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沿丨解讀幹細胞三大機制:(二)旁分泌

2020-10-18 大臉說健康
隨著新冠肺炎的全球蔓延,以幹細胞為主的一系列科技攻關項目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幹細胞技術在這次疫情中展示了優秀療效,並得到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本系列撰文《幹細胞的三大機制》將為大家解讀幹細胞對抗疾病的背後機理,看幹細胞如何運用它的多向分化、旁分泌、歸巢性三大機制來對抗疾病,發揮更有效的臨床應用,讓我們一起探索幹細胞的背後秘密。

如果說,「幹細胞變成什麼,從而達到治療效果」是幹細胞的多向分化機制在發揮作用,那「幹細胞釋放什麼,從而達到治療效果」就對應了幹細胞另一個重要機制——旁分泌(Paracrine


神奇的旁分泌機制,讓幹細胞如同身體裡的「分布式發電站」,在適宜的時機,適宜的地點,將各種類型的因子,以發散的模式向外運輸,發揮幹細胞的積極功能。例如:

幹細胞分泌VEGF,能夠促進血管的新生,重塑血管
幹細胞分泌IL-6,能夠調節免疫平衡,抑制炎症
幹細胞分泌SDF,能夠抑制細胞的凋亡,保持年輕狀態
幹細胞分泌FGF,促進成纖維細胞新生,改善肌膚狀態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旁分泌能分泌哪些因子,又分別能做什麼?旁分泌機制能夠幫助幹細胞在哪些疾病裡起到輔助作用?如何達到最佳的旁分泌效果?以及與旁分泌有關的諾貝爾獎技術——外泌體(exosome

一、旁分泌到底能分泌些什麼?

幹細胞的旁分泌效應,能夠表達、合成、分泌各類生長因子、細胞因子、調節因子、信號肽等多種生物活性分子,調節代謝、免疫、細胞分化、增殖、遷移、營養、凋亡等活性因子,並通過這些因子平衡了機體的內穩態,為幹細胞免疫調節、抗凋亡等提供了適宜的環境。
 
按照各個生物活性因子的主要功能分類,可以分為如下4種類型,如下表1總結所示[1]


01 / 生長因子


幹細胞可以分泌促血管生成素1/2(angiopoietin-1/2,Ang 1/2),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胎盤生長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G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血小板生長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轉化生長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TGF-b),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GH)和肝細胞生長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等在內的多種生長因子。上述幹細胞分泌的生長因子能夠主要參與調節細胞繁殖支持存活遷移分化等多種細胞反應為組織再生和器官修復提供適宜的微環境

 

△ 間充質幹細胞可通過一系列機制調節炎症


如VEGF、FGF、Ang1/2、HGF、PGF、PDGF和TGF-
b等參與血管生成,促進血管內皮和平滑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並促進缺血性血流恢復和血管重塑。
IGF、VEGF、HGF等具有抗血管內皮、心肌、腎小管和肝細胞凋亡的作用。HGF除了抗凋亡外,還能促進有絲分裂並通過抑制TGF-b表達抗纖維化。IGF還可以通過PI3K信號通路增強心肌細胞收縮性等。

02 / 細胞因子


幹細胞能夠產生白介素家族(interleukin,IL),包括IL-1、IL-2、IL-3、IL-4、IL-6、IL-7、IL-8、IL-10、IL-11、IL-12等,腫瘤壞死因子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包括TNF-a,和趨化因子,包括巨噬細胞炎症蛋白(MIP-1a)、單核細胞化學趨化蛋白(MCP-1)等多種細胞因子,以及一些細胞因子的受體(配體)

△ 白介素IL-1對各種免疫細胞及組織系統的作用

上述幹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能夠主要參與調節代謝、炎症、細胞凋亡、防禦等過程。

03 / 調節肽


幹細胞合成並分泌包括鈉尿肽(natriuretic peptides,NP),包括C型利鈉肽(CNP)、腦鈉素(BNP)和心鈉素(ANP)及其特異性受體等,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PR),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內皮素(endothelin,ET)和腎上腺髓質素(adrenomedullin,ADM)等在內的多種調節肽。

