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朔:中國志怪小說山海經的續集——神異經,真實的尋妖指南

2020-12-05 鄉巴佬悟空

神異經(節選)是中國古代神話志怪小說集,共一卷四十七則。舊時認為是東方朔所著。其記載類型上沿襲《山海經》的風格,分為東荒經、東南荒經、南荒經、西南荒經、西荒經、西北荒經、北荒經、東北荒經、中荒經等九章。魯迅先生曾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到「然略於山川道裡而詳於異物」跟山海經沒什麼兩樣,只是文字也不象《山海經》那樣古樸。通俗易懂,沒有那麼大的書卷氣息,書中依然保存了不少神話傳說!

陳道明飾東方朔

以下節選自神異經:

古梨  

東方有一種樹,高百丈,枝條茂盛。葉長一丈,廣六尺。這種樹叫梨。長得就像如今的梨樹一樣,但是非常巨大。果實直徑三尺,少瓤。果肉雪白。做成羹吃能成為地仙。衣服不壞,能辟穀【道家術語,指不食五穀】,可入水火。

尺郭  

東南方有個神人在天上到處走動(一說在地上到處走動),身高七丈,腰圍也是七丈。頭戴雞父魃頭,穿著紅衣紅絹,用赤蛇纏在額頭上,尾和頭銜在一起。不喝不吃,早晨吞三千個惡鬼,晚上吞百個。這人以鬼為飯,以露水為湯。名叫尺郭,又名食邪。道師說叫吞邪鬼,一名赤黃父。如今世上有黃父鬼。

樸父  

東南方角落的太荒之中,有樸父。樸父夫婦有千裡高,腰圍也和身高差不多。天剛形成的時候,要樸父夫婦去開導河流湖泊,倆人很懶,不去做。就罰他倆站在東南方。都露出下面,不吃不喝,不怕寒暑,只喝天上的露水。要等到黃河清了,才再讓這倆夫婦去開導百川。天地初開時,他們去開導河流,結果弄得河有些地方深有些地方淺,有的地方狹窄有的地方泛濫,所以要禹去再次治理,讓河流不再堵塞。天就罰這夫妻二人靠在一起站著,要想黃河水清,要大海與河流斷絕才能實現。(這個故事說了大禹為什麼要去治洪,原來是這倆貨搞的爛尾工程)

火鼠  

南荒之外有火山,高四十裡,方圓五十裡。其中都生長著不燼木(即後文不盡木),火鼠在其中生活。  南荒之外有火山,其中生長有不盡木,不分晝夜一直都在燃燒,但就算起狂風火也不會變大,下暴雨卻也不會熄滅。  南荒之外有火山,白天黑夜都燃著火。火裡有鼠,重百斤,毛有二尺多長,細如絲,可以用來做成布。火鼠長期居住在火中,常常從火中出來就變為白色,用水淹它就死了,它的毛可以拿來紡織成布。  不盡木那兒的火中生活的鼠,重千斤。毛長二尺多,細如絲。居住在火中時渾身通紅,經常出來,出來後毛就成了白色的。用水去澆它就會死。拿它的毛織成布,要是用髒了,用火一燒就能燒乾淨。 

《吳錄》:漢朝日南郡的北景縣有一種火鼠,取它的毛皮來做布,經燃燒後可以得到其中精華,稱為火浣布

訛獸  

西南大荒中有訛獸,樣子像老虎,但是長著人面,能說人話。經常欺騙人,東邊它要說成西邊,壞的要說成好的。它的肉很鮮美,但是吃了之後就不再說真話了。另一名誕。

玉饋酒  

西北大荒中有玉饋酒,是形成的一眼泉。方圓一丈,深三丈,酒甘美得如肉一般,澄清得如鏡子般。邊上有玉尊和玉籩(古代祭祀和宴會時盛果品用的器皿),拿了一個尊,就會再產生出一個尊。這泉和天同壽,沒有幹的時候。石頭邊有肉,味道像鹿肉。飲此酒,能讓人不死。又叫遺灑酒。這肉叫追復,吃了一片就會再生出一片。(原來《功夫之王》的瓊漿玉液並非完全虛構)

金闕天門  

西北大荒中有兩座金色宮殿,高百丈,金宮銀座,面積五十丈。二座宮殿距離上百丈,上面有夜明珠,直徑三丈,光芒能照耀千裡。其中有金色臺階,能從西北進入二座宮殿中,名叫天門。

