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友問學者|中國人發現帶毛恐龍能獲諾獎嗎,能複製活恐龍嗎

2020-11-25 澎湃新聞

編者按

一塊雞蛋大的白堊紀琥珀中,留下了一段毛茸茸的恐龍尾巴,這是人類迄今以來接觸到的最新鮮的恐龍標本。2016年12月9日,在線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細胞》出版集團旗下)刊發論文《白堊紀中期琥珀中一個長著原始羽毛的恐龍尾》,宣告了這一划時代的發現。

發現的主導者、論文通訊作者之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講師邢立達博士正在澎湃問吧回復網友提問。他是如何發現這塊琥珀的?如何確定尾巴屬於恐龍而非古鳥類?有望獲得諾貝爾獎嗎?

琥珀中包裹著一段長著原始羽毛的恐龍尾。圖片來源:Royal Saskatchwan Museum(RSM/R.C.McKellar)

論文通訊作者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皇家博物館教授瑞安·麥凱勒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博士(右)

能否提取出恐龍DNA並複製?

:這塊琥珀的價值在什麼地方?

邢立達

:人類首次有機會在琥珀中見到非鳥恐龍的化石。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中通過蚊子肚子裡的恐龍血來克隆恐龍是眾多恐龍迷心中的「最終幻想」。如今我們不需要這麼費勁,因為琥珀的特殊性,我們眼前的恐龍與生前的形態非常接近。 

:通過圖片只看到了一縷類似絮狀物的東西和幾個如同昆蟲屍體的東西。能麻煩您解釋一下,恐龍在琥珀的什麼位置嗎?

邢立達

:想必就是您說的絮狀物……那是毛茸茸的恐龍尾巴。

:能不能據此複製出恐龍?

邢立達

:當細胞死去後,殘留的酶就會水解DNA核苷酸之間的化學鍵,微生物也會加速分解過程。但是長久來看,最重要的因素還是DNA在水的作用下降解。目前測定DNA的半衰期約為521年;換言之,

每過521年脫氧核糖核苷酸之間的化學鍵就會斷裂一半。就算在-5℃的最理想條件下,最多經過680萬年,這些化學鍵就會分解得一個不剩。

而早在那之前,可能只要150萬年,這些化學鍵就已經破碎得完全無法解讀了。而我們的標本是9900萬年前的。 

:發現這個有什麼實際價值呢?

邢立達

:緬甸琥珀會漲價。

:它為什麼只有尾巴留在琥珀裡面,那身體呢?

邢立達

:很可能原來是更加完整的,然後礦工不懂,「嘛玩意啊」,「啪啦」,睡(碎)了。

:這意味著什麼,這化石裡怎麼還有螞蟻什麼的?

邢立達

:你不能阻止別人路過這條死恐龍,對吧?

:圖片中的琥珀中既有恐龍尾巴,還有幾隻昆蟲,是否可以說明當時森林極度繁茂,且分泌樹脂的植物很多,而且氣溫很高,似乎整個森林皆「淚流滿面」?

邢立達

:完全正確!說的很好!

邢立達在上海自然博物館展示琥珀恐龍標本,僅一枚雞蛋大小。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賴鑫琳 圖

:這大概是什麼時候的恐龍?

邢立達

:距今約9900萬年前,屬於白堊紀中期的諾曼森階。

:琥珀為什麼能保存那麼長時間?

邢立達

:琥珀,其實是一種化石。

如何不破壞琥珀對恐龍進行鑑定

:為什麼在曾經的琥珀研究中沒有發現過恐龍呢?

邢立達

:有一些奇怪的羽毛,但實體是第一次。

:為什麼這樣的生物樣本從未被挖掘過,其形成條件有什麼特殊限制麼?如果有,您是怎麼發現這個琥珀的呢?

邢立達

:因為(緬甸)克欽邦一直在打仗,現在好像還是。全世界的琥珀化石成因都差不多。我那天掐指一算,好日子,便在命運男神的感召下,遇到了中間人,看到了這個標本。

琥珀裡的恐龍的復原後是這模樣。圖片來源:Cheung Chung-tat

:如何確定琥珀中的化石是恐龍而非古鳥類呢?

邢立達

:從伊娃標本的尾巴骨骼形態上,

它與典型的非鳥虛骨龍類恐龍(coelurosaurs)類似,而區別於典型的古鳥類;從羽毛上看,標本可歸屬於基幹手盜龍類(maniraptorans)。此外,伊娃標本尾椎腹側明顯的溝槽結構和許多虛骨龍類相似,但還沒有在長尾鳥類中報導過。

:真的挺漂亮的。這一發現是不是會顛覆以往恐龍有皮無毛的藝術形象,重塑出一個身披各色絢麗毛毛的恐龍世界呢?

