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太空漫遊》被稱為科幻電影的終極,半個世紀過去仍然很牛

2020-12-06 尊說影視

尊重電影本身,還原真實劇情,大家好,這裡是尊說影視,我是尊寶。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庫布裡克導演的科幻片,《2001太空漫遊》。

在遼闊的東非大草原上,生活著這樣一群猩猩,他們每天除了辛苦的覓食之外,還要隨時提防著更大的食肉動物的捕殺。

生存環境可以說是極端惡劣,一天清晨,突然發現洞口處立著一塊黑色的石碑,觀察了一會,確定石碑沒有危險之後,便大著膽子上前觸摸,同時天空出現類似日月同輝,還發出超聲波。

猩猩們都被嚇跑了,一周過去那塊石碑沒有再繼續顯示出它的與眾不同,猩猩們也開始回到之前的生活之中,直到某天那隻摸過黑色石碑的猩猩,鬼使神差的撿起根骨頭,然後他們發明了工具。

猩猩們用骨頭來爭奪資源,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工具的誕生發生改變,而這一切的源頭其實是石碑開啟了猩猩們的智慧。

猩猩首領將骨頭用力的拋向天空,仿佛在向這個世界宣告著所有權,而那根象徵著一切的骨頭在下落過程中變成了宇宙飛船。

時間瞬間來到了幾百萬年之後,2000年科技已經進步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地球已經被人類探索得七七八八,人類也不再滿足於此,而是無垠的宇宙。

這次博士帶著總統的命令前往月球,很快博士來到了月球上的秘密基地,並向基地上的工作人員傳達了總統的命令。

基地的工作人員發現了一個神秘物體,一塊被埋藏了幾百萬年的黑色石碑,這是人類首次發現宇宙中還有其他文明存在的證據,並且石碑文明可能比人類現在的文明更加發達。

這是一件顛覆世界觀的事情,高層覺得在調查出真相之前不適合告訴普通人類,於是就有了博士的月球之行。

博士隨著其他幾位工作人員前往發現石碑的地方,什麼方法都試過了,都拿石碑沒有辦法,博士一行人也沒有好的方法。

正準備拍照留念,回去再慢慢研究,這時聲波和異象再次出現,不過這次沒有跨越那麼長的時間,只是到了18個月之後,一艘飛船正在向著木星緩緩航行。

飛船上總共有6個成員,大衛弗蘭克小赫和三個科學家,三個科學家為了節省資源處於冬眠狀態,只有到了木星才會甦醒過來,大衛和弗蘭克是飛船上僅有的兩個工作人員。

這位小赫則是一臺超級電腦,他控制著整艘飛船,所以大衛和弗蘭克更像是兩個看門的,因為超級電腦箱控制著飛船的一切,所以大衛和弗蘭克每天都百無聊賴。

直到有一天小赫突然告訴他們,飛船的某處出現了故障,可是經過兩人的檢查卻並沒有發現小赫口中的故障,兩人詢問小赫,小赫只是推脫是人類的問題。

大衛和弗蘭克終於意識到不對勁了,他們躲進了一處太空艙,商議決定關掉小赫,可他們不知道的是,雖然小赫聽不到他們的談話,但他通過攝像頭讀懂了他們的唇語。

於是小赫決定先發制人,弗蘭克在太空外修理,小赫控制著太空艙撞向了弗蘭克,直接將輸送氧氣的氧氣管撞裂,三個科學家也因為電腦的故障被切斷了供給而全部喪生。

這三個科學家是真的很倒黴,一句臺詞也沒有,就這樣被炮灰了。大衛重新控制太空艙找到弗蘭克時,弗蘭克已經變成了一具冰冷的屍體。

大衛想把弗蘭克的屍體帶進去,可是小赫卻拒絕為大衛開門,沒有辦法的大衛,只好找到緊急阻斷門,冒著生命危險重新回到了飛船內。

第一件事就是不顧小赫的求饒,拔掉了它的CPU,突然發現屏幕上彈出了一段視頻,然後他總算知道了他們此行的任務。

原來,18個月前在月球的基地,博士在經歷了黑色石碑發出的聲波之後,捕捉到了一個通向木星的磁場,於是就有了這一次的太空科考。

而出於保密的需要,這個任務只有小赫這臺超級電腦知道,就在這時,在飛船外看見了那塊神秘的黑色石碑,她仿佛一直存在於宇宙中,黑色石碑就這樣靜靜地橫亙在飛船和木星之間。

