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國南方客家人中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的遺傳多態性分析

2020-12-08 騰訊網

5,10-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THFR)基因是一種葉酸依賴性酶,可催化5,10-亞甲基四氫葉酸不可逆地轉化為5-甲基四氫葉酸,從而將葉酸代謝產物從DNA合成途徑引向DNA甲基化途徑。所述的MTHFR基因已經被定位在染色體1p36.3的短臂的端部和至少2個顯著功能多態性MTHFR基因,即C677T和A1298C。

基因中最常見的多態性編碼MTHFR的催化結構域,即在第4外顯子677核苷酸處存在胞嘧啶(C)到胸腺嘧啶(T)的替換,隨後導致MTHFR蛋白質中222胺基酸處的丙氨酸到纈氨酸的轉換,最終導致MTHFR活性降低或喪失。

677TT基因型的個體,與基因型677CC相比具有大約30%的MTHFR的酶活性,而677CT具有約65%的酶活性。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調查了MTHFR C677T多態性之間的關係以及許多疾病,包括乳腺癌,大腸癌,缺血性中風,抑鬱症和高血壓。

客家人是中國漢族的一種漢族人口,主要居住在中國南部,並廣泛分布於東南亞。梅州地區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北部,總面積15876平方公裡,人口543萬。值得注意的是,該地區超過95%的人是客家族,並且表現出許多獨特的特徵,包括方言,生活方式,民族內的婚姻,習俗和建築。

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中國南部客家人群中MTHFR C677T多態性的分布頻率。

研究者招募了5102名客家人受試者,受試者均來自居住於梅州地區,且至少有三代客家人的祖先。取樣區域的地理位置如圖1。

為了控制正確的樣品處理,在10%的樣品中隨機重複進行基因分型,與初始基因分型相比,在所有重複實驗中均未發現差異。圖2中顯示了使用反向引物進行測序的不同單核苷酸多態性變體的色譜圖。

這項研究共計5102名受試者(2358名男性和2744名女性,年齡從10歲到101歲)來自中國南方梅州的客家人。表1.1列出了按性別和年齡劃分的MTHFR C677T多態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頻率。客家人C677T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頻率與Hardy-Weinberg平衡無顯著差異(x2 = 0.06,P >.05)。共有2835人(55.63%)為C等位基因純合,1939人(38.00%)為雜合,325人(6.37%)為T等位基因純合。突變T的等位基因頻率為25.37%,有325個個體對該缺陷等位基因純合,TT基因型的等位基因頻率約為6.37%。根據研究結果,不同性別和年齡組間MTHFR C677T基因型的總頻率沒有顯著差異。

如表2所示,我們比較了我們的數據和之前公布的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數據之間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頻率。我們進一步比較了MTHFR C677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頻率在中國不同地區和民族人群中的分布(表3)。結果表明,不同地理區域和民族人群的MTHFR C677T發生率存在顯著差異。

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是亞甲基四氫葉酸轉化為四氫葉酸甲酯的重要酶,影響DNA甲基化和合成,23]先前的研究表明,MTHFR基因677核苷酸位置的胞嘧啶-胸腺嘧啶核苷(C > T)鹼基變化通常被視為多種嚴重疾病的危險因素,MTHFR C677T多態性按種族分布。

與野生型(677CC)和雜合型(677CT)基因型相比,該突變的純合子677TT基因型指定了一種活性降低的變異酶,並與血漿總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升高有關,特別是在低葉酸水平的情況下已被廣泛調查,並被認為是多種疾病的危險因素,如癌症、炎症性腸病、缺血性中風和冠心病。

MTHFR基因C677T多態性的種族差異是眾所周知的。一些研究表明,在亞洲、非洲、歐洲和美洲具有一定種族背景的人群中,MTHFR C677T多態性的純合子狀態是可變的,純合子677TT在非洲罕見或完全缺失,純合子野生型677CC基因型在亞洲和歐洲白種人中更為普遍。MTHFR677TT基因型影響了全世界約10%的個體(從0%-30%不等)。這些對MTHFR基因多態性的研究表明,各國MTHFR基因存在著相當大的異質性,在中國人群中也觀察到類似的結果。

大量證據表明,MTHFR基因在各種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與葉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狀態相關的疾病。有趣的是,基因傾向的識別可能有助於制定個性化風險預測和戰略保健的策略計劃和大量的研究已經揭示了生活方式因素與全球MTHFR多態性之間的相互作用。例如,2010年,Songserm等人在泰國人群中進行了巢式病例對照研究,結果強烈表明,MTHFR基因型的多態性與飲酒和低葉酸攝入共同作用,增加了膽管癌的風險。Di Daniele等人探索了義大利-地中海有機飲食與從MTHFR基因型看腎病患者的低蛋白飲食。研究結果表明,義大利式地中海飲食後T等位基因攜帶者和義大利式地中海有機飲食後兩種基因型的tHcy顯著降低,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降低,對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具有特殊意義,葉酸和同型半胱氨酸與人類生殖健康,特別是亞生育有關。先前的文獻顯示,攜帶MTHFR-TT基因型的地中海人群存在明顯的葉酸缺乏和高同型半胱氨酸,因此強調孕期補充與以食物為基礎的方法或補充相結合。在本研究中,研究者調查了中國南方客家人MTHFR C677T基因多態性的分布頻率。考慮到這些遺傳差異,基於基因組的營養建議可能會以區域化和個性化的方式進行調整,從而導致更健康的飲食模式。

