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視的細胞色素P450「臨床必備」

2020-11-27 騰訊網

本文作者:Miller博士,麻薩諸塞州新罕布夏州埃克塞特市大腦健康中心精神病醫生、醫務主任。

醫生在開處方時,藥物在分子水平上經歷了什麼過程?

在過去的30年裡,精神病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本文中,Miller博士解釋了在處方藥物時細胞色素P450 (CYP)系統的重要性,以及所有臨床醫生都需要從最基本的層面理解藥物-藥物相互作用的影響。

他舉了兩個例子。

第一個與一位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的女性有關,她正在接受他莫昔芬的治療,這是她正在進行的慢性化療和治療方案的一部分。

他莫昔芬是一種前藥,它很難與雌激素受體結合,而雌激素受體是治療的目標。它必須通過細胞色素P450 2D6 (CYP2D6)途徑進行代謝,轉化為其兩種活性代謝物:4-羥基他莫昔芬和內皮昔芬。這兩種代謝物在雌激素受體上的效力大約是他莫昔芬的100倍,被認為是有效的治療分子。

在精神病學中,我們有三種常用的抗抑鬱藥,氟西汀,帕羅西汀和安非他酮,它們能有效抑制CYP2D6。如果女性服用這三種抗抑鬱藥物中的一種,並且也開了他莫昔芬,那麼僅僅因為藥物和藥物的相互作用,她們就無法將他莫昔芬轉化為其活性代謝物,因此她們就無法獲得治療的益處。最終的結果將是他莫昔芬沒有臨床活性,從而抵消了治療的任何益處。

這是一個重要的例子,說明了在CYP系統中理解藥物與藥物的相互作用是具有臨床意義的。

第二個例子是阿片類藥物領域,它一直沒有得到充分重視。例如,我們知道可待因對μ阿片受體幾乎沒有活性。當可待因通過細胞色素P450 2D6代謝途徑時,它會代謝成嗎啡,其效力是可待因的20倍左右。

FDA在可待因說明書上有黑框警告說,如果一個患者是CYP2D6的「超快速代謝者」(約佔總人口的1%),則該患者服用的可待因會代謝成更有效的嗎啡,從而面臨呼吸抑制和死亡的風險。

如果患者服用可待因,並且他們是CYP2D6的「弱代謝者」,或者同時服用抑制CYP2D6的3種抗抑鬱藥中的一種,則大部分可待因都不會代謝成嗎啡,患者可能就沒有鎮痛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實際上可能不是裝病或尋求藥物,而是他們沒有得到足夠的嗎啡水平來提供止痛作用。

這種藥理學還可以擴展到另外兩種常用的止痛藥:氫可酮和羥可酮。兩者都是具有一些鎮痛作用的前藥,但它們均通過CYP2D6系統代謝為更有效的活性代謝物氫嗎啡酮和羥嗎啡酮。

