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也需要「延遲滿足」

2020-12-05 hello貳小姐

人一生會遇到約2920萬人,兩個人相識的概率只有千萬分之五。誰都不知道在這兩千多萬人之中的我們會在對方身邊停留多久,但相遇本身就已經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了。但是就算這麼難得的愛情,也不能靠一時的激情來滿足。

高速發展的現代生活,時間都趨於速食化。腦海中出現的念頭,立馬就要開始執行,不管結果如何;想吃炸雞配啤酒,立馬就叫外賣,不管時間是大晚上還是說自己正處於減肥階段,反正一定要吃到;

想看一部劇,立馬上網找資源,不管自己是處於學習備考階段還是工作未完成的狀態,反正立馬要看到;

喜歡一個人,立馬傾其所有的付出對那個人好,也不管對方是怎樣的態度,也不理會朋友的對那個人品行的質疑。反正喜歡就要在一起。

可能會有人讚賞說這屬於行動派,而不是空想主義,亦或者是年輕就是要不計後果地去一次次嘗試。但結果只會是三分鐘熱度,無法堅持一件事,全憑自己的感覺走,完全失去理性,等享受完短暫的快樂之後卻是無盡的懊悔。

減肥期間吃炸雞,多多少少會有愧疚感,畢竟一口下去,這幾天受的苦白受了,然而一般都會自我安慰,沒事,對自己好一點沒錯。下次少吃點就好了。

舔狗式的愛一個人,最後醒悟發現對方根本不愛自己,或者對方根本就是渣男。也會安慰自己,誰年輕沒愛錯幾個人呢,何況我愛過就夠了。

及時行樂聽起來很美,每月的工資不用考慮攢著,買自己想買的,吃自己想吃的,甚至超前消費,至於下個月,以後再說。這樣感覺有種熱烈的乾脆感,但接下來呢, 你怎麼欺騙生活的,生活就會怎樣還回來。

