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微軟分拆已近半年的小冰公司,宣布了於老東家微軟的一系列合作。小冰公司與微軟中國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面向 To B 行業聯合推出一系列人工智慧 + 雲計算商業化解決方案。首批解決方案覆蓋人工智慧金融、人工智慧汽車、人工智慧內容生產三個垂直領域。
▲小冰公司董事長、原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 沈向洋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 7 月小冰公司從微軟拆分獨立後,與微軟的合作卻更加緊密了。雙方共同推出的人工智慧商業化解決方案,將採用微軟智能雲 Azure 作為服務中國及全球市場的雲計算運營平臺。而微軟中國將為小冰公司提供一系列優勢資源,全面聯合市場拓展、聯合銷售,以及合作夥伴生態系統的聯合創新。
左:李笛 中:沈向洋 右:鄒作基
會後,新浪數碼專訪了小冰公司董事長、原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 沈向洋和小冰公司執行長、原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常務副院長 李笛、微軟公司副總裁、微軟中國區營運長 鄒作基。
To B 重點行業用戶
在過去六年中,小冰通過不斷迭代,從主打『情商』的語音助手,成長為會寫詩、會作畫、會唱歌、會作曲的『全能』少女,從文本到多模態交互,覆蓋、融合了 AI 人工智慧領域幾乎所有主流技術。支撐起全球超 60% 的 AI 交互總量,交互總量穩居全球第一。僅小冰單一品牌就覆蓋了 6.6 億在線用戶、4.5 億臺第三方智能設備、9 億內容用戶。
目前,小冰瞄向了一個更大的市場,To B 重點行業用戶。
本次微軟與小冰合作達成之後,雙方將共同推出覆蓋人工智慧金融、人工智慧汽車、人工智慧內容生產三個垂直領域的人工智慧商業化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將採用微軟智能雲 Azure 作為服務中國及全球市場的雲計算運營平臺,並將完善的人工智慧交互體驗融入關鍵行業的典型
應用場景中。事實上,人工智慧金融、人工智慧汽車、人工智慧內容生產這三個領域也正是小冰當前的主要收入來源。
比如,金融領域,以往上市公告需要通過人力從海量信息中收集、摘取、處理,進行資訊服務,尤其是在上市公告高並發、非密集兩個極端流量狀況下,給企業的團隊人員管理帶來很大挑戰。
智能汽車領域,小冰提供的不只是常規的智能駕駛艙體驗,而是創造出一個同行者、副駕駛,用有溫度、高情商、非孤獨式隨時隨地的體驗,跨平臺調用汽車感官,以汽車的視角創造各種各樣的應用。
在沈向洋看來,人工智慧領域想像空間非常大,泡沫也很大。很容易停留在美好的概念階段,卻很難深入垂直領域落地,並產生良好的實際效果。小冰今天推出的首批行業優先解決方案,每一款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據沈向洋介紹,與其他市場行業解決方案不同,小冰瞄準的是行業關鍵崗位的痛點問題,絕非以減員增效為出發點的流程式提升。
發布會上還宣布,小冰中標了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的重點項目,在 2022 年冬奧會上小冰將提供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視覺評分系統。這也是人工智慧在全球競技類體育領域的首個落地成果。
李笛透露,小冰關注體育領域很長時間了,這塊很重要的一個事情是要持續迭代,並且和這個行業最好的團隊合作,現在是自由式滑雪,後面還有雪橇、雪板等部分,其實也在這裡面,中標之前我們就進行了大量的合作。
之所以能夠做到相當好的結果,其實和最近這些年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技術的進步息息相關,大家這麼多年在體育領域用這樣的技術手段來輔助訓練,幫助打分,其實已經做了很長時間了,現在自由式滑雪項目,我們應用攝像頭和計算機視覺,用數據加上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算法,現在可以做到相當好的效果,這也是我們小冰中標的原因之一。沈向洋補充道。
當前人工智慧應用非常廣泛,包括家居、手機、車載、教育、客服等多個場景。不過,在李笛看來,小冰目前所涉足的領域並非存量市場。
「上一波來收割 AI 紅利的玩家其實並沒有發掘 AI 真正的價值,大家嘗試將各個領域與 AI 結合併提出『AI+』的概念,但我們發現還有其他的應用方案,」李笛表示,「我們做的許多智能終端升級與過去解決方案截然不同。」
一個顯著的區別在於,小冰不強調暴力化硬性替代人類,而是倡導人工智慧與人類團隊的新的彌合。換言之,小冰是始終強調人類與 AI 的對等協同關係,而非取代關係。
融資開啟全新商業化進程
發布會上還有一件大事,小冰公司已經完成 Pre-A 輪融資,投資方為北極光創投與網易集團。2020 年 7 月,微軟宣布將人工智慧小冰業務分拆為獨立公司運營,成立小冰公司。沈向洋透露此次融資量級為數億元人民幣。
」圍繞資方對小冰的商業化要求等問題,沈向洋告訴新浪數碼,我們還沒有真正出去做 A 輪融資的事情,為什麼是 Pre-A 輪呢?當時從微軟獨立的時候,我們就想儘快把這個公司設立起來,鄧鋒、丁磊都是多年的好朋友,對小冰也非常關注。「目前投資方對小冰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事實上,據此前小冰透露的數據,過去一年內小冰的商業化收入已經突破 1 億元。
與過去有所區別的是,本次合作意在將本地創新做得更加深入。「過去的模式是通過樞紐式的研發中心輻射到很多地方,小冰獨立,可以變為迅速循環的個體,將過去已有商業化客戶結合在一起,也將已有的產品結合在一起。」李笛補充道。
小冰的商業化進程顯然正在提速。短短四個月,小冰公司完成了自立門戶、首輪融資、以及與微軟的戰略合作。從目前的 1 億元營收和諸多成功案例來看,小冰的商業化路徑已取得初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