該研究是首次在中國南方客家人群中發現MTHFR C677T多態性。對各種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具有重要意義。

內容參考自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320045/;由萬健康品編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選擇Unifolate優利葉

5-甲基四氫葉酸,活性形態葉酸可直接服用被人體吸收

本公眾號上的所有內容(包括醫療意見和任何其他健康相關信息)僅供參考,不應被視為針對任何個別情況的特定診斷或治療計劃。使用本公眾號和此處包含的信息不會形成醫患關係。對於您自己的健康或他人健康方面的任何問題或疑問,請始終尋求自己的醫生的直接建議。

編輯:萬健康品-生育與不孕(wxid:wjkp-syyby)

相關焦點

  • 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缺陷導致的家族性癲癇性腦病
    櫝中之珠(Pearls):1、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THFR)缺陷是癲癇性腦病的罕見病因;2、發現血漿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水平升高增加診斷MTHFR
  • JAMA:候選基因多態性與腫瘤遺傳易感性的分析
    生物谷報導:在JAMA雜誌最近一篇文章中,美國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人員通過統計分析發現,幾種腫瘤遺傳易感性相關的候選基因多態性。  Dong教授等收集了2008年3月間,與腫瘤遺傳易感性和基因多態性有關的161  meta分析研究報導,涉及到18種腫瘤、99個基因、344個突變類型,其中98個突變(28%)優勢比(OR值)具有統計學意義,進一步行驗前概率(0.001)和假陽性報導預測(FPRP<0.2)分析,有13個突變有顯著意義。
  • OSID丨曹國棟—MTHFR C677T基因多態性與UC易感性關係的meta分析
    OSID)導 讀 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C677T基因多態性與潰瘍性結腸炎易感性到底是否有關呢?Embase、PubMed、EBM Reviews、Ovid、Springer、中國知網、萬方資料庫中研究過該內容的文獻到底有多少呢?這些文獻的異質性、敏感性、發表偏倚如何呢?該篇文獻來為您解答上述問題,順便可以聽聽作者魔性的聲音哦(掃OSID碼聽論文)。
  • 生物體花費巨大代價合成胸腺嘧啶,是為了提高遺傳信息的忠實性
    或許有人會說,不就是加上個甲基嗎,這算什麼代價?呵呵,這個甲基加的可不容易,真心算得上「代價巨大」。先讓我們看看怎麼加上這個甲基吧。生物體先要將UDP還原成dUDP,這一步的消耗對四種鹼基都是一樣的,不算額外花費。如果要用dUTP合成DNA的話,隨便找個激酶(核苷二磷酸激酶特異性很低),花費一個高能鍵就可以了。
  • 葉酸代謝能力評估檢測有必要做麼?
    葉酸,作為水溶性B族維生素,在機體細胞生長和胚胎發育中起關鍵作用,人體不能合成葉酸,只能完全依賴外源性供給,而導致機體缺乏葉酸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葉酸攝入量不足;二是與葉酸代謝相關的基因發生異常。2017年《圍受孕期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指南》把葉酸代謝能力基因檢測與風險評估列為臨床應用指南,圍受孕期女性補充葉酸前進行相關基因檢測,根據風險分級選擇個性化的補充方案;另外,葉酸代謝基因能力檢測對分析指導男性不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補充葉酸、降低腦卒中發生風險、特定腫瘤疾病病因分析等也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 專家視角丨田瑛教授:反覆妊娠丟失的遺傳諮詢
    約80%的RPL發生於妊娠12周之前,多由遺傳因素、內分泌異常、生殖免疫功能紊亂及血栓前狀態等所致;約20%發生於妊娠12周至28周,多由血栓前狀態、感染、妊娠附屬物異常(包括羊水、胎盤異常等)、嚴重的先天性異常(水腫、致死性畸形等)、子宮解剖結構異常導致。遺傳因素是導致早期自然流產的最常見因素,包括染色體異常、基因異常等。
  • 葉酸代謝如何影響植物免疫?——獨立於SA信號通路的植物免疫機制
    DNA 甲基化是研究最為廣泛也最為深入的表觀修飾之一,與植物的生長發育和脅迫適應性有關,而表觀修飾如DNA甲基化和組蛋白修飾均受初級代謝產物控制酶活的調節【3】。磺醯胺類化合物是氨基苯甲酸(p-aminobenzoic acid,pABA)的結構類似物,可以競爭性抑制二氫蝶酸合成酶(dihydropteroate synthase, DHPS),進而導致二氫蝶酸合成受限;由於二氫蝶酸是葉酸生物合成關鍵步驟四氫葉酸形成的中間型前體,所以很可能磺醯胺類化合物影響了葉酸的合成途徑,進而導致植物抗病。