大衛駕駛著太空艙想要一探究竟,可是還沒有等他走到跟前,就被拉進了出現的門裡,於是就誕生了電影史上最為著名的10分鐘。

大衛穿越著一條五彩斑斕的隧道,就像穿越時間的長河,爆炸、誕生、銀河、星辰、峽谷,高山河流平原,一切都在眼前,一幕幕無聲滑過。

終於他停下來,太空艙降落在一個白色的套房內,大衛透過窗戶看到另一個穿著太空衣,但是老一點的自己,接著他的意識進入到了另一個自己身上,我們這裡叫他大衛2號。

大衛2號細細打量著這間房間,沒有其他人,連他之前駕駛的太空艙也消失不見了,可大衛2號也在鏡子中看到了另一個自己大衛3號。

大衛3號沒有穿著笨重的太空衣,而是身著一件舒適的睡袍,在一張餐桌前靜靜的吃著東西,接著2號的意識進入到了3號身上,大衛3號更老了,孱弱的身體甚至負擔不了一隻酒杯的重量,3號彎腰撿起掉在地上的酒杯。

可是宿命般的一抬頭就看見躺在床上行將就木的大衛4號,於是3號也消失了,他的意識進入到了4號裡面,瘦骨嶙峋的大衛躺在床上。

彌留之際黑色石碑再次出現,他將大衛4號變成了一個包裹著胎膜的嬰兒形態,已經進化成更為高級的生命體的形態,跨越茫茫星際來到太陽系中,看著自己曾經生活過的地球滿是柔情。

影片到這裡就結束了,《2001太空漫遊》庫布裡克於1968年執導的電影,在今天仍然被稱為科幻電影的終極。

那塊貫穿全片的黑色石碑,是這部電影中最神秘的存在,他早已脫離了肉體永恆的存在宇宙中,它不是善的也不是惡的,他以超脫一切生命體的形式高高俯視著,在宇宙中自由穿行,他就像是道的化身,點化了人類最初的智慧。

