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速度指標,為何跑步用「配速」而非「時速」?3個原因請明白

2020-11-25 騰訊網

有一個網友給我留言,問了一個看似超簡單的問題:為什麼跑步鍛鍊者都喜歡用「配速」的概念,而不是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時速」?

說真的,以前御行君還真沒有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如果不思考,好像「配速」就是「配速」,大家都這麼用了,還有什麼為什麼的。就像有人叫「張三」一樣,父母起的這個名字,沒有為什麼。但事實上的原因卻並非如此,起名有意涵,跑步用「配速」也有其內在的原因。

配速,是長跑訓練中常被使用的一個概念,通常指「每公裡跑所用的時間」,比如小李的的5公裡跑平均配速是5分30秒,如果小李是老司機,他肯定更關心每公裡的實際配速。而且現在幾乎所有跑步軟體中都普遍採用「配速」這個概念,而不是「時速」。為什麼呢?

原因1:配速概念的使用,和長跑運動速度控制的需要有關

首先,大多數人日常跑步鍛鍊的距離都在10公裡以內。如果採用「時速」的概念,則需要換算。比如某人某天跑了5公裡,配速是6分鐘,那麼總用時是30分鐘,換算成時速就是每小時10公裡。任何跑者立刻就會明白,這時候的「每小時10公裡」對跑者沒有多少意義,因為跑者沒有跑10公裡(跑10公裡的速度,也並不一定和跑5公裡的速度相等,因為體力和耐力都會衰減)。另外5公裡距離中每公裡具體用時多少,才能更精確地反應跑者的速度和能力。

注意,上面這個例子是為了方便,取整數了,實際跑步中每個人的速度肯定是有零有整的,進行換算是很麻煩的一件事。

顯然,「時速」的概念在跑步中使用,一是需要換算、太麻煩,二是用「小時」做衡量單位有點大,因為多數人都跑不到1小時。

那麼,超過1小時的跑步,適合採用「時速」的概念嗎?也不適合,後面原因二會談到。

其次,採用「配速」概念更有利於跑者精確控制每分鐘的實際速度。現在的跑步軟體中,都會在每公裡結束時語音提示跑者,剛剛跑完的一公裡用時多少。跑者立刻就可以知道跑快了,還是跑慢了,而且在下一個一公裡,估計需要加快一點還是慢一點。

跑步經驗越多的跑者,通過每分鐘配速調節跑步節奏的能力也越強。假設提示語是「當前時速每小時11.2公裡」,完全讓人摸不著頭腦。對於跑者控制每公裡速度來說,過於粗糙了。因為「小時」作為衡量單位太大了,不實用。

第三,通過「每公裡分鐘用時(即配速)」來控制速度更方便。舉個例子,如果對某個跑者說「請將速度保持在每公裡6分鐘」,和「請將速度保持在每小時9.5公裡」,請問哪個更好執行?顯然,前者更直觀、更方便。而後者,你沒有跑完1小時,就無法知道實際的速度。

更關鍵的問題在於,人不是機器,從第一分鐘開始到最後一分鐘結束,完全的勻速的跑是不存在的,而「時速」用在跑步上,恰恰是一個假設性的絕對勻速的概念。

在實際跑步過程中,如果一公裡的配速相差15秒或30秒,跑者就會有非常強烈的運動強度上的差別感。假設路人甲第一天跑5公裡平均配速是6分鐘,換算成時速就是每小時10公裡。第二天他又跑了5公裡,平均配速是5分45秒,換算成時速就是每小時10.45公裡。換算成時速後,兩者僅相差450米,對於「10公裡」這個物理概念來說,簡直可以忽略不計。而事實上這450米的差別,在配速上有15秒的差距,在身體感受上跑步的「痛苦感」很可能又上了一個等級。

顯然,用「時速」來控制跑速,對於指導跑者精準控制速度變化的敏感度,大大降低了。

原因二:配速和跑步的體能分配有關

當我們在進行長距離跑時,無論是自己訓練,還是參加馬拉松比賽,體能的分配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新手不知道或不會分配體能,一般剛開始跑得快,後半程乏力,越跑越慢。此時,配速客觀反映了跑步新手每公裡的實際用時情況。而老司機一瞧就會說,嗨,哥們,體能分配不對啊!

