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思韜:控釋製劑技術太「硬核」,小藥片裡藏大乾坤

2021-01-21 界面新聞

文/界面廣東 劉豔豔

2019年6月10日至12日,由廣東省人民政府、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等單位共同主辦,廣州市人民政府承辦的以「邁向生物經濟新時代:創新、造福人類、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第十二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將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屆時,國家領導人、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等重要嘉賓將到會指導,一大批來自國際生物醫藥領域的企業巨頭、學界領袖、與本土創新生物醫藥企業等將匯聚廣州,這場備受業界關注的會議將帶領全球生物產業目光進入「廣州時間」。

生物產業,作為國務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伴隨著大會的臨近,組委會發起「第十二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名企巡禮」特別策劃,通過這些優秀企業的發展案例和創新經驗,向全球展示廣州、廣東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生物產業的自信、雄心和實力。本期將帶你一起走進廣州玻思韜控釋藥業有限公司,它主攻控釋製劑技術,是技術大咖以硬核技術打天下的技術型創業選手。

口服製劑是我們最常接觸的藥物劑型,隨著製藥工藝的發展,具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在包裝下變成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藥片,看似差別不大,其實千差萬別。而一種控釋製劑技術,就讓小藥片裡藏著大乾坤:它通過延緩藥物的釋藥速率,降低藥物進入機體的吸收速率,以達到長效並減少毒副作用等目的,其顯著標誌即為「緩、控釋」,讓藥物「潤物細無聲」般發揮藥效。

公司成立5年來,廣州玻思韜控釋藥業有限公司已掌握了4項「硬核」的核心控釋製劑技術,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劉榮博士的身份更為「硬核」,他不僅頭頂國際新型製劑專家、「國家千人」專家等光環,還曾拿下有著製藥界諾貝爾獎美譽的「Prix Galien獎」。

技術為王

對於大部分藥物來說,要讓藥物持續起到治療作用,就必需要維持藥物在體內的血藥濃度。因此在治療時,醫生會要求病人在一天內多次用藥。這給很多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壓)或依從性較差的病人(如老人,兒童、精神類疾病),帶來極大的負擔與痛苦,同時亦大大增加了因忘記用藥,造成的安全性風險。

「對於這類疾病和人群,運用現代製劑技術,將藥物造成在體內可按設計的釋藥速度釋放的藥物,就變得極有意義,患者可擺脫頻繁服藥的負擔。」劉榮說,玻思韜目前開發的大部分口服緩控釋製劑,每天只需給藥一次,就能在24小時內維持平穩的血藥濃度;而一些正在開發的長效注射劑,能做到注射一次,可維持一個月,甚至三個月的藥效。「這不僅減少了患者頻率用藥帶來的痛苦,降低醫療系統的整體負擔,還能顯著提高療效果,降低藥物的不良反應。」

廣州玻思韜控釋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榮在實驗室聽上去簡單,但想要讓這個「簡單」的理念落地,背後必須有腳踏實地的控釋製劑技術來做支撐。一個看似普通的小藥片,背後依賴的全是技術王道。

注射脂質體技術、滲透泵控釋製劑、多層骨架片緩釋製劑和多肽緩釋注射微球製劑就是玻思韜目前掌握的四項核心控釋製劑技術。這些專業或許還稍顯生澀的名詞,其實每個都擁有著極高的技術含量,在疾病治療上威力十足。

比如脂質體技術,它是一種藥物的運輸載體,藥物可以被脂質體很好的包封,並因脂質體的自身特性,可將藥物運輸到起效部位,再緩慢釋放藥效。「就如衛星的發射一般,脂質體是裝載衛星的火箭,火箭發射到達指定位置,將衛星推至正確軌道。脂質體在到達靶組織時,能通過對靶組織或細胞的滲透,實現藥物的定點緩慢釋放。」劉榮說,這種技術在抗癌藥物的開發上非常具有價值。抗癌藥物通常都具細胞毒作用,應用這種技術在明顯提高靶位的藥物濃度同時,也降低了藥物對正常組織的傷害。另外,脂質體還有一個特性,難溶性藥物被脂質體包封后,可顯著增加溶解度,對於很多難溶性的藥物,採用脂質體技術後,生物利用度能明顯提高。