磎鼠  

北方有一層冰,有萬裡寬廣,厚百丈(現在的北極?),有磎鼠生活在冰下的土裡。長得像老鼠,吃草木的莖肉。重千斤,可以拿來做成肉,吃了就感到熱。毛八尺長,可以做成褥,躺在上面卻感覺寒冷。其皮可以製成鼓,響徹千裡。毛可以招來老鼠,毛所在的地方,老鼠就會聚集。(可能就是海豹吧)

崑崙銅柱  

崑崙山有根銅柱,高達天際,這就是天柱。外圍三千裡,周邊光滑陡峭。下面有一間「回屋」,歸仙人九府所治理。上面有一隻大鳥,名希有。朝著南方。它張開左翼蓋住東王公,張開右翼蓋住西王母。它背上有一塊小小的地方沒有羽毛的地方,有一萬九千裡廣。西王母每年都登上鳥翼,和東王公相會。  

有《柱銘》說:崑崙銅柱,其高入天。員周妃削,膚體美焉。  

有《鳥銘》說:有鳥希有,碌赤煌煌。不鳴不食,東覆東王公,西覆西王母。王母欲東,登之自通。陰陽相須,唯會益工。

獏(mò hài)   

西荒之中有一種類人生物,高矮如人,穿著碎布做成的破衣服,手像虎爪,叫獏。它總是在路邊等有人獨行的時候,就竄出來吃掉他的腦子。有時候它會把舌頭伸出來盤在地上一丈多,人先聽到它的聲音,就用火把大石頭燒燙,扔在它的舌頭上,它就氣絕死了。不然它就要吃人腦了。

(yàng)

北方有獸,狀如獅,會吃人。它用氣息吹人人就會生病,叫。它經常到有人的村子裡,進入人的居室中,百姓們苦不堪言。天帝就把它趕到北邊大荒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古代志怪小說的「小說」二字跟今天我們理解的不同,這裡的小說,指的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那些通常是由人有意識虛構出來的故事,相反,早期的志怪小說很少是作者故意編出來的,絕大多數都是搜羅當時或者前代的奇聞異事而成,作者是將這些事當做真實發生過的事情來記錄的,所以稱其為小說其實並不合適!

這兩個字(,)的讀音,有待商榷,知道怎麼讀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辛苦之作,請收藏轉發出去吧,感謝支持,感謝關注!若有喜歡易經,傳統文化,國學經典的敬請關注我,更多實用術數敬請關注微頭條!