顯然對於有經驗的跑者,配速就太重要了。仍以5公裡跑為例,老司機往往會在第1公裡跑得較慢,甚至很慢,以便讓身體、心肺逐步適應跑步的節奏。在第2公裡時將速度提升起來,第3至第4公裡進行保持或再有一次小幅提升,最後一公裡時有足夠的體能保持當前速度,或者提速發起最後幾百米的衝刺。這個體能分配的過程,用「每公裡跑幾分幾秒」這樣的「配速」來控制最方便、也最準確。

貼士:有興趣的初級跑者,可以試一下上面提到的5公裡跑體能分配方案(用在2公裡或3公裡跑上都可以),你的平均配速將會有一個不小的提高。

特別是跑長距離時(10公裡、15公裡、半馬或全馬等,用時大多超過1小時),體能的分配更為重要。配速可以準確反映跑步過程中每一公裡、每一個階段的速度控制情況,而如果採用「時速」則只能獲得一個以小時為單位的平均值,完全掩蓋了每一公裡或每一個階段的實際速度情況,更無法指導體能分配。簡單點說就是,不實用!

原因三:配速和心率、節奏感有關

跑得快,心跳就快,反之則慢。所以跑步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心率水平來控制配速。經典跑步著作《丹尼爾斯經典跑步訓練法》在談到輕鬆跑的配速問題時說,輕鬆跑的心率應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5%至78%之間。以此心率指標為基礎,作者還列出了相應的輕鬆跑的配速範圍。

由於運動過程中心率的波動性,現在的大眾跑者一般會通過心率儀、運動手環等設備監控實時心率,然後通過跑得快一些或慢一些來調節配速。而配速的變化,又影響到心率的變化。這樣一個配速和心率相互作用的過程,是無法通過「時速」這麼「宏觀」的指標來控制的。

配速不僅影響心率,還和跑步的節奏感有關。當你提高或降低速度時,呼吸的節奏、步頻和步幅,以及它們之間是否協調一致,都會嚴重影響跑者的運動體驗和成績。有時候你覺得自己跑得很輕鬆,於是跑出了一個好成績,有時候卻發現自己身體很「笨重」,這和當天跑步節奏感的好壞有著最直接的關係。

好的跑步節奏感的基礎是,對於跑步的速度有良好的控制能力,這種控制能力包括了保持、減速、提速、根據身體感受調節速度等。這一切都離不開「配速」,而「時速」在把握跑步節奏感上幾乎毫無用處。

從跑者的運動體驗角度出發,可以說「配速」是一個更加立體、實用和有生命感的運動指標,而「時速」只是一個冷冰冰的物理概念。

「配速」和「時速」都反映速度,但「配速」才真正符合跑步運動的需要,對於制訂跑步方案、提高跑步水平有著獨特的作用,這正是「時速」這個物理指標不具備的!

圖片來源:本文配圖來自圖片授權網站。

未經許可,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和使用。

有轉載需要者,請留言聯繫,開設轉載白名單。轉載時需註明作者及出處。

本帳號已經授權「維權騎士」代為維護本帳號下所有原創作品的著作權益。未經本帳號授權,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本帳號所發布的原創作品。

