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星形膠質細胞表達的多巴胺 D2受體通過調控aB-晶狀體蛋白...

2021-01-10 生物谷

12月16日,《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周嘉偉研究員課題組的題為「星形膠質細胞表達的多巴胺 D2受體通過調控aB-晶狀體蛋白抑制神經炎症反應」的論文,展示了他們在神經炎症研究領域取得的重要進展。

大腦正常生理功能和狀態的穩定維持離不開腦內膠質細胞(包括小膠質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的精細調節和保護,但這兩種膠質細胞的異常活化和多種炎症因子的釋放所構成了神經炎症反應常常對大腦健康不利。無論在自然衰老還是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等)的大腦中,神經炎症反應均普遍存在,並異常活躍,促進免疫功能的失調和疾病的發生發展。大腦的免疫應答功能為什麼會在中老年逐漸失調?其中的原因迄今不為人所知。了解大腦免疫應答的原理對回答這一問題,以及尋找調節神經炎症的方法和途徑,從而延緩腦衰老和控制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學術界一般認為,小膠質細胞在大腦炎症反應中發揮主導作用,而星形膠質細胞則起著輔助作用。周嘉偉實驗室的研究發現,星形膠質細胞在多巴胺 D2受體(Drd2)缺失的情況下也會主導炎症反應的發生,而Drd2及其配體多巴胺的水平在中老年人群中均呈現進行性下降。生理情況下,星形膠質細胞的Drd2能夠通過控制其下遊的aB-晶狀體蛋白(aB-crystallin, Cryab)的水平來抑制免疫反應。Drd2缺失可導致Cryab明顯下調,小鼠腦內多個區域炎症反應顯著增強,而在神經毒素MPTP所致的帕金森病小鼠動物模型中,Drd2的缺失加劇了膠質細胞的激活,使炎症反應更趨嚴重,中腦多巴胺能神經元對神經毒素更加敏感,死亡率上升。但選擇性地提高星形膠質細胞中的Cryab水平則可有效對抗Drd2缺失導致的慢性炎症反應。他們還發現,給予野生型小鼠注射Drd2激動劑可以部分緩解MPTP等神經毒素導致的急性神經炎症反應以及多巴胺能神經元死亡。

上述結果表明,星形膠質細胞中的Drd2/Cryab信號轉導通路在抑制因Drd2缺失所致的神經炎症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Drd2決定了星形膠質細胞作用的兩面性——Drd2缺失可使星形膠質細胞從生理狀態下神經元的支持細胞轉化為對神經元不利的促炎症細胞。一直以來,Drd2被公認為主要參與多巴胺能神經傳導,此項研究則揭示了Drd2的一個與傳統認識迥然不同的新功能,即在星形膠質細胞中發揮抑制其異常活化和神經炎症反應的作用。該研究對進一步理解多巴胺受體的生理功能,拓展人們對星形膠質細胞在腦衰老中作用的認識,並為今後選擇合適靶點,有效地延緩腦衰老乃至幹預神經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

周嘉偉實驗室的博士生邵煒、張淑貞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團隊成員唐蜜、張新化、周政、尹延青等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積極參與並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本課題得到中科院、科技部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的資助。(生物谷Bioon.com)

Suppression of neuroinflammation by astrocytic dopamine D2 receptors via αB-crystallin

Wei Shao, Shu-zhen Zhang, Mi Tang, Xin-hua Zhang, Zheng Zhou, Yan-qing Yin, Qin-bo Zhou, Yuan-yuan Huang, Ying-jun Liu, Eric Wawrousek, Teng Chen, Sheng-bin Li, Ming Xu,Jiang-ning Zhou, Gang Hu & Jia-wei Zhou

Chronic neuroinflammation is a common feature of the ageing brain and some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However, the molecular and cell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regulation of innate immunity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remain elusive. Here we show that the astrocytic dopamine D2 receptor (DRD2) modulates innate immunity through αB-crystallin (CRYAB), which is known to suppress neuroinflammation1, 2. We demonstrate that knockout mice lacking Drd2 showed remarkabl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multipl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regions and increased the vulnerability of nigral dopaminergic neurons to neurotoxin 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 (MPTP)-induced neurotoxicity3. Astrocytes null for Drd2 became hyper-responsive to immune stimuli with a marked reduction in the level of CRYAB. Preferential ablation ofDrd2 in astrocytes robustly activated astrocytes in the substantia nigra. Gain- or loss-of-function studies showed that CRYAB is critical for DRD2-mediated modulation of innate immune response in astrocytes. Furthermore, treatment of wild-type mice with the selective DRD2 agonist quinpirole increased resistance of the nigral dopaminergic neurons to MPTP through partial suppression of inflammation.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astrocytic DRD2 activation normally suppresses neuroinflammation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rough a CRYAB-dependent mechanism, and provides a new strategy for targeting the astrocyte-mediated innate immune response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uring ageing and disease.

