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澱粉樣變合併心衰有5特徵!加拿大聲明 - 瀟湘名醫

2021-01-13 瀟湘名醫

心臟澱粉樣變性,進展快,預後差,但臨床漏診和誤診率高。為了更好診治這種疾病, 加拿大心血管學會聯合加拿大心力衰竭學會發布了一份立場聲明。

心臟澱粉樣變性主要有免疫球蛋白輕鏈型和轉甲狀腺素蛋白型兩個亞型,後者較前者通常相對年齡大,心室壁厚,但症狀輕,左心室射血分數低。

這項聲明總結了患者合併心力衰竭症狀和體徵的 5個臨床特徵:

(1)無法解釋的左心室壁厚度增加;

(2)60 歲以上的低流量、低壓力階差的主動脈瓣狹窄且LVEF>40%;

(3)無法解釋的周圍感覺運動神經病和(或)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4)雙側腕管症候群病史;

(5)已確診心外系統澱粉樣變性。

當有任何這些臨床特徵時,需要高度懷疑心臟澱粉樣變性,建議進行相關診斷檢查,對於病因未明的進行性心力衰竭患者,必須高度懷疑心臟澱粉樣變性可能,以免延誤診斷。

建議對疑似患者行心衰常規檢查,及超聲心動圖左心室縱向應變檢查或心臟磁共振釓延遲強化顯像和T1成像檢查,評估有無心臟澱粉樣變性特徵,以及有無心衰其它病因。

心衰標準檢查時提示心臟澱粉樣變性的患者均應接受確診檢查(圖 1)。聲明建議首先需行血清/尿液蛋白電泳檢查。

註:CMR:心臟磁共振成像;BNP:腦鈉肽;NT-proBNP:N 末端腦鈉肽前體;AL-CA:輕鏈澱粉樣變性;ATTR-CA:轉甲狀腺素蛋白澱粉樣變性;PYP:焦磷酸鹽;hATTR:遺傳型轉甲狀腺素蛋白型澱粉樣變性;wtATTR:野生型轉甲狀腺素蛋白型澱粉樣變性

圖1疑似 CA 診斷流程圖

心內膜心肌活檢仍是診斷金標準

聲明建議現有無創檢查結果不明確或與臨床表現不符時,需要進行心內膜心肌活檢,並行質譜或免疫組織化學/免疫螢光法分析,以進行診斷和分型。

心肌活檢樣本需行剛果紅染色,偏振光顯微鏡觀察澱粉樣沉積物呈蘋果綠雙折射即可確診。

鑑定亞型需要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免疫螢光或雷射顯微切割行質譜分析。轉甲狀腺素蛋白澱粉樣變性的診斷需要組織活檢確認。

篩查時發現有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的患者需行骨髓活檢,以排除是否並發多發性骨髓瘤。

若心外部位活檢結果陽性並且伴有心臟受累的影像學證據,無需心肌活檢確診。

確診轉甲狀腺素蛋白澱粉樣變性後,應進行基因測序以區分遺傳型與野生型。這與預後評估、心外組織累及可能性、家系篩查以及治療相關。一旦發現有ATTR基因突變,建議行遺傳諮詢。

治療主要針對已受累靶器官和預防澱粉樣蛋白進一步沉積的緩解治療。

避免使用地高辛和鈣拮抗劑

心臟澱粉樣變性心衰患者對常規心衰用藥耐受性差;地高辛和鈣拮抗劑會增加局

部毒性風險,應避免使用;限鈉和利尿仍是主要手段。

聲明建議對於因澱粉樣變性而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如無明顯心外器官累及,且預測疾病進展風險低和(或)疾病緩解治療反應良好,可考慮進行心臟移植。

對於伴發房顫者,聲明建議無論腦卒中或系統性血栓栓塞風險評分如何,無禁忌證者應常規抗凝。

高危患者使用ICD

心臟澱粉樣變性患者猝死風險高,建議依據常規適應證植入 ICD 用於二級預防,用於一級預防要個體化。

抑制異常產生的游離輕鏈可減緩輕鏈澱粉樣變性疾病進展。通常建議在符合條件患者中進行化療,並可考慮行自體幹細胞移植(ASCT)。

聲明建議應用氯苯唑酸治療NYHA心功能Ⅰ~Ⅲ級轉甲狀腺素蛋白心臟澱粉樣變性患者,應用 TTR RNA 沉默劑治療家族性澱粉樣變多發性神經病患者。

聲明建議定期複查BNP/NT-proBNP水平、超聲心動圖和心臟核磁共振,以監測患者心臟病進展和(或)對治療的反應。

多建議每 6~48 個月和(或)臨床惡化時複查超聲心動圖或心臟核磁共振。目前尚不建議用骨放射性示蹤劑核素顯像來監測疾病的進展和(或)對治療的反應。

來源:

[1]Fine NM, Davis MK, Anderson K, et al. 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Canadian Heart Failure Society Joint Position Statement on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ardiac Amyloidosis. Can J Cardiol, 2020, 36(3)∶322-334.