滲透泵技術被認為是最為優秀的口服緩釋技術之一,這種技術製備的藥品,藥物可保持較為恆定的釋放速度,尤其適合於心血管藥物的開發,避免服藥後人體血藥濃度的波動。而玻思韜所掌握的滲透泵控釋製劑技術,不僅能簡化原有的生產工藝,縮短至少1/3的生產周期,還能降低20-30%的生產成本。據劉榮介紹,全球研究滲透泵技術的企業有數百家,但符合商業化生產又符合美國FDA標準的機構,全世界不超過10家,玻思韜正是這十分之一。

廣州玻思韜控釋藥業有限公司的研發生產設備此外,玻思韜所掌握的多層骨架片技術、多肽緩釋注射微球製劑等技術仍是硬核。前者除了通過骨架材料的性質控制釋藥速度外,還可通過屏障層調整藥物與溶出介質的接觸面積來調節釋藥速度,對釋藥速度的控制更為精確靈活,克服傳統骨架技術容易發生的「突釋」現象(指藥物突然過快過多釋放的現象);後者主要針對依從性差的病患人群如精神病類,應用這種技術開發長效藥物尤其適合。

「除了技術,我們還建立了多個技術平臺,開發了多項核心技術,如難溶性藥物增溶技術、微丸釋藥技術、胃滯留緩釋技術、注射納米技術等,並已孵化出多個產品。」劉榮表示,這些技術轉化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體現在企業自有產品的開發上,目前玻思韜已有多個產品進入了研發後期,即將申請註冊;另一方面體現在玻思韜與其他企業的合作開發項目上,玻思韜與國內外多家著名企業籤訂了數十個品種的合作開發合同,應用玻思韜的緩控釋技術,開發新型的緩控釋製劑,目前亦有多個產品進入研發後期階段,即將報批。這些產品的治療領域主要集中在「三高症」、消化道疾病、精神類疾病、癌症等,產品類型包括滲透泵片、注射用脂質體、注射用微球、緩釋骨架片、緩釋微丸片等多種類型。

製藥界諾獎得主「變身」創業先鋒

在控釋製劑技術領域,劉榮絕對是一個「明星」創業者。

他先後供職於美國惠氏、雅培、BMS,多年任施貴寶全球藥品開發總監,參與並領導多個成功上市的重大藥品從實驗研發到上市的過程。2004年,他在美國新澤西州創立的奧思達藥業已成功在美國上市,正在通過FDA認證的製劑品種達二十多項。此外,劉榮還擁有維替泊芬注射用脂質體技術的專利,並曾拿下有著製藥界諾貝爾獎美譽的「Prix Galien獎」,而他是該脂質體技術專利的唯一發明人。

不過,多年海外的工作、創業生活也讓他看到了一個事實,高技術產品以往都由國外大公司壟斷,在國內的售價昂貴,國內很多廠家技術水平達不到國外的標準。同一個藥,用不同的技術製造,療效不一樣。2013年7月,玻思韜在廣州正式創立,劉榮想做的是通過國產化研究,為國內患者提供廉價且高療效的藥品,降低治病成本。

「我們從最初孵化器裡300平方米的實驗室,到今天在開發區6000多平方米的技術研發平臺,再到即將在廣州科學城落成的佔地30畝的產業化基地,只花了5年時間。」劉榮坦承這個速度是自己回國前無法想像的。

當然,玻思韜的成長還有賴於強大的研發團隊。目前,玻思韜的研發團隊超過130個人,其中近一半研發骨幹有在美國藥企工作學習的經驗。值得一提的是,玻思韜在2018年還成功地將著名醫藥巨頭梯瓦製藥北美區研發副總裁童偉勤博士羅置旗下,成為玻思韜公司的執行長(CSO)。

「我們團隊還有很多來自國內三所藥科大學(瀋陽藥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廣東藥科大學)的年輕人,他們亦是玻思韜的新生力量。」劉榮說,人才永遠都是技術驅動型公司的核心動力,而這也正是玻思韜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廣州玻思韜控釋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榮:

「政策大禮包讓企業輕裝上陣,我為廣州點個讚」

自從廣州市政府將IAB產業列為支柱產業後,吸引了包括包括百濟神州、GE生物科技園、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的國際級的生物藥創新型項目陸續落戶,同時也吸引了一大批國內的知名生物醫藥企業或極具潛力的企業在廣州布局建立分部,如恆瑞醫藥、昭衍生物、綠葉醫藥、康芳生物、諾城健華等企業紛紛在廣州落子,高端生物醫藥集群的高地已初步成形。製劑是藥品研發流程中的重要環節,是連結生物醫藥上下遊產業的關鍵一環,把製劑技術作為核心業務的玻思韜必將在這波發展大潮中迎來巨大的機遇。

