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年中,世界上發生了很多大事,NASA洞察號登陸火星,中國嫦娥四號即將登陸月球黑暗面等等這些事情都標誌著世界各主要力量都齊聚太空,未來不僅僅是陸地上,更重要的是要在太空中展示我國科技實力的強大。
雖然美國的洞察號、旅行者號、先鋒號等探測器已探測過太陽系大多數行星了,但是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也不斷發展並逐步超越,現如今世界航空力量的主要國家屈指可數,中國,美國,俄羅斯,歐盟和日本,其中美國一家獨大,是世界上當之無愧的超級大國,我們要超越它應該還需要半個世紀以上。
回到現在,幾周前,隨著嫦娥4號著陸器和月球車進入月球軌道,中國達到了一個重要的裡程碑。中國新聞媒體高調報導,2018年年底,嫦娥四號已經進入著陸位置,這使它更接近成為第一個探月任務。
路透社說,12月30日星期天,新華社援引中國國家航天局的報告說,嫦娥四號已經進入月球橢圓形軌道,「為在月球背面首次軟著陸做準備」。
由於位置的改變,探測器距離月球表面不到15公裡(9.3英裡),這是自去年12月8日發射升空以來距離月球最近的一次。在探測器首次進入月球軌道18天後,目前還沒有關於正式登陸日期的消息。
據新華網報導,美國宇航局將「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在月球的遠端著陸探測器,「但目前還不清楚如果這些細節將會在著陸之前分享,或者等待中國嫦娥四號成功著陸之後。
正如前面所解釋的,月球的黑暗面並不是一個沒有光的寒冷的地方——它對我們來說只是黑暗面,因為月球被潮汐鎖在地球上,因此我們只能看到它的一部分。我們看不到的部分很難研究,因為你不能把數據通過巖石傳回地球,這就是為什麼要有一顆中繼衛星。
據新華網報導說,如果任務成功,嫦娥四號將於2019年在月球上開始一些科學任務,包括「低頻射電天文觀測、測量地形和地貌,檢測礦物成分和淺月球表面結構,並對月球的遠端測量中子輻射和中性原子研究環境,」
到目前為止,所有人都在猜測這些觀測和測量的時間究竟是多久。相信在2019年不久後,大家就能聽到嫦娥四號成功登陸的消息了。同時,在此也祝願我國科研人員生活越來越好,祝願我國科技實力越來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