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特殊染色小集錦

2021-01-14 病理海

1. Mallory三色染色法

藍色:膠原和網狀纖維

淡藍色:軟骨、粘液、澱粉樣變物質

紅色:神經膠原纖維、肌纖維、酸性顆粒

橘紅色:髓鞘、紅細胞



2.  Masson三色染色法

綠色:膠原纖維

紅色:肌纖維

橘紅色:紅細胞


3. 顯示膠原、網狀和彈性纖維的三聯染色法

紅色:膠原纖維

黑色:網狀纖維

綠色:彈性纖維

淡黃色:肌肉、紅細胞


1  Van Gieson(V.G)苦味酸-酸性品紅法

鮮紅色:膠原纖維

黃色:肌纖維、細胞質、紅細胞

藍褐色:胞核


🔺膠原纖維,Van Gieson(V.G.)苦味酸-酸性品紅法

🔺心肌梗塞 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肌梗塞後2個月,van Gieson 染色, 壞死心肌被染成紅色的纖維組織所代替,黃色區域為殘留的心肌纖維。


2  天狼星紅(Sirius red)苦味酸染色法(參照上圖)

紅色:膠原纖維

綠色:細胞核

黃色:其他


天狼星紅苦味酸染色法:(偏光顯微鏡)

Ⅰ型:強雙摺光性,呈黃色或紅色纖維

Ⅱ型:弱雙摺光,呈多種色彩疏網狀分布

Ⅲ型:弱雙摺光,呈綠色的細纖維

Ⅳ型:弱雙摺光的基膜,呈淡黃色

1 Gordon-Sweets銀氨染色法  (梅花開枝圖,金色陽光伴樹枝)

黑色:網狀纖維

紅色:胞核(核固紅復染)

黃棕色:膠原纖維

淡紅色:細胞質(紅液復染)

圖表 F   3.Gordon-Sweets氫氧化銀氨液浸染法


Gomori醛復紅染色法

 甲醛生理鹽水液固定的染色效果最佳

橫紋肌組織染色

Mallory磷鎢酸蘇木精染色法(PTAH)

藍色:胞核、纖維、肌肉、神經膠質纖維、纖維蛋白、橫紋肌

黃色或枚紅色:膠原纖維、網狀纖維軟骨基質、骨

微紫色:粗彈性纖維(有時)

紫藍色或棕黃色:缺血缺氧早期病變的心肌


早期心肌病變組織染色

1.Nagar-Olsen染色法(1974年)

紅色:缺氧心肌、紅細胞

黃色或黃棕色:正常心肌

藍色:細胞核


🔺各組小鼠心肌組織Nagar-Olsen染色(光學顯微鏡, ×200)


2.Poley顯示缺氧心肌染色法(1964年)

紅色:缺氧心肌

紫色:胞核

綠色:其他組織


過碘酸-Schiff(PAS)染色法

紅色:糖原及其他PAS反應陽性物質

藍色:細胞核


1.Mowry阿爾辛藍過碘酸雪夫(ABPAS)染色法(1956)

紅色:中性黏液物質

藍色:酸性黏液物質

紫紅色:混合性黏液物質



2.愛先藍(PH2.5)法

藍色:唾液酸、弱硫酸化黏液物質、一般粘液

紅色:胞核

不著色:強硫酸化黏液物質


3、愛先藍(PH1.0)法

藍色:含硫酸黏液物質

不著色:非硫酸化酸性黏液物質

紅色:復染後的胞核


1.Masson-Fontana黑色素銀浸染色法

黑色:黑色素及嗜銀細胞顆粒

紅色:膠原纖維

淺黃色:背景


🔺Melanin pigment incells of9.1. malignant melanoma, Fontana-Masson stain.


2.Lillie亞鐵染色法

暗綠色:黑色素

淺綠或不著色:背景

黃色:肌纖維和背景


Perls blue(普魯士藍)反應顯示三價鐵

藍色:含鐵血黃素

淺紅色:其他組織


🔺普魯士藍染色 肝臟普魯士藍染色呈藍色的含鐵血黃素顆粒大量沉著在肝實質細胞和庫普弗細胞內。

Lendrum等MSB染色法

1.本法的MSB指馬休黃猩紅藍法

紅色:纖維蛋白

紫色:陳舊性纖維蛋白

藍色:細胞核

黃色:紅細胞



2.Jurgens甲紫染色法

紅色或紫紅色:澱粉樣物質

藍色:細胞核


1.Grocott六胺銀染色法

真菌均被著色

黑褐色:菌絲和孢子

紅色:細胞核

淡綠色:背景



2.高碘酸復紅染色法(1994年)