與可待因和嗎啡一樣,患者的CYP2D6表型,以及是否使用氟西汀、帕羅西汀或安非他酮,都能對因人而異的鎮痛效果產生影響。

相關焦點

  • 通過iPS細胞治療視網膜色素變性 日本批准細胞膜片移植臨床項目
    該計劃顯示,通過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培養出視網膜的細胞,並可將該細胞移植給患有視網膜色素變性的患者。日本厚生勞動省於6月11日已批准了該計劃臨床試驗部分的實施。預計該臨床試驗將在一年內進行首次移植手術。iPS細胞研究被日本稱為「夢一般的技術」。
  • 論文解讀 |細胞色素P450單氧酶在嗜鹽古菌紫膜形成和菌紅素積累中的作用
    該文從基因、表型和轉錄組水平上綜合研究了細胞色素單氧酶P450在極端嗜鹽古菌紫膜形成和菌紅素積累中的作用。引用信息如下:極端嗜鹽古菌鹽桿菌Halobacteriaceae salinarum存在於飽和NaCl的極端環境中,除高鹽外,對紫外線輻射、電離輻射以及乾旱的耐受能力較強。
  • 視網膜色素變性基因治療再添力證:RPGR視網膜色素變性的臨床試驗...
    RPGR基因是X連鎖視網膜色素變性(RP)最常見的致病基因。臨床特徵表現為兒童時期出現視杆和視錐細胞退化,導致嚴重的視力下降和視野縮小。目前沒有針對RPGR相關RP的治療方式,儘管基因治療在一些動物模型中體現出一定的有效性,但還沒有患者臨床試驗的結果報導。
  • 遺傳性眼病系列講座第四期:錐杆細胞營養不良及黃斑變性的臨床和...
    錐杆細胞營養不良及黃斑變性的臨床和分子遺傳學特點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往常見的致盲眼病(如老年性白內障和沙眼等)通過藥物或手術可以達到有效控制甚至治癒;而大部分遺傳性眼病即使手術治療,效果也不甚理想。
  • Cell:解析細胞凋亡過程相關的細胞色素C
    近日,國際著名雜誌Cell刊登了來自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聖裘德童研究醫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成果「Sphingolipid Metabolism Cooperates with BAK and BAX to Promote the Mitochondrial Pathway of Apoptosis」,在文章中,研究者解析了細胞凋亡相關的細胞色素
  • 納米脂質體攜帶特效藥可靶向殺滅黑色素瘤細胞
    核心提示: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納米顆粒,其可以將治療黑色素瘤的藥物直接運輸到癌症患處。藥物可以被包裝裝載於脂質球中,這種脂質球明顯小於頭髮的寬度,這就可以使得脂質球溶解於血流中從而抑制副作用的產生。包含藥物的納米顆粒隨後會隨著血流運輸至腫瘤患處,在腫瘤患處不斷積累並且釋放藥物殺滅癌細胞。
  • 20%黑色素瘤長期完全緩解!這家公司正開發領先的實體瘤細胞治療
    細胞治療技術(celltherapy)創造過許多治癒血液腫瘤的奇蹟,然而對於實體瘤卻效果欠佳。Immetacyte開發的TIL生產方式十分安全,首個適應症是惡性黑色素瘤,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是存在於病人腫瘤內部的白細胞(T細胞,B細胞,NK細胞等)。
  • 脈絡膜黑色素瘤
    【概述】脈絡膜黑色素瘤是成人最多見的眼內原發性惡性腫瘤,起源於葡萄膜色素細胞,西方國家發病率為6/1000,
  • 高危3期黑色素瘤術後輔助治療!諾華Tafinlar+Mekinist結果公布
    在全球範圍內,每年確診超過28.5萬例黑色素瘤病例,其中約一半攜帶BRAF突變。接受手術切除的III期黑色素瘤患者可能有復發的風險,因為黑色素瘤細胞可能在術後殘留在體內。相關研究表明,高危III期黑色素瘤患者,大多數復發通常發生在5年內。
  • 新型TCR療法tebentafusp治療葡萄膜黑色素瘤
    近日,該公司公布了在研TCR療法tebentafusp(IMCgp100)治療轉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mUM)3期IMCgp100-202臨床試驗(NCT03070392)的陽性結果。數據顯示,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與研究者選定的治療選擇相比,tebentafusp治療表現出強勁療法、顯著延長了總生存期(OS)。
