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1歲大三學生捐骨髓救了貴州42歲患者:得知可以救人當即同意...

2020-11-29 瀟湘晨報

6月18日,省人民醫院血液科幹細胞移植病區血細胞分離室內,21歲的舒豪同學,安靜地躺在床上,開始捐獻造血幹細胞。當血液流向血細胞分離機的時候,很多人不知道,這裡正在進行一場從長沙到重慶的跨越千裡的生命接力。

舒豪是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軟體開發專業的一名大三學生,在校期間,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他不僅是老師的好助手,還是同學眼中的熱心小夥伴。

2018年在學校的一次義務獻血,讓舒豪「偶然」成為了中華骨髓庫的一員。「那次在學校的獻血車上,血庫中心醫務人員問我是否願意加入中華骨髓庫,為白血病患者提供一絲絲希望。」舒豪不經意地說,「我也沒有多考慮,想著只要能幫助到別人就好。」他當即申請加入,成為中華骨髓庫的一名志願者,並在當天配合完成了血樣採集和登記入庫工作。

2019年底,舒豪接到紅十字會的電話,通知他的幹細胞與一位42歲患者初配相合,這名患者來自貴州的一個貧困家庭,一直在重慶打工,也是家庭的頂梁柱,上有老父老母,下有兩個尚在讀書的兒女。

得知自己的造血幹細胞可以救人,舒豪沒有半點猶豫,當即同意配合進行體檢和造血幹細胞捐獻。

在忽然得知舒豪配對成功,要捐獻造血幹細胞時,家裡人多少有過擔心,也曾多次勸他再想一想。「既然幫人就要幫到底,能夠配對成功,很難得,能夠用自己的造血幹細胞救人一命,挽救一個家庭,我非常願意。」舒豪的話讓家裡人再也沒多話,默默地支持他。

2020年6月18日,舒豪捐獻的180毫升造血幹細胞在經過一場24小時的生命接力後,輸入到了患者所在醫院的無菌倉,挽救了貴州那位42歲患者的生命,也成功挽救了一個家庭。

「沒想到住在我上鋪的兄弟的一個善舉,能夠挽救一家人。」聽說班上的同學成了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住在同一個宿舍的劉景瑞同學在心裡暗暗為舒豪豎起了大拇指。

目前,這位來自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的大三男生舒豪已經是該校第二位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也是長沙第92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

