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答案】主動運輸與胞吞、胞吐

2021-01-13 泉心泉意學生物

1.不是。(P69)

2.需要細胞提供能量。(P69)

3.具有普遍性。(P69)

1.細胞膜結構的流動性是胞吞、胞吐的基礎;胞吞、胞吐過程中膜的變形本身也體現了膜的流動性。(P71)

2.因為游離於細胞質基質中的核糖體,所合成的蛋白質也只能游離於細胞質基質中,由於蛋白質是大分子有機物,無法直接通過被動運輸或主動運輸穿過細胞膜運輸到細胞外,所以一般只能留在細胞內供細胞自身使用。

而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的蛋白質能夠進入內質網腔中,並藉助囊泡移動進入高爾基體,經加工包裝後,包裹在囊泡中的蛋白質就能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細胞外。(P71)

Ж 概念檢測

1.(1)×;(2)×;(3)×;(4)√。(P72)

2.A。(P72)

3.A。(P72)

Ж 拓展應用

1.放入蒸餾水中的草履蟲,其伸縮泡的伸縮頻率加快,放入海水中的則伸縮頻率減慢。(P72)

2.提示:主動運輸和被動運輸的區別之一是是否需要能量,而能量來自細胞呼吸,故可通過抑制根細胞呼吸,並觀察無機鹽離子吸收速率是否受影響來判斷其吸收過程屬於主動運輸還是被動運輸。

具體步驟:取甲、乙兩組生長狀態基本相同的檉柳幼苗,放入適宜濃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甲組給予正常的細胞呼吸條件,乙組抑制細胞呼吸。

一段時間後測定兩組植株根系對Ca2+、K+的吸收速率,若兩組植株對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說明檉柳從土壤中吸收無機鹽為被動運輸;若乙組吸收速率明顯小於甲組吸收速率,說明檉柳從壤中吸收無機鹽是主動運輸。(P72)


