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跑步時配速總不如別人?原因或許很意外,和強壯體格有關

2020-12-05 騰訊網

在跑步能力的各項指標中,配速是重要的一個。世界著名馬拉松選手肯亞的基普喬格,他的全馬最好成績是1小時59分40秒,平均配速是2分50秒,這是能力的象徵。不過,對於大眾跑者來說,大家大可不必羨慕嫉妒恨,因為只要跑起來你就實現了健康跑步的價值。

但是,我們也無法忽視配速。通常,配速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1運動量超過自身負荷(包括新手跑者的情形),2呼吸方式不正確,3自身是遺傳性哮喘病等過敏體質,這些情況下配速都不會很快。此外,雖然你曾對自己的健壯體格引以為豪,不過在跑步方面,你可能就不會沾沾自喜了。一般來說,即便是長期跑步的人,在配速上體格健壯的人要慢於體型清瘦的人。

左清瘦右健壯

拿基普喬格來說,他的體脂率肯定很低,BMI(身體健康指數)肯定非常標準。他在2019年10月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1:59挑戰」賽上,以1小時59分40秒完成全馬,平均配速是驚人的2分50秒,他是非常清瘦的。

除了基普喬格之外,國內外全馬跑進3小時的精英跑者們大多是這樣的體型,看上去偏「瘦」。一般來說,清瘦的跑者更容易也能夠更快速地調動肌肉和內臟,參與到比平時運動量大得多的激烈運動中。對於長期的跑者來說,在運動負荷(強度)和呼吸方式大致相等的條件下,體型清瘦者更容易提升配速,而且配速更快一些,且身體也能更好地適應。

相反,體格健壯的跑者並非這樣。有這樣一個生活例子,登上海拔5000米以上氧氣稀薄的高山,體格健壯者比清瘦者更易缺氧,原因就是前者在相同時間內的需氧量更大。跑步也是如此,一跑步就喘,表現出來的就是配速很難提高,心率還快,除了文章開頭提到的3種情形,配速慢就非體格健壯者莫屬了。

就拿處在中年人行列而又比較健壯的筆者來說,第一公裡時心率就常常一下飆升到160以上,屬於「一跑就喘」的類型,配速一般在530-630的範圍。但是,跑過3公裡的「痛苦期」之後,身體就能逐漸地很好地適應了。因此,跑到5公裡、10公裡、甚至半馬,配速也不會下降太多(跑全馬時下降得多一些)。但是,即便刻意訓練,配速也不會提升太多,這就是筆者的跑步節奏。因此,跑友們大可不必為了配速總不如別人而鬱悶不已。

當然,對於愛好長期跑步的體格健壯者來說,提升配速不是「無藥可救」。跑友們可以通過定期跑步(建議至少隔天一跑)、定量跑步(建議平均每天至少5km)、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保證睡眠質量、增強腿部力量等等,循序漸進地也可以提升一定程度的配速。

每個人的體質並不相同,別人的配速能達到5分鐘、4分鐘甚至更快,這不表明人人都可以跑這麼快。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記跑步的初心,為了什麼而跑。不必為了攀比配速而跑,跑起來就行,跑步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超越自己就是最大的突破,就是健康跑步的價值所在!