上述幹細胞分泌的
調節肽能夠主要參與涉及細胞存活與保護、心血管調節等過程,也為組織再生和器官修復提供穩定的內環境,是當前生理功能調節研究中的熱門


04 / 特異性活性因子


幹細胞還產生一些特異性活性因子,不僅調節幹細胞自身的存活、遷移、歸巢和增殖等過程,還調節靶組織的功能與修復這些因子包括,幹細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幹細胞衍生因子(stem cell derived factor,SDF),幹細胞衍生的神經幹細胞支持因子(stem cell derived neural stem cell supporting factor,SDNSF)等。
 
△ 幹細胞生長因子抗體SCF

其中,SCF是一種可溶性的生長因子,通過活化c-kit酪氨酸激酶受體發揮抗細胞凋亡作用。SDF是G蛋白偶聯受體CXCR4的配體,幹細胞不僅分泌SDF,還表達CXCR4,兩者配合通過SDF/CXCR4信號通路抑制幹細胞凋亡,並在幹細胞歸巢中發揮重要作用。


二、旁分泌還能做些什麼?

幹細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質主要參與免疫調節和抗凋亡的過程,但同時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幹細胞分泌的因子,對組織再生和器官修復及其保護作用至少部分也有重要的功能。
 
幹細胞的旁分泌效應,影響了血管細胞的增殖、遷移、粘附和細胞外基質的形成等多個血管生成的環節。
 
小鼠尾靜脈注射幹細胞,可以分泌因子,募集內皮細胞至小鼠後肢缺血區,促進血管生成,明顯改善缺血後肢的狀況。進一步研究發現,注射幹細胞後可以上調FGF和VEGF的表達,增加血管數目,減輕肌肉萎縮及纖維化[2]

 

△ 源自骨髓的基質細胞表達編碼多種動脈生成細胞因子的基因,並通過旁分泌機制促進體外和體內動脈生成


幹細胞的旁分泌效應,參與了腎臟保護靜脈注射幹細胞的培養液,可以減輕腎小球細胞凋亡和腎臟損傷,提高存活率,提示幹細胞可以通過其分泌功能減輕急性腎臟損傷[3]
 
幹細胞分泌的SDF可以通過和CXCR4配合,參與心肌保護在體外,幹細胞分泌的VEGF、IL-1、FGF、PDGF、IGF和TGF-b可以抑制成年心肌細胞凋亡並改善其收縮性[4]

靜脈注射幹細胞培養液能明顯減輕D-半乳糖胺所導致的肝細胞空泡變性、壞死和凋亡以及白細胞浸潤和組織結構變形等,提高爆發性肝衰小鼠的存活率,提示幹細胞可以通過分泌功能治療爆發性肝衰竭,保護肝臟[5]

 

△ 間充質幹細胞衍生的分子逆轉性暴發性肝衰竭


靜脈注射幹細胞可以通過分泌BNP,減輕水腫而明顯減輕腦缺血後神經功能障礙。體外將間充質幹細胞和海馬組織共孵育,可以減輕氧和葡萄糖缺乏所致的神經細胞死亡和腦部微結構損傷,實現對神經系統的保護[6]
 
由此看出,幹細胞的分泌功能會影響幹細胞所在組織器官的結構、功能及其病理狀態下的修復,是幹細胞改善靶器官功能、抗凋亡、抗炎等療效的重要機制之一。

三、如何讓旁分泌發揮最佳效果?

幹細胞在運用具體機制,發揮各種作用的時候,並不是一個靜止的過程,而是處於複雜的人體環境之中,會受所處的微環境、性別、年齡,其他生長因子、激素等諸多因素調節,而這些都會影響旁分泌達到最佳效果



△ 微環境對間充質幹細胞旁分泌信號傳導的影響:設計治療效果的機會

比如缺血缺氧缺氧會刺激幹細胞分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制成骨功能。缺血會刺激幹細胞分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神經細胞生長因子和肝細胞生長因子。

比如性別
年齡性別可以影響幹細胞的分泌功能強弱,分離自雌性、雄性小鼠的幹細胞雖然都可以被脂多糖活化,但雌性幹細胞被脂多糖活化後VEGF分泌上調得更明顯。
雄性幹細胞被脂多糖影響而使得TNF-a的分泌抑制更明顯。

