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聲谷、中科大先研院、科大訊飛……合肥這裡不簡單

2020-12-05 瀟湘晨報

……

走進合肥高新區

仿佛來到極具科技感的未來

在這片銳新科技成長的沃土上

一個個分量十足的項目

令人無不為之嘆服稱讚

這一切從何而來

這要從2017年說起

2017年2月,全國第二個綜合性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合肥高新區啟動建設。伴隨著中國科大高新園區、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合肥離子醫學中心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相繼落地,合肥高新區逐步發展成為構築國家核心戰略科技力量的「重鎮」。

資料圖: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

到了2018年4月,合肥高新區正式被科技部納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建設序列。此時,合肥高新區編制了《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行動方案》,明確了「2020年取得階段性成效、2025年基本建成、2035年邁入全球高科技園區前列」的三步走戰略,從全局高度謀定未來十五年的發展藍圖。

2019年,在全國168家國家級高新區綜合評價中,合肥高新區排名位居第六,連續6年穩居國家高新區第一方陣。

近年來,合肥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始終保持高速增長:園區共11家企業參研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工商註冊企業數從13705家淨增到31690家,累計建設各類聯合實驗室、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平臺近100個,基本形成研究型大學、科研平臺、科研人員、創新企業聚合發展的「類矽谷」科學生態,走出一條由科學—技術—創新—產業的邊際效益遞增的創新發展之路。

資料圖:高精度深水油氣地震勘探採集裝備

「我們將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戰略性平臺,持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大力發展人工智慧、量子信息等引領性產業。」合肥高新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力爭在2022年形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所必備的產業形態、創新形態和開放形態,把高新區打造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