通訊員陳茜李作威記者李柯夫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21歲醫學生捐骨髓救高三男孩?央視新聞,你們能不能遵守一下骨髓庫...
    今天晚上,很多網友都圈我一條微博,微博的內容是: #21歲醫學生捐骨髓救高三男孩#:救人是學醫人的使命】28日,在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1歲的南京中醫藥大學大二學生盧昕寧捐獻了造血幹細胞。受捐者是重慶一名患白血病的19歲高三男生。
  • 青島大三學子捐骨髓救堂哥 費用缺口大盼您伸援手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在青島理工大學的自習室內,大三學生李榜然正在聚精會神地看書。突然,腰部傳來的一陣疼痛,把他的思緒再次拉回到貴州老家堂哥李榜茗身上。大約一個月前,李榜茗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剛剛做完骨髓移植手術,弟弟李榜然就是骨髓的捐獻者。
  • 瀋陽:姐姐接力爸爸 捐骨髓救弟弟生命(圖)
    守在弟弟床邊,16歲的瑩月自願捐出骨髓接力救弟弟。他的兒子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去年12月,曹志江為兒子捐獻骨髓做了移植手術,本報曾以《我把骨髓給你,兒子你給我好起來》做過報導,然而兩個月後醫生宣布手術結果失敗。  12歲的生命就這樣沒救了嗎?看著兒子日漸蒼白的臉色,曹志江心在滴血。  「讓我來救弟弟吧,我願意給弟弟捐骨髓做移植,只要能救他怎麼都行。」曹志江的二女兒挺身而出。
  • 我捐骨髓有條件 就想知道她是誰
    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訊 :  本報記者 楊傑 實習生 劉坤 攝影 李祥雲  「我無償捐獻出來的骨髓是不是真的送給了別人救命,我的骨髓到底救了誰的命……我十分疑惑!」27歲的成都小夥子唐光輝願意捐獻骨髓,以挽救一名22歲南京白血病女孩的生命。
  • 一個電話就答應給陌生小孩捐骨髓,這個湖北小夥讓人敬佩
    彭先生是一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今年30歲。兩年前,一次義務獻血時,他填寫了自願捐獻骨髓申請書,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您與上海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您願意捐獻造血幹細胞嗎?"2017年9月,彭先生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被告知一名重病患兒需要他的骨髓移植才能存活。彭先生通過與當地紅十字會確認其真實性後,當即答應捐獻。
  • 女孩捐骨髓救哥哥 毫不猶豫地接受高風險的全身麻醉
    原標題:5歲女童捐骨髓救哥哥不喊痛 稱背上繃帶是勳章(圖)   中新網9月5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伊利諾州5歲女童夏綠蒂為了救雙胞胎哥哥布萊德利,勇敢接受捐骨髓手術,甚至從來不抱怨傷口會痛,還把背上的繃帶當作勳章
  • 8歲姐姐捐骨髓救4歲妹妹,媽媽剃光頭髮移植倉裡陪護
    在經過一系列檢查過後,趙小強給出了最好的治療方案,就是進行骨髓移植,「好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一定要進行骨髓移植,因為她已經沒有造血功能,支持不了她最基本的生命需要。」趙小強介紹到,其實就像是一塊地不能生長出莊稼了,必須要將土質更換才好,而最適合進行骨髓配型的就是兄弟姐妹。
  • 11歲湖北男孩欲捐髓救媽媽 醫生稱手術風險較高
    11歲湖北男孩欲捐髓救媽媽 醫生稱手術風險較高 2008年11月23日 14:22 來源:荊楚網 發表評論 蕭顥攝(圖片來源:荊楚網)   為救患白血病的母親,11歲的兒子要給生母捐獻骨髓。今日,這對母子將在協和醫院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昨晚7時30分,在協和醫院內科住院部8樓血液科的病床上,記者見到11歲的餘頤瑄。他躺在病床上,正在複習功課。
  • 為捐骨髓救爸爸,山東9歲男童每天吃五頓飯兩個月增重12斤
    33歲男子患白血病9歲兒子骨髓配型成功山東濱州鄒平市碼頭鎮的馬秋收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今年33歲,上有七旬老父母,下有三個幼子,妻子在家照顧孩子,他每個月3000多元的收入就是這個七口之家的主要經濟來源。
  • 我的骨髓和一個病人配上了 我捐還是不捐?
