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比鄰星不大可能出現生命,科學家找到答案

2020-09-05 小晨科普

太陽系最近的鄰居-半人馬座三星系中的C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比鄰星,從劉慈欣的《三體》科幻小說走紅以後,一直都是個熱門話題,當然天文學家同樣懷疑它可能存在一個生命行星,所以關注度極高,但最近天文學家的發現,這個夢可能要破滅了!


比鄰星的行星想像圖

歐空局20日發布了一個新聞公告:天文學家從X射線觀測衛星的資料中發現了一顆恆星發生了超級耀斑,幾分鐘之內他釋放的能量強度達到了太陽耀斑爆發時強的10倍。各位可能會覺得這顆恆星應該也會是太陽的數倍,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釋放如此超級耀斑的恆星竟然只有太陽質量的8%,是一顆罕見的L型矮星,其編號為J0331-27,比較不幸的是比鄰星的12%太陽質量也在這個範圍內。


比鄰星行星的宜居夢

在大劉開始寫《三體》之前,比鄰星的的行星尚未發現,因為這顆名為Proxima b的行星是2016年歐南天文臺用徑向速度法發現的,它距離比鄰星大約0.05AU,大約是750萬千米,大約是水星軌道半徑的十分之一多點。儘管距離如此之近,但因為比鄰星的質量只有太陽的12%,所以這個距離剛好在比鄰星的宜居帶內!

水星的軌道距離和比鄰星的宜居帶對比

從守護生命誕生的角度來看紅矮星是最適合的,因為紅矮星的特殊結構,使得它的壽命超級超級長,大約是太陽壽命的一千至一萬倍,所以在這個超級長的時間內,生命有足夠的時間誕生和發展,比如紅矮星還不會發生氦閃,使得大劉筆下的《流浪地球》目的地也是比鄰星。

在比鄰星上能看到三個太陽,最大的就是半人馬座α星c,另兩顆則是大小差不多的a和b,當然各位不必擔心,半人馬座三星並不是《三體》中描述的混沌三體問題,而是比較特殊的比鄰星圍繞a和b組成的雙星公轉,所以就和普通的恆星系類似,不會出現那種極端三星凌空,或者飛星不動的情況。


設想中比鄰星行星海洋

但歐空局的發現可能會讓這個夢想化為泡影,比太陽最強耀斑級別還要高十倍的活動,釋放的能量是天文數字級別的,而且行星和恆星之間的距離不足日地距離的1/20,簡單的說就是當太陽的耀斑讓地球電力故障、通訊中斷時,Proxima b上出現的結果將比地球影響大8000倍,比微波爐裡的條件還要更猛一些。所以比鄰星這日子是沒法過了!

恆星為什麼會發生耀斑?

究其原因就是太陽混亂的磁場引起的,因為太陽是一個等離子大球體,在這個球體上到處都是帶電粒子組成的海洋,而太陽的自轉與流體運動混亂了這些帶電粒子的分布,當太陽自轉扭曲了太陽的磁場後,這些帶電粒子的運動是無法預估的。


太陽磁場混亂的原因

磁重聯會讓這些帶電粒子會在不同的磁極之間形成拱橋結構,重聯結時突然釋放的能量是粒子被加速的源頭,纏繞在周圍的物質可能會猛烈向外擴張,形成日冕物質拋射,看起來就像是拱橋結構破裂了,而磁場加速這部分物質,使其達到了太陽表面的逃逸速度,高速向黃道面擴散,大約2-3天即可到達地球,當然它具有方向性,如果地球剛好不在這個方向,那麼就逃過一劫了!不同磁極之間形成了不穩定的拱橋結構

不同磁極之間形成了不穩定的拱橋結構


日冕物質拋射

發生在太陽上的行為同樣也會發生在其他恆星上,所以大部分太陽活動都可以將太陽改成恆星,比如恆星耀斑,不過因為各種恆星結構不一樣,它們活動的劇烈程度也有所差別,比如黃矮星比較平穩,紅矮星反而會比較高,但像J0331-27隻有8%的太陽質量,卻能爆發出比太陽還要強10倍的耀斑,科學家仍然一頭霧水。

太陽系周圍有正常一點的恆星嗎?

看起來比鄰星是沒法呆了,不過也是好事啊,至少我們不用擔心三體人正在路上,但吃瓜群眾也有個問題,萬一咱真的要移民了,比鄰星是紅矮星不能去,巴納德星也是紅矮星,天狼星又沒有行星,還能去哪裡?

據說距離太陽12光年的天倉五是一顆80%太陽質量的恆星運行非常穩定,表面活動甚至比太陽還小,但有一個問題是天倉五的星系中塵埃盤發育不完整,也就是恆星系中仍然存在大量的小行星,未來遭受撞擊的概率很高

看來還真沒什麼好地方,不過12光年的距離,以人類現代技術手段,估計幾十萬年也到不了!