相關焦點

  • 此書號稱「山海經續集」,作者是東方朔,異獸幾乎都能吃
    在現代專家看來,《山海經》即荒誕又神奇,可謂一本無解的怪書。但在秦漢時期,《山海經》是學者大儒必讀的神話經典,對其模仿和借鑑的古籍有許多。比如東方朔這位「西漢奇人」,他就照搬《山海經》的語言方式和結構,編造了一本《神異經》流傳於世。
  • 中國志怪小說的發展脈絡是什麼樣的?
    例如漢末的《異聞記》,魏晉時期王浮的《神異記》,南北朝時祖衝之的《述異記》,蕭繹的《金樓子·志怪篇》,不知作者的《八朝窮怪錄》,唐代牛僧孺的《玄怪錄》,鄭還古的《博異記》,宋代張師正的《括異志》,明代閔文振的《涉異志》,以及清代蒲松齡不朽的《聊齋志異》。因此之故,明代胡應麟在為小說分類時,便將這一類著作統稱為「志怪」,並一直沿用至今。志怪的歷史幾乎與中國文學史一樣長。
  • 《洞冥記》之《東方朔》,寫漢武帝近臣東方朔故事,突出其神聖性
    可能在他生前已流傳著關於他的傳說,死後傳說更多更奇,《漢書》本傳說東方朔的傳說「行於眾庶,童兒牧豎莫不炫耀,而後世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語附著之朔」。漢以降小說雜傳如《漢武帝故事》《列仙傳洞冥記》《十洲記》《漢武帝內傳東方朔別傳》等等記其傳說極多,而且常常和漢武帝傳說結合在一起,東方朔成為漢武帝傳說系統中一個主要角色,一個箭垛式的人物。
  • 歷史學家有驚人之論:東方朔是踏上北極第一人
    中新網2月5日報導:近日,原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研究員、歷史學家鞠德源經過半年的反覆考證後得出驚人之論:世界上最早踏上北極的不是英國人,而是較之約1700年的中國西漢漢武帝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探險家東方朔。論據來自《海內十洲記》「這是一段被埋沒、被遺忘乃至被貶斥的歷史。」
  • 山海經裡排名不高的上古神獸,卻是志怪小說裡的常客
    其實從現代的角度來看,《山海經》也可以被理解成一本志怪小說,但是由於它出現的時間被推測到了戰國時期,那個時期不論是消息還是知識的傳播都相對來說非常的閉塞,它的出現被很多人認為是當時最主流的巫術典籍。在這其中有一種神獸叫做饕餮,論戰鬥能力,在書裡的排行可能連前五的到不了,但是它卻非常受志怪小說作者的青睞,仿佛提到上古時代,若是沒有提到饕餮,就仿佛遺落了一段非常重要的歷史文化。它跟人類的關係真的就如此緊密嗎?
  • 不只是《山海經》裡奇珍異獸多,怪人東方朔也知道很多,大開腦洞
    東方朔,性格詼諧,言詞敏捷,滑稽多智,著述甚豐,是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東方朔是個奇人,不光想像力驚人,還無所不知。當時的漢武帝聽民間說起西王母住在海外之洲,很感興趣,便召東方朔來聊天,聽他講那海上洲的故事。東方朔腦洞大開,編造的故事人物與怪獸,甚是新奇,賽比《山海經》。
  • 上古神書《山海經》,裡面的生物已經在世界各地被找到
    《道德經》、《易經》、《山海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三部經書,然而《山海經》卻被我們嚴重的低估了。 眾所周知,《山海經》又名《山珍海味經》(這是假的)乃是我國戰國時期楚人所著,曾被譽為天下第一奇書,可其所描繪的山川地理卻和現在大不相同,故此很多人只是把他當成了一本志怪小說看待,司馬遷在《史記.大宛列傳》中說《山海經》所記載的東西太過荒謬無稽,所以在做史時不加參考。
  • 圖解中國傳統志怪故事
    《中國志怪故事》封面 魚笛繪近期,由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策劃、雲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志怪故事》面世。《中國志怪故事》用帶有志怪小說語言特色的白話文寫作,每個故事都配有若干幅8開跨頁插圖,用圖文的形式進行講述,選取了《聊齋志異》、《列異傳》、《搜神記》、《太平廣記》、《子不語》等志怪小說中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志怪小說是中國小說中極具特色的一朵奇葩。其自魏晉南北朝肇始,到清代極盛,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可謂是人盡皆知。志怪小說曾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也是頗受人們喜愛的消遣方式。
  • 《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是真實的嗎
    喜歡奇異事件的朋友相信對《山海經》都不陌生,它是我國古代的一本志怪奇書。《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分為海內、海外、大荒,其餘篇章內容早已遺失。女媧形象那麼,山海經中所描述的內容是否真實呢?是古人的臆造,還是真實記錄?下面,我們舉例來分析。
  • 《山海經》內容真實嗎?古世界地圖復原後,與現代世界非常相似
    中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自從古人發明漢字後,就慢慢的開始記載一些有用的事情。隨著時代的變遷,漢字的演變、紙張的發明,我國開始出現了各種著作。這些著作從剛開始的不成熟,到後來的具體詳細。各種著作的出現、流傳也代表了中國文化的發展。這些著作中有記事的、有寫作的、也有專門的歷史著作等等。