  • 信達生物抗CTLA-4單抗I期臨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蘇州2018年10月18日電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今日宣布:由公司自主開發的重組全人源抗細胞毒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CTLA-4)單克隆抗體(研發代號IBI310),I期臨床研究已經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 治療罕見黑色素瘤!AB Science新型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2019年08月06日訊 /生物谷BIOON/ --AB Science公司近日公布靶向抗癌藥masitinib黑色素瘤III期臨床研究AB08026的分析數據。該研究是一項開放標籤對照研究,在受體酪氨酸激酶c-Kit(CD117)近膜結構域(JMD)中存在一個突變的不可切除性或轉移性III期或IV期黑色素瘤患者中開展,評估了masitinib(7.5mg/kg/天)相對於達卡巴嗪(dacarbazine)的療效和安全性。主要終點是客觀緩解率(ORR)。
  • 白雪茫茫下的色彩世界——「天然色素」
    而微生物能夠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生存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們自我產生的色素。微生物生產的一些色素具有在冷脅迫下調節膜流動性的功能,以此來促進微生物的代謝進程;有些色素可以降低紫外線輻射、超氧化物與氮反應等對微生物造成的損害;有些色素還能吸收光照以提高微生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促進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有些色素甚至還可以充當抗生素,以調節微生物群落。
  • 轉錄因子CncC調控多個細胞色素P450基因賦予馬鈴薯甲蟲對馬鈴薯植物異感化合物和吡蟲啉的適應性
    RNAi幫助沉默鑑定了4個細胞色素P450基因(CYP6BJa/b, CYP6BJ1v1, CYP9Z25,and CYP9Z29),這4個基因對於植物異源化合物和吡蟲啉代謝都是必須的。這些P450基因被外源轉錄因子CncC和Maf所調控。通過螢光報告分析對CYP9Z25啟動子的研究鑑定了CncC和Maf的兩個結合位點(GCAGAAT and GTACTGA)。
  • 細胞色素bd氧化酶可促進耐硫細菌的呼吸與生長
    《科學報告》發表的一項研究The Terminal Oxidase Cytochrome bd Promotes Sulfide-resistant Bacterial Respiration and Growth表明,細胞色素
  •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楊茂君教授研究組首次報導人源細胞色素c氧化酶的...
    完整的人源細胞色素c氧化酶由14個亞基組成一個單體,而不是教科書中所認為的兩個13個亞基組成的二聚體,這項工作糾正了二十多年來在細胞色素c氧化酶的結構生物學研究中的錯誤,拓展了對細胞色素c氧化酶的認識與理解。呼吸作用是細胞內最基本的能量代謝活動之一,生物體攝入的有機物在細胞內通過一系列生化反應後生成水、二氧化碳和其他產物,並釋放出能量。
  • Array黑色素瘤新藥三期臨床大獲成功,有望明年上市!
    ,達到主要臨床終點,為明年FDA上市批准掃清了障礙。Array牽手Pierre Fabre探路腫瘤新藥)Binimetinib是以MEK為靶點的抗黑色素瘤新藥,是高效的BRAF抑制劑,適應於NRAS 基因突變型黑色素瘤患者,該類型佔黑色素瘤患者的20%。
  • 遠大醫藥(00512):TAVOTM 治療耐藥轉移性黑色素瘤註冊性臨床試驗...
    智通財經APP訊,遠大醫藥(00512)公布,該集團在腫瘤免疫領域及 DNA 技術研發平臺 OncoSec Medical Incorporated (NASDAQ:ONCS) (OncoSec,為該集團的一間聯營公司)發布核心產品 TAVOTM 與 KEYTRUDA® (可瑞達,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單抗)聯合治療抗 PD-1 檢查點耐藥轉移性黑色素瘤的註冊性
  • 淋巴可保護轉移性黑色素瘤細胞免於肥大症
    淋巴可保護轉移性黑色素瘤細胞免於肥大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1 15:02:45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Sean J. Morrison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君實與捷思英達合作:PD-1單抗聯合ERK抑制劑JSI-1187臨床研究
    目前,已經有多款針對MAPK上遊激酶的抑制劑上市,用於治療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甲狀腺癌等,比如BRAF抑制劑維莫非尼,達拉非尼,MEK抑制劑曲美替尼、考比替尼等,證明了通過抑制MAPK這條信號通路對抗腫瘤的有效性。雖然靶向抑制「BRAF+MEK」的聯合療法(比如達拉非尼+曲美替尼)在黑色素瘤和其他癌症中顯示出比單藥具有更顯著的藥效,但大多數患者最終都會產生耐藥性和疾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