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最厲害的五種思維,看完不得不服

2020-12-03 老子道德經

無為思維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第三十七章》

太平盛世,從來不靠嚴刑峻法,都出於無為而治,人亦如是。

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遵循自然的規律,不輕舉妄動,不胡作非為。

就好像拔苗助長的人,本意是想讓莊稼長勢更好,結果卻讓禾苗全部枯萎。

有人說,人定勝天,但仔細想想,能勝天的不是人定,而是人在自然的規律裡順水推舟。如果真的逆天而為,只會惹禍上身。

最符合天道的,就是順其自然,無為而為。

守柔思維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道德經·第七十六章》

有人問老子,剛和柔哪個更強?

老子指了指自己的嘴巴,反問:「我的舌頭還在嗎?」

那人答:「在。」

老子又問:「我的牙齒還在嗎?」

那人答:「您年事已高,牙齒已經不在了。」

老子:「如你所見,舌頭柔軟,而牙齒堅硬。剛則易折,柔者長存,再明顯不過了。」

人和草木一樣,有生命力時,柔軟強韌,枯萎後,就會變得僵硬挺直。

堅強的東西易損,柔弱的東西長存,懂得示弱的人,才能笑到最後。

空谷思維

江海所以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道德經·第六十六章》

江海能匯聚千百條河流,是因為它善於處在謙卑的位置,所以能成為統歸眾河之王。

我們都知道,孔子年輕時,拜老子為師,學習前朝的典章制度。

但其實,孔子還向郯子求教過官職,跟隨萇弘學過樂理,在師襄門下學過彈琴。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但凡是人,都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

有智慧的人,待人接物總是謙卑,恃才傲物不是智者,虛懷若谷才是高人。

反戰思維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也。——《道德經·第三十一章》

兵器是不祥的東西,要到不得已時才用。

雙方交戰,因為勝利而覺得快樂,就是在以殺人為樂,這樣做的人,沒有人性,不配做人。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愛好和平,從不挑起戰爭,但也不懼怕戰爭。

