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倫理基礎知識:什麼是醫學倫理?

2021-01-12 中公吉林衛生人才網

醫學倫理是每一位醫學生在步入神聖的醫學殿堂時的一門必修課。那什麼叫做醫學倫理呢?這到底是一門怎樣的學科?在事業單位考試中醫療單位注重的考點又是什麼呢?今天吉林衛生人才網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從緒論開始了解醫學倫理道德的概念。

一、概念

醫學倫理學是以醫德為研究對象的科學,運用一般倫理學原理和主要準則,解決醫學實踐中人們之間、醫學與社會之間、醫學與生態之間的道德問題而形成的學說體系,是醫學與倫理學相互交叉的新興學科。

二、醫學倫理學的歷史發展(重中之重)

(一)西方醫學倫理學的歷史發展

1.古希臘時期的醫生希波克拉底:西方「醫學之父」,也是西方醫德的奠基人。《希波克拉底全集》中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專門論述醫德的文獻。其中提出的不傷害原則、病人利益原則、保密原則已成為西方醫德傳統的核心。

《希波克拉底誓言》主要內容:

(1)闡明了行醫的宗旨,「遵守為病家謀利益之信條」。

(2)強調醫生的品德修養,「無論至於何處,遇男遇女,貴人奴婢,我之唯一目的,為病家謀利益,並檢點吾身,不做各種害人及惡劣行為,尤不做奸誘之事」。

(3)強調尊重同道,「凡授我藝者敬之如父母,作為終身同業伴侶,彼有急需我接濟之,視彼兒女,猶如兄弟,如欲受業,當免費並無條件傳授之」。

(4)提出為病家保密的道德要求:「凡我所見所聞,無論有無業務關係,我認為應守秘密者,我願保守秘密」。這些醫學思想為當今的醫學倫理思想奠定了基礎。

2.古羅馬名醫蓋倫(約公元130—200年)指出「作為醫生,不可能一方面賺錢,一方面從事偉大的藝術——醫學」明確了醫學職業的利他性。

3.文藝復興時代,人道主義日盛。德國醫生胡弗蘭德(公元1762—1836年)在《醫德十二緘》提出了醫學應秉持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觀點。

4.1864年8月,法國、比利時、葡萄牙等12個國家在瑞士首都日內瓦籤署《日內瓦公約》,是現代醫學人道主義的首次規範性表述。

5.2002年,美國內科學基金、美國醫師學院基金和歐洲內科醫學聯盟共同發表了《新世紀的醫師職業精神——醫師宣言》。該宣言已被36個國家和地區的120個國際醫學組織認可和籤署,成為引導現代醫學職業發展的風向標。

(二)我國醫學倫理學發展

1.古代醫學倫理學

(1)儒家稱醫術為「仁術」,「醫乃仁術」即醫學是一門「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技術,不僅體現了醫學的人道主義精神,而且還反映了醫學的社會職能和醫生的職業道德特點。因此,「醫乃仁術」貫穿於全部醫德的內容之中。

(2)東漢時期的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自序》中提出醫生應「精研方術」與「知人愛人」的觀點,並特別批評了當時醫界存在的不道德行徑。

(3)唐代傑出的醫學家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論大醫精誠論》中提出:「人命之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大醫精誠論」是我國古代醫學倫理思想形成的重要標誌。