[2]潘小宏, 馬群超, 田莊. 《2020 年加拿大心臟澱粉樣變性患者評估和治療的聯合立場聲明》解讀. 心電與循環, 2020, 39: 321-325.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很多疑難複雜病例,一個醫生一生也只能見到一次【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當心衰遭遇主動脈夾層,換個心臟活著
    然而,他曾經接受過兩次心臟換瓣手術,病情發展至今已是終末期心衰,心臟幾近報廢。  針對這個特殊病例,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外科心臟移植團隊聯合大血管團隊,為李伯實施心臟移植 升主動脈、主動脈弓置換 降主動脈置換手術,為其換上「新」的心臟和長達20多釐米的大血管。李伯術後第17天康復出院,目前隨診情況良好。
  • 加拿大聲明
    近期,加拿大心血管學會和加拿大心律失常學會就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室速和室顫的管理聯合發布了一份立場聲明文件,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楊慶教授對此進行了解讀。楊慶介紹,這份聲明結合最新研究,對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室速和室顫的管理作出了比較全面系統的最新推薦,不過對外科手術後的室速、原發性離子通道病相關室速等未囊括其中。
  • 如何治療心衰 心衰病人能活多久
    心衰就是我們常說的心力衰竭,也是常見面的一種心臟疾病,心臟在我們的身體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心臟出現了問題那麼我們的身體就會有大問題。那麼心衰病人能活多久呢?心衰的治療有哪些方法呢?  心衰病人能活多久這個與很多因素有關,有的人可能身體、心理素質都很好,所以活的就會久點,但是有的人被疾病折磨的苦不堪言,可能會活不了多久。
  • CRT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接力心臟起搏器 助力心衰升級治療
    最近去醫院檢查,被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數(LVEF)值為30%,醫生建議療法升級,進行CRT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手術植入。張大爺就迷惑了,不是已經植入起搏器了,為什麼還要植入CRT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普通心臟起搏器和CRT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有什麼區別呢?
  • 得了心衰到底有多嚴重?還能活多久?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指由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臟泵血功能受損,也是心臟疾病發展的終末階段。在我國35歲以上的居民中,約有1370萬心衰患者。而作為心衰的高危人群,80歲以上老人心衰患病率接近12%,約有370萬人左右。老年心衰患者發生心衰惡化和再入院的風險高,高齡是心衰患者預後差的危險因素。
  • 伴擴心病的心衰診療,有了新規範!
    擴張型心肌病是引起心衰的常見病因。針對病因的診治有了新規範,心衰的治療還會難嗎?入院後,實驗室檢查N末端B型利鈉肽原(NT-proBNP)842pg/ml,超聲心動圖示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28%;患者既往有高血壓病病史10餘年,曾偶測血壓最高185/129mmHg,但未口服降壓藥物,也未監測血壓。入院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慢性心衰(NYHA分級 IV級),高血壓病3級(很高危組)。
  • 藍帆醫療1.02億元入股同心醫療 專注人工心臟布局心衰領域賽道
    公開數據顯示,全球心力衰竭者已達2600萬人,而根據2018年中國國際心力衰竭大會發布的數據,我國至少有1000萬力心衰竭患者,已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大心衰患者群的國家之一。  目前來看,心臟移植手術是公認的治療終末期心衰患者的唯一有效手段,然而嚴重缺乏心臟供體卻極大地限制了心臟移植手術的進行。數據顯示,我國目前一年僅能做300例心臟移植手術,因此心臟移植不能成為惠及大眾的醫療手段。
  • 心內科主任:警惕老年人心衰的5大早期症狀,早防早治能保命
    對於老年人來說,對其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並不是癌症,而是是心臟衰竭。河南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劉洪智表示,心臟衰竭是長期的不良用藥、生活習慣、以及血壓控制不利等因素導致的,如果能從心臟衰竭的早期症狀,發現心衰的苗頭,及早進行幹預,就能儘可能低延緩心臟的惡化速度。
  • 美國批准反義RNA作為第2款hATTR澱粉樣變性藥物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近期批准Tegsedi(inotersen)用於遺傳性甲狀旁腺素澱粉樣變性(polyneuropathy of hereditary transthyretin-mediated
