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解析: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即便接受贈與也不能獨立實施

2021-01-11 北京張國棟律師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律師解析: 本條是關於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的規定。

民法典規定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所謂無民事行為能力是指公民不能獨立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他的民事活動只能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進行。民法典是以8周歲為界限來劃分未成年人是否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所謂民事行為能力簡稱就是行為能力,主要是指能夠以自己的行為和自己的名義來行使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一個未滿8周歲的小朋友,是完全不能以自己的名義去行使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他的所有的民事活動。都由其法定代理人來代為行使。

第二十一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律師解析:本條也是規定的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的情況。

如果是一個年滿18周歲的成年人,其不能辨認自己的行為時,那麼民法典也將其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所謂不能辨認自己的行為,主要就是指當一個成年人不能夠辨別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不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權利,也不能以自己的名義承擔義務,那他就是無民事行為能力的。

本來民法法規定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但是如果8周歲以上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的行為是,也將其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所以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主要包括三種情況,一個是未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一個是已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但是不能辨認自己行為。還有一個就是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長年人。這三種類型的都被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他們的民事活動都有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來代理。

相關焦點

  • 民法典·條文解析(第30條)|怎麼理解協議監護有關規定
    民法典·條文解析(第29條)|怎麼理解遺囑監護有關規定民法典·條文解析(第28條)|哪些人可以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的監護人民法典·條文解析(第27條)|哪些人可以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民法典·條文解析(第26條)|父母子女之間有哪些法律義務
  • 從本案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訴訟效力
    本案中,張某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其實施的民事行為應當是無效的行為。其起訴與王某離婚的訴訟行為屬於民事行為的一種,這種訴訟行為(包括從向法院遞交訴狀的行為起)也應當是無效的。對於這種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提起的訴訟,法院本應當裁定不予受理,但因客觀原因,使得法院在不能確認當事人行為能力的情況下立案受理了張某的訴訟。
  • 與「典」同行|如何認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如何認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包含哪些群體呢?今天小麗就帶您看看民法典的有關規定吧~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法律上來說就是不能自己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必須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其本人實施的法律行為無效。
  • 對植物人和腦萎縮者能否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二種觀點認為,植物人和腦萎縮患者屬於正在治療中的病人,如果治療一直未終結,就不能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對此類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應當適用民法通則的規定予以宣告。第五種觀點認為,不能機械地理解和適用民法通則的規定。雖然現行法律對植物人和腦萎縮患者的行為能力的宣告無明確規定,但是,根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本質特徵以及我國民法通則的立法本意,只要這類人在醫學上有了明確的診斷,申請人提出申請的,就應當對被申請人作出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宣告。
  • ...下半年至93年底,被告胡道秀將所屬房屋贈與外甥的行為,這屬於什麼
    後因發生「炸會」(資金鍊斷裂),胡道秀欠金立富等15人的「會款」未還。為此,金立富等15人分別向縣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胡道秀歸還「會款」,並要求對胡道秀家居住的3間房屋予以保全。法院在保全時發現:胡道秀已在三周前將一間房贈與其外甥;另一間房按市價賣與案外人李海波,並辦理房產過戶登記。於是,金立富等15人又提出訴請,請求撤銷胡道秀與其外甥的贈與行為和胡道秀與李海波的買賣行為,追回房產。
  • 贈與合同撤銷的期限是怎樣的,怎麼規定的贈與合同撤銷期限?
    贈與合同指的是把自己的財產無償地送給受贈人,受贈人同意接受的合同。贈與合同可以發生在個人對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及個人相互之間。那麼贈與合同撤銷的期限是怎樣的,怎麼規定的贈與合同撤銷期限?
  • 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如何維權
    在了解情況後,東陽市公證處公證員告知王某的姐姐及侄子:若王某被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辦理繼承的遺產公證,需確定其監護人。監護人按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的順序擔任。
  • 最高法發布與民法典配套的首批新司法解釋,帶來不少新變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30日訊 (記者 李萬祥)為確保正確統一實施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已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12月30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司法解釋全面清理情況,並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司法解釋,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據介紹,經前期梳理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現行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
  • 民法典解讀 | 《民法典》49大亮點全梳理
    《民法總則》已於2017年通過實施,本次《民法典》總則編部分未有較大改動,僅根據法典編纂體系化要求對個別條款作了文字修改。總則編亮點即《民法總則》的亮點:1.胎兒享有繼承權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 騙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財物的行為定何罪
    【分歧】  對於廖某的行為該如何定罪,存在較大的分歧,主要有兩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廖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取欺騙的手段,使被害人在認識上產生錯覺,以致其「自願」將自己的財物交出,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構成詐騙罪。  另一種意見認為廖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取不為被害人監護人所知曉的手段,秘密竊取未成年人的財物,應認定為盜竊罪。
  •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起訴 法院裁定駁回起訴
    法院經審查認為,胡某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並沒做出與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某樂器銷售中心籤訂合同的行為,不是該行為的實施主體。經審理查明,胡某監護人黃某以自己的名義與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某樂器銷售中心協商合同事項,並交納培訓費用,其目的係為了保護黃某的合法財產權益,故本案合同相對人系黃某與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某樂器銷售中心,本案胡某不是適格訴訟主體。遂作出上述判決。
  • 曹巧嶠:民法典體系化對婚姻家庭司法的啟示與重構
    但民法總則頒布實施以來,婚姻家庭法的司法工作仍然沒有從傳統獨立化思維中走出來。考夫曼指出:「時至今日,已無人再將法官視為制定法的自動機器,人們已經擺脫了法秩序的全備性與無漏洞性的信條」。故民法典立法雖成,但婚姻家庭法律適用中如何貫徹總分則體系思維和法律邏輯,給長期獨立發展的婚姻家庭法提出了新的問題。
  • 【普法小課堂】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含義是什麼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說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那麼什麼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一、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概念根據《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十九條至第二十二條中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包括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另外,十六周歲至十八周歲,以自己的勞動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可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 共學民法典(四十三)!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人體細胞、人體組織、人體...
    民法典在侵權責任法內容上增加「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造成的,可以減輕責任」,這就提醒他人不要去招惹狗,否則即便被咬傷,也要承擔一定責任。「上述第一個案例中,法院判決原告承擔60%的責任,被告承擔40%的責任。」
  • 「十四五」時期如何加強民法典普法工作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已於2020年5月28日通過。民法典通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圍繞「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要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將其作為『十四五』時期普法工作的重點來抓」。[4]「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是對普法對象廣度的要求,民法典的普及不能局限於某一個或某幾個重點群體。
  • 雲南省印發指導意見規範行政執法 保障民法典實施
    為貫徹實施好民法典,指導全省各級行政執法機關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加快雲南省法治政府建設。近日,中共雲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執法協調小組印發了《關於雲南省規範行政執法保障民法典實施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 劉貴祥 | 民法典適用的幾個重大問題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將意思表示真實規定為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條件之一,是否意味著意思表示不真實,民事法律行為就必然無效呢?顯然,我們不能作此解釋,因為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至第一百五十一條的規定,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情況較為複雜,相應的法律後果也不統一。
  • 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有哪些,是什麼?
    民事法律行為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目的,具有法律約束力,屬於合法民事行為。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那麼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有哪些,是什麼?
  • 關於《民法典》,青海人一定收藏好!
    總則編8個重要知識點1.胎兒享有繼承權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第十六條)2.八周歲孩子可以「打醬油」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