年輕來源的幹細胞被刺激後,相關基因的上調明顯高於老齡組,
而這些正是圍產組織幹細胞效果卓越的核心因素
 
當然,幹細胞還能夠結合基因編輯技術轉錄因子E2F1是調節間充質幹細胞旁分泌機制的重要靶點,敲除E2F1能夠上調間充質幹細胞旁分泌細胞因子中的VEGF和TGF-b的表達,促進成纖維細胞的增殖和遷移,促進內皮細胞成管。敲除E2F1的間充質幹細胞能夠更好地促進小鼠創面血管化和膠原沉積,加快創面癒合。

四、「C位出道」——ESO外泌體

幹細胞的旁分泌效應其實是一個大的概念,都屬於幹細胞的分泌組,如下圖所示[7],分泌組包含三部分:旁分泌(小於10 nm)外泌體(40-120 nm和微囊泡(200-1000 nm)
 

一般情況下,我們聊到幹細胞的旁分泌效應,指的就是幹細胞的分泌組,即幹細胞可以依據生物活性因子的大小,匹配合適的分泌方式,直到1983年,幹細胞分泌組中的外泌體突然C位出道,備受矚目。
 
1983年,外泌體首次於綿羊網織紅細胞中被發現,1987年,Johnstone將其命名為"exosome"。起源於細胞內吞過程中形成的內體,最後再從細胞中釋放到胞外,是一類直徑40-120nm,具有完整膜結構的細胞外囊泡,富含RNA和蛋白質,主要負責細胞間的物質運輸和信息傳遞。


△ 外泌體的電鏡照片


同作為細胞間的一種通訊方式,只是
相比於擴散的方式,外泌體更像一對一「同城閃送」,裝著miRNA,mRNA和lncRNA,還有細胞因子等,或許還有點DNA,分泌出細胞外,再接著進入另一個細胞,交貨完成訂單。
 
外泌體的C位出道,一方面是因為外泌體臨床應用非常多,比如用於腫瘤診斷和治療,作為藥物的良好載體等等。當然,這些應用也只是外泌體應用的冰山之一角。

另一方面是隨著幹細胞體外培養技術的推廣,幹細胞外泌體作為高科技概念產品能夠迅速在美容養顏領域風靡,引來全球注目。

綜上所述,幹細胞是廣泛存在於機體各種組織的,具有多項分化和旁分泌機制的細胞體系,其旁分泌效應能夠產生多種生長因子、細胞因子、調節肽以及幹細胞特異性歸巢和營養因子等生物活性因子,所分泌的上述物質能夠在局部形成複雜的生物活性因子網絡,並受缺血、缺氧、性別和年齡等影響,發揮最佳的效果,促進體內微環境的穩定,為幹細胞組織再生、器官修復、免疫調節、抗凋亡等提供了適宜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劉秀華,唐朝樞。幹細胞的旁分泌和自分泌功能[J]。生理科學進展,2008, 39(3):196-202.
[2]Kinnaird T, Stabile E, Burnett MS, et al. Marrow-derived stromal cells express genes encoding a broad spectrum of arteriogenic cytokines and promote in vitro and in vivo arteriogenesis through paracrine mechanisms[J]. Circ Res, 2004, 94:678-685.
[3]Togel F, Hu Z, Weiss K, et al. Administer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otect against ischemic acute renal failure through differentiation-independent mechanisms[J]. 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 2005, 289:31-42.
[4]Zhang M, Mal N, Kiedrowski M, et al. SDF-1 expression by mesenchymal stem cells results in trophic support of cardiac myocyte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J]. FASEB J, 2007, 42:441-448.
[5]Parekkadan B, van Poll D, Suganuma K, et al.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molecules reverse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J]. PLos ONE, 2007, 2:e941.
[6]

[7]Gina D Kusuma1, James Carthew, etc. Effect of the microenvironment o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aracrine signalling: opportunities to engineer the therapeutic effect[J]. 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 2016, 349:1-42.