最後總結出來一個道理,那些容易走的路都是下坡路,那些難愛的人都是錯的人。

願你的愛情是開心,且有營養的。

相關焦點

  • 挽回前傳:高級的愛情,是懂得掌握延遲的滿足
    「我對你這麼好,你還不懂得滿足?」而能讓你們的感情升溫有效且長久的方法就是——戀愛延遲術!戀愛延遲術的秘訣就是,讓你不要過快的回應他的感情,走進他的套路,而是通過有技巧的把控節奏,一邊吸引他,一邊了解他,最後牢牢抓住他的心。
  • 對寶寶「延遲滿足」,「延遲」和「滿足」缺一不可,你做對了嗎
    為何我會對寶寶有意識地進行延遲滿足的訓練?究竟延遲滿足對寶寶有哪些好處?延遲滿足有哪些好處?1.孩子學習自我激勵在「延遲滿足」的過程中,孩子需要不斷激勵自己「要忍耐,一會還會有更好的東西在後面」,這個過程是一個等待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不斷激勵自己的過程,寶寶要不斷告訴自己「忍住,才能獲得更好的」。
  • 什麼是「延遲滿足」延遲滿足教育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沃爾特·米舍爾教授設計了著名的延遲滿足實驗,隨機選擇幾十名孩子,每人面前放一塊糖,告訴他們糖可以吃,但如果等到他返回時再吃,可以多得一塊。實驗沒有結束,研究者繼續追蹤這些孩子長達20多年,那些能夠更好延遲滿足的孩子要比那些延遲滿足能力不強的孩子取得了更高的學歷、成績和工資。由此發現,延遲滿足能力可以很好地預測一個人未來的成就。那些能夠延遲滿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會很好,他們能夠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抑制衝動,抵制誘惑,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的實現。
  • 「延遲滿足」切勿生硬刻意
    其實,糖果實驗只是個性預測實驗,並不是告訴人們直接通過延遲滿足來訓練孩子的自控能力。這個實驗有個不足就是:並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這三分之二的孩子會有延遲滿足能力?怎麼讓孩子獲得延遲滿足的能力?如何把握延遲滿足的度?這些自控能力強的孩子到底來自什麼樣的家庭和有著什麼樣的養育方式?反而讓很多父母直接用這個結果盲目地刻意地去訓練孩子的延遲滿足。
  • 「即時滿足」和「延遲滿足」的道理
    但那種人被淘汰了,活下來的是我們這種不快樂的人,壓抑了欲望種地的,我們是春天種,等好幾個月,秋天吃,這個叫延遲滿足。採集的那個叫即時滿足,我們人類的發展史就是培養自己這種延遲獲得滿足的能力。 我們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生產力已經超過消費能力了,理論上說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就可以過上即時滿足的人生了,不太需要再延遲滿足自己了。
  • 明白「延遲滿足定律」的真實原理,你就知道如何讓男人深愛著你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如果兩個人能夠相互滿足的話,那麼他們才會產生愛慕之情,就是因為滿足才會產生依賴和吸引,但是過度的滿足和沒有原則的滿足,並不會使兩個人的關係變好。如果女人能夠明白延遲滿足定律的真理,也就知道了如何能夠讓男人去迷戀你。
  • 享受即時滿足,拒絕延遲滿足
    一、延遲滿足其實是壓抑當下的欲望,壓抑欲望會引起欲望反彈這是上個世紀著名的延遲滿足實驗。 實驗並未就此結束。米歇爾和其他研究人員繼續對當年的實驗參加者進行研究,直到他們35歲以後。研究表明,當年不能等待的人成年後有更高的體重指數並更容易有吸毒方面的問題。而耐心等待的人擁有了更大的成就。這個實驗被大眾所知以後,流傳的越來越廣,甚至被大家奉為真理。
  • 「延遲滿足」實驗留給我們的啟示
    延遲滿足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忍耐,即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棄眼前的誘惑。   如果寶寶要什麼,父母馬上給什麼,寶寶很容易養成性格急躁、不會等待、不懂珍惜、不會感恩等不良品性,這樣的孩子不但難以成功,更難以得到快樂。為此,我們有必要對寶寶進行延遲滿足的訓練。
  • 延遲滿足的謊言,被推翻了
    談到延遲滿足,很多人還知道一個著名的實驗——棉花糖實驗。即,找一組小朋友,面前擺一個棉花糖,告訴他們可以現在吃,也可以在15分鐘後得到2個棉花糖。然後跟蹤這些小朋友的成長軌跡。實驗發現,能夠等待15分鐘的孩子長大後意志力更強,學習更好,人生更加成功。之前我們也提到過「延遲滿足」這個概念,但今天,我們要推翻它。
  • 兩口子過日子,提升「幸福指數」的小套路:延遲滿足
    當然,有的人則認為,婚姻生活本來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是一種由濃烈逐漸走向平靜的愛情。但是,平靜如水的婚姻和幸福並沒有衝突,你沒有在你的小日子裡體會到所謂的美滿,就是因為你們兩口子的「幸福指數」不夠高。要提升你們之間的幸福指數,就一定要學會這個小套路——延遲滿足。
  • 價值投資與延遲滿足
    因此不難看出,價值投資者一般會具備「延遲滿足」這樣一種心理特徵,也就是為了長遠目標和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選擇取向。「延遲滿足」也是一種經過練習可以獲得的心理能力。對價值投資者來講,就是學習克服眼前的困難,並力爭獲取長期收益的能力作者:儒峰