邢立達

:其實1995年開始我們就知道恐龍很多品種有毛,後來還知道羽毛的顏色,總之我們對恐龍的認知是越來越清晰了。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現帶有羽毛的非鳥恐龍,以前都是骨骼,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嗎?

邢立達

真相只有一個!恐龍變成了鳥!我覺得我可能會得搞笑諾貝爾獎。

:如何在不破壞琥珀的條件下,對於恐龍進行鑑定,研究以及分析的呢?

邢立達

:研究團隊獲取標本之後,綜合運用了多種無損成像和分析手段來研究標本,包括了中科院動物所的顯微CT、北京同步輻射裝置(BSRF)的硬X射線相襯CT、X射線螢光成像和X射線近邊吸收譜、上海同步輻射裝置的硬X射線相襯CT等。通過對CT數據的重建、分割和融合,無損得到了隱藏在羽毛內部的尾部脊椎的高清3D形態。

微CT掃描展示標本尾部骨骼和羽幹的細節。邢立達 圖

:默默關注你的挖恐龍工作,做出了3D骨骼模型,那會不會復原尾部上的羽毛的形態和顏色?技術上應該可以的吧?

邢立達

:你說出了我們下一步的工作,我們會在羽毛上提取古色素體,這樣就可以知道大概的顏色了!

在哪能看到這隻恐龍的3D模型

:恐龍到底是怎麼滅絕的?

邢立達

:被小行星幹倒的。

:現在的鳥都是恐龍進化出來的嗎?有證據嗎?

邢立達

:是的,有全套證據。相信它,就像地球繞著太陽轉一樣。

:能否提供幾張這個恐龍的高清圖片!好想近距離看這隻恐龍!

邢立達

:您可以在上海自然博物館看到它的巨大的3D列印模型。

:這次發現化石離人類創建侏羅紀公園還有多遠?

