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本文所涉及的治療方案、提到的藥物等,僅作科普說明之用,不能作為處方使用;具體治療方案,請當面請專業醫生診斷和處方。
近幾年來,萎縮性胃炎一直是個困擾中老年人的大問題,為什麼呢?因為教科書寫著:是癌前病變,鋪天蓋地的真假科普也說,不治就會癌變,所以很多老百姓認為早晚都會癌變的。
但是,有的醫生說不用治療,有的醫生說不治就會死(文雅的說:不治將恐深)。這的確讓不明就裡的普通老百姓無所適從。
由於近年來做胃鏡檢查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的胃鏡報告是:萎縮、腸化、不典型增生等。
所以,很多人因此而惶惶不可終日,夜不成寐,從此得了心病;
我有一個患者,48歲的女性,診斷為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輕度腸化後,一年內就做了10次胃鏡,從我這裡開始、省裡、北京、上海、濟南、南京,去了十幾家醫院,花費了十幾萬。
實際上,像這種情況,其實就已經是心理疾病了。原本沒有什麼症狀,結果很多症狀真的出現了,人也瘦了、精神也垮了。
針對這個問題,結合我國指南,以及相關的最新的國內外文獻,給朋友們通俗地解釋一下。
是不是所有的萎縮性胃炎都可能癌變?
不是。
萎縮性胃炎是個病名,說的是我們的胃黏膜變薄了、上面的腺體減少了或者部分消失了。這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生理性的,人老了,都會出現;另外就是病理性的原因,因為生活習慣、HP感染、遺傳、自身免疫、藥物等因素造成的萎縮。
胃癌發展也不是說變就變的,是一個多因素參與、緩慢長期的過程,我們能夠在異型增生階段剎住車,就不會有問題,也就是說,逆轉得,最好;不能逆轉,維持現狀也是一種治療。
實際上輕度的萎縮,癌變率非常低,10年癌變率低於1%,根除幽門螺桿菌、祛除病因後,幾乎為0。
但是,萎縮性胃炎進一步進展,可能會伴隨有腸化、不典型增生,這兩個並不是一個病名,是一個病理學名詞,表示胃黏膜的變化情況。
但腸化的癌變率,也非常低;
只有不典型增生(也叫非典型增生、異型增生、上皮內瘤變),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癌前病變,這個階段,發生胃癌的風險就陡然增加,需要嚴密控制和檢測。
據一項近十萬例的胃癌流行病學觀察研究,經過近十年的隨訪發現:
萎縮性胃炎平均每年的癌變率是0.1%,
腸化的年癌變率是0.25%,
輕中度異型增生年癌變率為0.6%,
重度異型增生年癌變率為6%,
提示胃癌風險隨著演進過程的推進而升高。
輕度異型增生此前的階段,大多在規範治療後能夠逆轉;但重度異型增生者,癌變可能性更大。
因此,單純的萎縮,不必要緊張害怕。它要變成癌,可能只需要數年,有的卻需要十幾年、幾十年的時間,這取決於3個因素:
第一,是否積極祛除病因,比如根除幽門螺桿菌、改掉壞的生活習慣、不要有壓力等等。
第二,有沒有伴隨腸化和異型增生,因為重度的腸化和中重度的異型增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癌前病變,真正的離胃癌只有一步之遙。
第三,是否定期複查。
診斷為萎縮性胃炎,到底該怎麼辦?
首先說明,萎縮性胃炎的檢出率非常高,普通人群胃鏡檢出率為7.5%~13.8%,中老年人檢出率超過半數。因此,它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治療目的是去除病因、緩解症狀和改善胃黏膜組織學;無症狀、Hp陰性的慢性萎縮性胃炎無需特殊治療;但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特別是伴有上皮內瘤變者應注意預防其惡變。
因此,目前指南建議的藥物治療方法有:
Hp陽性者應根除Hp,根據症狀可採用促動力藥、抑制膽汁反流、消化酶製劑、抑酸藥、黏膜保護劑等,精神因素明顯者可加用抗抑鬱或抗焦慮藥物。
1、對於輕中度萎縮性胃炎,我們建議基本的原則就是:
有症狀的,根除幽門螺桿菌,祛除病因,對症治療;
沒症狀的,除菌後,不需要治療;積極隨訪即可;
重度萎縮,一般會伴隨腸化或不典型增生,可參考下面說的。
2、腸化
輕度腸化,完全型腸化,原則上同於單純的萎縮性胃炎;
不完全腸化,要至少每年一次胃鏡+病理檢查;
3、不典型增生
輕中度的不典型增生,一般都伴隨有症狀,需要根除幽門螺桿菌、改善生活習慣,對症治療,6個月一次胃鏡複查;
重度不典型增生(高級別上皮內瘤變),要立即評估進行手術或內鏡下切除治療,術後還要定期複查胃鏡和幽門螺桿菌。
最關心的問題:能不能逆轉?