  • [視頻]中國開始繪製黃種人醫學遺傳多態性圖譜
    進入[新聞60分]>>    CCTV.com消息(新聞60分):繼「炎黃1號」計劃成功繪製出全球首張黃種人基因圖譜後,中國科學家近日又正式啟動「炎黃99」計劃,徵集99位自願基因捐贈人,繪製並構建包括中國人在內的黃種人的醫學遺傳多態性圖譜
  • 科學探索:基因研究發現客家人的真正起源
    不少人開始欣然受之,自稱客家人。客家四州為梅州、 贛州、惠州、汀州。客家話是漢語7 大方言之一,客家方言的發音,繼承了較多五代、兩宋時的中原語語調。 客家人的體質數據是漢族體質資料庫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尚未見報導。
  • 如何根據基因多態性選擇抗栓藥物,專家來支招
    根據中國口服抗栓藥物治療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中國人群華法林和氯吡格雷基因多態性特點,以及亞洲尤其中國人群基因多態性在指導臨床抗栓藥物選擇中循證醫學的證據,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精準醫療分會臨床專家與心血管藥學分會藥理學專家發表了《基因多態性與抗栓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建議》。現將要點整理如下。
  • 萬能的葉酸!抗衰防癌還抗抑鬱?從「補藥」到「救命藥」的葉酸
    作者:懷瑾(筆名)復旦大學藥理學碩士  中國的老人、新婚夫婦、菸酒愛好者等都應補充葉酸,但葉酸受眾不僅限於此!  我們之前說過,葉酸不足會導致DNA甲基化受幹擾,該過程對於基因組穩定性至關重要,可以說一旦牽扯DNA甲基化,就和衰老、疾病脫不了干係了。
  • 南方科技大學研究團隊在《自然》雜誌發布組蛋白甲基轉移酶最新...
    今天(24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研究團隊在學校冷凍電鏡中心支持下,與國內外多家研究團隊合作,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發表研究論文,報導了組蛋白甲基轉移酶NSD蛋白與核小體複合物的高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
  • 強直性脊柱炎易感基因多態性的研究進展
    1內質網氨基肽酶-1基因 內質網氨基肽酶-1(endoplasmic reticulum amino peptidase 1,ERAP-1)屬於氨基肽酶Zou等研究結果發現,B*27:05是維吾爾族AS患者的主要亞型,其頻率遠高於新疆漢族和中國其他地區的患者。而維吾爾族AS患者B*27:04的出現頻率最低,明顯低於新疆漢族和中國其他地區患者。新疆漢族AS患者HLA-B27的主要亞型是B*27:04,其次是B*27:05,該特徵與中國其他地區的漢族患者相似。這提示新疆維吾爾族AS患者HLA-B27亞型的分布與漢族患者明顯不同。
  • 秦艽的遺傳多樣性研究進展
    這說明利用染色體形態分析中藥秦艽的遺傳多樣性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張小蘭等[25]研究發現雲南等地分布的粗莖秦艽均為二倍體,但在西藏東南部過渡為四倍體,導致其與同為四倍體的西藏秦艽形態界限發生模糊,因此對某些表型和染色體特徵差別不明顯的物種依靠染色體水平並不能進行準確區分。
  • 南方科技大學研究團隊在《自然》雜誌發布組蛋白甲基轉移酶最新研究成果
    今天(24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研究團隊在學校冷凍電鏡中心支持下,與國內外多家研究團隊合作,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發表研究論文,報導了組蛋白甲基轉移酶NSD蛋白與核小體複合物的高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
  • 酶的抑制作用與抑制劑(三)
    酶的抑制劑分為可逆抑制劑與不可逆抑制劑。可逆抑制劑通過非共價鍵與酶可逆結合,所以可用透析法除去,使酶活性恢復。根據抑制劑與底物的關係,典型的可逆抑制分為三種類型:(1)競爭性抑制(competitive inhibiton) 抑制劑結構與底物類似,與酶形成可逆的EI複合物但不能分解成產物P。抑制劑與底物競爭活性中心,從而阻止底物與酶的結合。
  • 表觀遺傳甲基轉移酶SET8動態構象圖景揭示其結構功能關係
    甲基化轉移酶是表觀遺傳領域的重要治療靶標,現已有FDA批准的靶向甲基化酶的藥物小分子用於臨床,相關的基礎研究和藥物分子設計成為當今藥物研究的重要領域。SETD8 (SETD8/Pr-SET7/KMT5A)是甲基化轉移酶家族中的重要成員,是組蛋白賴氨酸H4K20的特異性單一甲基轉移酶,參與轉錄調控、細胞周期調控、DNA損傷等多種生物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