相關焦點

  • 最前沿丨解讀幹細胞三大機制:(三)歸巢效應
    本系列撰文《幹細胞的三大機制》將為大家解讀幹細胞對抗疾病的背後機理,看幹細胞如何運用它的多向分化、旁分泌、歸巢性三大機制來對抗疾病,發揮更有效的臨床應用,讓我們一起探索幹細胞的背後秘密。這些朋友的質疑並不少見,畢竟幹細胞技術不僅先進,有時也確實透露著「神奇」。無論是「骨髓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還是靜脈回輸間充質幹細胞,幹細胞在體內都需要運輸,需要被調動到受傷的組織周圍發揮功能。
  • 前沿:幹細胞移植治療腦出血後神經功能障礙最新研究進展
    研究表明,腦室內或靜脈移植間充質幹細胞後,幹細胞能自動遷徙到受傷的腦組織處並分化為神經元,同時還能通過旁分泌方式產生神經生長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otrophic factor,BDNF)等,以提高幹細胞的增殖、分化為神經元的能力,促進腦功能恢復,為幹預腦出血後神經功能障礙帶來新途徑。
  • 前沿:幹細胞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進展|內源性幹細胞|幹細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英文簡稱「COPD」,就是人們常說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主要症狀為長時間咳嗽、咳痰以及氣短,是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的總稱。因其早期起病隱匿容易被忽視,又被稱為「沉默的疾病」。
  • 國家發力推進幹細胞技術發展,幹細胞兩種機制治療肝硬化前景廣闊
    幹細胞療法通過兩種機制有效幹預肝硬化幹細胞療法幹預肝硬化的機制主要有兩種:一是功能性肝細胞增殖和轉化。二是通過旁分泌改善微環境。1、功能性肝細胞增殖和轉化。將幹細胞經尾靜脈注入肝纖維化大鼠體內,發現 幹細胞在大鼠體內可分化為肝樣細胞,且大鼠肝纖維化得到明顯改善。2、通過旁分泌改善微環境幹細胞進入肝臟後,無論是發生細胞分化還是發揮抗肝纖維化作用,均離不開多種細胞因子和炎症介質的參與。
  • 間質利基協調腸腫瘤發生的旁分泌過程
    Flavell、Manolis Roulis以及希臘雅典國立和卡普迪斯德大學George Kollias研究組合作提出間質利基對腸腫瘤發生的旁分泌協調。通過使用單細胞RNA序列分析表徵腸間質的異質性,他們鑑定了一群罕見的表達Ptgs2的罕見隱膜成纖維細胞,這些細胞將花生四烯酸組成性地加工成高度不穩定的前列腺素E2(PGE2)。
  • 前沿: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最新研究進展
    幹細胞療法幹預肝硬化的三種機制1.抑制肝星狀細胞激活:肝星狀細胞(HSC)是纖維化蛋白的主要來源,並且正在肝纖維化的進程中發揮 重要的角色。幹細胞和肝細胞生長因子通過TLR4 / MyD88 / NF-kB信號通路協同抑制肝星狀細胞的活化並促進其凋亡。
  • 揭秘幹細胞四大功能:(三)免疫調節
    假如我們的皮膚破皮了,傷口感染了細菌,免疫的第一道防線(皮膚)宣告失守,就會造成發炎。適當的「發炎」,釋放信號,吸引大量免疫細胞前來作戰,發揮免疫的第二道(先天免疫)、第三道(獲得性免疫)防線功能。幹細胞利用其旁分泌效應,可以通過分泌一些炎症相關因子,抑制免疫過激反應(over-reactive immunity)。這看上去像是中國儒家的傳統思想——「中庸之道」。
  • 科普丨外源性幹細胞與內源性幹細胞,哪樣才是治療「慢阻肺」疾病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英文簡稱「COPD」,就是人們常說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主要症狀為長時間咳嗽、咳痰以及氣短,是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的總稱。因其早期起病隱匿容易被忽視,又被稱為「沉默的疾病」。
  • 前沿:幹細胞療法治療肝硬化最新臨床研究進展
    幹細胞(MSCS)是一種低免疫原性幹細胞群,具有易獲取、易擴增、易保存等特點,可誘導免疫耐受、降低免疫反應、促進損傷修復。幹細胞因其可自我複製、多向分化、高度增殖等優勢而成為替代肝臟移植治療肝硬化有效方法。
  • JMCB:果蠅腸上皮幹細胞自我分化更新機制
    該文章揭示了果蠅腸上皮幹細胞自我更新與定向分化的新機制。成體幹細胞對維持組織的再生和修復能力起重要作用。而其調控的紊亂也可能直接導致腫瘤等疾病的發生。因此全面理解幹細胞的自我更新及分化的調控機制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在果蠅的腸道中的腸上皮幹細胞逐漸成為一個作為研究成體幹細胞調節機制的模式系統。已知Wnt/Wg 信號通路以旁分泌的形式促進腸上皮幹細胞的自我更新,但其它的調控機制尚不清楚。
  • AWSG愛保信(Biotech)深度揭秘幹細胞分泌因子對皮膚創傷的影響
    1.3 方法1.3.1小鼠真皮間充質幹細胞條件培養基的製備將真皮間充質幹細胞從液氮罐中取出,復甦至10cm細胞培養皿,使用含有10%胎牛血清(FBS)、1%青黴素和鏈黴素(P/S)的DMEM培養液培養,放入37益、含5%二氧化碳(CO2)的恆溫培養箱中。6h後觀察細胞貼壁情況。
