症對人類的威脅 (3月30日)凌晨,世界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Cell》在線發表生物學領域的一項重大成果
  • 我國科學家發現首例核盤菌DNA病毒
  • 手上皮膚發紅,一撓就出小水泡是什麼原因
    核心提示:手上皮膚發紅,一撓就出小水泡是什麼原因?可能是真菌感染,也就是得了手癬。真菌寄生於真皮下、破壞皮膚的完整性、多引起發癢起水泡、嚴重者引起皸裂特別疼痛。通常不易治療比較容易反覆發作、導致遷延不愈。   手上皮膚發紅,一撓就出小水泡是什麼原因?
  • 皮膚感染竟然是因為這個細菌
    我和任老師、李老師討論了一番,我們覺得苛養菌、真菌均不能排除,而且醫生反映病人組織觸摸有捻發音,遂亦懷疑有厭氧菌感染可能,所以我們建議臨床醫生再次送檢,為了能夠提高檢出率,我決定走進臨床科室,待醫生採完標本進行床旁接種。從臨床科室回來,把所有的培養基都放回溫箱後,便立即染了塗片,鏡檢發現塗片有好多未著色的折光性很強的可疑分子—鬼影子(圖2)。
  • 山東發現首例新冠變異毒株感染確診患者,與英國變異株序列高度同源!
    該病例為山東省第一例輸入的新冠病毒VUI-202012/01突變體感染病例。資料圖,劉平 攝山東省發現首例變異株對當前疫情防控有何影響?公眾應如何應對?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領域首席專家、主任醫師雷傑,病毒性傳染病防制所所長寇增強進行了詳細解讀。Q:山東省變異株病例是什麼情況?
  • 糠秕孢子菌 染上糠秕孢子菌怎麼辦
    日常生活的細菌非常多的,只是我們的肉眼是看不見的,比如說糠秕孢子菌,那您知道糠秕孢子菌一旦感染上是一個什麼樣的疾病嗎?您知道醫學上糠秕孢子菌怎麼治療嗎?那就來看看患上糠秕孢子菌的臨床表現是如何的吧,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看看吧。
  • 革蘭氏陽性菌的詳細分類及治療
    根據不同的特性,革蘭氏陽性菌可進一步分為以下幾類:革蘭氏陽性球菌呈圓形或橢圓形。術語「球菌」的意思是球形,表明細菌通常是圓形的。以下是革蘭氏陽性球菌:葡萄球菌呈葡萄狀叢生生長。正常情況下,它們存在於我們的皮膚和黏膜上,不會造成任何問題。但如果葡萄球菌進入人體,它們會引起嚴重的感染。鏈球菌呈鏈狀生長。
  • 諾卡氏菌和維氏氣單胞菌並發引起太陽魚死亡一例
    諾卡氏菌和維氏氣單胞菌並發引起太陽魚死亡一例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雷燕 水產養殖網 2016-01-28 14:48:00 廣東佛山市順德區勒流鎮一太陽魚和黃顙魚混養池塘,面積10畝,水深2米,4臺1.5kw的葉輪式增氧機(圖1)。2015年4月底存塘藍鰓太陽魚約3.8萬尾,平均規格約200g/尾;存塘黃顙魚約1.5萬尾,平均規格約200g/尾。
  • 北京協和發現國內首例「陰性愛滋病」患者
    (原標題:協和發現國內首例「陰性愛滋病」患者)HIV抗體檢測為常見的愛滋病篩查手段,陽性一般意味著感染,陰性則代表未感染。這一判斷是絕大多數人對愛滋病檢測的「常識」。該論文公布了我國首例HIV抗體檢測為陰性,但經HIV「核酸檢測」為陽性確診愛滋病患者,這也是世界首例成人HIV抗體陰性愛滋病合併肺卡波西肉瘤病例。論文通信作者、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李太生介紹,該案例揭示了HIV核酸檢測在愛滋病診斷中的重要價值,但該檢測方式主要用於三類特定人群,並不建議作為愛滋病常規篩查診斷手段。
  • 國內一省進入戰時狀態,一省發現首例新冠變異毒株感染確診患者
    山東發現首例新冠變異毒株感染確診患者 1月4日,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完成對青島報告的1例英國輸入病例樣本全基因測序分析,經比對,與近期高度關注的英國變異株序列高度同源。該病例為山東省第一例輸入的新冠病毒VUI-202012/01突變體感染病例。
  • 慶元發現華東首例「東方白牛肝菌」
    近日,慶元縣食用菌科研中心技術人員在慶元縣馬蹄岙混交林內發現一食用菌新物種東方白牛肝菌(Boletus orientialbus)
  • 執研BASIC BASE:脫細胞真皮基質分析及應用
