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蠟切片中番紅、固綠染色的相對問題

2021-02-23 雨林生物技術服務中心

番紅、固綠是植物製片過程中,最常用的兩種染料,經過兩者染色後,材料的木質化細胞壁呈紅色,纖維化細胞壁、胞漿等組織呈現綠色,紅綠對比鮮明,便於對不同的組織進行觀察研究。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很難達到理想的染色狀態,即使像常規的玉米莖、向日葵莖,初學者很容易出現番紅顏色過淺,或者固綠顏色過淺的現象,這往往是兩者染色的相對性引起的,即一種顏色過重,會導致另一種顏色染不上或過淺。就拿番紅來說,目前的切片製作者,都會在材料脫水透明前,用50%的酒精番紅溶液對材料進行整體染色,除了番紅染料專一性的木質化組織外,其他組織如纖維化細胞壁、胞漿等,同時也會被番紅著色,當材料經脫水透明包埋,最終切成片,依次經過各級酒精後片染固綠時。

若此時材料整體仍為鮮紅色,則固綠的染色效果會很差,甚至染不上顏色,則需要將材料在水中,或者低濃度酒精中稍放置幾分鐘,使番紅的顏色褪去些許,再進行染色方可。因此有經驗的生產者,在復染固綠時,會根據材料上番紅的整體狀態,判斷固綠的染色效果。

若材料經各級酒精後,整體仍為鮮紅色,則固綠著色效果必然很差;當材料除木質部以外,整體呈現粉紅色時,其他組織上的番紅,能夠在固綠中自動分色,使固綠的著色效果達到最佳。

除此對幼嫩的材料,如各種幼根、嫩葉片來說,往往因為中心導管的木質化程度不高,使得番紅著色很淺,甚至不著色,對於這種情況,一方面我們需要從材料的源頭把握材料,確保在植物最合適的生長時期取材;另一方面,則需要儘量縮短材料在各級酒精中的脫水時間,以及把固綠的濃度調到儘可能低,避免固綠覆蓋掉番紅的顏色。