  • 【前沿進展】植物所科研人員在合子激活和幹細胞穩態維持機制研究...
    【前沿進展】植物所科研人員在合子激活和幹細胞穩態維持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20-11-20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前沿】施一公團隊揭開阿爾茲海默重要蛋白γ分泌酶與藥物...
    Bio生物世界解讀前沿科學進展,報導趣味研究發現,普及生命科學知識阿爾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俗稱「老年痴呆症」,是當今世界範圍內患病最廣泛令人遺憾的是,科學界至今仍未破譯阿爾茲海默症發病的具體機制,更不用說開發相應的治療方法和藥物。γ分泌酶是個蛋白酶,它的功能是去切割或水解其它蛋白質,澱粉樣蛋白就是它的水解對象之一,這類蛋白的斑塊沉積與阿爾茲海默症的發病關係非常密切。許多針對阿爾茲海默症的藥物研發也直接以γ-分泌酶作為靶點。然而,以γ-分泌酶為靶點的藥物在臨床試驗中慘遭失敗。
  • 幹細胞治療肺纖維化新藥研發啟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李曉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以「創新戰疫 化危為機」為主題的2020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舉行。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行業專家、企業家及科技工作者,圍繞推動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應用、推動打造國家幹細胞產業創新中心、產學研醫深度融合及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協會會長、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院長陳海佳作了大會主旨報告。
  • 戰「疫」e起來丨ISC 2020前沿解讀系列 腦出血後抗栓治療的重啟與...
    戰「疫」e起來丨ISC 2020前沿解讀系列 腦出血後抗栓治療的重啟與時機—高遠 2020-06-05 03: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外幹細胞研究造假,對我國幹細胞研究影響到底有多大!
    幹細胞移植治療近年來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同時在國內外有很多科學團隊都在不斷的進行專業的幹細胞臨床研究。幹細胞移植治療心臟疾病和各種疑難雜症的臨床研究眾多,因此難免會出現一些造假事件,那國外的幹細胞研究造假,對我國幹細胞研究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
  • 幹細胞治療肝臟疾病案例和機制
    據估中國超過五分之一的人群正受到肝臟疾病的困擾,尤其是B肝(HBV)、C肝(HCV)、肝硬化、肝癌、非酒精脂肪肝(NAFLD)、酒精性肝病(ALD)和藥物性肝損傷(DILI),這使肝病成為中國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
  • 臨床探究丨幹細胞移植療法為2型糖尿病提供新的臨床進展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種因 多種致病因素引起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抵抗而導致患者出現慢性高血糖為主要特徵的代謝性疾病。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又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由於胰島素抵抗的背景下β細胞功能障礙,常伴隨胰島素分泌的逐漸減少。
  • 再生醫學的新主流:幹細胞外泌體修復心臟功能
    幹細胞移植治療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修復心臟功能的前景廣闊的方法。研究表明幹細胞治療主要是通過注射幹細胞進入人體內發揮旁分泌因子作用而產生治療效果[1]。這些旁分泌因子包括了經典分泌蛋白(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並通過脂質雙層膜包圍分泌囊泡。臨床前模型的數據說明了「以外泌體為中心的觀點將會推動幹細胞修復心臟功能的研究」[2]。
  • 10個案例證實丨未來幹細胞療法不只是廣譜上的抗衰,而是有具體的...
    這是最常見的兒童癌症,但也影響不同年齡的成年人。幹細胞是一類能夠多向分化、分泌生長因子的原始細胞。它植入人體後,能夠深入病灶,刺激細胞因子(如血管內皮、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的釋放,修復受損的組織,促進血管的生成,從而達到了改善勃起功能的作用。 近年來,在國內外部分針對幹細胞抗衰老的研究,初步結果顯示幹細胞療法能有效提高與改善男性的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