  • 「延遲滿足」的概念,大多數家長都理解錯了!
    這一切,都是那個被誤讀的「延遲滿足」惹出的禍。「延遲滿足」能否有效的秘訣,不在於「延遲」而在於「滿足」在聊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首先,「無條件滿足」是訓練孩子「延遲滿足」的必要前提。在孩子3歲之前,父母要儘可能地不設條件地去滿足孩子各種身心對父母的需求,比如餓了要餵、哭了要回應,這份「無條件的滿足」是幼兒最需要的身心依靠,孩子的內心是相信父母在一定的「延遲」之後,會給予他食物、擁抱和愛的,所以他才會具備延遲滿足的能力。
  • 你對孩子的要求是「延遲滿足嗎」?
    爸爸對孩子延遲滿足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 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在一所幼兒園做了一個小遊戲,他告訴幼兒園的孩子們:「現在你們面前桌子上的棉花糖是專門給你們吃的,你們可以選擇現在就把他吃掉,也可以選擇等我回來再把棉花糖吃掉,不過如果你們願意等我回來,作為獎勵,我會再給你一顆棉花糖
  • 教育陷阱——「延遲滿足」,你還在把它當聖經嗎?
    "能夠等待、具備'延遲滿足能力'的孩子就會走向成功!"於是乎,"延遲滿足"如同聖經一樣被廣大家長趨之若鶩,奉為圭臬。然而,這卻讓家長們陷入一個教育陷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他們認為只要"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就能培養一個有自控力、有遠見的優秀孩子。
  • 越是厲害的人,越懂得「延遲滿足」
    這就是我們與成功、優秀的人之間的差別:他們懂得「延遲滿足」。越是厲害的人,越懂得「延遲滿足」。什麼是「延遲滿足」?專業上是這樣解釋的:延遲滿足是指一種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簡而言之,延遲滿足反應了一個人抉擇的智慧與格局,反應了一個人的強大自我控制能力。
  • 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訓練,你用對方法了嗎?
    延遲滿足是指一種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的發展是個體完成各種任務、 協調人際關係、 成功適應社會的必要條件。最近看一篇文章其中舉了一個例子,一位媽媽在了解到延遲滿足可以訓練孩子的自律能力之後,對孩子事事進行約束,事無巨細通通延遲,甚至包括吃飯,喝水,上廁所,美其名曰延遲滿足。每個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環境下,他的需求和表現都會不一樣,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因時因地因人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
  • 延遲滿足的孩子,是怎樣默默地等待成功的到來的?
    延遲滿足指的是深諳更有價值的結果,而抵禦眼前的誘惑,在等待中控制自己的欲望,最後贏得更多的價值。0120世紀60年代,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米歇爾設計了著名的延遲滿足實驗。孩子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可以通過對延遲滿足的控制進行預測,看孩子能不能控制短期的欲望,而獲得更長期的能力,得到的不僅僅是棉花糖,而是金錢、職業、情感方面更多的收穫。03中國文化中有兩個成語是跟延遲滿足相關聯,一個是殺雞取卵,一個是路遙知馬力。殺雞取卵就是及時的滿足,等不到這個雞下蛋了,迫不及待的就把雞殺了,獲取眼前的利益,和飲鴆止渴差不多。
  • 懂得延遲滿足,你的人生真的就贏了一半嗎
    市面上有許多吹噓「延遲滿足能力」的文章,他們告訴你,做到延遲滿足,你的人生就贏了一半;不懂延遲滿足,你才會過著失控的人生。但大家其實,都誤解了「延遲滿足」。
  • 心理學家的研究:棉花糖實驗,延遲滿足對孩子自控力發展的影響
    養育孩子的家庭,很多父母應該對延遲滿足這個詞不太陌生,但是對延遲滿足的具體的做法和理解,可能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見解。只從字面意思上來看的話,很多家長以為延遲滿足就是對於孩子的要求拖延滿足。其實這和延遲滿足的本意並不一致,延遲滿足不像字面意思那樣拖延或延後滿足,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白,為什麼要對孩子進行延遲滿足?01延遲滿足和自控力的關係延遲滿足可以幫我們培養孩子性格中沉穩的一面,也就需要提升孩子對自我管理的的自控能力。
  • 愛情來源於需要的滿足,男人和女人在愛情中,主要需求是不一樣的
    在第一種情形中,配偶因需要未能得到滿足而感到失望。在第二種情形中,雙方則是故意傷害彼此。哈裡博士認為導致第一種衝突產生的原因在於「彼此關懷不夠」,第二種衝突在於「彼此保護不夠」。坊間關於兩性關係的著作已經很多了,不得不說這是我讀過的婚姻經營類書籍中讓我收穫最大的一本。不故弄玄虛,不扯概念,接地氣,具體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