【來源:中安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合肥為什麼能成為「中國聲谷」?
    在1991年成為國務院批准的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之一的安徽省合肥高新區,「中國聲谷」巍然屹立。中國聲谷已成為安徽省、合肥市、合肥高新區共同推進的以語音及人工智慧產業為核心的產業名片。2012年,安徽便立足領先的語音技術,敢為人先、率先進行產業化「試水」,並尋求建立「部省合作」機制。2013年,工信部與安徽省共建的重點合作項目——中國聲谷落戶合肥。2016年,國家工信部苗圩部長視察中國聲谷,充分肯定中國聲谷發展成果;2017年,安徽省李國英省長三次調研中國聲谷,並召開專題調度會,強調要搶佔人工智慧風口,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聲谷。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爭創人工智慧國家實驗室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0年4月26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慧研究院等集中簽約活動在中科大先研院舉行。人工智慧研究院與合肥高新區、安徽大學、安徽醫科大學籤約,將培育一批國際領先的人工智慧科技成果並產業化,同時爭創人工智慧國家實驗室。
  • 【安徽網】中科大先研院打造「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月25日,位於合肥高新區的中科大先研院與華米科技聯合宣布,共同建立「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結合華米科技在智能可穿戴領域的研發實力和中科大在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研究優勢,共同突破關鍵技術,構建主動健康新模式。據介紹,中科大校長助理、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吳楓,將擔任聯合實驗室管理委員會主任。
  • 央媒頭版齊齊聚焦合肥高新區!這才是真正的頭條!
    在安徽合肥「中國聲谷」,滑鼠會「說話」,鋼琴能「識譜」,人工智慧企業多達430家,僅科大訊飛去年一年就在核心技術領域摘取了12項「國際第一」。劉慶峰依然記得,當年他和中國科大10多位同學在學校附近一間出租房創業的艱難,關鍵時期得到了中科大與合肥市的支持,於是有了科大訊飛,並發展成「中國聲谷」,成為首個國家級智能語音產業集聚區。1998年,黃汪放棄高薪從華為辭職,轉戰合肥創業。2009年,黃汪組建華恆電子科技公司,我國第一款量產的平板電腦智器Q5,在他手上誕生。
  • 合肥:一片創新的天地
    在中科大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中科大教授、中科院院士杜江峰說,一年來,他們圍繞出國際一流成果、育國際一流人才、建國際一流科學研究平臺、促國際一流民族科學儀器產業發展的目標,在國際上首次實現時間最優量子控制,在力探測磁共振方向持續產出多項國際引領水平的研究成果,自主開發了一系列針對前沿科學和市場需求的量子儀器和量子測控設備  中國在量子領域的飛速發展正是文化自信的體現。
  • 中科大蘇州高研院:橫跨兩個校園,新建五個學院
    2020年,中科大和蘇州合作開啟了新的篇章,從十幾年前的中科大蘇州研究院轉型升級為中科大蘇州高等研究院,雖然只是兩字之差,卻在辦學空間和辦學規模上有著巨大變化。根據相關資料信息顯示,中科大蘇州高等研究院將是中科大和蘇州共同打造的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立足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大科技需求,整合中科院在蘇院所和學校地方優質資源的高平臺科研和教育一體化發展的高規格建制單位。中科大蘇州高研院將橫跨蘇州工業園區內兩個校園,分別是原中科大蘇研院所在的仁愛路校園和騰挪新建若水路校園(原蘇州服務外包職業學院所在地)。
  • (活動發布)跟著學霸遊科大 這個科技周,我們不一樣
    別擔心,今年安徽商報聯合合肥兒童團,與中科大深度對接,招募一批科大學霸,帶著大家走進中科大,讓孩子從小接受科學思維的薰陶。活動亮點1、玩轉科技周,中科大東、西區九大展位重點參觀,先研院獨立線路不虛此行。
  • 科大訊飛有哪些子公司_網友中的科大訊飛怎麼樣
    科大訊飛有哪些子公司   前身安徽中科大訊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12月30日,2014年4月18日變更為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 ,專業從事智能語音及語言技術研究、軟體及晶片產品開發、語音信息服務及電子政務系統集成。擁有靈犀語音助手 ,訊飛輸入法 等優秀產品。
  • 科大訊飛DCASE挑戰賽奪冠,「A.I.+工業」前景廣闊
    在DCASE 2020挑戰賽的Task3任務中,科大訊飛-中科大聯合團隊脫穎而出,在聲音事件檢測F-score、檢測錯誤率、定位錯誤率三項指標中均取得較大優勢並最終奪冠。  本次科大訊飛-中科大聯合團隊參加的聲音事件定位與檢測任務(Task 3)要求對一段音頻內發生的聲音事件進行準確的時間點檢測、事件類型分類與方位角定位。  這就要求系統不僅要檢測出每一幀的聲音,還需要給出對應聲音的空間位置。如下圖,在1秒到3秒檢測到鋼琴聲,位於水平角15°、高度角20°處。
  • 中科大2020級研究生新生入學報到 近1400人入駐先研院
    9月8日,中國科大近1400名研究生新生入駐先研院。2020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先研院」)正式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校內招生單位,在電子信息、材料與化工、生物與醫藥3個大類、7個專業方向開展招生、培養工作。