-END-

部分照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原創文章觀點,歡迎關注,

如有不同意見,也可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都是速度指標,為何跑步用「配速」而非「時速」?3個原因請明白
    但事實上的原因卻並非如此,起名有意涵,跑步用「配速」也有其內在的原因。 配速,是長跑訓練中常被使用的一個概念,通常指「每公裡跑所用的時間」,比如小李的的5公裡跑平均配速是5分30秒,如果小李是老司機,他肯定更關心每公裡的實際配速。而且現在幾乎所有跑步軟體中都普遍採用「配速」這個概念,而不是「時速」。為什麼呢?
  • 跑步配速到底有多重要?怎麼提升配速?
    長期進行跑步訓練的跑友對於跑步配速這個名詞都不會陌生。配速,是指在完成一段跑步過程中,每跑1公裡所用時間的平均值。簡言之,就是你跑步時的速度快慢。01配速和速度Pace and speed那麼配速和速度又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可以簡單認為配速和速度是倒數關係。
  • 為什麼別人比你跑得快?這四點你不如他!
    為什麼都是人,基普喬格用2分50的配速跑完馬拉松依然能談笑風生。而你用6分配速跑完馬拉卻以筋疲力盡,受盡痛楚?其實,他們比你快是因為他們身上有這四點你不如他們!天賦小王和小陳兩人身高一樣,體重一樣,同時擁有良好的睡眠質量和飲食,也使用同一套訓練計劃。但是在10公裡的比試中,小王卻比小陳快了整整1分鐘。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是天賦的重要性。
  • 跑步初學者配速每公裡十分鐘正常嗎?
    跑步初學者配速每公裡十分鐘正常嗎? 這麼慢的速度,讓任何一個正常人來跑都是不正常的! 我曾經為了比對跑步速度與走路速度的差距,特地開了跑步軟體測量了我慢悠悠散步的走路速度(下圖為真實測量記錄)。
  • 跑步5公裡要多長時間?配速年齡對照表,你達標了嗎?
    導語: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漸地提高,人們更加注重生活質量,健身運動也成為大部分人保持健康的一種方式,有些人比較喜歡晨跑,有些人就比較喜歡夜跑,跑步是大部分人都能做到的運動,可以不用分時間地點,不過能跑多久,就跟每個人的個人體質有關,像5公裡,對於長期堅持跑步運動的人來說,可能只是剛剛開始
  • 5公裡的配速如何提升?附5公裡配速等級表,對照參考
    5公裡對於跑步大神來說只能是熱身,但是對於新手跑者來說,絕對算是一個裡程碑式的目標。那麼為什麼新手要從5公裡開始呢?從難易度來看,5公裡的距離不算太遠也不是太近,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跑完大概需要30-40分鐘,作為跑步新手,如果能不間斷跑完5公裡,就意味著具備了30分鐘中強度耐力運動的能力。
  • 身體前傾是精英才掌握的跑步技術?那是因為很多人不清楚背後原因
    但是,如果我們進一步深入討論這種姿態的形成,還是可以幫助普通跑者懂得為什麼不要刻意模仿,以及如何培養自己優良的『身體前傾』跑姿的方法。為什麼普通跑者不應該刻意在跑步中保持身體前傾雖然我們可以看到能夠保持良好跑步姿態的跑者,身體總是會略略前傾的,但這個動作並非一種刻意的行為,而是由於跑步節奏和速度,由身體自發調節出來的。
  • 44歲中年女性10公裡跑配速7分半,水平如何?
    假設你是一個能夠長期堅持跑步健身的朋友,你一定會關心自己的跑步速度,和別人比處算是快還是慢?44歲的女性,10公裡跑配速7分30秒,這個水平到底如何呢?以13億國人為參照,你的10公裡跑水平如何?根據國家體總公布的全民健身數據推算,全國能夠每周堅持至少2次的跑步愛好者一共也就1600萬人左右,只要你能夠完成10公裡跑你的水平在13億中國人裡那也是絕對屬於名列前茅了。這不是你跑得多快、別人跑得多慢的區別,而是你能跑完大多數人根本不具備10公裡跑能力的差別。所以,恭喜四十多歲人到中年還能完成10公裡跑的女性朋友,眾多大老爺們都不如你們,你們都是好樣的!
  • 韓寒轉型成跑步大神?配速3分43 的他是如何做到的
    昨日傍晚,韓寒在微博上曬出了自己的跑步動態,並配文表示:今年第一次在體育場的訓練,感覺快到夏天。細心的跑友很快就發現,韓寒此次在操場上跑了5公裡,用時僅18分36秒,平均配速快至3分43秒/公裡,比大多數資深跑者的跑步速度都要快,堪比業餘大神的水平。
  • 5公裡,如何提升配速?
    而對於一些進階跑者來說,他們更需要的是一種突破,所以怎麼樣來提高配速成為他們的難題之一。但是想要提高5公裡的配速,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需要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最好能結合自身來制定一套完整的訓練計劃。