只有深知兵者不祥,才能在用時謹慎,逢戰必勝。

利他思維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道德經·第八章》

水之所以備受推崇,是因為水包含著無私利他的品質。

人最難放下的是「我執」,最常做的是自私。以「我」為中心,「我」需要幫助,「我」最金貴,「我」的事最重要。

其實,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你這樣想,別人亦然。但結果,只會是一場惡性循環。

智慧的人,能在人生裡,發現自我之外的意義。

學會給予,越分享越富有;學會幫助,別人也會幫你;學會利他,利他是更高級的利己。

所以,上善才像水,利萬物而不爭。

相關焦點

  • 思維方式決定你能走多遠,厲害的人,大都有這五種本質的思維方式
    前言:這是關於真正厲害的人是如何煉成的, 一個人最重要是講究自我的尋找,思維方式的習慣訓練,在這個專欄裡重點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去塑造自己,以及自我應該需要儲備的技能和如何成為最好的自己,歡迎更多的人閱讀與訂閱,幫助你激活內在潛能,找到自己的領域價值高地。
  • 德雲首位影帝名不虛傳,演技不得不服!
    德雲首位影帝名不虛傳,演技不得不服!于謙上央視了!以國寶守護者的身份,他是郭麒麟之後德雲社國家寶藏欄目的相聲演員。這件熟悉的外套,精彩的表演,于謙老師氣質中拿捏得死氣沉沉的,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啊!這幾年德雲社的發展很順利,而且像央視這樣的節目,不時都能看到德雲社的相聲演員,這也是對德雲社的肯定。日前剛剛登上《國家寶藏》的郭麒麟還榮幸地成為了國寶的首席推薦官。
  • 最接近老子思想真相的《道德經》是《郭店楚簡·老子》甲骨文版
    老子《道德經》現在可見的最早版本,是1993年在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郭店楚墓竹簡》中的《老子》篇章,此甲骨文版本最為原始、古樸,也是最接近老子思想的,在內容、章節順序上與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等其他版本有很多不同,與現在的通行本差別更大,可以斷定現在的通行本是經過了不同朝代不少人的增刪修改之後形成的版本,已經失去了原本含義,其實與老子已經沒有多大關係了
  • 王朔:看完三本書 解開所有事
    原標題:王朔:看完三本書解開所有事王朔(資料圖)人民網北京7月23日電(陳苑)作家王朔曾在一次採訪中透露,有三本書給過自己很大幫助,「對我而言,這三本看完,看明白以後,可以解開所有的事了。」
  • 本體技術視點 | 身份的五種思維模型(二)
    ,為什麼要建立身份的思維模型Part 2介紹五種關於身份的思維模型Part 3五種身份思維模型的交集和推薦做法上一章節我們講到,思維模型是真實、假設或虛構情況的心理學表示。通過理解五種思維模型,我們可以更好地進行身份系統的討論和工程設計。本期我們將帶來五種思維模型的主要特徵和具體解釋。五種思維模型每個思維模型對「身份」識別、記住和響應的方式都不相同。如何確定其獨特性,如何識別一名候選人?
  • 《老子》是怎樣被後人誤讀的?
    那麼,《老子》的這種句式可不可以用其他內容來替換一下呢,比如:最胖的胖子好似沒有肥肉;超級富豪好似窮光蛋;最強的颱風好似沒有颳風……這樣的例子還可以無限地列舉下去。而類比越多,出現的問題也就越多。這就說明了《老子》的一個思維特點:以人事類比自然,但只是選擇性地類比。
  • 驚心動魄的思考:世界五種頂級思維,在中國文化裡不算高深的思維
    最常見的就是附上自己的名字作為標記。可是很多時候,當世界開始連接在一起,眼界開闊了以後,他們才驚奇的發現,原來早有人在一千多年前,甚至更早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樣的觀點。在近代以來,文化的不自信,確實是一個大問題。在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以後,我們確實喪失了很多優秀的文化傳承,更多的是看不懂古文的國人。
  • 揭秘「陰陽」的五種規律特徵,多數人不懂,看老子怎麼說
    在上次我們說了太極,太極用數字表示為「1」,那麼太極一分為二就成陰陽,用數字「2」表示,這篇我們看下陰陽有什麼規律,太極文化來自於道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生活中很多熟悉的語句均來自於《道德經》中的經典語句,比如「天人合一」的概念。
  • 世界頂級五種思維方式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一齣好戲」,講的是一整個公司的人出去團建,不小心遇到了大浪將他們都困在了一個小島上,沒吃沒喝,面對茫茫大海,遙遙無期,大家都以為世界已經完了,只能靠自己的雙手重新來過。大家都被拉到了同一個水平線上。