相關焦點

  • 【最新】Nature:星形膠質細胞的線粒體通過大麻素控制社交行為
    作為分布最為廣泛的星形膠質細胞卻只能通過糖酵解來滿足能量需求。更為慘烈的是,它居然從血液中吸收葡萄糖,並不是主要為了自己,而是為神經元活動提供能量,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星形膠質細胞奉獻意識強,敢於犧牲。 在大腦中由葡萄糖或糖原在星形膠質細胞中形成乳酸後迅速轉移到神經元上 ,因此神經元和星形膠質細胞存在緊密的代謝耦合。先前研究表明激活大腦的線粒體膜相關的大麻素受體1(mtCB1)後直接調控線粒體能量活動。
  • Nature:神經連接蛋白控制星形膠質細胞形狀和突觸發生
    2017年11月12日/生物谷BIOON/---星形膠質細胞(astrocyte)存在的時間幾乎和大腦一樣長。即便是一些簡單的無脊椎動物,如秀麗隱杆線蟲,也有原始的星形膠質細胞包圍著它們的神經突觸。當我們的大腦進化成複雜的計算機器時,星形膠質細胞的結構也變得更加複雜。但是星形膠質細胞的複雜性依賴於它們的神經元夥伴。
  • 【Nature子刊】新進展:科學家發現帕金森氏病患者星形膠質細胞代謝...
    近期,有研究人員發現了帕金森氏病患者體內星形膠質細胞的特殊代謝變化。星形膠質細胞(Astroglia),是哺乳動物腦內分布最廣泛的一類細胞,也是膠質細胞中體積最大的一種。近日,有研究人員利用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技術,研究了星形膠質細胞功能障礙與帕金森氏病(PD)病理的關係。
  • Nature:星形膠質細胞誘導的中樞神經系統炎症與腸道微生物有關!
    此外,星形膠質細胞還具有促進和擴大中樞神經系統病理反應的功能,例如神經毒性以及激活小膠質細胞和募集周圍促炎細胞的能力。當前,人們對於星形膠質細胞的穩態抗炎活性及其調控機制仍然知之甚少。2021年1月6日,《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美國哈佛醫學院Francisco J.
  • Neuron重磅長綜述:星形膠質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炎症中扮演的角色
    星形膠質細胞被激活後會上調鞘脂受體S1PR1的表達,並且條件性敲除星形膠質細胞中的S1PR1能夠降低EAE嚴重程度,促進神經元存活。圖1 CNS炎症下的星形細胞信號轉導由另一種神經醯胺衍生的鞘脂乳醯——乳糖神經醯胺(LacCer),也參與了CNS炎症過程中星形膠質細胞反應的調節。
  • Cell:cPLA2-MAVS通過代謝調控星形膠質細胞的致病性
    近日,美國哈佛醫學院等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在Cell上發表了題為「Metabolic Control of Astrocyte Pathogenic Activity via cPLA2-MAVS」的文章,發現機體cPLA2-MAVS通過代謝調控星形膠質細胞的致病性
  • Nat Biotechnol:將人星形膠質細胞重編程為多巴胺能神經元,有助...
    人星形膠質細胞,圖片來自Bruno Pascal/Wikipedia。2017年4月11日/生物谷BIOON/---帕金森病是一種主要影響運動系統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它的特徵在於大腦中的多巴胺能神經元(dopaminergic neuron)漸進性喪失。儘管當前的療法旨在補充多巴胺水平,但是沒有一種療法能夠恢復這些丟失的細胞。
  • 星形膠質細胞通過吞噬成人海馬體神經突觸穩定腦電路
    星形膠質細胞通過吞噬成人海馬體神經突觸穩定腦電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15:05:24 2020年12月23日出版的《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韓國科學技術高等研究院Won-Suk Chung和韓國腦科學研究所
  • 星形膠質細胞中的GLP-1受體信號調節脂肪酸氧化、線粒體完整性和功能
    星形膠質細胞中的GLP-1受體信號調節脂肪酸氧化、線粒體完整性和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0 23:39:42 近日,德國科隆大學Jens C.