紫紅色:真菌

淺黃色:紅細胞


1.Gram鹼性復紅結晶紫染色法

藍色:革蘭陽性菌

紅色:革蘭陰性菌、細胞核


2.Ziehl-Neelsen抗酸桿菌染色法

紅色:抗酸桿菌    灰藍色:背景


3.胃幽門螺桿菌

Warthin-Starry胃幽門螺桿菌染色法

棕黑色或黑色:胃幽門螺桿菌

淡黃色:背景



2.Giemsa染色法

藍—淡紫色:螺旋體、細菌

藍色:細胞質

橘黃色:紅細胞

🔺巨細胞病毒核內出現周圍繞有一輪「暈」的大型嗜酸性包涵體。

1.Shikata地衣紅染色法(1974年)

棕色:HBsAg陽性

🔺用酸化的地衣紅酒精溶液能很好地顯示肝細胞內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


2.醛復紅改良染色法(1988年)

紫色: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物質

紅色:結締組織

黃色:紅細胞及基質


3.維多利亞藍染色法

藍綠色:B型肝炎表面抗原物質

紅色:細胞核


神經細胞尼氏小體染色方法

1.焦油紫(cresylviolet)染色法

紫色:尼氏小體

淡紫色:膠質細胞

無色:背景


2.Einarson棓酸青藍染色法

黑藍—紫色:尼氏小體

藍色:核

淺灰色:背景


3.甲苯胺藍染色方法

深藍色:尼氏小體

淡藍色:細胞核

無色:背景


神經纖維的染色方法

1.Holmes神經纖維染色方法

黑色:神經纖維

灰紫色:背景


2.Bielschowsky神經纖維染色方法

黑色:神經纖維

紫色:背景


🔺神經元纖維纏結 Bielschowsky浸銀染色


3.Von Braunmubl神經纖維、扣結、老年斑染色方法

黑色:神經纖維、扣結、老年斑

淺灰色:背景



4.Eager退變神經纖維的染色方法

黑色:退變神經纖維           淺棕色:背景


神經髓鞘的染色方法

1.Weigert—Pal髓鞘染色方法

黑藍色:髓鞘

淡灰色:背景


3.Kultshitzky髓鞘染色方法(Heidenhains改良法)

藍黑色:髓鞘

淡黃色:背景

4.Luxol fast blue髓鞘染色方法

藍色:髓鞘

紫色:核仁、尼氏小體


5.變色酸2R—亮綠髓鞘染色方法

深紅色:神經髓鞘

綠色:軸索、間質

不著色:脫髓鞘纖維


6.Marchi退變髓鞘染色方法

黑色:退變髓鞘

淺棕色:背景


神經膠質細胞染色方法

1.Cajal星形細胞染色方法(冷凍切片法)

紫黑色:原漿性及纖維性星形細胞


2.Naoumenko和Feigin改良的Cajal染色方法(石蠟切片法)

黑紫色:星形細胞

粉紅色:背景


3.Weil及Davenport小膠質細胞及少突膠質細胞染色方法

黑色:神經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

黃棕色:背景


4.Naou menko及Feigin小膠質細胞石蠟切片染色方法

黑色:小膠質細胞

灰色:背景


親銀反應

1.Lillie—Masson二胺銀反映法

黑色:親銀顆粒細胞

紅色:細胞核

灰黃色:背景


🔺原理方法:Lillie-Masson氏二胺銀反應法。嗜銀細胞染色:見小腸黏膜嗜銀細胞呈黑色(VG復染)。100X


2.Comori—Burtner六胺銀法

黑色:親銀細胞

淺紅色:背景


嗜銀反應

1.De Grandi改良硝酸銀反應法(1970年)

棕黑色:嗜銀細胞顆粒

紅色:細胞核


2.鹼性重氮反應法

橘紅色至紅色:嗜銀細胞顆粒

藍色:細胞核

黃色:胞質


1.Giemsa改良染色法

紅色至紫紅色:嗜鉻細胞

藍色:皮質細胞

粉紅色:紅細胞



2.Wiesel染色法

黃綠色:嗜鉻細胞質

紅色:細胞核

藍色:其他


1.甲苯胺藍改良染色法    

紫紅色:肥大細胞顆粒

藍色:細胞核

2.醛復紅法

深紫色:肥大細胞顆粒

橘黃色:紅細胞

黃色:其他組織


1.酸水解—無色品紅法

紫紅色:DNA

綠色:細胞質、其他成分


2.甲基綠—派洛寧法

紅紫色:細胞質和核仁內的核糖核酸(RNA)