  • 漢魏六朝小說為後世優秀作品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漢以前還沒有小說這一名稱,漢代開始有小說家的名稱,最早大概出於劉歆《七略》。現在所能見到的所謂漢代小說,都不見於漢人的記載,絕大多數都不是漢人的作品。只有一種據說是東方朔的《神異經》,曾見漢人稱引,但也未必真是東方朔的手筆。這一類作品,唐以前的人都不把它看作小說。
  • 世界五大「詭異」傳說,中國獨佔2個,其中一個來自山海經
    其實科技發達得現在很多的事情都是可以用科學的方式來解答了,但是目前世界上還是有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人們稱之為詭異的傳說,而在這個世界上有五個非常詭異的傳說,其中兩個就在中國。一、《山海經》傳說相信大家都對《山海經》有所耳聞,是中國一部古代志怪的古籍,該書當中大約有31000多字但卻充滿了神秘,主要記載了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相關內容在內的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
  • NO.399|怪力亂神(志怪小說)
    先 秦《歸藏》《黃帝說》《汲冢瑣語》《穆天子傳》《山海經》《禹本紀》《伊尹說》兩 漢《漢武洞冥記》《漢武故事》《漢武內傳》《括地誌》《列仙傳》《神仙記》《神異經》《十洲記》《蜀王本紀》《徐偃王志》《玄黃經》《虞初周說》《異聞記》魏晉南北朝《博物志》《集靈記
  • 《山海經》中的2條線索指向一個地方,無人敢去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常識中,《山海經》是一部神話志怪小說,但是經過多年的研究,《山海經》中記載的不少異獸被證明都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是因為著書人的表述方法,跟現代人表述方法不同,所以讀者們產生了誤解而已。《山海經》中還有一處線索也記載了地獄的位置: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在蒼茫大海之中有一座山名為度朔。度朔山上有一棵非常大的桃樹,桃樹的枝椏東北方向中有一個地方叫做鬼門,是猛鬼出入之所。
  • 人類面臨的核危機,中國志怪古籍《山海經》中或有完美的解決方案
    而細品了《山海經》,我們就能發現這部上古奇書不僅僅用看似散亂的神話勾畫出了上古的整個歷史框架,而且它還就神人間剪不斷理還亂的紛爭提出了自己獨特的政治構想,那就是中國神話史上的另一個大事件:重黎分天地。《山海經》裡《大荒西經》裡提到:"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下地。"你們不是都能打嗎?不是都本領高強嗎?一打起來就不管不顧嗎?
  • 在中國古代有哪些神話故事和小說?給後世留下了哪些文化遺產?
    如果我們對神話的範圍作廣義的理解,除了遠古的神話傳說之外,把歷代文人所創作的有關神、鬼、怪的故事,即志怪小說,以及傳奇小說等都包括在內,那麼數量就非常之多,優秀的作品也頗不少。一、我國最早的神話小說《山海經》我國最早的神話小說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的《山海經》。有些學者則認為《山海經》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神話小說,應該算是史上最早的地理志,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鳥獸等。《山海經》中很多記述都是後世神話的的雛形。所以,後世稱《山海經》是中國志怪古籍,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
  • 到底誰才是《山海經》中最強大的神?不是燭龍
    前幾天一直有小夥伴私信我,我們知道了《山海經》中最強大的神獸,那麼誰才是《山海經》中最強大的神呢?雖然在《山海經》這本志怪書籍中描寫了很多的神獸,但是也間接介紹了多位神靈,那麼在這些神中哪位才是最強大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一下這件事兒。
  • 《山海經》中那些被證實真實存在的生物
    《山海經》是一本無比神奇的書,身上籠罩著諸多的神秘面紗。成書於何時?作者是誰?書中描述的世界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的?涵蓋了多大的地理範圍?書中的那些山脈、河流、國家真的是我們這個世界以前的樣子嗎?所以,《山海經》歷來被認為是一本荒誕不經、集中了古人臆想的志怪書籍。但事實往往又出人意料,因為《山海經》中有很多的怪獸,被證實是真實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有很多還是我們現代人經常見到的。
  • 志怪傳奇的鯨落之淵:《神異經》的地理建築
    《神異經》是古代神話志怪小說集,想像力天馬行空,記載了許多奇聞異物。今天梳理《神異經》裡面的地理與建築。東海之外的荒海中,有座聳立海水中的山熾熱無比,不知道是什麼緣故,大概是山石的質地純陽之極。海浪拍打在這座山上,就會化為滋滋響的水霧。
  • 山海經:上古時期有一種動物,以夢為食,專吃噩夢
    這個魘獸的原型卻不如劇中那般呆萌,它是《山海經》中的異獸,名字叫貘。在《山海經·西山經》中記載:「猛豹即貘豹也,貘豹、猛豹聲近而轉。」說這個貘長得像豹子,並且叫聲也和豹子的叫聲相似,相傳這食夢貘專門以夢為食,其實它們可不是真的只吃夢,而是吃人的腦子,等人睡著之後貘就會攻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