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起搏器」之父:近紅外光照射治帕金森,將啟動臨床前研究

2020-11-24 澎湃新聞

「腦起搏器」之父:近紅外光照射治帕金森,將啟動臨床前研究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20-10-31 19:39 來源:澎湃新聞

包括帕金森病在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已成為全球性醫學難題和健康負擔。在10月31日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前沿話題講堂上,「腦起搏器」之父、2014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得主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Alim Louis Benabid)教授介紹了一種使用近紅外光照射腦組織的帕金森氏病最新療法。本納比憑藉「開發丘腦底核的深部腦刺激技術(DBS)等成果,對帕金森病及其他運動障礙腦深層刺激手術的發展產生了全球性影響。

作為一種典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的可怕之處在於神經元的退化死亡將隨著時間推移而惡化,其後果是不可逆轉的;在症狀表現上,震顫最為顯著,此外還包括運動遲緩、肌肉僵硬等。

本納比及其研究團隊此前開發的「高頻腦刺激技術」是迄今為止治療帕金森氏病最有效的手術方法,他此次介紹的使用近紅外光照射腦組織產生神經保護作用則是最新進展。

他認為,儘管深部腦刺激已經展現了一定的症狀療效,但神經退行性的變化過程沒有停止,患者的病情仍會進展。本納比進一步思考到:能否進行對因治療,而非單純的對症治療呢?他將目光投向至今為止依然稱得上是全新領域的神經保護。

據介紹,目前常見的神經保護方法有兩種,一是間接保護法,通過損毀丘腦底核(STN)或進行高頻刺激來降低穀氨酸能毒性;二是直接保護法,利用波長為670納米的近紅外光調節代謝的作用,來激活細胞色素C氧化酶等光感受器。

本納比進一步說明,這一新型治療方案由電刺激向光調控轉化。光調控方法來源於光波與物質的相互作用,通過接受不同波長的光線照射,可以激活光感受器而產生有益的療效。

動物實驗得出,近紅外光照射療法表現出了初步的治療潛力;更進一步地,本納比及其團隊提出了一個臨床前研究,來檢驗腦室內外近紅外光照射療法的效果。

他們設計了能夠植入人體的光照設備原型,直徑25毫米,與光纖相連,光纖植入腦室,裝置打開後就能夠實現對特定區域的局部照射。這一試驗在今年年初得到批准,本納比預計在10至11月開展這一試驗。

同時,本納比充分考慮了這一方法在倫理上的合理性,盡最大可能地保護患者剩餘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及時檢測並進行為期4年的掃描隨訪。「希望我們能夠朝著治癒帕金森氏病的方向前進。」本納比期待著能夠從根源上為帕金森患者解決問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帕金森病,神經退行性疾病,頂尖科學家論壇,「腦起搏器」之父,近紅外光

相關推薦

評論(15)

