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5日/
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新南威爾斯大學、南澳大學、中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德國赫爾姆霍茲感染研究中心、美國基因泰克公司、英國牛津大學和義大利科學健康研究所(IRCCS)的研究人員在免疫系統中發現大腦樣活動(brain-like activity),從而有望更好地治療淋巴瘤、
自身免疫疾病和免疫缺陷疾病。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7月12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TFH-derived dopamine accelerates productive synapses in germinal centres」。
論文第一作者、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員Ilenia Papa說,這項研究首次證實人免疫系統含有攜帶神經遞質(包括多巴胺)的顆粒。多巴胺在免疫反應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Papa說,「這些顆粒之前被認為僅存在於大腦中的神經元內。我們認為依賴於想要治療的疾病,它們潛在地是一種加快或抑制體內免疫反應的療法的極好靶標。」
神經元依賴於突觸相互作用和多巴胺等神經遞質。神經遞質是通過突觸進行運送的小分子,將來自一個細胞的在獎賞激勵行為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信號傳遞到另一個細胞中。
Papa說,「像神經元那樣,特定的T細胞(即濾泡輔助T細胞)將多巴胺轉移到B細胞中,給B細胞進一步的『激勵』,從而產生最好的它們能夠用來協助清除感染的抗體。」
「人體產生一種抵抗
細菌、病毒和其他外來體的依賴於免疫系統的高級保護形式。」
「免疫反應對識別對人體有害的外來物質和讓人體免受這些物質的傷害是不可或缺的。」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約翰-克汀醫學研究中心研究員Carola Vinuesa教授說,這些新的發現為利用可獲得的藥物改進對淋巴瘤、
自身免疫反應疾病和免疫缺陷疾病的治療打開大門。
Vinuesa教授說,「我們希望利用這些發現使得對疫苗和感染作出的免疫反應更加快速和更加高效,同時使得攻擊自我的
自身免疫疾病更慢地和更加不活躍地發生。」
這些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扁桃體已被切除的兒童的大約200種左右的組織樣品,觀察到來自濾泡輔助T細胞的多巴胺通過突觸相互作用轉移到B細胞。
他們也與一名數學家合作針對人體對疫苗作出的免疫反應,為免疫系統的大腦樣活性建模。(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Ilenia Papa, David Saliba,Maurilio Ponzoni et al. TFH-derived dopamine accelerates productive synapses in germinal centres. Nature, Published online 12 July 2017, doi:10.1038/nature230132.Discovery of brain-like activity in immune system promises better disease treat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