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裡鄉親·城鄉治理隨手拍⑩內江羅泉場社區:風貌「隨新煥」居民吃上「旅遊飯」

2020-11-15 四川觀察

由中共四川省委組織部、省委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辦公室、四川廣播電視臺聯合舉辦的「基層治理黨旗紅·隨手拍」短視頻系列展播活動第二季「鄰裡鄉親·城鄉治理隨手拍」又上新啦!今天我們要和一個古鎮,來場跨越千年的甜蜜「邂逅」。

位於內江市資中縣的羅泉場社區,坐擁羅泉古鎮景區,社區戶籍人口有816戶1648人,常住人口達到2019人。

2018年,這個始建於秦朝的千年古鎮迎來了全新的發展契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工作正式啟動。時間緊、任務重、工作量巨大……這些問題難不倒社區幹部,為確保古鎮打造順利實施,羅泉場社區全體幹部走家串戶,通過召開小組會、黨員大會、面對面談話等,做通社區居民工作,使得風貌改造成功實施,保障了鹽神廟、城隍廟、保路運動會議會址、胡範渠書院等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維護工作順利進行。

如今,古鎮面貌煥然一新,社區居民對風貌改造工作讚不絕口,獲得感、幸福感大幅增強;各地遊客也被古鎮吸引,景區內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羅泉場社區居民在社區黨總支的帶領下,走上了旅遊這條致富路。