相關焦點

  • 「腦起搏器」之父:近紅外光照射治帕金森 將啟動臨床前研究
    原標題:「腦起搏器」之父:近紅外光照射治帕金森,將啟動臨床前研究   包括帕金森病在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已成為全球性醫學難題和健康負擔。
  • 「腦起搏器」之父本納比:近紅外光照射腦組織成為帕金森氏病最新療法
    中證網訊(記者 王輝 徐金忠)10月30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前沿話題講堂上,「腦起搏器」之父——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教授,介紹了一種使用近紅外光照射腦組織的帕金森氏病最新療法。帕金森氏病是困擾人類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
  • 前沿 | 腦起搏器之父將啟動近紅外光照射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研究
    ——近紅外光照射。目前,通過動物實驗,近紅外光照射療法展現出了初步的治療潛力。其臨床試驗研究已經在今年年初得到批准,即將開展。據了解,雖然DBS(腦深部電刺激)是迄今為止治療帕金森病非常有效的手術方法,但患者神經退行性的變化過程沒有停止,仍屬於對症治療呢。作為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經元的退化死亡將隨著時間推移而惡化,且不可逆轉,震顫就是最顯著的表現。
  • 帕金森也能治癒?「腦起搏器」之父發明了近紅外光照療法
    在第三屆頂尖科學家論壇的一場腦科學峰會上,「腦起搏器」之父、2014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得主、法國神經外科專家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Alim Louis Benabid)教授講述了一種帕金森氏病最新療法——使用近紅外光照射腦組織。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帕金森氏病有了新療法!「腦起搏器」之父本納比:使用近紅外光照射腦組織
    在今天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前沿話題講堂」上,「腦起搏器」之父——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教授,介紹了一種使用近紅外光照射腦組織的帕金森氏病最新療法。由本納比及其研究團隊開發的「高頻腦刺激技術」,是迄今為止治療帕金森氏病最有效的手術方法。
  • 「腦起搏器」之父本納比:使用近紅外光照射腦組織
    在今天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前沿話題講堂」上,「腦起搏器」之父——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教授,介紹了一種使用近紅外光照射腦組織的帕金森氏病最新療法。 由本納比及其研究團隊開發的「高頻腦刺激技術」,是迄今為止治療帕金森氏病最有效的手術方法。本納比在本次演講中介紹了該研究的最新進展——在神經功能異常疾病領域,使用近紅外光照射腦組織,產生神經保護作用。
  • ...本納比正在進行近紅外光照射療法!|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帕金森氏病是困擾人類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前沿話題講堂上,「腦起搏器」之父——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教授,介紹了一種使用近紅外光照射腦組織的帕金森氏病最新療法。
  • 相關臨床前研究即將開展 帕金森患者或率先獲益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金小莫)訊,身體震顫、運動遲緩、肌肉僵硬,這些症狀往往讓人聯想起可怕的帕金森氏病——患者一旦患病後,神經元的退化、死亡將隨時間推移而不斷惡化,且不可逆轉。更可怕的是,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患者數量日漸增多,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增病例10萬人,預計到2030年,全球一半的帕金森病人在中國,達500萬人。怎麼辦?
  • 帕金森病有最新療法
    帕金森病是困擾人類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長期引發醫學界和民間的廣泛關注。10月3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舉行的科學前沿話題講堂上,「腦起搏器」之父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教授,介紹了一種使用近紅外光照射腦組織的帕金森病最新療法。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Alim Louis Benabid)是一位神經外科醫生,對帕金森病及其他運動障礙腦深層刺激手術的發展產生了全球性影響。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帕金森病最新療法是什麼 腦機接口居然可以不用電?「最強大腦」帶來最「潮」科技
    帕金森治療邁向新領域:神經保護帕金森氏病是困擾人類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患有帕金森病(PD)的人,可能連一些簡單的動作都難以完成。在科學前沿話題講堂上,「腦起搏器」之父、2014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得主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介紹了一種使用近紅外光照射腦組織的帕金森氏病最新療法。
  • 中晚期帕金森或可裝個腦起搏器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葉勇義、許詠怡)65歲的趙先生受帕金森病困擾
  • 醫生巧裝「腦起搏器」 讓70歲帕金森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林琳 通訊員馬遙遙)70歲老人受帕金森病困擾6年多,近段時間症狀加重,藥物已難以控制,經常手舞足蹈,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10月18日,武漢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為她裝上了「腦起搏器」,老人不久就將回歸正常生活。王璐主任為患者安裝「腦起搏器」。
  • ...大學醫學院的神經心理學家們正在進行一項試驗利用近紅外光(NIR...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顫麻痺,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具有高度異質性。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紋狀體DA含量顯著性減少而致病。 近期,佛羅裡達大學醫學院的神經心理學家們正在進行一項試驗利用近紅外光(NIR)來治治療帕金森病。
  • 中國啟動首批兩個胚胎幹細胞臨床研究,治帕金森和視網膜問題
    中國啟動首批兩個胚胎幹細胞臨床研究,治帕金森和視網膜問題 趙永新/人民日報 2017-04-12 08:14
  • 福建一中年女子患帕金森病 深圳醫生給她裝上「腦起搏器」
    前不久,妹妹從鄰居家打聽到,有一位陳富勇醫生老鄉在深圳是神經外科醫生,能做手術治帕金森。幾經聯繫後,姚女士的丈夫帶著她趕到了深圳大學總醫院。「開機」 立刻「斯斯文文」走路姚女士入院後,神經外科帕金森病小組醫生詳細問病史查體、進行美多芭衝擊試驗和相關檢查後,認為「帕金森病」診斷明確,並且姚女士的情況適合做一種叫「腦深部電刺激」的手術,能夠在藥物已經控制不好的情況下,更好地解決問題。
  • 眾志成城 2020關愛帕金森病患者公益活動啟動
    專業醫學界齊聚助陣公益 3月18日,由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醫諾千金醫療專項公益基金髮起的「關愛帕金森病患者」公益活動正式啟動。
  • 【六院新聞】我院神經外科成功開展腦起搏器植入手術 為帕金森病...
    【六院新聞】我院神經外科成功開展腦起搏器植入手術 為帕金森病患者「重啟人生」 2021-01-13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帕金森病創新療法:腦部近紅外光靶向激活線粒體功能
    而帕金森病(PD)中受影響的多巴胺能(DA)神經元由於基礎能量需求高,所以特別容易受到能量波動的影響。基於此,科學家們認為線粒體功能障礙是PD發病機制的候選因素之一。近紅外(NIR)光生物調節(PBM)被認為是通過增強細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來增強受刺激細胞的線粒體功能,從而阻止PD患者DA神經元的退變。
  • 科學家造出可在低能近紅外光分解的高分子材料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17日(北京時間)報導,最近,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研究人員宣布,他們開發出一種能在低能紅外光下分解的高分子材料,並成功地對首個新材料進行了實驗
  • 帕金森病治療莫錯過最佳時機—新聞—科學網
    前不久,在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帕金森及運動功能障礙學組聯合美敦力發起「擁抱鬱金香」項目啟動儀式上,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老年神經科主任王振福如是說。 早就醫,減少傷害 每年的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