相關焦點

  • 「基因編輯嬰兒」涉嫌嚴重違背醫學倫理、學術倫理
    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啟動對該事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據了解,原國家衛生計生委於2016年公布的《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明確規定「從事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的醫療衛生機構是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工作的管理責任主體,應當設立倫理委員會,並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倫理委員會獨立開展倫理審查工作。醫療衛生機構未設立倫理委員會的,不得開展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工作。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成立生物與醫學倫理委員會
    對於此類挑戰學術道德倫理底線,嚴重違反中國相關法規的事件,也引起了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以下簡稱「學校」)領導的密切關注和高度重視,因學校開設有醫學、生物醫學類專業,擁有人數眾多的醫學生和醫學專業教師,學校領導在2019年春季開學初,即開始部署設立倫理委員會、加強師生倫理教育等工作。
  • 湖南成立醫學倫理中心,規範和促進醫學研究創新
    當天,湖南省衛健委2020年醫學倫理與管理培訓會議舉行,來自省內各醫療機構及相關單位的500餘名參會代表,與國內相關領域專家圍繞醫學倫理、醫學人文和醫學科技倫理等主題進行了探討。我國生物醫學研究日益增多,民眾倫理意識逐步增強。如何加強醫學倫理管理工作,健全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體系及制度建設,讓生物醫學研究的創新和探索朝著科學和理性相結合,是當前「健康中國」發展戰略下的重大時代課題。
  • 北京成立醫學倫理審查互認聯盟
    中新網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在北京地區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能力建設工作會暨學術研討會上,北京市醫學倫理審查互認聯盟宣告成立,北京市醫學倫理審查互認聯盟平臺、《北京市醫學倫理審查互認聯盟工作規則(2020年版)》同步推出。
  • 中國醫學科學院呼籲:研究和醫療機構加強倫理審查及監管
    在發展迅速的基因編輯技術研究和應用中,學術共同體更應強調遵循技術和倫理規範,開展負責任的醫學研究與應用,維護國家科學形象,維護人類生命的基本尊嚴,維護學術共同體的集體榮譽。當前,生殖細胞或早期胚胎基因編輯尚處於基礎研究階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有待全面評估,因而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不應開展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體生殖細胞基因編輯的臨床操作,也不應資助此類研究。
  • 「醫學倫理與醫患的幸福」圓桌論壇成功召開
    陽光訊(於蓮 記者 鄭亞雷 ) 「醫學倫理與醫患的幸福」圓桌論壇(「中國抗疫精神暨醫學人文課程思政建設與公共衛生應急能力提升醫學倫理如何助力醫患得到幸福?這次課程是創新的嘗試,不再只由教師為同學們授課,而是將患者、醫生和律師請進醫學生的課堂,為醫學生講述「醫學倫理與醫患的幸福」。
  • 中科院提醒:在生物醫學研究中恪守科研倫理
    提醒文件強調,中科院屬各單位應注意吸納不同領域的專家如社會學、管理學、哲學、倫理、醫務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和外部專家參加倫理委員會。倫理委員會應切實履行責任,未經委員會集體研究同意,任何個人均不得代表委員會在各類審查文書上簽署意見。提醒文件重申,從事生物醫學研究的科研人員應了解國際生物醫學倫理的基本準則、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並予以遵守。
  • 「魏則西」事件的醫學倫理與法律分析
    作為專注醫療損害賠償、且具相當醫學背景的的專業律師,自不能置身事外。談兩個問題:  1、當窮盡現有常規的醫學手段仍不能改善絕症患者的病情時,也就是俗話說的「死馬當活馬醫」時,如患者基於本能繼續尋求治療,此時將遵循何等醫學倫理?  2、本案患者最後因滑膜肉瘤死亡,如有相關責任方,如何追究法律責任?
  •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辦公室關於開展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遠程...
    粵衛辦科教函〔2020〕32號各地級以上市衛生健康局(委),有關高等醫藥院校,委直屬各單位:為貫徹落實《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增強醫務人員及醫學科研工作者的倫理意識,保障我省醫療衛生機構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健康有序發展,我委決定在2020年開展全省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遠程培訓
  • 2018粵東西北事業單位招聘醫學倫理學:人體醫學研究的倫理原則
    粵東西北事業單位醫療網同步粵東西北事業單位招聘網醫療衛生信息:2018粵東西北事業單位招聘醫學倫理學:人體醫學研究的倫理原則,請考生多加關注。   人體醫學研究的倫理原則:   人體醫學研究的過程中需要遵循醫學倫理準則,這些準則在醫學倫理學的考試中是一個重點,本文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常考的倫理原則,幫助大家備考。   1.在醫學研究中,保護受試者的生命和健康,維護他們的隱私和尊嚴是醫生的職責。
  • 中科院就在生物醫學研究中恪守科研倫理髮出提醒
