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Miller博士,麻薩諸塞州新罕布夏州埃克塞特市大腦健康中心精神病醫生、醫務主任。
醫生在開處方時,藥物在分子水平上經歷了什麼過程?
在過去的30年裡,精神病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本文中,Miller博士解釋了在處方藥物時細胞色素P450 (CYP)系統的重要性,以及所有臨床醫生都需要從最基本的層面理解藥物-藥物相互作用的影響。
他舉了兩個例子。
第一個與一位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的女性有關,她正在接受他莫昔芬的治療,這是她正在進行的慢性化療和治療方案的一部分。
他莫昔芬是一種前藥,它很難與雌激素受體結合,而雌激素受體是治療的目標。它必須通過細胞色素P450 2D6 (CYP2D6)途徑進行代謝,轉化為其兩種活性代謝物:4-羥基他莫昔芬和內皮昔芬。這兩種代謝物在雌激素受體上的效力大約是他莫昔芬的100倍,被認為是有效的治療分子。
在精神病學中,我們有三種常用的抗抑鬱藥,氟西汀,帕羅西汀和安非他酮,它們能有效抑制CYP2D6。如果女性服用這三種抗抑鬱藥物中的一種,並且也開了他莫昔芬,那麼僅僅因為藥物和藥物的相互作用,她們就無法將他莫昔芬轉化為其活性代謝物,因此她們就無法獲得治療的益處。最終的結果將是他莫昔芬沒有臨床活性,從而抵消了治療的任何益處。
這是一個重要的例子,說明了在CYP系統中理解藥物與藥物的相互作用是具有臨床意義的。
第二個例子是阿片類藥物領域,它一直沒有得到充分重視。例如,我們知道可待因對μ阿片受體幾乎沒有活性。當可待因通過細胞色素P450 2D6代謝途徑時,它會代謝成嗎啡,其效力是可待因的20倍左右。
FDA在可待因說明書上有黑框警告說,如果一個患者是CYP2D6的「超快速代謝者」(約佔總人口的1%),則該患者服用的可待因會代謝成更有效的嗎啡,從而面臨呼吸抑制和死亡的風險。
如果患者服用可待因,並且他們是CYP2D6的「弱代謝者」,或者同時服用抑制CYP2D6的3種抗抑鬱藥中的一種,則大部分可待因都不會代謝成嗎啡,患者可能就沒有鎮痛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實際上可能不是裝病或尋求藥物,而是他們沒有得到足夠的嗎啡水平來提供止痛作用。
這種藥理學還可以擴展到另外兩種常用的止痛藥:氫可酮和羥可酮。兩者都是具有一些鎮痛作用的前藥,但它們均通過CYP2D6系統代謝為更有效的活性代謝物氫嗎啡酮和羥嗎啡酮。
與可待因和嗎啡一樣,患者的CYP2D6表型,以及是否使用氟西汀、帕羅西汀或安非他酮,都能對因人而異的鎮痛效果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