玻思韜也真正獲得了政策的大禮包,比如我們研發團隊先後入選廣東省珠江人才團隊、廣州創新創業團隊、開發區領軍人才。玻思韜獲得了包括科研經費、場地補貼、貸款貼息、稅收減免等各種政策的支持,這些扶持政策給初創期的玻思韜帶來很大的幫助,讓企業能輕裝上陣,將更多的資源投放在核心業務的開拓上。此外,我與我的團隊成員均獲得了省、市、區各種高層次人才的政策支持與照顧,從住房到交通出行,從醫療保障到子女入學,這些政策都考慮周全,全面覆蓋,解決了人才的後顧之憂,讓大家可以很安心的專注於他們的事業。當玻思韜需要更多的空間進一步發展的時侯,我們也獲得廣州政府的支持,在廣州科學城這塊寶地上,成功獲得珍貴建設用地,讓玻思韜事業打開了全新的篇章。

所以說,玻思韜的快速成長,與廣州市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開。我必須為廣州政府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政策和對生物醫藥產業不遺餘力的推動點讚。

相關焦點

  • 從製劑創新與新藥研發關係,看國內投資布局策略
    (點擊圖片可放大觀看,下同)具有成長潛力的注射劑改良企業應解決的問題:突破有限注射量下的藥物效價問題,注射緩控釋製劑通常為肌肉/皮下注射給藥,該給藥途徑限制了注射量在防阿片類止痛藥濫用上,製劑改良的主要策略是:構建物理屏障(增強藥片硬度,減慢代謝速率)、構建化學屏障(減慢藥物提取速率,特殊化學成分防提取)、與拮抗劑形成複方減少快感、製備超大劑量使用下的厭惡感複方、改善藥物遞送系統(採用植入、緩釋注射等給藥途徑)等。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藥學資料:緩、控釋製劑知識點總結
    今天學習的內容是:緩、控釋製劑知識點總結緩、控釋製劑知識點總結緩釋製劑是緩慢而非恆速的釋放的藥物製劑,控釋製劑是緩慢而恆速地釋放藥物的製劑,又指在預定時間內以零級或接近零級速度釋放藥物的製劑。但緩、控釋製劑仍有其缺點:(1)靈活性降低;一次給藥,血藥濃度維持一段時間,在遇到不良反應等情況時無法中途停藥(2)價格昂貴;由於其所用輔料和工藝較高,會導致價格昂貴(3)易產生體內藥物的蓄積(4)首過效應大的藥物製成緩控釋製劑,生物利用度可能較低。所以我們在使用時應注意這些特點,使療效發揮最好。
  • 藥片、膠囊可以掰開吃嗎?
    用藥 100 問 | 第 11 問 藥片、膠囊可以掰開吃嗎? 想想小的時候,身邊一定有那種為了好玩兒,把藥片搗碎、把膠囊掰開來吃的朋友。
  • 紅色藥片給人的感覺最好
    面對五顏六色的藥片,你是否有所偏愛?近日,發表在美國《生物技術》上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藥片的形狀、口味,甚至顏色都會影響患者對藥物的態度,進而影響療效。印度孟買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非處方藥對600戶居民進行了入戶調查。接受調查者需要對藥片顏色的喜好和感覺作出判斷。
  • 「藥片」的養花妙用,過期也無妨,扔了太可惜!
    「藥片」的養花妙用,過期也無妨,扔了太可惜!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小藥箱,以備急需。每隔一段時間就得清理一些過期藥。藥品過期了就不能吃了,扔了心疼,留著給家裡的花用吧。不同的小藥品作用不一樣,養花效果不比買的肥料差,今天咱們就來盤點下哪些藥品可以用來養花。
  • 緩控釋肥60年,推廣為什麼緩慢而艱辛?
    控釋肥的技術是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結合,包衣設備、工藝完善與生產自動化,必須要長期一步一步提升,需要市場養技術,要不停地試錯,要通過市場的效果表現來逐步提高控釋肥的生產技術水平和完善產品釋放期,需要根據市場的需求來大規模生產以完善包衣工藝,需要提高利潤來擴大再生產提高生產裝置技術。