綠色或綠藍色:細胞核染色質內的脫氧核糖核酸(DNA)


1. 蘇丹Ⅲ—Mayer蘇木精染色(冷凍切片)

橘紅色:中性脂肪

藍色:細胞核

相關焦點

  • 特殊染色方法及化學試劑的選擇
    一、特殊染色方法的選擇:因特殊染色方法具有多重選擇性:1.一種染色方法可染不同物質
  • 特殊染色染液配製基本要求
    1、使用蒸餾水配製染液是所有特殊染色染液配製最基本的要求,其能夠保證染液pH。如地衣紅染色(彈性纖維、B型肝炎病毒等),地衣紅染液配製後pH一般在0.8~1.6之間染色效果都較好;若pH大於2.0,則容易引起背景著色,造成對比度下降。
  • 3分鐘快速了解病理切片常用染色方法
    >檢驗原理:該法染色與陰離子染料分子的大小和組織的滲透有關,小分子量易穿透結構緻密、滲透性低的組織,而大分子量則只能進入結構疏鬆的、滲透性高的組織。然而,苯胺藍的分子量很大,因此Masson染色後肌纖維呈紅色,膠原纖維呈藍色。
  • ...病理切片 病理診斷 醫院 衛生部 塗片 免疫組織化學 陽性 病理...
    東方網3月19日消息:昨天,衛生部公布了《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要求醫院加強對病理科的建設和管理,提高病理診斷水平。今後,醫院將加強對病理檔案的保存和管理,對病人的病理切片、蠟塊和陽性塗片保存15年。
  • 華西病理研究室攜手知識視覺:首個全流程自動化乳腺癌Ki-67染色及...
    其中,Ki-67染色評分與乳腺浸潤性導管癌(IDC)的診斷、分型、預後和治療密切相關。傳統的Ki-67染色後人工計數的評分方法費時且易產生誤差,這可能限制其應用及臨床價值。 近日,華西病理研究室與知識視覺合作在病理學SCI期刊Diagnostic Pathology上以「Automated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Ki-67 staining and HE images recognition and registrationbased on whole tissue sections in breast carcinoma
  • 為何病理診斷對腫瘤患者意義重大?
    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病理診斷到底能提供什麼信息,為什麼病理診斷對患者的治療意義重大? 通常在活檢完成後的第二天,病理醫生會在顯微鏡下觀察組織樣本做出診斷並生成病理報告。
  • 病理常規工作的提升——用已經IHC染色的FFPE切片,提取DNA用於癌症的基因譜分析
    FFPE組織被切片染色後,這些染色過的切片連同組織塊,一起被歸檔於醫院的生物樣本庫。然而對已被固定和染色的生物樣本的再次使用,比如DNA的提取後利用,目前尚未普及。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從已被免疫組化(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染色的FFPE組織切片中,提取高質量DNA的方法,並探討其用於分析癌症基因譜的可行性。
  • 重視規範化病理檢測 實現標準化實驗室管理
    對於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診斷方法,新規範推薦使用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批准的檢測方法和試劑。羅氏診斷VENTANA ALK免疫組化(IHC)檢測於2013年獲得CFDA批准上市,這套全自動作業系統,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二元判讀的方法便於病理醫生作出準確的診斷,為患者和實驗室專業人員評估ALK蛋白表達提供了一種高效、經濟和標準化的檢測方法。
  • 百盛生物:專注免疫組化、TCT檢測,賦能腫瘤病理診斷
    腫瘤病理檢測一直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病理檢測能夠給醫生提供的信息遠遠不止是否患癌這麼一個維度,從病理中醫生能夠直觀地了解到癌細胞來源、惡性程度、擴散範圍等多維度信息,為臨床醫生提供精準的病理信息,對指導患者的治療和預後至關重要。腫瘤病理檢測可以通過免疫組化(IHC)來實現,這是一種利用抗原抗體反應對組織切片中某些特定蛋白成分進行定位、定性、定量分析的技術。
  • 首例新冠危重症患者全肺活檢病理報告:肺成了古銅色
    (警告:文內有圖片可能引起不適) 新冠肺炎病理目前仍有待深入研究。除華中科技大學劉良等人實施的遺體解剖之外,部分科研團隊也在從組織活檢渠道獲取病理分析。中科院院士、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教授率領的團隊,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肖書淵主任醫師團隊此前也均發布相關病理發現。
  • 首例新冠危重症患者全肺活檢病理報告:肺成古銅色