相關焦點

  • 比鄰星向地球發出神秘無線電信號,科學家:可能是外星生命發出
    比鄰星是哪裡呢?  比鄰星b質量是地球的1.3倍,環繞比鄰星公轉一周的時間是11.2天。比鄰星b位於比鄰星的宜居帶中,也就是說它的環境條件足夠溫和,允許液態水在行星表面聚集。    科學家繪製的比鄰星b想像圖  這一消息讓科學家們感到非常興奮,因為這是在如此近的距離上的一顆系外行星,讓我們不由自主聯想到與生命現象有關的可能性。
  • 為什麼比鄰星不太可能有生命,現在天文學家找到證據了!
    太陽系最近的鄰居-半人馬座三星系中的C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比鄰星,從劉慈欣的《三體》科幻小說走紅以後,一直都是個熱門話題,當然天文學家同樣懷疑它可能存在一個生命行星,所以關注度極高,但最近天文學家的發現,這個夢可能要破滅了!
  • 如果比鄰星b上有外星生命,我們能找到它
    而就在科學家們興致勃勃的研究它的數據時,歐洲南方天文臺悄悄制定了一個計劃,代號為「黯淡紅點」。該計劃是想要尋找半人馬座內的類地行星,而比鄰星附近的恆星系統,更是重點關注區域。天文學家們想得沒錯,果然有一顆類地行星在比鄰星附近,名字是比鄰星b。
  • 4.2光年比鄰星發來無線電,地外生命在家門口?科學家正在調查
    為什麼科學家會認為這是人造信號呢?而不是天體發出的?例如脈衝星、磁星、黑洞、超新星?因為天體發出的無線電信號不會集中在一個頻率上,而是在光譜上有很寬的範圍,單一頻率更像是人為。還有就是1977年的「Wow」就出現了那麼一次,從此之後科學家在同一位置再也沒有發現這種信號。這更為這個信號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 比鄰星,發來可能的人造訊號
    ❞在澳大利亞的帕克斯望遠鏡於 2019 年 4 月和 5 月探測到 980MHz 的窄頻無線電波,這個訊號來自比鄰星。研究人員仍在梳理這一發現並預計發表論文。為什麼說可能是人造訊號?但是這個訊號似乎直接來自比鄰星,而且這種限制窄頻的行為,以目前我們對宇宙的了解,似乎只能依賴科學的力量才能達成。「這是自 1977 年的 WOW!訊號以來,第二個可能的「人造」訊息。」
  • 科學家詳解比鄰星附近的宜居星球
    先前的研究已經提示天文學家們,在比鄰星周圍可能存在一顆行星。從2000年開始,一臺安裝在南美洲智利境內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特殊光譜儀開始搜尋由於隱藏的未知行星的引力拖拽作用而導致的比鄰星晃動效應。觀測的結果顯示,比鄰星的光譜中存在周期為11.2天的規律性變化。
  • 星雲是如何出現的?為什麼會那麼漂亮?科學家終於找到答案
    1990年,哈勃望遠鏡發現星雲中含有大量的有機分子,它作為宇宙中最稀薄的天體之一,由氣體和塵埃組成,因此,星雲又被稱為氣體雲,其實它是由中性原子或者分子組成的氣體雲,雖然它被稱為雲,但是星雲跟我們地球上的雲朵是完全不同的。經過研究,星雲中主要的成分是氫元素,其次是氦元素,當然,還含有很多的金屬和非金屬元素,可以說,星雲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 科學家頻繁向宇宙發射信號,比鄰星傳回電波,地外有文明出現了?
    對未知事件的興趣是所有人類的本能,在科學界和天文界尋找外星智慧生命更是永不停止的話題。尤其是「三體」這本書的問世,讓一些年輕人開始了對宇宙的探索,他們堅信,在人類尚未發現的地方,一定有其他文明存在。要知道,科學界的一切事物都需要講究證據,竟然人類沒有找到外星人的存在證據,也不能證明外星人是不存在的。
  • 地球被比鄰星人盯上?科學家:恰恰相反,是地球人盯上比鄰星了
    前幾日,澳洲射電望遠鏡接收到來自比鄰星信號的消息掀起了新一輪的外星人討論熱潮,外星人是真實存在的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再次變得撲朔迷離,或者說從來也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準確的答覆。只要外星文明不是高我們一個維度的存在,那麼他們生命的演化也必須和我們一樣,由初級到高級。地球被比鄰星人盯上?科學家:恰恰相反,是地球人盯上比鄰星了。這次我們接受到來自比鄰星信號這件事,其實有很多細節值得分析。首先,比鄰星是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一個恆星系統上的宜居行星,據推測,上面很可能有水。
  • 「三體人」要出現了?比鄰星傳來神秘信號,多次重複是為何?