  • 【關注】控釋肥60年,推廣為什麼緩慢而艱辛?
    溶解度越大的,如尿素或者硝銨磷顆粒,膜內外壓強差越大,膜的材料和厚度相同的情況下,釋放越快;而鉀鹽,尤其是硫酸鉀,溶解度低,相同的材料和厚度,釋放期會長很多。一般來說,溶解度大的用緩釋性能強的膜材料,或者增加包衣率(一般不採用,主要是不經濟);而溶解度低的鉀鹽要達到正常的釋放,一般用緩釋性差一點的膜材料或者減少包衣率。
  • 最小的製藥廠能有多小?一個冰箱那麼大
    一般提到工廠,人們總會想到寬闊的廠房和龐大的流水線,而現在,藥物生產卻可以以一種完全不同的形式實現了。
  • 注射劑研發進展掃描 老製劑「舊貌」換「新顏」
    如在品種上先後出現了脂質體注射劑、治療性單抗注射劑、長效生物降解型微球注射劑、納米粒注射劑、儲庫型控釋注射劑、基因治療藥物的注射劑、凝膠型注射劑等;而在注射裝置與包裝方面,則出現了單劑量/多劑量無針注射劑、粉末注射器、預裝型注射劑、粉末/液體預混型注射器、皮下植入用注射器等。
  • 影響獸藥製劑使用效果的因素
    三 製劑工藝 目前,獸用製劑工藝的研究越來越多。獸藥製劑在應用過程中往往會因為某種成分有強烈的苦味而影響畜禽採食,對嗅覺較敏感豬的採食量則影響更大,同時還有藥物不穩定、刺激性大、容易在胃腸內失活等缺點,從而影響製劑的效果。
  • 普洛藥業接待逾百家機構調研,公司原料藥製劑一體化發展行穩致遠
    原料藥製劑一體化項目我們會繼續推進,另外,我們會投入做一些難度比較大的緩控釋品種。 公司創新藥目前還未開始三期臨床,還在和CDE溝通過程中。 電話會議提問環節: 1、請介紹下本次疫情對公司的影響?
  • 關於召開2020農藥製劑配方技術、生產工藝案例 解析研討班 通知
    各有關單位:  由我會多年組織的農藥製劑配方技術、生產等問題的技術交流研討會一直備受製劑企業及各方面供應商的關注和歡迎!本著不忘初心,幫助從事農藥劑型開發的專業人員提高研發能力,加強企業技術力量儲備,應對政策與市場需求,我單位定於2020年11月25日到29日在南京舉辦2020農藥製劑配方技術、生產工藝案例解析研討班。
  • 863計劃課題「新型高效農業生物藥物載體與新製劑創製」取得重要成果
    本課題針對典型農業生物藥物的功能與特點,以改善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分散性、穩定性和靶向傳輸效率與控制釋放功能,提高藥效和減少殘留汙染為目標,採用納米載體藥物智能傳輸理論,系統地開展了生物農藥、生物獸藥和疫苗等納米載藥系統與劑型加工技術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國家先進水平的創新性研究成果:構建了納米乳、納米微囊、納米微球、固體脂質納米粒等具有靶向和控釋功能的通用藥物載體系統及其關鍵製備技術
  • 藥片和膠囊,是怎麼做出來的?
    生病了在吃藥,看到膠囊和藥片忍不住思考起這個到底是咋做的(相信很多小可愛現在也這樣了)... 發現膠囊裡不是那種純細碎的粉末,而是一顆顆非常細小的球球。
  • 改性生物基膜攻克控釋性能難題—新聞—科學網
    超疏水納米月桂酸銅改性生物基包膜控釋肥空氣膜作用機制       山東農大供圖 生產中使用的控釋肥料膜材主要來源於石油化工產品,但這類產品生產成本高,影響了其大規模推廣應用。 論文通訊作者楊越超介紹,近年來,研究人員對農業廢棄物資源,如植物秸稈、澱粉、植物油等天然生物基原料進行二次利用,製備了新型生物基控釋膜材。該材料的控釋肥包膜來源廣泛、資源可再生、價格低廉,廣受行業人員青睞。
  • 硬核「擼鐵」孕婦走紅,懷孕8個月體重56公斤,網友:孩子藏哪
    硬核「擼鐵」孕婦8個月體重56公斤,網友:孩子藏哪了?青島有一位孕媽,懷孕期間堅持「擼鐵」,8個月體重卻只有56公斤,硬核訓練走紅網絡。這位孕媽是位女醫生,懷孕期間也保持著自律的生活,8個月的時候腹圍才只有78釐米,實在是太硬核了。從曬出來的照片能看出,雖然肚子微微隆起,但是腹部的線條非常優美,渾身充滿了爆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