  • 心衰病人去世前的徵兆 小心這些症狀
    心臟是我們最重要的身體器官之一,如果心臟有問題,那麼我們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而心力衰竭就是心臟出現問題了。用藥物治療心衰往往只能起到緩解症狀、解除患者一時痛苦的作用。那麼,心衰病人去世前的徵兆是什麼?來了解一下吧。
  • 心衰早知道,這7大預警信號要警惕!丨11.26全國心衰日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 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後戰場,也是21世紀心血管學科面臨的嚴峻挑戰。此時,心臟的泵血功能衰退,就像彈性減退的「皮球」,輸出血量不能夠滿足身體代謝的需要,器官和組織中的血液也不能順利回流到心臟。患者可出現呼吸困難、乏力、水腫(尤其下肢)等表現。 心衰有什麼危害?1.心衰是一種進展性疾病。隨著疾病的發展,臨床症狀會不斷加重,甚至影響生命。
  • 心衰反覆加重CRT-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患者重啟生命綠燈
    醫生建議王大姐進行CRT-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必要時房顫射頻消融術,但10多萬元的費用,讓她和家屬猶豫不決,最終選擇先採用藥物進行保守治療。初期藥物治療還是有效的,浮腫開始逐漸減輕。到9月底王大姐又開始頻繁出現暈厥,心電監護確診為:陣發性室速。陣發性室速是擴張性心臟病的併發症,隨時可能引發猝死,威脅患者生命。
  • 行研| 心室輔助裝置——晚期心衰患者的希望
    隨著心力衰竭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對供體需求的缺口日益增大,臨床亟待可替代心臟移植的新治療技術。因此,採用心室輔助裝置的機械性循環支持已成為當前最有希望的替代技術。心室輔助裝置(VAD)作為人工心臟的一大分支,既可作為心臟移植的過渡又可用於心衰患者的輔助循環以利於自體心臟恢復功能。VAD的應用將為各種原因引起的頑固性心衰的患者治療開闢新的途徑。
  • 老人半夜憋悶或是心衰 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原標題:老人半夜憋悶或是心衰 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心衰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狀態,是所有心臟病的終末階段,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死亡率,五年生存率與惡性腫瘤相近,嚴重者一年內病死率高達50%,心衰也是導致65歲以上人群住院的首要原因,致死率是乳腺癌、腸癌等晚期癌症的2-3倍!
  • 走進包醫一附院國家級心衰中心:讓患者享受規範化治療 守住心血管...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被稱為心血管病的「最後戰場」,是複雜的臨床綜合症,冠心病、高血壓、瓣膜病,心肌炎等都會引發心衰。數據顯示,心衰的發病率在0.9%左右,5年死亡率高達50%。以往心衰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反覆住院,帶來沉重的經濟和心理負擔。因此,明確心衰治療和預防的最佳方案,對於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最終轉歸至關重要。
  • 預測肺動脈高壓患者預後有新指標!上海市肺科醫院研究 - 瀟湘名醫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研究人員在本刊發文報告,對於此類患者,有創右心導管測得的平均右心房壓和無創心肺運動試驗中的二氧化碳通氣當量(VE/VCO2)斜率可很好地預測其預後,兩者聯合預測價值更高。研究者指出,在臨床工作中,一旦發現這兩項指標均升高的患者,需加以警惕。
  • 2020 CHDC 胡盛壽院士:機械循環支持裝置治療心臟衰竭的中國之路
    2018年,Circulation、Lancet雜誌相繼發表的文章指出美國、歐洲國家成年人心衰的患病率在持續增長,有近1600萬心衰患者。而我國流行病學顯示僅中國就有超過1000萬的心衰人口,並且在進入老齡化時代後,中國心衰的患病率和數量仍在持續不斷地增加。
  • 匯總:心衰指南中的正性肌力藥物
    ,機械循環支持和心臟移植),或為糾正誘發心臟的病因贏得時間。正性肌力藥在急性心衰的某些類型或某些血液動力學狀態下的急性心衰患者中有應用的指徵,血液動力學徵象即:低灌注、低血壓、大心臟、低射血分數和高心室充盈壓。
  • 心衰用ARNI,為何要用足劑量?
    這是一例年輕的心衰患者,有長期應用心衰「金三角」藥物的病史,但心衰症狀仍重,又一次住院後,在院內啟動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並逐漸增加劑量,此後患者心衰症狀明顯好轉,心超提示心臟重構也得到了逆轉,生活質量提高,預後得以改善。
  • 長鏈單不飽和脂肪酸可增加心衰發生風險
    儘管圖示22:1水平為非線性相關,但高LCMUFAs水平,特別是24:1水平與心衰發生明顯相關 數十年的動物實驗表明食物中長鏈單不飽和脂肪酸(LCMUFAs)具有心臟毒性作用。雖然沒有關於對人類影響的研究,但有機制研究告訴我們其可能存在潛在心臟毒性作用。包括LCMUFAs在內的長鏈脂肪酸主要在過氧化酶體而非線粒體內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