有運動減肥問題?掃碼問一問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跑步時配速總不如別人?原因或許很意外,和強壯體格有關
    在跑步能力的各項指標中,配速是重要的一個。通常,配速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1運動量超過自身負荷(包括新手跑者的情形),2呼吸方式不正確,3自身是遺傳性哮喘病等過敏體質,這些情況下配速都不會很快。此外,雖然你曾對自己的健壯體格引以為豪,不過在跑步方面,你可能就不會沾沾自喜了。一般來說,即便是長期跑步的人,在配速上體格健壯的人要慢於體型清瘦的人。
  • 跑步配速到底有多重要?怎麼提升配速?
    長期進行跑步訓練的跑友對於跑步配速這個名詞都不會陌生。配速,是指在完成一段跑步過程中,每跑1公裡所用時間的平均值。簡言之,就是你跑步時的速度快慢。配速,指的是一次跑步過程中,平均每公裡耗時,單位是:x分x秒/㎞。速度,指的是完成一次跑步過程,平均每小時或每分鐘,運動了多少距離,單位是:㎞/小時。馬拉松計算平均配速的公式是時間除以距離。
  • 跑步初學者配速每公裡十分鐘正常嗎?
    跑步初學者配速每公裡十分鐘正常嗎? 這麼慢的速度,讓任何一個正常人來跑都是不正常的! 我曾經為了比對跑步速度與走路速度的差距,特地開了跑步軟體測量了我慢悠悠散步的走路速度(下圖為真實測量記錄)。
  • 韓寒轉型成跑步大神?配速3分43 的他是如何做到的
    昨日傍晚,韓寒在微博上曬出了自己的跑步動態,並配文表示:今年第一次在體育場的訓練,感覺快到夏天。細心的跑友很快就發現,韓寒此次在操場上跑了5公裡,用時僅18分36秒,平均配速快至3分43秒/公裡,比大多數資深跑者的跑步速度都要快,堪比業餘大神的水平。
  • 跑步5公裡要多長時間?配速年齡對照表,你達標了嗎?
    導語: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漸地提高,人們更加注重生活質量,健身運動也成為大部分人保持健康的一種方式,有些人比較喜歡晨跑,有些人就比較喜歡夜跑,跑步是大部分人都能做到的運動,可以不用分時間地點,不過能跑多久,就跟每個人的個人體質有關,像5公裡,對於長期堅持跑步運動的人來說,可能只是剛剛開始
  • 各階段配速對照表 根據自己的目標配速進行訓練
    想達到目標成績,就要有相應的配速能力,如果在平時都無法隨意駕馭目標配速,那麼在比賽中跑崩,狀態差等問題出現也就沒有什麼奇怪的了。今天,馬拉松助手給大家總結了各階段配速對照表還有三種提高馬拉松成績的最佳訓練方法。
  • 用跑步來保持健康,每天跑多少比較好?10公裡還是5公裡?
    同樣跑十公裡,有的人用平均6分配速跑上一個小時,感覺很舒服,如果你讓平時跑步基本都是配速4分的人用6分跑上一個小時,對他來說就是一種折磨。但大家跑步的目的似乎殊途同歸。 你跑步為了什麼? 每個人在決定跑步之前都會遇到這個問題,這是一個剛開始最容易回答的問題,都有一個明確清晰的理由,這個理由促使你穿上跑鞋踏上跑道;這又是一個之後最容易被遺忘被拋棄的問題,跑著跑著,人們就忘了當初跑步為了什麼,陷入對配速、跑量的攀比中,陷入對PB的迷戀中。
  • 5公裡,如何提升配速?
    5公裡,是每一個跑者經常跑步訓練的一個距離,但是每一個5公裡對於不同階段的跑者來說,有著不一樣的意義。很多新手跑步5公裡所帶來的是一種挑戰,但是只要經過長時間的一定訓練後,就會發現自己都能夠很輕鬆地跑進半小時。
  • 5公裡的配速如何提升?附5公裡配速等級表,對照參考
    ……每位初跑者都應該從5公裡開始5公裡,對於所有新手跑者都是一道坎。還記得當年在學校被體測支配的噩夢嗎?短短1公裡就能讓不少人感到絕望,更何況是5公裡?5公裡對於跑步大神來說只能是熱身,但是對於新手跑者來說,絕對算是一個裡程碑式的目標。
  • 每天跑5公裡配速6分鐘,為何胸腹部脂肪依舊?這4個原因注意過嗎
    跑步減肥似乎是永恆的話題,有人用它來瘦腿,有人用它來消滅脂肪肝,還有人用它來瘦臉,當然更多的人用它來減大肚腩。但是為什麼有人每天跑5公裡,且每公裡配速達到6分鐘,怎麼肚腩和胸部的脂肪還是沒有減掉呢?對照下面4點,看看是否出問題了:原因1:已經處於平臺期,想過調整運動方案突破平臺期嗎?從不運動或平時很少運動的人,在跑步減脂的初期(約1至3個月),通常減脂效果會非常快速而明顯。但隨著身體的適應,減脂效果也會慢慢消失,然後進入平臺期,體脂在一個水平上基本穩定,只會有小幅波動。
  • 用「魔法一英裡」跑,正確預測跑者的比賽配速與完賽成績
