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0 16: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些藥物易對肝臟造成損害
需要謹慎!
(圖片來自網絡)
肝臟是藥物代謝的主要場所,許多藥物在肝臟代謝後被清除。但有些藥物本身或其代謝產物對肝臟有毒性,或引起肝損傷,或產生藥物性肝病,所以,對肝病患者來說,在應用藥物時更需慎重。
常見的對肝臟影響較大的藥物有:
0
1
抗生素
如四環素、紅黴素等肝毒性較大;
0
2
鎮痛及鎮靜安眠藥
麻醉、鎮痛、鎮靜、安眠藥類藥物,主要在肝臟內代謝,因此在劑量和藥物選擇上應謹慎;
0
3
抗結核藥
常用的抗結核藥物,如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等均可引起肝損害,服用抗結核藥物的患者應定期來院隨訪肝功能;
0
4
解熱止痛藥
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藥物主要在肝臟中代謝,可引起轉氨酶升高、黃疸等。撲熱息痛對肝影響大,嚴重者可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用量越大,肝毒性發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圖片來自網絡)
0
5
抗腫瘤藥
幾乎所有化療藥物均可引起肝損害,輕者可出現肝功能異常,重者可導致中毒性肝炎或爆發性肝衰竭。甲氨蝶呤短期引起可逆性膽紅素和ALT水平增高,長期應用可引起肝纖維化,遷延不愈,導致肝硬化;阿糖胞苷小劑量可引起淤積性黃疸。環磷醯胺、馬法蘭、依託泊苷等大劑量聯合應用時可引起嚴重肝損傷等;
0
6
中成藥
中成藥中導致肝損傷的毒性物質與其含有的生物鹼、甙、毒蛋白、萜、內酯以及金屬因素有關,如雷公藤含雷公藤鹼等。何首烏及其製劑,如首烏丸等,引起的肝功能損傷不在少數,多表現為黃疸、肝酶升高、噁心、嘔吐等;
0
7
其他
如硝基呋喃妥因表現為慢性肝炎,替尼酸劑量依賴性形成黃疸,降血糖藥物引發嚴重肝損患者,胺碘酮可引起脂肪肝,維生素A引起肝纖維化和某些中藥如金不換導致的肝損傷。
肝病患者除在上述藥物的使用時需謹慎外,
還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01
不可濫用藥物
多種藥物同時服用,不僅會增加肝臟負擔,還可能造成藥物過量,藥物發生相互作用而產生藥物不良反應,藥師提醒患者應遵醫囑用藥,如有疑問,請及時來院向醫生或藥師諮詢。
02
避免使用曾出現過敏反應的藥物
藥物過敏大多數與肝臟代謝有關。對某一種藥物過敏的患者,往往對與該藥相似的一類藥物都有可能過敏,而大多數患者並不了解哪些屬於同類藥物。患者應記住自己曾發生過的藥物過敏史和過敏藥物,在就診時主動告知醫生,避免使用。
(圖片來自網絡)
03
警惕中成藥及中藥製劑可能帶來的毒副作用
大眾普遍認為中藥的毒副作用較輕,但並不是說無毒副作用。容易忽視的是,個體差異的存在使得個別患者可能出現較明顯的毒副作用,用藥不對症也可產生副作用。因此,服用中成藥或中藥製劑的患者也應留意服藥後有否不良反應,萬一發生,應立即告知醫生。
結語
總的來說肝病患者應該有計劃有規律的用藥。藥師提醒您,請一定遵醫囑服藥,切勿自行調整用藥方案,如有疑問,及時向醫生或藥師諮詢。
原標題:《這些藥物易對肝臟造成損害,需要謹慎!》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