  • 新進展:科學家發現帕金森氏病患者星形膠質細胞代謝異常
    近期,有研究人員發現了帕金森氏病患者體內星形膠質細胞的特殊代謝變化。星形膠質細胞(Astroglia),是哺乳動物腦內分布最廣泛的一類細胞,也是膠質細胞中體積最大的一種。近日,有研究人員利用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技術,研究了星形膠質細胞功能障礙與帕金森氏病(PD)病理的關係。
  • 研究揭示星形膠質細胞抗炎活性機制
    研究揭示星形膠質細胞抗炎活性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4:51:09 美國哈佛醫學院Francisco J. Quintana團隊取得一項新突破。
  • 跟我來:脊髓修復中的星形膠質細胞
    儘管研究人員正在設法找到一種方法,以人為方式將軸突引導至正確的靶標並誘導可塑性,但有一種細胞類型通常會協調這些過程。星形膠質細胞表達一系列對軸突具有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分子,這些分子對於正常發育和成人神經系統的塑料重組至關重要。它們為生長的神經元提供了物理粘附底物,分泌了波形蛋白等細胞外神經吸引劑,以及硫酸軟骨素蛋白多糖(CSPG)和信號燈等驅避劑。
  • 過度活化的星形膠質細胞解釋了阿爾茨海默病的不可預測性
    韓國基礎科學研究院官網近日消息許多AD藥物的目標是消除β-澱粉樣蛋白(Aβ)或澱粉樣蛋白斑塊,它們在突觸處阻斷細胞間信號傳導。但是,即使去除了澱粉樣斑塊,一些AD患者仍繼續表現出神經變性和認知能力下降。相反,即使在很高的A?水平下,許多人也沒有神經退化和認知障礙的跡象。
  • 星形膠質細胞首次轉為功能性神經元
    科技日報北京6月28日電 英國《自然》雜誌日前發表一項再生醫學領域的突破:研究人員首次在分離的人類細胞和小鼠中,利用一種單步方法將大腦的非神經元細胞成功轉化成了功能性神經元。這項技術被證實可以逆轉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症狀,為人類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帶來巨大希望。
  • 神經膠質細胞功能與疾病大會即將進行,浙大團隊連續發文
    通過一系列分子遺傳學篩選,研究人員發現兩種GPCR蛋白SRH-79和STR-61,分別表達於AMsh 膠質細胞和ASH感覺神經元,作為受體蛋白感受氣味分子IAA(isoamyl alcohol;異戊醇),並通過TRP通道和IP3R引起細胞內的鈣升高響應。
  • 研究揭示機體調控星形細胞抑制的化學遺傳學
    研究揭示機體調控星形細胞抑制的化學遺傳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4 23:35:22 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Scott H.
  • Sox9促進星形膠質細胞或少突膠質細胞生成
    神經元和膠質細胞從共同的祖細胞中產生,主要發生在胚胎和出生後早期。在關閉神經管後,神經上皮祖細胞建立了心室區。通過不對稱細胞分裂,神經上皮祖細胞首先產生神經元前體細胞,然後分化為各種類型的神經元。神經上皮祖細胞主要產生膠質前體細胞,後者變成星形膠質細胞或少突膠質細胞。
  • 重磅級文章解讀近期神經膠質細胞領域研究成果
    神經膠質細胞,如星形膠質細胞和小膠質細胞,通常被認為是大腦的支持細胞,但新出現的證據提示著它們在突觸形成和修剪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神經膠質細胞也在大腦的免疫系統中起作用,而且免疫信號通過位於這些細胞表面上的受體與大腦進行溝通。
  • Tau在星形膠質細胞中積累誘發AD
    Tau在星形膠質細胞中積累誘發AD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0 22:20:40 瑞士洛桑大學醫院(CHUV)和洛桑大學精神病學神經科學中心Nicolas Toni、Kevin Richetin研究組合作取得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