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歲末,不辭辛勞奔波忙碌了整整一年的你是否早已開始憧憬年終獎了?
你可知道,無論是在邊關海島,還是戈壁高原,一群群心懷家國、用鐵肩擔道義的兵哥哥們也都有自己的專屬「年終獎」——
一枚紀念章、一個榮譽稱號、一頂軍帽、一份來自陌生人的禮物,亦或是退伍老兵的一番感悟、新排長們的種種收穫……
只是這每個「獎勵」的背後都藏著一段故事,讓人或欽佩不已,或振奮向前,或心存感動。
年終,中國軍網微信為您盤點2017中國軍人的「年終獎」,讓我們一起從中汲取向上的力量。
這一年,我們建功「沙場」

「和平使命」紀念章
第83集團軍某旅戰士餘寬明
今年年底,我領到了一份特殊的年終獎——「和平使命」紀念章。打開盒子,金燦燦的獎章上鐫刻著軍徽、和平鴿和橄欖枝,分別象徵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維護世界和平以及榮譽。
去年9月底,我通過層層選拔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維和戰士,跟隨第7批赴南蘇丹瓦烏維和工兵分隊飛赴萬裡之外的南蘇丹,執行為期1年的維和任務。
在任務區,我們是一支軍事平面工兵連,主要擔負道路施工、營房建設等任務。有段時間,分隊要在UN城內為聯合國僱員搭建新式板房,我擔任這項任務的技術骨幹。一天,正當我專心研究改進搭設方案時,副隊長陳權突然叫停了我:「寬明,你是技術骨幹,今天給你帶來倆『洋徒弟』,給你兩個星期,務必教會!」
原來加納維和防暴隊自部署到位後一直住在帳篷裡,當時各項施工任務緊張繁重,我們抽不出兵力為他們搭設板房,他們不得不依靠自己建設營區。我們中國工兵搭設的板房標準高、質量好,堪稱聯合國基地中的樣板房,兩名身材健壯、皮膚黝黑的「洋徒弟」正是慕名前來拜師學藝的。絕不能在友軍面前跌份兒,這倆「洋徒弟」我收了!
為了讓他們儘快熟悉板房零部件,當天我就讓他們跟著我當起了「小工」,可問題來了,語言交流成了最大障礙——一邊對照圖紙一邊進行手語交流,偶爾也說一兩句蹩腳的英語。勤奮好學的「洋徒弟」很快明白了圖紙的意思,豎起大姆指連稱「OK」。
通過磨合,慢慢地我開始帶著他們進行實際操作,從按圖取材到分類擺放,從測量尺寸到夯實地基,生怕自己有任何疏忽,我還特意請來翻譯幫我告訴他們:中國有句古話,「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看我表情凝重,倆「洋徒弟」瞪大了眼睛,小雞吃米一樣猛點頭:「Yes,Yes!」
接下來我「邊講邊做」,加固地基、串聯鋼架、固定板材,按照標準操作流程手把手、毫無保留地把我知道的都教給了他們。大到一個框架,小到一顆螺絲,我不厭其煩地一次次講解、一次次糾正,不敢有絲毫懈怠。學成後,兩位徒弟非要和我合影,還通過翻譯告訴我:餘,感謝你,我們會記住你這名中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