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永久禁止出境的64件國寶文物:角形玉杯

2020-12-09 魯網

  西漢角形玉杯通高18.4釐米,口徑5.8~6.7釐米,壁厚0.2~0.3釐米,重372.7克。杯形如獸角,杯底有細軟彎轉的繩索式尾,纏繞在杯身下部。杯口沿陰刻弦紋一周,杯身以淺浮雕和雙鉤法飾勾連雲紋

角形玉杯 廣州南越王博物館

  西漢角形玉杯通高18.4釐米,口徑5.8~6.7釐米,壁厚0.2~0.3釐米,重372.7克。杯形如獸角,杯底有細軟彎轉的繩索式尾,纏繞在杯身下部。杯口沿陰刻弦紋一周,杯身以淺浮雕和雙鉤法飾勾連雲紋。器體輕薄,拋光琢制俱佳。口沿上微殘,青玉質,半透明,局部有紅褐色浸斑。它通體由一整塊青白玉雕琢而成,杯腹中空可盛酒,杯口呈橢圓狀,由杯口至杯尾逐漸收攏,在杯尾捲曲處形成飛卷的浪花,看上去頗似一隻犀牛角。

  來源:CCTV4國寶檔案

相關焦點

  • 文物史上最珍貴的玉杯,出土時甚至無法直立,卻因此成為驚豔國寶
    中國考古史上很多著名的國寶擁有濃厚的傳奇意味,因為它們很多都是在城建、農耕或者開山等作業中無意被發現的,比如小解今天介紹的這件稀世奇珍,就是在挖地基的時候驚豔問世的。1983年,廣東省某公寓樓在開挖地基時,發現一塊平整的大石板下隱藏著一座地下建築,有經驗的工人便立即報告了文物部門。
  • 64件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一定要看一看!
    以下64件國寶級文物,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這64件國寶此後永久不準出國展覽。
  • 考古專家有一「神尿」,意外尿出史前國寶,卻被永久禁止出境展覽
    文/玉濁清考古專家有一「神尿」,意外尿出了史前國寶,卻被永久禁止出境展覽在歷史的長河中遺留下了很多的歷史文化古蹟,同時這也是歷史留下來的痕跡,想必在眾多文化遺址當中,大家對紅山牛和梁遺址都不會陌生,而在挖掘的過程當中發現了很多價值連城的文物,考古專家對此也十分的重視!
  • 這件文物乃國寶中的國寶,嚴禁出境展覽,發現者被獎勵五雙白手套
    有一些珍貴文物經過歷史千年的掩埋,見證了上古時期的歷史,使得人們不得不對這些先輩們的文化肅然起敬。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有的時候並不是以絢麗多彩的面目受到眾人的重視,而是經歷了千年的風雨和沉澱,古樸而看起來極為不起眼。這其中有一件文物乃是國寶中的國寶,嚴禁出國展覽。
  • 遠古寶藏「三星堆」,到底挖出了什麼,為何被永久禁止挖掘
    2002年時,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被列為國家首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可以說這是國寶中的國寶。還有一件更為逆天的是「青銅太陽輪」。此文物看起來像極了現在的汽車方向盤以及某個國產汽車的車標,但這也只是外形上的奇特。令人更難以相信的是,青銅太陽輪居然是古蜀人用來觀測太陽的。
  • 還有1000萬件國寶,何時可以回家?
    這是160年來,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除了赫赫有名的獸首銅像,我們流失海外的國寶還有多少?據國際博物館協會統計,中國出境文物總量約164萬件,分布在47個國家的200餘家博物館。而根據這個數字,中國文物學會估算認為,中國流出的文物總數達1000萬件,是博物館藏品的六倍。
  • 沙漠挖出千年「乾屍」,屍骨被列為一級文物,身穿衣服禁止出境
    沙漠挖出千年「乾屍」,屍骨被列為一級文物,身穿衣服禁止出境考古的時候發現一個「完整」的屍骨是很難的,因為在漫漫長的歲月的作用下,屍骨早就被腐蝕風化了,現在發現的木乃伊類的屍體也是下葬的時候被福馬林侵泡後的結果,福馬林有劇毒大家是知道的,況且在福馬林侵泡後屍體會呈現出黑色,也許是古代的人們不知道福馬林可以讓屍體不被腐蝕
  • 因下雨發現的鎮國之寶,農民把它買到廢品站,現禁止其出國展覽!
    次年,陳堆夫婦要回到固原,於是只能將這件不便攜帶的青銅器交給鄰居保管。這鄰居也不識貨,認為就是一個破銅爛鐵罷了,於是過兩年就把這玩意賣到了廢品站。    後來,寶雞市博物館的幹部在廢品站無意間看到了這件高約40釐米的青銅器,感覺這可能是一件十分珍貴的文物,便立即上報給館長。
  • 土耳其向中國移交文物 半個月內已有3件國寶回家
    土耳其向中國移交文物 半個月內已有3件國寶回家  黃琨 • 2019-11-26 19:52:13
  • 400平古墓被盜,盜墓者不識貨丟下此物,考古家:文物價值連城