    新冠肺炎病理目前仍有待深入研究。除華中科技大學劉良等人實施的遺體解剖之外,部分科研團隊也在從組織活檢渠道獲取病理分析。中科院院士、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教授率領的團隊,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肖書淵主任醫師團隊此前也均發布相關病理發現。
  • 國際首例,新冠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病理活檢報導發現了什麼?
    國際首例,新冠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病理活檢報導發現了什麼?該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展示了COVID-19危重患者的臨床病理活檢,為深入了解這種疾病的發病機制和疾病進程提供了科學依據。COVID-19疫情已演變為全球性公共衛生事件,迄今為止,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仍無特效藥,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然而COVID-19危重患者的組織病理學我們幾乎一無所知。
  • 手術病理報告為什麼不能「立等可取」
    手術大標本、門診小活檢,還有術中冰凍……每個病理科醫生一坐就是一整天,每天要看200到400張片子。而他們出具的這份腫瘤病理報告就像患者的一份「判決書」。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腫瘤的原發灶在哪?腫瘤是否需要切除?切多大範圍?切得幹不乾淨?是否需要繼續擴大切除?這些都要靠病理醫生的報告來決定……在惡性腫瘤患者治療過程中,該如何用藥?
  • 聚焦分子病理,為腫瘤疾病提供精準診斷
    杭州2013年4月22日電 /美通社/ -- 腫瘤是當前威脅人類健康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對腫瘤的正確治療源於精準的病理診斷。目前分子病理已經在病理診斷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在鑑別診斷中的作用尤為突出。
  • 騰訊AI Lab姚建華:數字病理+AI將成為未來趨勢 丨CCF-GAIR 2019
    在自然圖像中比較成功的算法往往在病理圖像中不能達到相應的效果,因此,工程人員就需要開發特殊的算法。目前,病理AI的主要研究領域有三部分:第一,開發基於AI技術的病理診斷模型,以提高醫生的診斷效率,提高微小病變和疑難病例的識別能力。第二,病理組學,從病理中提取對診療有用的特徵,進行定量化分析,發現病理特徵和診療之間的關聯性。
  • 首例COVID-19危重症患者全肺病理分析│熱點聚焦
    關於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的報告越來越多,但其病理研究報告仍然少見。 此前,王福生院士課題組報導了一例死亡患者的肺穿刺活檢結果,同期還有1篇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肖書淵等的病理研究(該研究取材於肺腫瘤同時並發COVID-19患者肺切除術後肺組織)。
  • 細胞化學染色
    細胞化學染色是根據化學反應的原理,應用塗片染色的方法,觀察細胞的化學成分及其變化的重要方法。在病理情況下,血細胞的化學成分可發生改變。因此,細胞化學染色不僅對研究血細胞的代謝活動、生理功能,而且對生理和病理情況下血細胞的化學成分的變化、各種類型血細胞的鑑別、某些血液病的鑑別診斷、疾病的療效觀察以及發病機制的探討均有重要意義。研究血細胞的化學物質較多,如各種酶類、脂類、糖元、鐵等。
  • 病理報告為何總是要「等」
    做出疾病性質的診斷報告就是病理報告,等待病理診斷報告如同等待判決一樣,焦急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常規病理檢查通常需要3至5天才能出結果,為此,許多患者和家屬都覺得難以理解。其實,病理報告之所以要等待這麼多天,是因為組織標本的製備和診斷醫生判讀過程都相當複雜和嚴格。
  • 張蔚:以高度責任心踐行病理醫生職責
    犧牲個人理想,勇擔病理重任  「病理科是一個很特殊的科室。目前,國內對病理的認識還不高,但病理對臨床診療的幫助卻是不容忽視的。以呼吸道感染為例,臨床醫生可以根據症狀進行診療,而從病理角度,我們卻可以看到每一個症狀發生的原因,讓診療更具針對性。」
  • 衛生部要求醫院保留病人病理切片蠟塊等15年
    東方網3月19日消息:昨天,衛生部公布了《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要求醫院加強對病理科的建設和管理,提高病理診斷水平。今後,醫院將加強對病理檔案的保存和管理,對病人的病理切片、蠟塊和陽性塗片保存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