邢立達

:一光年。

更多精彩問答,點擊下方話題連結,給邢立達提問吧。也可掃描二維碼,關注澎湃問吧微信公眾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學者答澎友|中國人發現帶毛恐龍能獲諾獎嗎,能複製活恐龍嗎
    原標題:學者答澎友|中國人發現帶毛恐龍能獲諾獎嗎,能複製活恐龍嗎一塊雞蛋大的白堊紀琥珀中,留下了一段毛茸茸的恐龍尾巴,這是人類迄今以來接觸到的最新鮮的恐龍標本。2016年12月9日,在線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細胞》出版集團旗下)刊發論文《白堊紀中期琥珀中一個長著原始羽毛的恐龍尾》,宣告了這一划時代的發現。
  • 中國人如何才能拿到更多諾獎?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其實,中國人也是拿過諾貝爾獎的,我這裡說的中國人是指有中國國籍的人。
  • 諾獎得主40多篇論文作假?諾獎背後的風起雲湧
    ; 圖6中的beta-actin和B和G中的都不符合,並且有很明顯複製的痕跡。 經過這個事件,我們不經開始思考這些論文平臺對於這些諾獎得主的作假論文的態度,真的能做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嗎? 又或者,諾獎得主真的可以犯這樣的錯誤嗎?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造假!牽扯中科大教授等多國學者
    從條帶的形狀和間距來看,β-肌動蛋白印跡與圖B和圖G中所示的凝膠都不匹配。2010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2016年獲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 2019年,塞門扎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其關於缺氧誘導因子1(HIF-1)的突破性發現(HIF-1是一種響應低氧水平而在細胞中打開或關閉某些基因的蛋白)。頒獎詞稱,該發現以及塞門扎其它的工作闡明了細胞中氧調節的分子機制。
  • 我是古生物學家邢立達,琥珀中的帶毛恐龍是如何被我「捕獲」的,問...
    我是古生物學家邢立達,琥珀中的帶毛恐龍是如何被我
  •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絨羽也有羽枝和羽小枝,但沒有羽軸,羽枝和羽小枝的細絲呈放射狀,就像根部連在一起的彩帶,蓬鬆、柔軟,能起到很好的保溫作用。那麼,鳥類的恐龍祖先也都長有這樣的羽毛嗎?科學家通過研究帶毛恐龍的化石發現,有些恐龍身上的羽毛跟現在鳥類的羽毛相似,而更早一些的恐龍,它們的羽毛跟現在鳥類的羽毛不同,是一種更原始的羽毛。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造假,30多篇論文被曝P圖、複製粘貼-虎嗅網
    從條帶的形狀和間距來看,β-肌動蛋白印跡與圖B和圖G中所示的凝膠都不匹配。2010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2016年獲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2019年,塞門扎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其關於缺氧誘導因子1的突破性發現。頒獎詞稱,該發現以及塞門扎其它的工作闡明了細胞中氧調節的分子機制。此項發現對於了解低氧水平在癌症,糖尿病,冠狀動脈疾病和其它許多疾病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具有深遠的影響。
  • 中國原子能之父趙忠堯:本應第一個獲諾獎的中國人
    中國原子能之父趙忠堯:本應第一個獲諾獎的中國人 2018-05-28 14: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造假,30多篇論文被曝P圖、複製粘貼
    從條帶的形狀和間距來看,β-肌動蛋白印跡與圖B和圖G中所示的凝膠都不匹配。2010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2016年獲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 2019年,賽門扎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其關於缺氧誘導因子1(HIF-1)的突破性發現(HIF-1是一種響應低氧水平而在細胞中打開或關閉某些基因的蛋白)。頒獎詞稱,該發現以及賽門扎其它的工作闡明了細胞中氧調節的分子機制。
  • 中美科學家首次發現3隻帶毛恐龍足跡
  • 中國科學家在遼寧發現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化石
    新華社瀋陽9月25日電(記者 陳夢陽)中國科學家日前在遼寧省建昌縣玲瓏塔地區發現了距今約1.6億年的帶毛恐龍化石,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化石,是鳥類起源研究一個新的、國際性的重大突破。
  • 生物鐘研究獲諾獎,長期夜班能不能改變節律基因?
    生物鐘研究獲諾獎,長期夜班能不能改變節律基因?看到這,可能有人會問,是不是只要生活規律就不會有影響?比如上夜班的人,長期處於日夜顛倒的模式,只要習慣了就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事實可能要讓人失望了。美國曾做過一個「護士隊列研究」,結果表明護士常年要值夜班,她們發生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的確增加了。結果提示,晝夜節律的改變,可能會引發不適。
  • 魯迅為何要拒絕諾獎提名?魯迅的意思是:這樣會使中國人驕傲起來
    諾貝爾文學獎作為世界上等級最高含金量最大的一個文學獎項,得次獎者也定能流傳百世,留名史書。可惜的是我國自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到現在還沒有第二人能夠在獲此殊榮。
  • 環球時報:達賴劉曉波獲諾獎給中國留下尷尬
    中國作家莫言昨天獲諾貝爾文學獎,消息傳來,網際網路上立刻轟動。我們首先在此祝賀這位中國主流作家。  按說中國人應以「平常心」看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的諾貝爾文學獎與世界頂級文學成就的相關度,比科學獎在同領域的相關度要低很多。
  • 關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幾個冷知識,你get了嗎
    註:官網的圖就是這麼糊未來,諾貝爾經濟學獎會頒給中國人嗎?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主席斯特倫伯格對此表示,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評審方式導致目前的獲獎者大多是在上世紀80年代或90年代,就在經濟科學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學者。
  • 首位被諾獎提名的中國人,曾成功遏制一場世界性的滅亡災難
    首位被諾獎提名的中國人,曾成功遏制一場世界性的滅亡災難國人歷來有對諾貝爾獎的情結。魯迅當年曾拒絕了諾獎的提名,認為中國人得了這個獎會驕傲,這成了國人的一個遺憾,直到多年後,莫言、屠呦呦相繼獲得諾貝爾獎,才讓這個遺憾圓滿。
  • 第 30 次搞笑諾獎公布,今年有 5 個中國老哥獲獎……
    學霸菌帶大家先睹為快,看看究竟有哪些幸運兒得到了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 聲學獎 今年的聲學獎由澳大利亞、瑞典、日本、美國和瑞士的聯合團隊獲得。 管理學獎 又有中國人獲獎啦!!!今年的管理學獎由中國團隊團夥獨攬!!!
  • 莫言獲諾獎後直言買房,那諾獎的獎金到底是多少?西瓜視頻告訴你
    貝爾文學獎之後,在2015年屠呦呦憑藉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這一在還技術文學領域,最權威的獎項又一次深入的走到了我們中國人的目光中,那關於諾獎到底有哪些我們不為人知的冷知識呢?西瓜視頻創作人媽咪說MommyTalk發布了視頻你知道諾貝爾獎能得多少錢嗎
  • 川普能獲諾貝爾和平獎嗎?都什麼人得過
    中東真能選擇性忽略巴勒斯坦而變得更加和平與安全嗎?阿聯與以色列媾和就算解決了曠日持久的中東衝突嗎?圖為阿以建交後,抗議者舉牌示威。牌子上寫著「全世界都忘了巴勒斯坦,我們不會!」川普滿可以作為衝刺諾獎資本誇耀的,還有9月4日促成塞爾維亞與科索沃在白宮籤署了雙邊《經濟合作協議》。
  • 我國發現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
    中國科學家日前在遼寧省建昌縣玲瓏塔地區發現了距今約1.6億年的帶毛恐龍化石,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化石,是鳥類起源研究一個新的、國際性的重大突破。  英國《自然》雜誌9月25日在其網站刊登了這一重大發現,稱「本次發現填補了恐龍向鳥類進化史上關鍵性的空白」,並將在10月1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發表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所課題組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