同時電影對未來精準的預測,對科學、哲學甚至神學的反思都讓人觸動不已,當然有褒就有貶,因為全片基本沒什麼對白,不喜歡的觀眾必然覺得沉悶,但終歸還是值得一看的。

好了,這一期就到這裡,我是尊寶,希望你們喜歡,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半個世紀過去了,《2001太空漫遊》仍是最酷的科幻電影
    半個世紀過去了,《2001太空漫遊》仍是最酷的科幻電影 澎湃新聞記者 錢戀水 2014-10-23 17:37 來源:
  • 《2001太空漫遊》開啟科幻電影新大門(圖)
    100 多年之後,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裡克在他執導的電影《2001 太空漫遊》中,首次將《藍色多瑙河》與浩瀚的宇宙相接,流淌的音符仿佛在訴說廣闊太空的深邃與神秘,使人沉浸其中。半個世紀過去了,這部影片早已是眾多影迷心中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一,成為探索生命與宇宙的經典之作,同時也開啟了科幻電影新的大門。
  • 電影 | 《2001太空漫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
    許多人以為《2001太空漫遊》是2001年後的電影,其實影片於1968年上映的,它是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的一部科幻片,根據科幻小說家阿瑟·克拉克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裡程碑」。
  • 《2001太空漫遊》:科幻電影的先驅,探討了我們從何而來
    《2001太空漫遊》是科幻電影的代表作,在探索複雜主題、先見之明和視覺語言方面具有開創性。它不僅在視覺上比較震撼,還將科幻電影分為兩大類,甚至近年來最好的科幻電影也沒有達到《2001太空漫遊》所能達到的水平。
  • 科幻迷們有福了!全新珍藏版《2001太空漫遊》上市
    □文/半島記者 黃靖斐電影《流浪地球》的火爆點燃了中國影迷、讀者對科幻電影、小說的期待,引爆了閱讀科幻小說的狂潮。但很多人不知道,劉慈欣的《三體》《流浪地球》都受到一部「科幻神作」的影響,就是《2001:太空漫遊》。正值人類登月50周年之際,讀客文化推出了全新珍藏版《2001:太空漫遊》,讓處在閱讀狂潮之中的國內讀者,再次領略這部「科幻界」曠世之作的魅力。
  • 《2010漫遊太空》,沒有庫布裡克,卻仍然堪稱科幻佳作
    長久以來,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的科幻片《2001漫遊太空》,就以立意宏大,同時又晦澀難解而被奉為影史上排位第一的科幻神作。雖然影片拍攝於1968年,距離現在已經是半個世紀之前,然而影片前衛的服裝和嚴謹的制景,尤其是從宏觀宇宙的角度來解讀地球人類的文明,加之影片採用理查.施特勞斯大氣磅礴的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日出」一章作為配樂主旋律,使得影片無論從題材,拍攝,配樂等各個方面,都讓後來的科幻片難以超越。
  • 閒聊老電影 (2)《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
    阿瑟·克拉克的《童年的終結》《2001太空漫遊》《與拉瑪相會》(最新譯版似乎已經改成《與羅摩相會》了)、海因萊因的《星船傘兵》《異鄉異客》、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銀河帝國》三部曲幾乎都是在50到70年代間創作的——二十世紀上半葉那些偉大的科學突破正在以可見的速度轉化為實用的技術,也許《2001太空漫遊》最經典的鏡頭中猿人擲向天空的骨頭還未落地就進化成宇宙飛船過於誇張,但是一個幼年時還在留著鼠尾辮的人在暮年就得以見到人類登月的
  • 2001:太空漫遊
    《2001:太空漫遊》是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為斯坦利·庫布裡克1968年的電影劇本所作的小說。這個故事是根據克拉克不同的短篇故事所拼湊的,其中短片作品「前哨」(The Sentinel)裡的某個概念,可看做本書基礎架構。庫布利克和克拉克最初一起合作,小說和電影同步進行,到後期庫布利克還投入編劇本的工作。亞瑟·查爾斯·克拉克,英國科幻小說家。
  • 人生三問——《2001太空漫遊》
    《2001太空漫遊》是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根據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小說改編的美國科幻電影,於1968年上映,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裡程碑」。影片獲得當年最佳美術指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4項奧斯卡獎提名,獲最佳視覺效果獎,獲1968年英國電影學院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最佳美工獎。
  • 評《2001太空漫遊》——塵埃落定
    那些終極的智慧生命擺脫了肉體與宇宙引力作用的束縛,放棄了自身物質形式的存在方式。他們在宇宙間以意識流的方式存在,以思維和能量的方式生活。這種特殊的存在形式最終使他們進化成了宇宙中終極的智慧形態,並且得到了永恆的生命。在本書的最後,主角戴維也最終以這種意識流的終極生命形態將人類渺小的生命延續至永恆。
  • 五十多年之後,太空科幻史詩《2001太空漫遊》依舊無法被超越