相信過不了多久,已經成為居民們「嚮往的社區」的羅泉古鎮,也將成為遊人們嚮往的景區。

相關焦點

  • 鄰裡鄉親·城鄉治理隨手拍⑪成都恆大城社區:萬人小區有社區 居民都是一家人
    由中共四川省委組織部、省委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辦公室、四川廣播電視臺聯合舉辦的「基層治理黨旗紅·隨手拍」短視頻系列展播活動第二季「鄰裡鄉親·城鄉治理隨手拍」持續更新中。這次,我們在成都市溫江區找到一個「年輕」的社區,成立於2018年的恆大城社區,雖然服務居民超過1.2萬人,但整個社區居然只有一個小區組成。通過鏡頭,讓我們去看看那裡居民們是如何生活得就像一家人。
  • 鄰裡鄉親·城鄉治理隨手拍②達州:打卡川東北「春熙路」聽社區獻唱祖國媽媽
    由中共四川省委組織部、省委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辦公室、四川廣播電視臺聯合舉辦的「基層治理黨旗紅·隨手拍」短視頻系列展播活動第二季「鄰裡鄉親·城鄉治理隨手拍」又來啦!國慶中秋節,盛世華誕月,雙節來臨之際,小北街社區為祖國母親獻禮!小北街社區位於達州市通川區中心城區,面積0.21平方公裡。社區享有「記憶留存地、網紅打卡地」美稱,是本地居民及外地遊客購物、休閒的首選地。
  • ...大地上】社區開墾21塊一平方米菜園 居民認領耕種 陌生鄰裡熟絡了
    ——習近平2016年1月在重慶調研時強調9月8日一大早,家住南岸區國際社區觀園2期的蔡淑玉,帶上鏟子來到了附近的一平方米菜園,摘下幾個茄子,還除了雜草。這塊菜園是蔡淑玉在半年前申請的,位於南岸塗山鎮福民社區居委會旁,在這裡,社區一共闢出了21塊菜地供社區居民認領耕種。△南岸區福民社區,社區居民蔡淑玉給「認領」的「一平米菜園」除草。
  • ...中心組(擴大)會議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鄉社區治理的重要論述
    會上,黃樹賢領學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並作題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鄉社區治理的重要論述  奮力開創新時代城鄉社區治理新局面》的宣講報告;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顧朝曦,黨組成員、副部長、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詹成付作了重點發言。黃樹賢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深邃的戰略眼光、卓越的政治智慧、科學的辯證思維,提出了一系列關於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 「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先進事跡報告會--社會--人民網
    直播介紹: 時間:2019年6月6日地點:北京 人民大會堂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鄉社區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
  • 鄰裡鄉親齊上陣 趣味運動樂翻天
    11月28日下午,吳興區湖東街道「鄰裡一家親
  • 南通崇川:「鄰裡+」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
    崇川區民政局局長張建國介紹說,2013年起,崇川區在社區居委會下進一步劃出更小的治理單元,以150—300戶為單位,組建新型自治單元—鄰裡,每個鄰裡設1名理事長和若干名理事,門對門、面對面了解居民訴求,一起商議解決的辦法,為居民提供服務,形成「大事小事議一議,鄰裡有事齊出力」鄰裡自理模式。「東村劇場」文藝室裡,居民們身著戲劇服,一字一板地學唱著越劇。
  • 治理散居林盤院落 促進旅遊致富
    這些居民群眾期盼過上像農集區那種花紅菜綠、房前院後乾淨整潔、廣場上健身歡聲笑語的「微田園」美好生活。  林盤院落整治啟動後,為避免在院落治理中出現亂拆亂建、亂砍亂伐、亂排亂放等破壞田園生態本底的行為,留住青山綠水和原鄉肌理,為鄉村生態旅遊奠定堅實基礎,水月社區王家院子住戶率先制定了生態環境保護的院規民約,明確了垃圾分類處置、生活汙水排放、房屋建設、竹林樹木保護、生態溝渠維護等方面的標準和獎懲辦法,並在院落治理中加以落實。
  • 共建互助互愛,鄰裡和諧社區
    為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平等和諧的鄰裡關係,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營造良好的社區氛圍和豐富居民日常生活。因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現場只邀請了10多名社區居民代表參與活動。
  • 徐江麗:邊疆社區疫情防線上的「守望者」|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戰疫情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防控力量要向社區下沉,加強社區防控措施的落實,使所有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廣大城鄉社區工作者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留下了最美「逆行」身影。
  • 如何讓社區變成治理共同體?紹興聚合力量作出新探索
    著眼於構建一個個社區治理共同體,紹興市探索以「契約化」共建,推進基層黨建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在這裡,社區黨組織與駐社區單位黨組織、黨員個人籤訂協議,不僅聚合多方力量,更把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引領力,深入到社區治理的管理、組織、聯動、服務等多重環節,治理效能不斷提升。這紙合約,歷久彌新。推進治理現代化,如何加快從「事」到「制」「治」「智」轉變?
  • 社區有個「鄰裡幫幫團」,讓鄰裡「化幹戈為玉帛」
    在畢家崗街道上遊社區活躍著這樣一群「鄰裡幫幫團」的志願者,他們熱心公益,積極化解鄰裡矛盾,在居民群眾與社區之間架起一條綠色溝通、溫暖你我的橋梁。「鄰居家總是把東西堆放在公共走廊上,上遊社區的張大媽急衝衝地找到「鄰裡幫幫團」尋求幫助。不一會兒,「鄰裡幫幫團」志願者就來到了其鄰居家,勸說鄰居將物品移至安全的地方。在志願者的協助下,短短半小時,一條整潔通暢的走廊便呈現在大家眼前。張大媽和鄰居也化解了矛盾,握手言和。
  • 和諧鄰裡節走進海興社區 暖心社區展現耕讀文化
    12月11日下午,廈門市第十屆和諧鄰裡節暨「道德模範故事匯」基層巡演走進海滄區海滄街道海興社區,社區居民通過歌曲、樂器表演和詩朗誦等豐富多彩表演形式,表達生活在海滄的新老廈門人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對道德模範的敬重,以及對文藝生活的喜愛。
  • 崇明以黨建「葉脈工程」為抓手,提升城鄉社區治理水平
    崇明區結合「四史」學習教育,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認真貫徹落實全市社區工作會議精神,以黨建「葉脈工程」為抓手,不斷提升崇明城鄉社區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
  • 金牌紅色社區社會組織之四——「銀暉有約」把更多溫暖傳給居民
    「成立紅色社區社會組織是為了進一步加強黨建引領,大力踐行『奉獻有愛 互助進步』的服務宗旨,立足社區實際,拓寬志願服務內容、服務特色。圍繞疫情防控、社區治理、三創四建、文化建設、居民服務,高頻率、多形式、全方位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社區負責人介紹說。
  • 林芝市鄉村旅遊:高原美景讓群眾吃上「旅遊飯」
    原標題:林芝市鄉村旅遊:高原美景讓群眾吃上「旅遊飯」   秋天到了,果子熟了,轉眼又到了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   家在拉薩的德央,帶著相機和美食,約上幾個玩伴,開始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林芝行。
  • 用好「隨手拍」小切口 做實環境治理大文章
    原標題:大眾銳評丨用好「隨手拍」小切口,做實環境治理大文章   12月1日,「揚塵隨手拍」系統依託「山東環境」微信
  • 【幸福東北】社區暖心又熱鬧 歡聲笑語凝聚鄰裡情
    現有社區幹部30名。據光明街道蓮花社區黨委書記安長建介紹到:蓮花社區一站式辦公服務大廳,設有文化衛生、勞動保障等6個服務窗口,通過「亮身份、亮職務、亮工作流程」的「三亮」工作法,實現了「一站式、零距離、全方位」的服務目標和「只跑一次」的服務承諾。
  • 福建惠安:近鄰黨建提升社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_中國經濟網——國家...
    「我在『近鄰社區自治和互助平臺』上發布了一條求助信息,沒想到今天社區就安排小區在職黨員劉醫生來為我老伴做復健,幫我們家解決了大難題。」家住惠安縣登科花園小區的張阿姨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通過「近鄰社區自治和互助平臺」幫助居民解決煩心事揪心事,是惠安縣推進近鄰黨建工作的一個縮影。
  • 讓每一個社區都成為共同體——紹興推進基層黨建和社區治理深度...
    在這裡,社區黨組織與駐社區單位黨組織、黨員個人籤訂協議,不僅聚合多方力量,更把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引領力,深入到社區治理的管理、組織、聯動、服務等多重環節,治理效能不斷提升。  這紙合約,歷久彌新。推進治理現代化,如何加快從「事」到「制」「治」「智」轉變?如何讓社區變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體?紹興正聚合各種力量,對此作出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