相關焦點

  • 石蠟切片HE染色(常規HE染色)的操作步驟
    石蠟切片(paraffin section) 是組織學常規製片技術中最為廣泛應用的方法。石蠟切片不僅用於觀察正常細胞組織的形態結構,也是病理學和法醫學等學科用以研究、觀察及判斷細胞組織的形態變化的主要方法,而且也已相當廣泛地用於其他許多學科領域的研究中。教學中,光鏡下觀察切片標本多數是石蠟切片法製備的。
  • 石蠟切片免疫組化染色步驟
    石蠟切片免疫組化染色步驟 來源:來源網絡 2006-11-24 21:41 石蠟切片免疫組化染色步驟· · 1
  • 石蠟切片與冰凍切片
    固定時間則根據材料塊的大小及松密程度而定,離體組織的及時固定可以保持組織細胞與生活時的形態相似,抑制組織自溶及細菌繁殖所致的腐爛,可以凝固組織中的物質成分、終止細胞的一切代謝過程,同時能使組織硬化,有利於切片的進行。
  • 實驗專欄丨石蠟切片和冰凍切片——傻傻分不清楚
    科研工具| 統計分析| 實驗 | SCI寫作 | PPT在組織實驗中,石蠟切片和冰凍切片是最常見的兩種切片方法,兩種優缺點明顯,在實驗的應用上也大有不同。而兩個實驗的相同點都是應用免疫學基本原理——即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通過化學反應使標記抗體的顯色劑顯色來確定組織細胞內蛋白質,對其進行定位、定性及相對定量的研究。
  • 石蠟切片的製作方法簡單介紹
    二甲苯與石蠟混合液(1:1)→石蠟Ⅰ→石蠟Ⅱ浸蠟必須徹底,否則組織內殘留透明劑會造成切片過程的困難和影響切片的質量。7. 包埋:在盒內注入溶化的石蠟,將已浸蠟的組織塊置入其內,使蠟塊迅速冷卻硬固,組織塊在蠟塊中可長期保存。8.
  • 病理組織石蠟切片的7個注意事項
    在醫療領域,病理組織石蠟切片是診斷患者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由於病理切片製作過程中,影響病理組織石蠟切片製作質量的因素眾多。
  • 做石蠟切片之前,這篇文章讓你少走彎路!
    石蠟切片的製作過程主要包括:取材,固定,脫水,透明,透蠟,包埋,切片,貼片,染色,透明,封藏等步驟。材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切片的質量,無論取哪一種動植物材料,以下幾點是必須注意的。(4)切片中存在的問題及補救方法石蠟切片是很不容易掌握的,有時很容易成功,有時則由於某種因素而造成切片的質量低劣,甚至完全失敗。現將切片時經常遇到的一些缺點、可能的原因以及補救辦法見下。敲黑板!成功不常有,悲劇總發生!
  • 組織切片常見問題與對策
    1 切片的問題   不論使用何種包埋介質 ,切片中出現的許多問題都大致相同。如切片出現不規則、跳片、過厚或過薄等情況 ,這類問 題可以通過適當調節切片刀的角度得到改善。切片出現波紋、劃痕、汙染以及切片不成形等情況 ,這類問題則有可能是由於切片刀鈍 ,重新磨刀或更換刀片能夠解決此類問題。
  • 組織切片快解析 —— 切片的問題(上)
    ,切片中出現的許多問題都大致相同。如切片出現不規則、跳片、過厚或過薄等情況,這類問題可以通過適當調節切片刀的角度得到改善。切片出現波紋、劃痕、汙染以及切片不成形等情況,這類問題則有可能是由於切片刀鈍,重新磨刀或更換刀片能夠解決此類問題。切片上有垂直細長的劃痕或裂痕,多數是由於刀刃上有缺口、標本內有汙物或硬物等,可能造成這一人為改變。
  • 不同組織病理切片中常見的問題與對策
    在切片時,我們會遇到許多問題,如:粘刀,裂痕,皺褶,卷片,破碎等,這都會影響到切片的質量和速度,從而耽誤出片時間。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根據不同組織總結出了一些經驗和體會,現與同行交流。1、淋巴結組織①淋巴結組織具有結構緻密,細胞豐富等特點[1],取材時切取的組織厚薄要均勻,一般以0.2~0.3cm為宜。
  • PAS糖原染色
  • 3分鐘快速了解病理切片常用染色方法
    >檢驗原理:該法染色與陰離子染料分子的大小和組織的滲透有關,小分子量易穿透結構緻密、滲透性低的組織,而大分子量則只能進入結構疏鬆的、滲透性高的組織。然而,苯胺藍的分子量很大,因此Masson染色後肌纖維呈紅色,膠原纖維呈藍色。
  • 各種組織切片方法的操作和優缺點分析
    本文對其中的冰凍切片、石蠟切片、碳蠟切片、超薄切片、塑料切片等幾種常用的實驗方法相關操作步驟進行介紹。冰凍切片是免疫組織化學染色中最常用的一種切片方法。其最突出的優點是能夠較完好地保存多種抗原的免疫活性,尤其是細胞表面抗原更應 採用冰凍切片。新鮮的組織及已固定的組織均可作冰凍切片。
  • 一文總結:HE染色詳細操作步驟+細節經驗
    其中蘇木精-伊紅染色(HE染色)是最常用的染色之一。HE染色全名為蘇木精和伊紅染色方法,是最基本的病理學染色技術。一張上乘的HE切片是病理醫生得以做出正確診斷的關鍵。那麼,到底怎樣才能能製作出一張高質量的HE染色切片呢?學霸姐姐帶你了解一下。
  • 「快速高效醫療服務」快速石蠟切片病理診斷,讓您不在為等病理檢查...
    原標題:【快速高效醫療服務】快速石蠟切片病理診斷,讓您不在為等病理檢查而煩惱!「醫生,你能幫我看一眼我的腫瘤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需不需要做手術?」在醫院,經常會聽到病人及家屬這樣問醫務人員。從手術中切下的人體組織標本到製成一張可讀的病理切片,需要經過固定、取材、脫水、浸蠟、包埋、切片、染色、閱片、列印,核對,籤發(部分疑難病例還需要進行科內疑難病例討論或者專家會診)等諸多步驟,而這些操作絕大部分都是手工操作完成的;一般需要5個工作日左右。
  • 病理常規工作的提升——用已經IHC染色的FFPE切片,提取DNA用於癌症的基因譜分析
    生物樣本庫BS小組摘要:目的:迄今為止,福馬林固定石蠟包埋組織FFPE組織被切片染色後,這些染色過的切片連同組織塊,一起被歸檔於醫院的生物樣本庫。然而對已被固定和染色的生物樣本的再次使用,比如DNA的提取後利用,目前尚未普及。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從已被免疫組化(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染色的FFPE組織切片中,提取高質量DNA的方法,並探討其用於分析癌症基因譜的可行性。
  • 做好免疫組化染色必須注意的問題
    因此,這了達到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的要求,對於離體的組織儘量快的進行固定,有條件的應將其剖開,早取材,早固定。   二、組織脫水必須徹底乾淨   組織塊取材不能太大過厚,才能較好地完成脫水的過程。如果取材太厚,在較短的時間內脫水不完全,將可引起一系列的問題,比如浸蠟不徹底,切片不好完成,切不完整。
  • 病理特殊染色小集錦
    改良法)藍黑色:髓鞘淡黃色:背景4.Luxol fast blue髓鞘染色方法藍色:髓鞘紫色:核仁、尼氏小體5.變色酸2R—亮綠髓鞘染色方法深紅色:神經髓鞘綠色:軸索、間質2.Naoumenko和Feigin改良的Cajal染色方法(石蠟切片法)黑紫色:星形細胞粉紅色:背景3.Weil及Davenport小膠質細胞及少突膠質細胞染色方法黑色:神經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黃棕色:
  • 快速石蠟切片檢查與診斷能實現當天拿到病理報告
    到病理科諮詢後,病理醫生告知趙先生,武漢市中心醫院病理科開展了「快速石蠟切片檢查與診斷」新項目,利用超聲空化技術實現快速脫水、透明、浸蠟功能,大大縮短了報告時間。4個小時後,趙先生拿到了病理報告,確定新生物是絨毛-管狀腺瘤,只需要定期複查,老兩口鬆了一口氣。病理診斷是臨床診斷「金標準」,是臨床制定各種診療措施的重要依據和可靠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