    我很矛盾,如果我不知道這個消息,也就算了,但現在我知道了,而且我是有能力去救他的……  先看看捐獻過程再做決定  「づ苝歐Xづ 」姓李,22歲,下沙育英學院學生,物流專業。高三畢業那年,小李參加了無償獻血,同時也加入了中華骨髓庫(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中華骨髓庫浙江分庫設在浙江省紅十字會,辦公室的周贇說,就是他給小李打的電話。
  • 90後大學生為救人棄考捐骨髓 學校為此提前考試
    近日,一則短短的新聞溫暖了所有看到的人:「孝感學院大二學生楊力偉(化名)收到骨髓庫通知,他的骨髓和上海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為挽救病人生命,他必須在7月4日到達北京空軍總醫院。而此時正值小楊期末考試,棄考影響畢業。小楊毅然決定棄考救人。學校得知後決定,全係為此統一更改考試時間。」
  • 12歲男孩欲捐骨髓救母:抽血再痛我也不怕
    在軍區總醫院血液科,12歲的蘇涵(化名),趴在無菌病房外的窗戶上,對著熟睡的媽媽,輕聲說道。  一個月前,蘇涵的母親葉珊(化名),還計劃著等兒子放暑假後,一家三口外出旅遊,看看世界。然而,突如其來的疾病卻將美夢打碎。今年6月,崇州女教師葉珊不幸罹患再生障礙性貧血,根治這種疾病,唯一的「解藥」是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救命骨髓從哪兒來?
  • 八成患者急待骨髓救命 廣東呼籲市民捐骨髓
    昨日廣東省紅十字會、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呼籲市民「用獻血的方式捐骨髓」 八成患者急待骨髓救命  時報訊 (記者 王道斌 實習生 楊小粵 通訊員 宋忠雷 林豔芬) 昨日上午,廣東省紅十字會、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聯合舉辦「用獻血的方式捐骨髓」採集活動。
  • 8歲男孩給爸爸捐骨髓:用我的血 多少都行(圖)
    8歲的男孩小峰(化名),仰頭問醫生。  「有你的血,他很快就好了呀!」醫生這樣回答他。  進病房的醫生們都說:為這個8歲的男子漢點讚!  昨天和前天,年僅8歲的男孩小峰,接受兩天的造血幹細胞採集,也就是俗稱的捐骨髓,他身體裡的355毫升,相當於一可樂瓶的幹細胞懸液,昨日全部輸入到身患血液病的爸爸體內。
  • 骨髓捐獻者臨時悔捐不能沒有負擔
    只是,對待骨髓捐獻者,是否應該增加一點來自於法律或道德的負擔?骨髓捐獻,捐獻的不僅是造血幹細胞,換回的不僅是一點點表揚,我們捐獻的是一種責任,換回的是一條生命。大部分案例表明,即便有輸血維持,重型地中海貧血患者的存活時間也並不長。而入院後的預處理,對患者的傷害極大,臨時悔捐很可能會剝奪患者原本的生存機率,並給患者家庭帶來沉重的心理打擊。
  • 9歲娃捐髓救父親:"奶奶不哭,我用我的骨髓救爸爸"
    3日下午,興化市人民醫院輸液室,9歲的付逸凡一邊打著點滴,一邊在做作業。揚子晚報記者採訪獲悉,興化男子付俊海患白血病後,根據醫院診斷,治療須骨髓移植,妹妹配型失敗後,9歲的付逸凡安慰奶奶:「奶奶不哭,我用我的骨髓救爸爸。」而捐獻骨髓後,付逸凡一直在感冒,為補上落下的課程,她在輸液的同時做作業。
  • 為給弟弟捐骨髓,畢節這個小姐姐20天狂增5斤!
    就讀於畢節一中高一(30)班學生李穩身患白血病姐姐李薇為捐骨髓狂增體重希望早日為弟弟捐獻骨髓
  • 「救人一命比什麼都重要」,塗料工從鹹寧趕來武漢義捐骨髓
    楚天都市報12月13日訊(記者劉閃 通訊員胡勇 章晟)今天,在武漢市中心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裡,歷經4小時的採集,鹹寧一家塗料公司車間主任杜先生捐出225毫升造血幹細胞,救助華南一名白血病女患者。按照國際慣例,造血幹細胞捐贈遵循「雙盲原則」,這意味著,杜先生與受捐者對彼此信息互不知曉。面對楚天都市報記者,杜先生淡淡的說:「我不需要受捐者知道,救人一命比什麼都重要。」接到通知毫不猶豫答應杜先生今年43歲,來自四川廣元。
  • 9歲男童每天吃五頓飯增重12斤 成功為父捐骨髓
    33歲男子患白血病  9歲兒子骨髓配型成功  山東濱州鄒平市碼頭鎮的馬秋收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今年33歲,上有七旬老父母,下有三個幼子,妻子在家照顧孩子,他每個月3000多元的收入就是這個七口之家的主要經濟來源。
  • 救人救到底!南陽「公益達人」再捐淋巴細胞助力患者康復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救人救到底!8月11日上午,提前一天冒著酷暑趕到鄭州的河南第500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南陽「公益達人」耿偉,在河南省人民醫院捐獻淋巴細胞(也稱「二次捐獻」),繼續助力同一位「有緣」患者的康復。「感覺這是一種緣分!因為2015年我答應對方捐獻造血幹細胞,第二次也絕對不會猶豫!」再次捐獻救人的耿偉,臉上的笑容與當年捐獻造血幹細胞時一樣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