相關焦點

  • 胞吞、胞吐、主動運輸與跨膜運輸辨析
    還特別強調不屬於跨膜運輸。特別是2016年高考全國卷甲乙同時明確指出胞吞和胞吐屬於跨膜運輸,於是網絡上又一次掀起討論熱潮,還有讀者問到底屬不屬於?首先根據各個版本的教材的說法,從結構層次來討論這個問題。
  • 【2017課標教材】第2節 主動運輸與胞吞、胞吐
    1.主動運輸與胞吞、胞吐2.被動運輸和主動運輸3.主動轉運和胞吞、胞吐4.主動運輸15.主動運輸2【答案】具有普遍性。思考•討論1. 胞呑、胞吐過程的實現與生物膜結構的特性有什麼關係?【答案】細胞膜結構的流動性是胞吞、胞吐的基礎;胞吞、胞吐過程中膜的變形本身也體現了膜的流動性。
  • 高中生物--主動運輸和胞吞胞吐(教材挖空)
    高中生物--主動運輸和胞吞胞吐(教材挖空)1.人體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在生命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
  • 4.2 主動運輸與胞吞、胞吐(電子課本及答案)
    一、電子課本:主動運輸與胞吞胞吐
  • 胞吞和胞吐是不是跨膜運輸?
    胞吞過程示意圖2016年新課標Ⅰ、Ⅱ卷中均涉及本問題,Ⅰ卷中相關描述在31題第(3)小題中「免疫細胞行使免疫功能時,會涉及到胞吞和胞吐這兩種物質跨膜運輸方式……」Ⅱ卷中相關描述在30題第(2)小題則以提問的形式呈現
  • 每天一個知識點:胞吞和胞吐是不是跨膜運輸?
    (3)免疫細胞行使免疫功能時,會涉及胞吞和胞吐這兩種物質跨膜運輸方式,這兩種方式的共同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人教版教材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4章第3節標題為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教材正文(72頁楷體字)則以大分子物質胞吞胞吐作為了本節標題的具體例證。2. 2019新版教材更是做了大幅調整,直接將胞吞胞吐列入了二級標題。如下圖:
  •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課後習題及答案 4.2主動運輸與胞吞胞吐
    第4章 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第2節 主動運輸與胞吞胞吐練習與應用(P72)一、概念檢測D.大腸桿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藉助膜上的載體蛋白,屬於主動運輸3.細胞內的生物大分子(如胃蛋白酶原)運出細胞的方式是( )A.胞吐 B.自由擴 C.協助擴散 D.被動運輸二、拓展應用
  • 【新教材答案和提示】第2節 主動運輸與胞吞、胞吐
    1.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吸收碘是通過被動運輸嗎?【答案】不是。2.聯想逆水行舟的情形,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吸收碘是否需要細胞提供能量?【答案】需要細胞提供能量。3.這在各種物質的跨膜運輸中是特例還是有一定的普遍性?
  • 【生物大師高中】主動運輸和胞吞胞吐——千與千尋
    【生物大師高中】主動運輸和胞吞胞吐——千與千尋 本視頻適用於 2019年最新人教版生物教材 第4章第2節!
  • 主動運輸和胞吞胞吐丨課件丨視頻丨課文丨答案
    3.這在各種物質的跨膜運輸中是特例還是有一定的普遍性?1. 胞呑、胞吐過程的實現與生物膜結構的特性有什麼關係?[答案] 細胞膜結構的流動性是胞吞、胞吐的基礎;胞吞、胞吐過程中膜的變形本身也體現了膜的流動性。
  • 高中生物《主動運輸與胞吞、胞吐》微課精講+知識點+課件教案習題
    主動運輸普遍存在於動植物和微生物細胞中,通過主動運輸來選擇吸收所需的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從而保證細胞和個體生命活動的需要。二、胞吞胞吐1.細胞為什麼要進行胞吞、胞吐?轉運蛋白雖然能夠幫助許多離子和小的分子通過細胞膜,但是,對於像蛋白質和多糖這樣的生物大分子的運輸卻無能為力。
  • 胞吞和胞吐作用是否只運輸生物大分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在引入胞吞和胞吐作用時,是以大分子的運輸方式為例進行介紹的。
  • 胞吞與胞吐是跨膜運輸嗎?
    胞吞與胞吐的原理是細胞膜的流動性,穿越零層膜,這點大家能夠達成共識。但是胞吞與胞吐是否屬於跨膜運輸?百度搜索,說法不一。很多老師對此迷惑,希望以下解釋能幫您解開疑惑。現行的人教版新課標教材及教參把物質進出細胞稱為跨膜運輸,並且把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分為被動運輸、主動運輸、胞吞和胞吐3種。大學《細胞生物學》教材大多也持此種觀點。
  • 物質輸入輸出細胞的方式--胞吞和胞吐(附動畫)
    物質輸入輸出細胞的方式--胞吞和胞吐(附動畫) 進細胞胞吞 出細胞胞吐 物 質大分子物質、顆粒 舉 例 胞吞:變形蟲吞食水中的有機物顆粒 胞吐:
  • 對胞吞與胞吐的解釋
    這個過程稱為胞吞。吞噬泡或吞飲泡一般與細胞質內的溶酶體融合,逐步將吞進的物質消化分解。與胞吞相反,有些物質通過形成囊泡從細胞內部逐步移至細胞表面,囊泡的膜與細胞膜融合,將物質排出細胞。這個過程稱為胞吐。胞吞與胞吐屬於主動運輸,因為它們與其他主動運輸一樣,也需要能量供應。有實驗證明,如果氧化磷酸化被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就會停止,如果是糖酵解被抑制則無阻礙作用。
  • 第三節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
    考試方向:主動運輸和被動運輸、胞吞胞吐。3、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胞吞、胞吐胞吞(1)胞吞:當細胞攝取大分子時特點:胞吞和胞吐過程中,物質通過形成囊泡轉移,不屬於跨膜運輸方式,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載體。
  • 北大分子醫學研究所陳良怡研究組在Dev Cell雜誌發表胞吐-胞吞耦聯...
    網格蛋白(Clathrin)介導的胞吞(CME)廣泛存在於可興奮與非可興奮細胞中,進化上保守,具有重要功能。在非可興奮細胞中,CME是一個慢速、組成型胞吞,在細胞質膜的不同位置隨機發生;在可興奮細胞中,與調節型胞吐耦聯發生的CME速度很快,且發生在分泌位點附近。
  •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說課稿
    四、教學重難點【重點】自由擴散、協助擴散、主動運輸【難點】主動運輸;三種跨膜運輸方式的區別五、說教學方法根據上述對教材和學生情況的分析,本節採用以下的教法和學法突破教學重難點:教法:本節課的教學採用教師主導,學生自主,合作和交流討論相結合的方法,總體思路為
  • 免疫故事兩則:胞內囊泡運輸與抗原呈遞及胞外囊泡運輸與過敏反應
    這個故事講的是樹突狀細胞1膜上存在特異性受體CLEC9A能把入侵病原體或癌細胞碎片等帶有抗原信息的結構帶到胞內一種稱為RAB11A+ERC的囊泡結構中,這種囊泡結構膜上有WDFY4蛋白,幫助囊泡與溶酶體相錨定,與溶酶體融合後抗原關鍵信息部分被分解出來,然後與MHC-1結合,最後此信息返回到細胞膜上呈遞給CD8+T Cell(T細胞的一種
  • 順濃度梯度運輸可以是主動運輸嗎?
    在物質的跨膜運輸方式上,高中教材涉及到四種方式,即自由擴散、協助擴散、主動運輸、內吞和外排(新版本教材稱胞吞和胞吐)。對自由擴散、內吞和外排這兩種運輸方式的描述,新舊教材都是一樣的,但對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的描述是有差別的,具體如下。若按照舊版本教材的理解:1.物質(小分子或離子)出入細胞膜是協助擴散還是主動運輸取決於分子或離子的性質,而與物質的濃度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