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縮性胃炎是胃縮小了?一定會癌變嗎?

2020-11-30 騰訊網

萎縮性胃炎,是近年來檢出率很高的慢性胃病,有數據顯示,在55歲以後人群中,檢出率超過半數。

對於普通大眾,很多人就是認為,萎縮性胃炎就是胃變小了,胃黏膜變皺了,離胃癌只有一步之遙了等等,造成了患者極大的精神壓力,既浪費了醫療資源,也加重了患者病情。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什麼是萎縮性胃炎?

簡單說,萎縮性胃炎並不是胃的容積變小了,也不是胃壁變的皺巴巴的,是胃黏膜皺壁變得平滑,黏膜層變薄了,上面長的分泌消化液的腺體減少了。

引起萎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年齡、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刺激、不良生活習慣、自身免疫因素、遺傳等相關。

萎縮性胃炎一定會癌變嗎?

胃癌的發生是一個多因素參與、長時間積累的結果,不是說癌變就癌變的。

雖然說把萎縮性胃炎列為癌前疾病,但並非所有的萎縮性胃炎都會癌變,絕大多數的萎縮性胃炎不會發展為胃癌,只有很少一部分,發展到了不典型增生階段的,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癌前病變,癌變機率大幅增高。

發生萎縮後,只要及時根除病因,對症治療,就不會發生、或延緩發生異型增生,也就不會發展為胃癌。

因此,單純的萎縮性胃炎,不伴隨腸化和不典型增生的,只要去除病因(包括根除幽門螺桿菌、改善生活習慣、停用傷胃藥物等),沒有症狀的不需要治療,只需要1-2年複查一次胃鏡足矣。

對於已經發生異型增生和中重度腸化者,要密切胃鏡隨訪,重度異型增生者,可選擇胃鏡下切除病變黏膜,就能有效阻斷其癌變進程。

萎縮性胃炎能逆轉嗎?

此前醫生們普遍認為,萎縮性胃炎是不可逆轉的,無法讓胃黏膜恢復到正常水平。

但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通過規範治療,某些階段是可以逆轉的,比如輕中度萎縮伴腸化;

但一旦發生異型增生,是不可逆轉的。

萎縮性胃炎有哪些症狀?

1、大便異常及虛弱症狀

所謂的大便異常主要是指便秘,通常是數日出現一次大便,此外,若是出現身材日漸消瘦、疲乏無力以及精神不振等症狀,也有可能患有萎縮性胃炎。

2、胃脘部脹滿

在慢性萎縮性胃炎中,胃脘部脹滿不適較為多見,有的患者感覺胃部痞悶或胃脘有堵塞感,甚至腹部、脅肋部、胸部也感到脹滿,噯氣頻頻。

3、胃脘部疼痛

胃脘部疼痛主要是胃脘部出現脹痛、隱痛或是劇烈陣痛、絞痛,通常會伴隨著胃脘部脹滿,當然該症狀也會獨自出現。此外,其陣痛部位還會出現在腹部、胸部、背部等處。

4、燒心及消化不良症狀

患者自覺胃脘部灼熱或嘈雜不適。常常出現食慾減退,甚至無食慾,或雖有食慾但進食後感胃脘脹滿不適或消化不良。

5、貧血

可為缺鐵性貧血或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前者因長期營養不良,鐵劑補充不足所致,後者因內因子缺乏致使維生素B12減少所致。一般為輕、中度貧血,表現為頭暈、乏力,眼結膜色淡,面色萎黃,甲床色淡或蒼白等。

萎縮性胃炎治療原則

1、去除病因:

改善生活習慣、按時作息、遠離菸酒、不熬夜、遠離高鹽、高脂肪、燒烤、煙燻、醃漬食品、加工肉類,紅肉、多吃新鮮蔬果、全穀物;停用不必要的中西藥物;保持樂觀情緒等;

2、根除幽門螺桿菌:

有證據表明,在腸化階段根除幽門螺桿菌,部分腸化可得到逆轉;即便不能逆轉,也能使病情穩定、停滯不前,至少能維持現狀;