    前沿大面積深度燒傷或其他創傷導致皮膚真皮成分缺損,通過刃厚小皮片或微粒植皮技術雖然能使創面癒合,但由於其缺乏真皮層,導致癒合後創面彈性差,凹凸不平,易攣縮且不耐摩擦。為解決這一問題,國內外學者致力於尋找一種理想的真皮替代品。1、脫細胞真皮基質概述脫細胞真皮基質(aceiiulardermalmatriRADM)是用物流、化學等方法將人或動物皮膚中的表皮層及細胞成分徹底去除僅保留真皮中含膠原網架的細胞外基質。
  • 得了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有什麼誘因
    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在發作之後,還會造成患者皮膚疼痛,是由糠秕孢子菌引起毛囊炎性損害。為了避免造成病情嚴重,我們也要了解一些發病的病因,那麼得了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有什麼誘因呢?1、毛囊炎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引起毛囊炎的主要原因是機體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皮膚衛生差、搔抓等。
  • 用牛跟腱製成的人工真皮 有望讓燒傷患者免於「割肉補瘡」
    用牛跟腱製成的人工真皮已完成小豬實驗,最快兩三年就可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浙江在線10月2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魯青 方序)在燒傷的小豬背部植入巴掌大的人工真皮,十天之後,新血管生成,傷口逐漸癒合,和原皮膚的相似度達到80%。
  • 科學家完成絕大多數擔子菌酵母已知種的多基因序列分析
    酵母,已發現700餘種,其中包括隱球菌和毛孢子菌(絲孢酵母)分子系統學研究發現,擔子菌酵母並未形成一個獨立的系統發育類群,而是與絲狀擔子菌一起分散在傘菌亞門(Agaricomycotina)、鏽菌    文章連結:1 2 3 4 5 6   主要以單細胞形式存在和繁殖的擔子菌稱為擔子菌酵母,已發現700餘種,其中包括隱球菌和毛孢子菌(絲孢酵母)等重要的人類條件致病菌。
  • 聊城市人民醫院東昌府院區皮膚檢查檢測再添新利器!
    它通過使用油浸、光照與光學放大設備, 可以觀察到包括表皮下部、表真皮交界處及真皮乳頭層等肉眼不可見的皮膚結構。」皮膚鏡的原理 皮膚鏡的功能特性由兩方面指標體現一是放大倍數,二是能夠消除皮膚表面反射光,觀察到表皮、表皮真皮交界處和真皮淺層內色素性結構及淺層血管叢血管的大小和形態,顯示出肉眼無法看見的形態學特徵。
  • 山東省發現首例新冠變異毒株感染確診患者——截至1月5日24時新型...
    該病例為山東省第一例輸入的新冠病毒VUI-202012/01突變體感染病例。 山東省發現首例變異株對當前疫情防控有何影響?公眾應如何應對?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領域首席專家、主任醫師雷傑,病毒性傳染病防制所所長寇增強進行了詳細解讀。
  • 皮膚中擠出20多條蛆蟲! 南山發現罕見"皮膚蠅蛆病"
    原標題:皮膚中擠出20多條蛆蟲! 南山發現罕見"皮膚蠅蛆病"   近日,一例罕見的「皮膚蠅蛆病」男患者讓南山醫院皮膚科震撼了。據介紹,「皮下蠅蛆病」由某些蠅類幼蟲進入人體引起的炎症反應,在我國主要見於青海、西藏、內蒙古、東北等牧區,廣東等沿海地區極其罕見。
  • 類立克次氏體和諾卡氏菌混合感染引起雜交鱧慢性死亡一例
    類立克次氏體和諾卡氏菌混合感染引起雜交鱧慢性死亡一例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雷燕等 水產養殖網 2015-10-29 09:51:00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勒流鎮一雜交鱧養殖池塘,面積8畝,水深2米,3臺增氧機(見圖1),2014年7月,過塘2-3兩的雜交鱧40萬尾,9月份分一部分到旁邊大塘中,目前該塘有雜交鱧13萬尾,規格0.5斤,塘中混養有大頭魚800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