    加速跑不需要衝刺速度,只要用慢跑起步,慢慢提高到預期配速並保持5到10步即可,然後放慢速度轉至步行狀態。 再步行兩到三分鐘。 第一次做MM跑時,切忌開始就竭盡全力。前三圈可以採用較快但是自己感覺舒適可控的配速,最後一圈依據個人能力略微提速。記錄結果時最好每一圈的速度都能記下來。
  • 最長一次跑了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試試半馬?
    通常情況下,如果你能一口氣遊上一個半小時,估計跑了1.5公裡,又能一口氣爬上2小時以上,那麼這兩種運動或其中一種運動你每周都能保持在這種狀態,即使在通常情況下一次最長跑距離僅為10公裡,跑半馬配速為6的情況下,也是沒問題的。
  • 大家跑步都能瘦?為何就你不會瘦?跑步消耗多少熱量如何計算?
    小夥伴們都想要開始減肥了,那麼跑步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但是有的小夥伴就會奇怪了:為什麼有的人跑步他就能瘦而有的人怎麼跑他也不瘦呢?這確實會給很多人造成疑惑!不過今天Chris不想在這裡教大家如何跑會更瘦,但是Chris想要給大家講的是如何通過計算自己的跑步強度所消耗的熱量,從而來調控自己的飲食,然後讓我們減肥更加的迅速更加的可視化!
  • 配速快,就一定心率高?那是你不會跑
    通常情況下,配速是指一公裡所需時間,心率則是一分鐘心跳次數。一般追求健康跑的人,會非常注意心率問題,他們會根據通常所講的180-年齡來嚴格控制自己的跑步心率,會覺得,凡是超過這個值就是不好的,不科學的。這對於健康跑的人很適用,所以不追求速度的跑者完全按照這個配速跑是非常好的,這種方式不會使速度提升,但卻是保持健康的最佳選擇。
  • 各階段配速對照表,平時要根據自己的目標配速進行訓練
    各階段配速對照表,平時要根據自己的目標配速進行訓練 一場馬拉松,如果想順利的跑完,體能是一個重要因素,而如果想輕鬆的跑下來
  • 跑· 調:跑步中音樂的CVT無極變速器
    快點趁著晚上比較涼快出來跑步鍛個練吧!一套輕便的運動裝、一雙高緩衝而且合腳的跑步鞋,等等,好像缺了什麼?沒錯,那就是一個能夠在跑步時候播放帶感音樂的裝備,手機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什麼,你說懶得找音樂?而且感覺音樂的節奏反而會影響你跑步的感覺?
  • 跑步的強度如何界定?每次跑步會消耗多少熱量?今天告訴你
    最近收到來自各位跑友的提問中很多跑友都想更精準地知道自己在跑步的時候什麼樣的強度算大強度?每次跑步消耗了多少熱量?因為可以精確地知道這些信息對於自己訓練、飲食的調整可以更加的精準有效,那麼有沒有方式快速的得知呢?今天就讓你明白如何自測強度和計算熱量!
  • 41周歲,男,10公裡配速5分36是什麼水平?
    本人今年41周歲,今年遇到疫情,認識到體育鍛鍊的重要性,所以從3月起開始嘗試晨跑,從每天堅持3公裡5公裡,到最近幾天10公裡做了個小測試,5公裡25分多一點,10公裡57分左右,平均配速5分多,請問各位跑步大神,這個水平算什麼水平,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提高?謝謝!
  • 只有3公裡基礎的跑步小白,可以挑戰10公裡麼?
    ●可以肯定的講,平常很少跑步的朋友很難一下子跑到10公裡,但是如果有朋友單次跑步能達到3公裡,那麼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則有可能在1~3個月之內挑戰一下10公裡。●為什麼要強調達到3公裡?因為3公裡是跑步的入門距離,如果一個人能一口氣能跑3公裡,那就證明他有一定的跑步基礎,這好比一個學生已經小學畢業了,但是從經驗來看,3公裡也是一個容易產生瓶頸的距離,很多跑步新手在3公裡這個距離上半途而廢了,現在我們要做的工作是「突破3公裡,挑戰10公裡」。
  • 身體前傾是精英才掌握的跑步技術?那是因為很多人不清楚背後原因
    那麼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跑步速度直接影響到身體前傾的跑步姿態。『身體前傾』的跑步姿態是跑步速度引起的結果普通跑者正常跑步時不會呈現出身體前傾的姿態,最主要的原因是跑步速度達不到,這也是呼嚕爸爸建議不要刻意模仿這個跑姿的原因。身體前傾實際上是運動中身體動態平衡調整的結果,它極大地依賴於跑者的運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