因此,無論在萎縮性胃炎的任何階段,都要及時檢查和根除幽門螺桿菌,並每年進行複查。

3、對症治療

對於有症狀的則對症治療,以消除消化不良症狀,減少炎症刺激和胃黏膜損傷。例如針對不同的表現,分別予以胃腸動力藥、解痙藥、助消化藥、抑酸劑、弱酸劑,抗抑鬱藥等。

4、修復和保護胃黏膜

預防和治療胃黏膜損傷,保護胃黏膜,增加胃黏膜血流,可增強胃黏膜屏障;促進上皮的生長和組織修復,對糜爛、潰瘍有癒合作用。

總結

慢性萎縮性胃炎並不可怕,腸化和異型增生要發展成胃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大約不超過3-5%的萎縮性胃炎患者最終會轉變為胃癌,而且一般需要經過異型增生的階段。

這可以認為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可以認為幾乎不會發生,不必要引起過多的焦慮和擔心。

只有在不典型增生階段,需要充分警惕,加強隨訪和規範治療。

總之,通過積極的正規治療,很多萎縮性胃炎患者都得到了痊癒,或者至少能維持現狀,不再進展。

相關焦點

  • 慢性萎縮性胃炎,如何阻斷癌變?——聽聽消化科醫生怎麼說
    近年來,隨著胃鏡的普及,萎縮性胃炎的檢出率也在增加,而且還有年輕化的趨勢,很多人30多歲就出現了萎縮甚至腸化。由於網上有「萎縮性胃炎是癌前病變」、「萎縮性胃炎遲早都會癌變」等等傳言,這使很多朋友人心惶惶。事實果真如此嗎?有沒有辦法逆轉、阻斷其進程呢?
  • 萎縮性胃炎,不必過度焦慮,也不要過度治療
    近幾年來,萎縮性胃炎一直是個困擾中老年人的大問題,為什麼呢?因為教科書寫著:是癌前病變,鋪天蓋地的真假科普也說,不治就會癌變,所以很多老百姓認為早晚都會癌變的。 但是,有的醫生說不用治療,有的醫生說不治就會死(文雅的說:不治將恐深)。這的確讓不明就裡的普通老百姓無所適從。
  •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吃」的原因?不一定!醫生:若有胃炎,早調理
    導語: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最後一種類型。自辛德勒於1047年首次提出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概念以來,已經過去了大約50年。近年來,隨著光纖胃鏡的普及,對該病的認識加深了,觀察也變得越來越詳細,但是仍然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特定藥物來治療這種疾病。
  • 很多人沒重視|萎縮性胃炎|癌前...
    8種常見的癌前病變1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胃癌發展有一個大致的過程:正常胃黏膜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屬於癌前病變或癌前狀態,癌變的風險相對增高;當胃黏膜出現上皮不典型增生
  • 幽門螺桿菌一定會致癌嗎?要不要殺滅?這六個關鍵問題要搞清!
    從正常的胃發展到胃癌,會經歷以下的過程: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腸型胃癌,而幽門螺桿菌在這些過程中都起到特別大的壞作用。如果及早地發現和治療幽門螺桿菌,我們就能阻斷胃部疾病的進一步發展,越早幹預,效果越好,如果在萎縮性胃炎之前殺滅幽門螺桿菌,還有逆轉的可能,讓胃恢復到健康狀態。
  • 研製了胃復春片、香砂養胃丸、養胃衝劑,惠及千萬病人
    研製了胃復春片、益胃膏、養胃衝劑、香砂養胃丸、沉香化氣膠囊等一系列胃病新藥,惠及全國脾胃病人過千萬。 工作60餘年,今年86歲高齡的江漢才,依然選擇在門診一線治病救人,他說「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是難點,在胃病中易癌變,我年紀大了,慢慢看不動了,普通的病人就少看點,儘量多看腸化的病人。」
  • 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輕度不典型增生,42劑中藥加減可治癒
    纖維胃鏡診為慢性萎縮性胃炎,黏膜蒼白,其下血管網可透見,分泌物減少,清稀,胃鏡活檢病理為輕度非典型增生。擬甘溫健胃,理氣補血加減。此後斷續服藥,半年後複查,面色淡紅,血紅蛋白9.8g,纖維胃鏡提示為淺表性胃炎,改用小健中湯服用,至今體健。