    中新網4月30日電 日前,中國科學院科研道德委員會就生物醫學研究中有悖於倫理規範的常見問題發出「倫理提醒」,倡導在科研實踐中恪守各類倫理要求,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生態。圖為節律紊亂克隆猴寶寶。文/孫自法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供圖 (圖文無關)科研道德委員會在此次提醒中指出,恪守科研倫理是科研機構的基本社會責任。中科院屬各有關單位是科研倫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主體,應切實提高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的思想意識,高度重視科研倫理工作,設立倫理委員會並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其獨立開展倫理審查工作。
  • 山東省大健康精準醫療產業技術研究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
    原標題:山東省大健康精準醫療產業技術研究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醫學倫理委員會會議舉行魯網7月2日訊 近日,山東省大健康精準醫療產業技術研究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醫學倫理委員會會議在濟南高新區中關村成功舉行。
  • 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必須進行倫理審查
    本報北京1月29日電在進行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時,如果受試者的利益和科學要求發生衝突該怎麼辦?衛生部日前發布的《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試行)》對此作出了明確的取捨:對受試者的安全、健康和權益的考慮必須高於對科學和社會利益的考慮,力求使受試者最大程度受益和儘可能避免傷害。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在CPA年會上公布精神醫學倫理審查學術標準
    本次精神醫學倫理審查標準學術專題會,是在國家倫理規範發展與精神醫學倫理研究進展的基礎上舉辦的,整合以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牽頭的北京市倫理多中心研究的成果,構建精神醫學倫理審查的標準體系,更好的保護精神醫學研究涉及的弱勢群體。希望全國精神科醫師重視精神倫理學的發展,加強國際、國內的溝通交流,為推動精神醫學臨床與科研工作更高質量的發展作出貢獻。
  • 百年院慶系列活動-「協同 發展」醫學倫理沙龍在我院順利召開
    12月24日,「協同·發展」醫學倫理沙龍在九院8號樓516會議室舉行。本次沙龍由上海市醫學會醫學倫理研究專科分會主辦,九院倫理委員會承辦,參加此次沙龍的有上海市醫學會醫學倫理研究專科分會主任委員張勘,分會特聘教授樊民勝,九院常務副書記、轉化醫學倫理審查專委會主任委員羅蒙、上海各醫療機構倫理專家以及九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等40餘人。
  • 倫理委員會建設與倫理審查專題論壇成功召開
    倫理建設委員會的成立主要是為建設中國醫學倫理學-生物醫學創新發展倫理的智庫、大資料庫、案例庫和資料庫,為中國的生物醫學創新發展倫理設立國際對話、文化創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論文發表、諮詢指導、健康傳播、培訓提升及其他活動的平臺,在生物醫學創新發展倫理的研究和科普方面達到國內一流、世界知名水平。
  • 北京成立醫學倫理審查互認聯盟,多中心臨床研究不再重複審查
    據北京衛健委網站通報,12月1日,在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召開的北京地區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能力建設工作會暨學術研討會上,北京市醫學倫理審查互認聯盟宣告成立。北京市醫學倫理審查互認聯盟平臺、《北京市醫學倫理審查互認聯盟工作規則(2020年版)》同步推出。
  • 我院順利召開第九屆倫理委員會啟動會暨GCP及倫理相關知識培訓會
    9月4日下午,我院順利召開了第九屆倫理委員會暨GCP及倫理相關知識培訓會,醫院黨委書記劉平安、副院長朱瑩,全體新任委員以及倫理辦工作人員出席了本次會議,會議由倫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趙豔玲主持。首先,劉平安書記作為第九屆倫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宣讀了院長辦公會對醫院第九屆倫理委員會委員的任命,並對新任委員的加入表示歡迎和祝賀,他強調倫理委員會是保護受試者的重要體系,每一位新委員都應兼任起保護受試者的職責,切實保障臨床研究安全,提高科研質量和水平。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之後,深圳或出臺涉人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規範
    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12月18日下午,《深圳市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規範》(試行)(以下簡稱《規範》)審議工作會議在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會議室召開。公開資料顯示,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是由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三方合作創辦的現代醫學中心。此前,據新華社報導,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11月27日發表聲明,堅決反對有違科學精神和倫理道德的所謂科學研究與生物技術應用。聲明稱,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實屬違反倫理道德和有關規定,已嚴重擾亂科研秩序,對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國際聲譽造成嚴重損害。
  • 中國擬規定涉及人體醫學科學研究須經過倫理審查
    中國擬規定涉及人體醫學科學研究須經過倫理審查 《辦法》要求,所有涉及人體的醫學科學技術研究項目開展前,須先通過科研團隊所在的機構(或)組織審查立項。審查的核心,除了風險性評估,還包括倫理審查。  近年來,部分涉及人體的醫學科學技術研究如手術技術、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等不規範、缺乏有效管理,給受試者帶來健康風險,甚至以收費服務方式侵犯受試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