一部分能!
萎縮、腸化、不典型增生,可能會同時出現,也可能只有萎縮沒有腸化、增生等。
前面說過,對於大部分輕度萎縮和輕度腸化,以及一些年紀大的,可以不必追求逆轉,只要不進展就好。
能逆轉的,也有條件,年紀比較小的,輕度異型增生以前的階段(包括輕中度萎縮、輕度腸化、輕度不典型增生),通過規範治療,有可能逆轉,不是100%逆轉。
重度萎縮、中重度異型增生不能逆轉。
1、這最重要的關鍵是:根除HP(幽門螺桿菌)。多數研究認為,根除Hp感染能夠減輕、控制或延緩胃黏膜萎縮及腸化生的嚴重程度,並能夠逆轉胃黏膜組織學情況。
2、對症治療:就是有症狀的才治療,比如消化不良了,用消化酶;胃動力不足了,用莫沙必利;有黏膜損傷的,加黏膜保護劑;等等。
3、改善生活習慣,戒除菸酒、三餐定時定量、少吃醃漬、煙燻、燒烤食物,多攝入新鮮蔬菜水果、放鬆壓力;
4、維生素才c、b12、葉酸、大蒜素製劑、多種維生素等,也可改善慢性萎縮性胃炎組織病理狀態。具體需要醫生評估才能服用。
5、中藥:近年來廣泛推崇的摩羅丹、胃復春、羔羊胃提取物等,有一定療效。也有許多中醫專家稱,通過中醫藥辯證治療,能夠達到逆轉。
如果您還有疑問,請看以下幾個問題
1、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嗎?
有,就根除;沒有也要1年複查1次,陽性了,就及時根除;
2、有家族史嗎?
有,不但要除菌,還要定期胃鏡+活檢。
3、有症狀嗎?
燒心了、腹脹了、不想吃飯了等,需要對症治療;
4、有沒有胃黏膜損傷?
如果有糜爛、隆起或凹陷性病變、潰瘍性病變的,就需要注意了,取活檢,並規範治療;
5、沒症狀、也沒有細菌
以上情況都沒有,也沒有不典型增生,那就不治療,一年一次胃鏡就好了。
6、不逆轉行嗎?
生理性的、HP陰性的、改掉不良習慣的、沒有症狀的,沒有不典型增生的,不需要治療!也不要追求逆轉,一年一次胃鏡即可!維持現狀,也是最好的治療!
7、強調一下:胃鏡複查非常重要
我們做胃鏡就是實時監測胃黏膜的變化,只要有進展,我們就能夠從容應對,只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能基本杜絕癌變。
參考文獻:
1.魏瑋,楊洋. 慢性萎縮性胃炎診治現狀及中醫藥治療優勢. 中醫雜誌. 2016.57(1): 36-40.
2.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 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2017年,上海). 中華消化雜誌. 2017. 37(11): 721-737.
3.Du Y, Bai Y, Xie P, et al. Chronic gastritis in China: a national multi-center survey. BMC Gastroenterol, 2014.14:21.
4.Jiang JX,Liu Q,Mao XY,et al.Downward trend in the 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s and corresponding frequent upper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profile changes in Southeastern China between 2003 and 2012113.Springerplus,2016, 5(1):1601.
5.房靜遠,陳縈璇,高琴琰. 重視慢性萎縮性胃炎癌變的預警、早診與預防. 中華消化雜誌. 2018.38(3): 145-147.
6.Ma JL, Zhang L, Brown LM,et al. Fifteen year effects of Heliobacterpylori, garlic, and vitamin treatments on gastric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 J Natl Cancer Inst. 2012.104(6):488-492.
7. Li WQ, Ma JL, Zhang L, et al. Effects of Helicobacter pyloritreatment on gastric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subgroups. J Natl Cancer Inst. 2014.106(7).
8-1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