  • 中科大蘇高院:校園規劃800畝,計劃招生六千人
    蘇州則是中國最強地級市,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城市,在這裡既能欣賞小橋流水、粉牆黛瓦的古典園林的雅致,也能感受國際化大都市、長三角中心城市的繁榮和富庶。中科大和蘇州的相遇又會帶來什麼?為了率先辦出中國特色、科大風格的世界一流大學,深度服務長三角一體化國家重大戰略,今年六月,中科大與蘇州市籤約合作建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高等研究院,共同開啟了校城合作的瑰麗新篇章。
  • 中科院三所大學的分布,告訴你國家科學中心為何是上海合肥和北京
    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在行政級別上與教育部平級。她下轄100多個直屬法人事業單位性質的研究所、兩所大學(中科大和國科大)和共建單位(包括一所共建大學——上海科技大學)等多家機構。在合肥的中科大成立於1958年,位於北京的國科大由1978年成立的中科大研究生院發展而來。
  • 科大訊飛:人工智慧技術的「中國聲音」
    (改革開放40年·調研行)科大訊飛:人工智慧技術的「中國聲音」中新社合肥12月11日電 題:科大訊飛:人工智慧技術的「中國聲音」中新社記者 張俊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劉慶峰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如是說。1998年,當時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國科大)求學的劉慶峰和實驗室的師兄弟們一起參加了中國的「863」項目語音合成比賽。中國科大團隊研發的語音合成系統第一次將中國語音合成評測達到3分,語音合成技術可以投入應用。
  • 科大訊飛副總裁李世鵬:語音領域訊飛沒有對手
    【TechWeb】國內首批上市的人工智慧企業隊伍中,科大訊飛獨樹一幟,專注語音賽道並保持長久領先狀態。2017年科大訊飛上半年淨利潤1.07億元,同比下滑58.1%;2018年,全年營收79.17億,同比增長45.41%;年淨利潤5.42億,同比增長24.71%。
  • 安徽:不要說什麼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我的靈魂是中科大
    安徽:不要說什麼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我的靈魂是中科大!一種觀點認為,合肥評上科技城市並無太多實際用處,對合肥發展貢獻最大的還是安大和工大,以及其他一些省屬高校。
  • 科大訊飛助力合肥城市大腦建設,人工智慧讓城市更聰慧_發現頻道...
    近日,在清華-中國工程院知識智能聯合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聯合推出的2020年全球人工智慧最具創新力城市榜單中,中國有32個城市上榜,其中合肥排名第四,僅次於北京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和上海市。人工智慧正在煥新這座城市面貌。  在安徽合肥,以科大訊飛為代表的人工智慧科技企業正在助力建設合肥「城市大腦」,讓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
  • 科大訊飛亮相Discovery紀錄片《智慧中國》 人工智慧技術讓世界矚目
    日前,全球最普及的電視頻道Discovery推出中國主題紀錄片《智慧中國》,探索曾被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如何轉變為世界最大的創業和創新實驗室。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語音與人工智慧上市公司,科大訊飛在8分49秒的紀錄片時間裡,展示了語音和人工智慧技術成就,以及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 全球僅5人,中國第一人!剛剛,中科大又在全國出名了
    全球僅5人,中國第一人!15人入選名單,和清華大學並列第一!僅次於哈佛、斯坦福,中科大這次又在全國出名了!「本地虎」+「外來狼」,合肥都有哪些牛逼的大學?,學科實力全國聞名再說傑出人才,大學之大不在大樓,而在大師,中科大名師薈萃。
  • 讓川普害怕的科技獨角獸,從中國這所最神秘的大學孵出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騰訊董事長馬化騰,分別在過去一年間來過。 《天下》記者採訪時,知名度最高,號稱以中科大「5位高顏值女性」為樣本打造的美女社交機器人「佳佳」,正好不在。 根據《南華早報》,潘建偉曾告訴合肥官員,量子測量可以空前的精確度,定位出潛艇的位置,便不需每幾天就冒出水面,捕捉衛星訊號校正,這個「量子導航系統」,可大幅提高潛艇的匿蹤能力。 50多年前的合肥,還是窮鄉僻壤。中科大會設在這裡,與一段劍拔弩張的冷戰歷史有關係。
  • 二十芳華正茂 回顧科大訊飛發展之路 展望A.I.未來
    1999年6月9日,在安徽合肥的一間民房裡,一家從事語音技術的公司成立了。創始團隊是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十幾名大學生。這家名為科大訊飛的公司和這群年輕人一樣充滿朝氣但是稚嫩。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一個草臺班子能撐得起語音技術研究的重擔嗎?這家蝸居在民房裡的公司能存活多久?沒有人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