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武漢。
28日下午5時許,當地希爾頓酒店華盛頓廳的人流已經有些稀疏。國際基因組學大會已過半程,參會人員多少有些疲憊,但放大燈團隊(ID:guokr233)編輯還是遇到了幾位熟面孔。毫無疑問,大家都在等待一個人——中國疾病與預防控制中心(CDC)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的第二次演講。
此前,在開幕日當天上午,高福曾以視頻連線形式演講(詳見我們前兩天從現場傳回的文章《科學家是什麼時候發現新冠可能「人傳人」的?》 ),如今親臨現場,人們猜測,這可能是一場信息含量較大的補充發言。
Odyssey丨採寫
一萌丨編輯
放大燈團隊丨策劃
17點26分,高福出現在會場,和楊煥明、杜暉賢(Freddrick Dubee)等大佬寒暄過後,在疫情期間數度陷入輿論漩渦的院士板起面孔端坐旁聽席。迅速圍上來的數位記者則被告知:大家的提問此前均已有報導回應,請不要浪費院士的時間。
17點30分,演講開始。
雖然是學術論壇,但在院士先生的演講中,闢謠優先級更高。
主題為「新冠肺炎:全球公共衛生的挑戰與機遇」(「COVID-19: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for Global Public Health」)的演講甫一開始,他就把「Event 201 演練是新冠劇本」和「1929+1984+911=2020 Coronavirus Pandemic 」之類網絡陰謀論拎出來批判一番[1]。
他請與會人士打開百度檢索 Event 201,並有些激動地說到:「打開了沒有?看到了沒有?一頁一頁我給你放。」
高福在演講現場丨放大燈團隊拍攝
關於Event 201 這裡需要補充一些背景信息:
Event 201於2019年10月18日在美國紐約舉行。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衛生安全中心、蓋茨基金會、世界經濟論壇發起。
會議模擬假設一種名為CAPS的冠狀病毒,比SARS致命,比流感易傳播,沒有可用疫苗,6個月內傳遍全球。
疫情大流行導致國家間停航,旅遊訂單減少45%,社交網絡開始流傳不實信息,股市暴跌二到四成,世界GDP萎縮11%,各國政府紛紛開啟Lockdown模式…… [2]
高福說,這次推演與新冠疫情時間非常接近,發展路徑非常契合。彼時,會議還就應對可能出現的疫情給出了多條建議,包括政府應加強利用大公司的能力、向疫苗研發傾斜資源、應做好應對疫情的經濟準備等。高福提到,對業內人士來說,新冠疫情是一個灰犀牛事件(指大概率可能發生,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
不過很遺憾,雖然Event 201預測到了未來,但絲毫無助於抗疫,專業人士眼中的灰犀牛事件變成了大眾生活裡的黑天鵝事件,毫無準備的公眾為之付出了巨大代價。
高福強調,由於新冠病毒在自然界的存在非常廣泛且重組普遍,緊要之舉,是建立監測網絡。「今天有COVID-19,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未來就會有COVID-29、COVID-39。就像流感病毒一樣,這些病毒已經離人類很近。」
7月底,高福曾表示,自己已經注射了一種新冠疫苗[3]。
目前,我國有4種疫苗進入臨床三期試驗,其中包含中國生物研發的兩款滅活疫苗、科興生物研發一款滅活疫苗及康希諾與軍事醫學科學院聯合研發的一款腺病毒疫苗。
中國滅活疫苗的研發進度為何如此之快?為什麼國外沒做?
高福介紹,做滅活苗要P3實驗室,而疫苗廠家沒有P3實驗室,CDC就把自己的兩個P3實驗室借給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所和科興生物,合作在2月初就已經開始。武漢病毒所則把他們的P3實驗室借給了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
「疫苗就是這樣生產出來的,否則時間來不及。」
對於正在中東進行三期臨床試驗的滅活疫苗,高福表示,他預計下月中旬可以揭盲。屆時大家就可以知道,新冠滅活疫苗的效果究竟如何。
隨著多種新冠疫苗進入三期臨床階段,一些觀點指出:ADE效應可能是新冠疫苗的潛在風險[4]。
ADE效應,即「抗體依賴的增強作用」(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指某些病毒的特異性抗體與病毒結合後,反而將病毒導入細胞,引發更嚴重感染。
事實上,在今年的「首屆大灣區疫苗峰會」上,高福即曾對ADE效應作出回應[5],如今他的觀點沒有改變:「新冠疫苗有無ADE效應,ADE效應是否會影響疫苗的使用,還是需要等到三期臨床結果出來再進行判斷。」
儘管疫情期間還是科研戰友,但在這場演講中,高福院士與石正麗研究員的學術分歧若隱若現。
在會議第二天(10月27日)的演講中,石正麗研究員非常謹慎地指出,蝙蝠是SARS-CoV-2(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只是傳播途徑和中間宿主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但高福似乎並不認同這一觀點。
他稱:「一開始我們都懷疑是從動物過來的,10個月過去了,至今沒有找到新冠病毒的動物宿主。」
如果說「病毒從哪來」還算學術爭議,那麼高院士對「論文是否署自己名字」的執念,則令人哂然。
高福介紹稱,他的團隊和石正麗團隊一起,發現ACE2是SARS-CoV-2(新冠病毒)的受體。該文章文章要發表在《細胞》雜誌(Cell)[6],按理來說應當有自己的名字。當時恰逢國內輿論有人質疑他,最後文章發出來後,竟沒有他的署名。
高福所受的「質疑」是,有人在網絡上批評他「罔顧疫情,搶發論文」。
「但是大家知道這是我們團隊(做的工作),證明它(新冠病毒)的受體,和SARS病毒一樣,是ACE2。」
今天冬天的巨大挑戰
秋盡冬來,歐美國家開始經歷更強烈的疫情反彈。高福警示,我們將面臨更嚴峻考驗。而今年冬天會有流感、新冠疫情等,很多都會引起發熱和肺炎。
他的另一個擔憂是:
目前,新冠病毒在中國很多地方已經清零,人們也沒有再次發現武漢早期出現的新冠病毒。但由於病毒可以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下持續存活,今年冬天,武漢早期的新冠病毒會不會再次突然出現呢?
「我們challenge(挑戰)很大。」
演講及合影結束後,走下講臺的高福並未落座,而是直接邁向大門。
放大燈編輯追問,既然高院士提及CDC與中生、科興合作研發疫苗,那他此前在公開場合所宣稱的、自己打過的疫苗是來自中國生物嗎?
對此,高福並未作答。
被助理與保安包圍著的高福,迅速走向會場通道對面的小門。從到來到離開,中疾控主任高福在國際基因組學大會上總共停留了三十多分鐘。
References:
[1] 知乎:如何看待Event 201 以及它對於當下疫情的指導作用?(雷波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8424674/answer/1114344793
[2] Event 201官網
https://www.centerforhealthsecurity.org/event201/
[3] 澎湃新聞:高福:我已接種一種新冠候選疫苗,增強公眾對疫苗的信心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476587
[4] Lee, W.S., Wheatley, A.K., Kent, S.J. et al.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nd SARS-CoV-2 vaccines and therapies. Nat Microbiol 5, 1185–1191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64-020-00789-5
[5] 生命科學前沿:高福一直擔心的ADE是什麼?Nature子刊重磅綜述:ADE效應與新冠疫苗治療
https://mp.weixin.qq.com/s/Mm23n8S5V-1CeF4oKXBTuw
[6] Ren-Di Jiang, et al, Pathogenesis of SARS-CoV-2 in Transgenic Mice Expressing Huma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Cell 182(1) 50-58.e8. DOI: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0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