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美麗心靈》開頭時候,導師站在臺上發言時候說道:「是數學家贏得了世界大戰,是數學家破解了日本密碼,也是數學家發明了原子彈,就像你我一樣的數學家……」確實,數學實力往往影響著國家實力,幾乎所有的重大發現都與數學的發展與進步相關,數學已成為航空航天、國防安全、生物醫藥、信息、能源、海洋、人工智慧、先進位造等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
所以,無論是上過學的同學,還在正在上學的同學,提起數學,說數學很重要,沒有人會說「不」。數學重要的例子舉不勝舉。
但是,數學難學也是不言而喻。很多孩子在數學做題過程中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習上會感到越來越吃力,學習成績就會一直處於低效率的狀態。家長們為了讓孩子提高成績,報這個班,那個班,可一圈學習下來,孩子成績還是不提高,甚至對數學產生的厭煩的心理。
《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美國老師培養數學特長生專用教材。書中講解生動有趣,有大量與生活相關的實例教學,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每個章節的習題按照難度等級分為4關,第4關為天才關,留給學有餘力的孩子進一步提高。同時,大量栩栩如生的圖片說明,讓有基礎閱讀能力的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探索,訓練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培養對數學的興趣。
上小學的兒子有一天在做這樣一道題:某班有45人, 4人站成一排,那麼共需要站成多少排? 兒子覺得這樣的題很難,不得不求助爸爸。後來再爸爸畫圖的引導下,才弄明白。
答案是這樣的:4人站成一排,那麼10排,共站40人,11排站44人,剩下的一個人單獨站一排,因此共需站11+1=12(排)
這樣的題具有非常大的實際應用作用,體育課的時候,體育老師正好讓站排,兒子按照做題時候的思考方式,很快就協助體育委員讓同學們站好隊伍了,受到老師的表揚,兒子非常高興。也是從這一道題開始,兒子覺得數學真有用,而且就在我們身邊,很現實,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問題。也由此愛上了數學。
興趣是一切探索的起點,而決定與信心使得這種探索得以長久持續,即便它在短時間內沒有任何答案。愛因斯坦思考光速問題長達10年,最終才提出狹義相對論;安德魯·懷爾斯更是從小就被費馬大定理深深吸引,為它幾乎奉獻了一生的時間。
《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裡面的數學題,都是關乎生活中數學問題。比如第一個故事解決的就是小女孩瑪麗的零花錢問題。瑪利亞6歲了,她每周都能拿到2美元的零花錢,後來媽媽給她提供了兩個方案來增加零花錢,一個是每年多4美元,就是說她7歲時候每周零花錢是6美元,8歲時候是10美元。第二個方法是每年翻一倍,7歲時候每月4美元,等她8歲時候每月8美元。她本來選擇的是第一個方法。可為了讓自己能夠選擇正確,她列了一個表格來計算。
可是後來經過列表格對比,她才發現第二種方法要比第一種方法,漲幅多很多,她差點兒就選錯了。
還有第7個故事,叫神奇的乘法。講了一個名叫凱勒的人在一家糖果廠工作,工作任務之一就是每天向老闆匯報每小時車上裝了多少糖果。每95塊糖果打包一次。他每次看裝車的時候都用加法來計算,可是這一次需要裝40包糖果,凱勒加的頭疼死了。他知道,一定會有一個更簡便的方法來幫助他。
哈哈,這就需要用到乘法了。愛因斯坦帶來了乘法口訣,告訴孩子們靈活運用了乘法口訣,可以非常快速解決這些問題了。
小喬丹最近也非常緊張,他總害怕院子裡那棵大樹會倒下來砸到他的臥室。儘管大樹距離喬丹的房子很遠,但這棵大樹很高,如果風大,它還會一邊傾斜一邊發出咔嚓聲音。喬丹知道,如果他能夠算出樹的高度,就可以知道它倒下來能不能砸到自己的房子了。可是怎麼計算呢?這時候,他突然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一下子知道怎麼計算了。
書中所有的數學題型都是非常貼近孩子生活的,很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書中解題的過程並不是簡單的計算過程,而是通過愛因斯坦漫畫人物和另外兩個漫畫人物的對話,自然而然呈現的。
孩子們看過後一定會喜歡上的數學的。有的孩子數學成績好,是因為他們喜歡學數學;因為喜歡學數學,所以遇到難題也不怕,更願意去攻克難題,樂在其中,數學成績又變得更好了;再然後呢,好的成績又激勵和鼓舞著他們更喜歡學習數學。
中國現代數學家華羅庚說過:"有了興趣就會樂此不廢,好之不倦,因之也就會擠時間來學習了。故此說,興趣是學習的基礎,是求知的動力,是成功的秘訣。"
《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是一本與市面上其他的教育類書籍「不太一樣」的數學思維啟蒙書。它以簡單的舉例為出發點,一步步引導學生了解這些概念,繼而熟悉運用於一些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難題中。讓孩子們在輕鬆的氛圍中,愛上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