    可惜的是,因為古墓在歷史上多次被盜,墓中珍貴文物,如金銀、玉器等東西早就被盜。不過,在考古家看來古墓中最珍貴的文物因為盜墓者不識貨而沒有被盜,一件文物是古墓中的壁畫,另外一件是「一頭牛」;考古家也表示這「文物價值連城」。
  • 中國文物流失至日本360萬件 部分為絕世孤品
    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多年來,文物流失一直是國人心中的痛。那麼,文物外流的原因有哪些?外流文物現存何處?又有哪些追回的方式呢?
  • 國家博物館不僅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這20件文物也都是鎮國之寶
    中國國家博物館,不但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更是全世界最受遊客歡迎的博物館之一。現有藏品數量140餘萬件(套),涵蓋古代文物、近現代文物、圖書古籍善本、藝術品等多種門類,其中一級文物就有近6000件(套),擁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人面魚紋陶盆、大盂鼎等超級「鎮國之寶」
  • 一場暴雨衝出古墓群,引發村民瘋狂盜寶,5000件國寶文物流失海外
    一場暴雨衝出古墓群,引發村民瘋狂盜寶,5000件國寶文物流失海外所謂「國寶」,是指一國之寶。對於研究過去歷史文化充實我國文化底蘊有著重要的價值。若這些先民遺產流失國外,那麼對於華夏子孫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古人留給後人的共同財產。
  • 山東茌平57件遠古文物「回家」,沉睡了4000年的「國寶」被喚醒
    2020年12月1日,聊通社小編從今日茌平獲悉,今天上午,聊城市茌平區在城區博物館南門廣場舉行教場鋪遺址出土文物入館儀式,首批57件距今4000多年的遠古時代文物將在茌平區煥發生機,供市民和遊客參觀、瀏覽。
  • 重磅: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流失的國寶級文物清單一覽
    #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國家文物局今天通報,經過持續25年的跨國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已成功歸國。1995年2月,英國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經多方努力,10月19日,68件文物回到祖國!這些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
  • 湖南省博物館有11件頂級國寶,可惜《國家寶藏》只提到1件|圖集
    在我們國家上億件文物裡,只有極少數由於太過珍貴,或者太容易損壞,被評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永遠不得出國巡展。進入「禁出國」名單的文物都是國寶中的超級國寶,總共只有195件/套。三件國寶裡唯一的「禁出國」文物,是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這件頂級國寶:3.
  • 這件國家一級文物,首次出現「中國」二字,曾被農民賣給廢品站
    2002年,我國文物局發布了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就其中64件文物做了禁止出國(境)規定,由此可見,這64件文物在我國的意義之重大。而這64間文物中,大都是專家從各墓穴發掘出來的,但其中一個來歷堪稱戲劇性。
  • 最貴的五件青銅器文物,每一件都價值過億
    中國文明傳承久遠,流傳著無數珍貴文物,瓷器、絲綢、青銅器、茶葉,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繁榮的代表,在眾多藝術品之中,青銅器無疑是歷史最悠久文物,價值也是最高的。
  • 我國近代流失的1000萬件國寶在何方,這6個國家最多
    可是,到近代,因為清政府和民國政府的閉關鎖國和腐敗無能,有1000萬件以上的國寶在流失海外。你知道這些文物都在那裡嗎?據統計,我們上千萬件的文物,大多集中在英國、法國、日本、美國、德國和俄羅斯這6個國家。讓我給你一一盤點一下:1,英國。
  • 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成功回國
    1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國家文物局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中國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