  • 體檢發現癌前病變,一定會變成癌症嗎?應該怎麼辦?
    很多朋友做了體檢,看到了息肉、萎縮性胃炎等,就趕緊上網查,一查不要緊,都是說「癌前病變」、「離胃癌一步之遙」等等,增加了不少的壓力。 那麼,癌前病變到底是怎麼回事?真的就是快要癌變了嗎?
  • 上腹脹痛已有10年,55歲慢性萎縮性胃炎患,還有方法治好?
    曾經多次診查,鋇劑上消化道查謂胃下垂、胃鏡檢查為慢性淺表萎縮性胃炎。 服藥後症狀有改善,但仍常發作。近1個月來兼患頭目昏眩,甚則嘔吐噁心,心下痞脹,食慾減退,易汗出,小便少,大便正常。 胃氣不和,中虛停飲,飲液上幹,虛陽不靖,故見心下痞脹、眩暈、嘔吐。
  • 醫生提醒:有3種炎症癌變機率高
    醫生提醒:有3種炎症癌變機率高1、肝炎肝炎初期身體沒有明顯不適,人們忽略肝炎,沒有接受及時,正規的治療,使肝細胞持續不斷的受損,遭到持續破壞的肝細胞最後導致癌變。肝癌的演化過程他是從肝炎到肝硬化到肝癌。
  • 胃有點不舒服,咋成了胃癌?忽視4種小病,或是給癌細胞「開路」
    一、胃有點不舒服,咋成了胃癌?忽視4種小病,或是給癌細胞「開路」1、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胃部疾病,隨著年齡的增加,還有日常飲食結構的變化,萎縮性胃炎發生率出現上升趨勢。萎縮性胃炎通常表現為食欲不振,腹部疼痛、噁心,反酸等症狀,萎縮性胃炎嚴重影響了身體健康,給日常生活帶來麻煩,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極易發展成為胃癌。
  • 從胃炎到胃癌,僅需四步!五種「危險分子」還會加快進程!
    但你可知,從胃炎發展到胃癌,其實只需要四步…… 從胃炎到胃癌,僅需四步 一旦有了胃病,不加控制,則大概會經歷如下過程:慢性淺表層胃炎—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早期胃癌。
  • 醫生提醒:有5種炎症癌變機率高
    「我患慢性萎縮性胃炎多年,會變成胃癌嗎?」 「我得過肝炎,以後會得肝癌嗎?」 「我有慢性前列腺炎,會發展成前列腺癌嗎?」
  • 從胃炎發展到胃腫瘤,到底有多遠
    從胃炎發展到胃腫瘤,到底有多遠 時間:2020-12-02 09:50北京三溪堂中醫診所 近年來,我國胃腫瘤發病率逐年增高,並且年輕化明顯。據Globocan2018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新增胃腫瘤患者人數達45.6萬例。
  • CGC 2020|李景南教授:胃血清生物學標誌物怎麼看?你需要了解的都在...
    但同時,胃作為人體重要的分泌器官,胃的功能性分區卻未得到足夠的重視,這些部位的分泌情況如何? 劃重點: 胃泌素與增殖、癌變的關係
  • 胃不好的人,一種主食要少吃,常吃會加重胃病,切記要忌口
    一些人群中有50%的人患過胃炎,10%其20%的人得過消化性潰瘍。如果把人們經常感覺到的上腹部疼痛脹悶嘔吐、噯氣、呃逆、食欲不振的「胃不好」都統計在內,可以說幾乎人人都得過「胃病」。二是胃病種類多我們平常所說的胃病,十分籠統而含混,包括了許多疾病。一般而言,泛指表現在胃部的疾病。
  • 什麼是胃炎 胃炎症狀有哪些
    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忙於工作、忙於應酬,吃飯不規律是經常的事,這樣一來就特別容易患上胃病,長此以往的不注意,就更加容易患胃炎,所以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我們要做到儘早預防,胃炎到底是什麼?胃炎有哪些症狀?怎樣能夠有效的預防胃炎發生?下面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吧!什麼是胃炎在醫學上,胃炎被稱為黏膜炎症,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 胃不舒服,到底做什麼檢查好?聽聽消化科醫生的建議
    有時你會覺得忍忍就過去了,或者是去附近的藥店買點常規胃藥了事,症狀緩解之後就不再去管胃了。其實,這種做法是很不科學的,有可能就會由開始的淺表性胃炎拖成慢性萎縮性胃炎。那麼得了胃病如何科學地檢查才能明確診斷呢?胃鏡檢查是胃病診斷「金標準」胃鏡檢查是把前端裝有鏡頭的纖維導管直接插入胃和十二指腸, 用肉眼觀察胃腸內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