    人類研究高級生命已經研究了60年的時間,在這60年的時間內人類遲遲沒有突破,終於無線電出現之後,人類開始嘗試著利用無線電和外星人聯繫,希望有一天高級文明收到人類信號之後能夠回復人類,巧合的是在2019年4月份開始,科學家們頻繁收到了一個無線波,前後總共重複了60如此有規律的無線電波,在此之前從來沒有接收過
  • 比鄰星是否擁有第二顆行星?
    但半人馬座比鄰星沒有觀測到這樣的亮度下降。因而,為了找到這顆恆星的行星,天文學家不得不使用第二種行星搜尋技術,即徑向速度法。徑向速度是指從地球上看到的恆星運動的輕微擺動,是由看不見的行星對它的引力所引起的。這就是半人馬座比鄰星b是如何被發現的,現在,看起來是半人馬座比鄰星c.
  • 距地球僅4光年的比鄰星,致命輻射或已經消滅生命!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湯姆·艾爾斯指出,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因此人們認為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是人類探索太陽系外生命跡象的最佳選擇。但問題來了,這些恆星周圍的行星,存在有利於我們所知的生命生存的環境嗎?
  • 科學家疑探測到比鄰星發射的神秘無線電信號
    去年,帕克斯射電望遠鏡探測到來自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比鄰星方向的神秘無線電信號。攝影:A. CHERNEY,CSIRO撰文:NADIA DRAKE  尋找地球外生命訊息的天文學者們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一個尚未解釋的無線電信號似乎來自比鄰星的方向。比鄰星是一顆距離太陽最近的小型紅色恆星,距離太陽4.2光年。
  • 比鄰星傳來「長途電話」,科學家:信號可疑,需謹慎回復
    而在現實世界中,三體文明的居住地是有原型的,就在距離太陽系約4.22光年的比鄰星系。放在動輒數十萬光年的宇宙裡,4.22光年的距離說是近在咫尺也不為過,因此科學家對比鄰星高度關注。來自比鄰星的長途電話2020年12月18日,比鄰星再次成為科學界關注的焦點,只因很多科學家得到消息,我們接收到了一段來自比鄰星系的無線電信號。
  • 比鄰星周圍的行星可能不止一個
    天涯若比鄰。比鄰星b。ESO還記得半人馬座比鄰星b嗎?
  • 「比鄰星」系統可能潛藏一顆更小行星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最新一期《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撰文稱,他們再次證實,有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圍繞距太陽最近恆星「比鄰星」旋轉,該行星名為「比鄰星b」(Proxima b),質量為1.17倍地球質量,位於其恆星的宜居帶,公轉周期為11.2天。  4年前,HARPS光譜儀首先發現了「比鄰星b」。
  • 科學家接收到比鄰星的神秘無線電波,使用982兆赫的狹窄頻譜!
    信號,在經過很長時間的定位以後,終於確認了這段奇怪的信號源是1800光年外的一顆行星發送出來的,既然「突破聆聽計劃」已經進行了多年時間,顯然科學家更希望信號源能更接近地球,讓人類有時間對信號進行處理和反饋,於是科學家把射電望遠鏡對準了4.22光年以外的比鄰星。
  • 到達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需要多久
    雖然太陽的光和熱孕育了地球的生命,但它終有燃燒殆盡的一天,到了那一天,人類想要繼續繁衍和延續文明,就不得不離開太陽系,尋找另一顆恆星照耀的另一個家園。在其他恆星係為人類找到新的棲息地,首批移民將面臨無數困難,但是,這一切都取決於他們能否首先到達系外行星。
  • 歐南臺證實,比鄰星發現宜居類地行星!
    在這幅藝術家繪製的想像圖中,比鄰星這顆紅矮星出現在這顆行星的地平線上方,而在比鄰星這顆「太陽」的右上方還能看到另外兩顆亮星,它們是半人馬座α(南門二)雙星。這顆行星比地球略大一些,處在比鄰星的宜居帶內,溫度適宜讓液態水存在於行星的表面。圖片來源:ESO/M.
  • 已確認比鄰星的第二顆行星
    2016年,天文學家宣布發現了一顆圍繞比鄰星運行的行星,命名為比鄰星b(Proxima Centauri b)。就在幾天之前,天文學家宣布確認比鄰星恆星擁有第二顆行星比鄰星c(Proxima Centauri c)。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擁有三顆恆星,比鄰星是其中最小且離我們最近的一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