  • 實測報告:跑步消耗的卡路裡主要和什麼有關?
    跑步消耗的卡路裡主要是和什麼有關?是公裡數?還是平均配速?查看了下我這幾天的跑步數據:這樣看起來比較累,匯總數據如下:對每公裡卡路裡的消耗進行計算,黃色格子部分,從左到右,依次為62.5、62.1、63.12253,基本沒有太大變化,而第四組只用了第二組一半的時間,說明速度對卡路裡的消耗影響不大,而公裡數和消耗的卡路裡成正比例關係。
  • 配速快,就一定心率高?那是你不會跑
    通常情況下,配速是指一公裡所需時間,心率則是一分鐘心跳次數。一般追求健康跑的人,會非常注意心率問題,他們會根據通常所講的180-年齡來嚴格控制自己的跑步心率,會覺得,凡是超過這個值就是不好的,不科學的。這對於健康跑的人很適用,所以不追求速度的跑者完全按照這個配速跑是非常好的,這種方式不會使速度提升,但卻是保持健康的最佳選擇。
  • 用跑步來保持健康,每天跑多少比較好?10公裡還是5公裡?
    配速、距離、心率、節奏跑、間歇跑、LSD、馬拉松配速跑、亞索800、乳酸閾值跑、最大攝氧量……這些術語會讓一個跑步小白頭大!同樣跑十公裡,有的人用平均6分配速跑上一個小時,感覺很舒服,如果你讓平時跑步基本都是配速4分的人用6分跑上一個小時,對他來說就是一種折磨。但大家跑步的目的似乎殊途同歸。 你跑步為了什麼?
  • 一個人跑步是什麼感覺?沒跑步的人永遠不懂
    其實,只要有了開始,你堅持便是,並不至於那麼痛苦,好說歹說人生總得努力一把,總不能隨隨便便就敗給自己吧。所以向前吧,向上吧,哪怕只是自己一個人也要努力奔跑,活出自己的人生。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一個人那又何妨,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活法,一個人的奔跑依然可以跑出人生的快活。 1、一個人跑步,一個人的孤獨 一個人跑步,自然是孤獨的,但又可以獨享一個人的自由。試想,你有多久沒有過一個人的獨處?
  • 每天跑5公裡配速6分鐘,為何胸腹部脂肪依舊?這4個原因注意過嗎
    跑步減肥似乎是永恆的話題,有人用它來瘦腿,有人用它來消滅脂肪肝,還有人用它來瘦臉,當然更多的人用它來減大肚腩。但是為什麼有人每天跑5公裡,且每公裡配速達到6分鐘,怎麼肚腩和胸部的脂肪還是沒有減掉呢?這說明當前的運動方案(運動強度、頻率和時長,主要是運動強度)已經不能再產生減脂效果,必須對健身方案進行調整。而且平臺期不會只出現一次,只要你長期運動,平臺期一定會在你採用一種運動方案一段時間後出現,如果不想辦法突破,長達一年或數年的平臺期也是有可能的。
  • 跑步機上跑五公裡和外面跑道上跑五公裡有什麼區別?
    自己以前跑步都是在戶外,學校操場,或者自己規劃的城市道路。大家好,我是愛運動的小白,平時喜歡打羽毛球和跑步。跑步一般都是在學校操場,正好工作的地方附近就有一所大學,平時對外開放,一般隔幾天就會去那跑個5公裡。長期這樣跑習慣了,有一次和朋友去健身房的跑步機上跑步,上去只跑了幾分鐘就覺得不適應,下來後感覺頭暈暈的,我的朋友也和我一樣的狀況,也頭暈,後來我們改成在跑步機上快走才感覺好一些。
  • 用「魔法一英裡」跑,正確預測跑者的比賽配速與完賽成績
    跑圈裡有很多教練、運動學家發現並總結了一些配速計算公式,可以做為訓練和比賽目標設定的參考。 ,發現了最準確的完賽成績預期都和一英裡跑有關。 第一次做MM跑時,切忌開始就竭盡全力。前三圈可以採用較快但是自己感覺舒適可控的配速,最後一圈依據個人能力略微提速。記錄結果時最好每一圈的速度都能記下來。 完成第一次的MM跑後,以後的MM跑都可以比前一次更快一些。 跑步方法可以選擇不休息一次完成,也可以選擇走跑結合的方式。
  • 各階段配速對照表 根據自己的目標配速進行訓練
    1、最大攝氧量訓練  最大攝氧量訓練,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按照自己5公裡比賽的配速來進行跑步,重複600米到1600米距離的跑步,這裡5公裡的比賽配速,指的是在天氣、賽道、狀態等各方面都達到優良情況下進行的,在任何影響自己發揮最佳水平的條件下跑出的5公裡成績都不足為憑。
  • 5分配速是快跑?究竟什麼樣的速度才是慢跑呢?
    在跑圈裡,大部分都喜歡炫耀自己的速度,畢竟一旦曬出自己那3分多的配速,必將收到無數的點讚和誇獎,虛榮心能夠得到大大的滿足。而慢跑,被大部分人忽視了,畢竟跟別人說我跑8分配速,會遭到很多人的恥笑。但是,比起跑得快,慢跑才是跑步的主流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