    就想像力來說,斯坦利·庫布裡克無疑是所有電影導演中最偉大的一位。早在1968年憑藉執導的《2001太空漫遊》,就已經凸顯了他的顯赫地位。這部開創性的作品在第一次上映時只獲得了褒貶不一的評價,票房也不溫不火,但現在它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之一。例如在2012年,英國電影協會對有關史上最偉大電影的調查中,《2001太空漫遊》排名第二。
  • 本片上映後,電影世界開啟了科幻元年——《2001太空漫遊》
    這是可以理解的事,大家對科幻電影,首先想到的是歐美電影,亞洲電影的這個領域發揮多,另一方面,亞洲市場對這一題材的關注程度有多高,歐美對武俠電影的態度一樣另一方面,亞洲電影市場對這一題材的積累不足相對於歐美的科幻電影,在這一領域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幾十年前就走在了前面亞洲和國內的sf市場處於摸索階段大家都流利的科幻經典黑客帝國系列中
  • 影視點評:《2001太空漫遊》最偉大的太空科幻電影
    《2001 Space Odyssey》,即《2001太空漫遊》,被稱為史上最深刻最富哲學涵義無人能懂的科幻電影。就是這部電影讓我期待了很久,終於完完全全地看完了整部電影,發覺有很多東西都已經被抽乾一般,需要不斷地重複才能更在文本中發掘出來。
  • 《2001太空漫遊》一部偉大的科幻電影
    《2001太空漫遊》自從上映以來就被有被冠為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稱。詹姆斯卡梅隆在節目裡提到,他曾經在電影院看了五遍《2001太空漫遊》,其中一次,有一個人直接衝到銀幕前大喊「It's God,It's God」。2001因為他所提出地問題之尖銳和深刻,也被我們稱為硬核科幻電影的代表作品,他包含了,人類進步的源泉,對科技的恐懼,人類的定義,宇宙對於人的無限。
  • 現代科幻電影鼻祖,2001太空漫遊,時隔51年現在看依然經典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1968年,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的經典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不得不說這部電影是所有人公認的一部現代科幻電影鼻祖,毫不誇張的說,這部電影影響了很多後續科幻片的創作,無論是拍攝手法還是內容立意,十幾年後的今天我們再看,依然可以把它稱之為佳作喜歡這部電影的朋友對它的討論
  • 來自50年前科幻的魅力,被稱科幻電影教科書—《2001太空漫遊》
    樹葉推薦:斯坦利·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大家好,又到了本期公版電影推薦,老規矩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公版比如漫威《毒液:致命守護者》《復仇者聯盟》系列,DC《海王》《正義聯盟》,再比如《變形金剛》《大黃蜂》等等都有諸多科幻元素在裡面,那麼要論「最佳科幻電影」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會有不一樣的答案,但樹葉覺得《2001太空漫遊》絕對稱得上「最佳科幻電影」的頭銜。
  • ...州發現神秘金屬物體 「撞衫」庫布裡克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
    媒體將這一發現與斯坦利·庫布裡克電影《2001:太空漫遊》中的一幕相提並論,引起網友熱議。相關新聞視頻截圖實際,這不是世界電影大師庫布裡克第一次上熱搜了。當時登月的場景是電視直播,但仍然有不少持懷疑論者認為是庫布裡克在好萊塢攝影棚偽造的。原因是就在前一年,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裡克剛拍完一部登月題材的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影片使用了當時最先進的特效,並且與美國宇航局NASA合作,成就了電影技術與太空探索互相促進的美談。
  • 【悅讀】2001:太空漫遊
    Clarke)1917—2008,英國科幻作家,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王,與阿西莫夫、海因萊因一起並稱為「20世紀科幻三巨頭」。他一生創作過100多部作品,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作品總銷量1億多冊,並多次獲得雨果獎、星雲獎、軌跡獎等科幻至高 獎項。1986年,獲得美國科幻與奇幻作家協會終生成就獎——大師獎。
  • 《2001太空漫遊》賞析:依然是科幻電影史上最亮的那顆星!
    2001太空漫遊要說起番薯哥的科幻愛好的道路,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作家:亞瑟克拉克,是與阿西莫夫,非《2001太空漫遊》莫屬了。《2001太空漫遊》全解析」的節目(優酷上有),解析的很詳細,看完後,我也是受益匪淺,但就像是1000個哈姆雷特一樣,我對影片也有自己的理解:簡要說就是外星高等文明用一塊石頭戲耍地球人,最後讓一個地球太空人變身的故事,更多的就不劇透了。
  • 劉慈欣說:我所有作品 都是對《2001:太空漫遊》的拙劣模仿
    在回憶第一次讀完這本書時,大劉激動地說道:「1980年的一個冬夜,一位生活在斯裡蘭卡的英國人改變了我的一生,他就是西方科幻三巨頭之一的阿瑟·克拉克,我看到的書是《2001:太空漫遊》。」 不止是口頭上崇拜《2001:太空漫遊》,劉慈欣還多次直接在他的作品向《2001:太空漫遊》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