  • 心理學:人到中年,戒了這五種情緒的男人,到底有多厲害?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到中年,戒掉了這五種情緒的男人,才能變得越來越厲害!心理過濾,忽視正能量,任由負面內容紮根腦海生活其實就是一場旅行,中年階段正是旅途中最艱難的一段路。在這階段的男人最容易產生大量的負面情緒,看不到生活的光明,黑暗籠罩著他們整個人,逐漸吞噬他們的意志,讓他們丟掉對生活的希望。人到中年一定要丟掉這種思維,遇到再大的苦難都要告訴自己堅持下去,光明會到來的。
  • 思維深度決定你能走多遠,真正厲害的人,大都擁有這四種思維深度
    這是關於如何成為真正厲害的人系列文章。對於很多人來說,我們或許要知道,真正厲害的人,並不是能力很強的,相反他們身上有一種處事的智慧與良知,這是他們能夠成就自己的關鍵。在這個專欄中,重點闡述的是如何從心知行三個角度讓自己變得更為厲害,歡迎更多的讀者訂閱與閱讀。
  • 咒術回戰官方翻譯迷惑,夏油傑罵「奶奶的」,五條悟自稱「老子」
    最近《咒術回戰》的人氣特別高,很多觀眾在看了動畫後也都迫不及待地去追了漫畫,然後就有一些懂日語的大神發現了官方的一些翻譯問題,其中受迫害最大的是五條悟、夏油傑和宿儺大爺。(警告:下文含漫畫劇情,對動畫黨會有劇透)1.五條悟被迫說"老子"在漫畫五條悟傳的部分,五條悟常常自稱"老子",所以很多人都以為五條悟那時候很臭屁很拽。
  • 人際交往的五種思維模式你了解嗎?
    了解人際交往中每個個體的思維方式是促進人際交往的重要能力,總結下人的交往思維,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五種情況:1、贏/輸(win-lose)只顧全自己的利益,只想自己贏,別認輸,他們把成功建立在別人的失敗上,攀比、競爭,追求地位及權利慾主宰了他們的一切。
  • 老子的幫助
    1、老子對今人的幫助  年輕時已經迷上了《老子》(又名《道德經》),那時看的是任繼愈教授的註譯本。一個天地不仁、一個寵辱無驚、一個上善若水、一個不爭故莫能與之爭、一個無為、一個治大國若烹小鮮、一個生也柔弱死也堅強,就把我驚呆了。
  • 五種世界頂級的思維定律
    你知道哪些思維定律呢?一、墨菲定律你越是害怕什麼,就越會發生什麼。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市場蛋糕已經被瓜分的所剩無幾,就看你會不會利用信息,金錢味香不香了。金錢是賺不完的,方式也是千變萬化的,合理利用信息,金錢離你也不遠了。五、福克蘭定律沒必要做決定時,就不要去做決定。
  • 《<老子>新說——馬王堆帛書老子賞讀》
    ,老子與守衛之間的一段對話將註定對後世思想產生深遠的影響。得知是老子將要歸隱西去之後,便說: 「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 尹喜好說歹說之後,老子留下五千字便揚長而去。 至此,其同名長篇著作《老子》,就在此時此地問世了。《老子》又被稱作《道德經》《道德真經》,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 本體技術視點 | 身份的五種思維模型(終篇)
    ,為什麼要建立身份的思維模型Part 2介紹五種關於身份的思維模型Part 3五種身份思維模型的交集和推薦做法上一章節我們講到五種思維模型的主要特徵和具體解釋,通過分析原因和介紹示例,我們理解了時間-空間、展示、屬性、關係和勝任力思維模型背後的合理性。
  • 老子的三觀是什麼?|楊鵬評點史記人物
    所以老子大約出生在公元前580年前後。大家知道,這是人類思想的重大突破期。老子、孔子和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古印度的釋伽牟尼佛祖,以及完成《聖經》舊約編纂的古猶太祭司們都屬於同一時期,學術界叫軸心期,這是人類文明爆炸的軸心期。老子是軸心期中國思想家中,最深刻的、最有突破性的一位。
  • 有人說是老子,其實是雜家的尸子
    這裡有可能就有人想問了,竟然他這麼厲害為什麼我們聽懂沒聽過這個人,是不是古時候他沒有提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觀點,從而導致被人們遺忘。你想想在古時候,但凡稱的上是「子」的人,哪一個是普普通通的角色,一般都是有著自己的理論和思想主張的集大成者。「宇宙」一詞我們可以視為尸子最精確的提出。「上下四方日宇,古往今來日宙」這是尸子對宇宙的解釋。
  • 45帛書《老子》第一章 老子不玩「捉迷藏」
    但是 老子的思想 已經超越了這個層面的爭辯了。怎麼看出來的?老子用了一個「道」就概括了。老子所說的「道」,你也可以理解為原理、真理、規律,不過那也太小看老子他老人家了。「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25章)」我們只有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才能慢慢的透徹的領悟。閒話少說,馬上來看原文,「道可道也 非恆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