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控中心高福院士等中國研究人員本周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2020-07-01 17:47:00來源:FX168 【H1N1流感毒株正在變異,專家稱尚未構成大流行病實際風險】由中國疾控中心高福院士等中國研究人員本周發表在
-
落聘學部委員的原中研院院士
王揚宗 1948年,中央研究院通過嚴格的選舉,產生了我國現代第一批院士81人,其中數理組28人,生物組25人,人文組28人。1949年,中研院的總辦事處和歷史語言所等遷往臺灣,其餘多數研究所留在了祖國大陸。當時,滯留海外的院士有12位,遷臺的9位,1位已故,留在大陸的院士有59位。
-
楊鳳田院士做客一飛院「科技大講堂」
沒錯,這位就是——楊鳳田院士5月11日,一飛院「科技大講堂」有幸邀請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殲八飛機型號總師楊鳳田院士。楊院士告訴我們,創建我國的通用航空產業,實現通用航空在航空領域的「跟跑、並跑、領跑」,是他青年時期的夢想。在講堂上,他懷揣青年時期的夢想,為大家講述了「通用航空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楊院士分別從四個方面講授了通用航空產業的國內外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包括通用航空的基本概念、國外通用航空產業現狀、我國通用航空發展業現狀及思考以及新能源電動飛機。
-
陳大可院士做客「院·望」系列講座 講述《海洋與颱風的相互作用》
11月25日下午,海洋學院第二屆「院·望」系列講座第三場在線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大可作題為《海洋與颱風的相互作用》的學術講座,吸引了來自校內外的300位師生積極參加。
-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11月16日,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第二十二次院士大會在京召開。高福等24位中國學者增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這是中國科學家當選人數最多的一次。截至目前,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裡,中國科學家有206人。其中,1996~2009年產生123人;2010~2019年(第十四屆到第二十一屆)8次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院士大會,選舉並產生來自中國的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83人。國際歐亞科學院成立於1994年,擁有來自46個國家的600餘名院士、通訊院士和榮譽委員。
-
美國院士合成生物學實驗室落戶深圳先進院
美國院士領銜 創新利用傳統中藥有效成分 樊建平在致辭中表示,基斯林院士對於青蒿素的研發,變革了中藥提取青蒿素的傳統手段,是全球合成生物學產業化的最重要案例。此次基斯林實驗室的成立,結合深圳先進院團隊的已有積累,將有力促進中藥資源的合成生物學創新開發與商業化,是先進院朝著世界一流研究機構邁進的又一重要裡程碑。
-
10名南山學子當選新科「小院士」 第五屆少年創新院小院士評選總...
月1日,2019年第五屆南山少年創新院小院士評選總決賽在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科華學校學術報告廳舉行,南山區19位中小學生闖入總決賽。據悉,賽事歷經初評、複評兩次評選,從南山全區100多位申報的中小學生中產生19位提名小院士入圍總決賽。最終,10名學生脫穎而出,當選新科「小院士」。本次賽事由南山區教育局、共青團南山區委員會、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南山少年創新院承辦,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科華學校協辦。
-
高福院士立「奇功」
前個階段,高福院士因為最早在國外權威雜誌發表論文,飽受網絡責難和攻擊,似乎是不顧抗疫大事,而忙著幹自己的「私活兒」,可事情的發展有時讓人意想不到,沒想到的是,那篇自己的論文,現在竟然成了反擊某些國家污衊中國隱瞞疫情的核武器了。
-
多名院士被聘組成中科院先進院醫工所顧問委員會
8月5日,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召開成立醫工所顧問委員會的會議。天津大學姚建銓院士、南京大學吳培亨院士、山東大學張運院士、上海交通大學任秋實教授等專家應邀出席了會議。
-
高福院士傳喜訊,2020年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已收入囊中,世界公認
高福院士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尤其是在這次疫情防控戰役中更是衝鋒在前,人們清楚記得當疫情剛出現時高福院士就發出警告,這次病毒很兇猛,可能會出現人傳人的可怕現象。也正是有了高福院士的精準預測,我們才及時採取了嚴格的防控措施,如果當時他下結論不會人傳人,那麼我們將會付出更大的代價來控制疫情。
-
王浚院士工作站在瀋陽所揚州院正式揭牌
王浚院士是我國人機與環境工程領域的領軍人物,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從教六十年來,為我國航空航天建設了大量的環境試驗設備,有力保障了我國眾多重點型號的研製,在科研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還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
-
7位中科院院士疾呼:保護「發現之地」兵馬司9號院
它昔日的身份是兵馬司9號院———中國地質調查所,蔡元培稱之為「中國第一個名副其實的科研機構」。「兵馬司9號的敗落,與中國整個地質學界的社會地位不高和不景氣有關,但關鍵還是有關部門重視不重視的問題。」中科院院士謝學錦說。他的父親謝家榮是中國地質調查所創始人之一。日前,地質博物館舉辦了「中國地質調查所舊址———兵馬司9號專題展」。
-
高福院士的英語,李蘭娟院士的紹興話,誰更能展現國際話語權?
高福院士的英語,李蘭娟院士的紹興話最近幾天,高福院士、李蘭娟院士又分別在鏡頭上露面了,他們一個全程「飈英語」,一個全程「紹興話」,引發了眾多網友的熱議。高福院士接受CGTN(CGTN是中國國際電視臺,或稱「中國環球電視網」的英文簡稱)的採訪,說:「我從未說過不存在『人傳人』」。
-
沈志勳的美國院士含金量有多高? 僅次於諾貝爾獎
全美溫州博士協會最年長博士林多樑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史丹福大學物理系教授沈志勳 溫州網訊 美國國家科學院近日公布2015年新增院士名單,畢業於溫州二中、現任美國史丹福大學物理系教授的沈志勳赫然在列。但你是否知道,美國院士與中國院士有什麼不同?美國院士怎麼選出來的?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
著名人類學家、臺灣中研院院士李亦園逝世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李亦園昨天在臺北去世,他是臺灣本土培育出的人類學者,對比較宗教學、本土人類學發展有卓越貢獻,堅強的性格為學生輩所稱道
-
「院地共建」產出讓院士盛讚的食用菜籽油
11月27日,中國農科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漢中,對望江菜籽油給出了這樣的盛讚。其實,早在30多年前,望江縣就與中國農科院油料所開始聯手合作。而院地正式籤約是在2019年,雙方由此共建綜合試驗基地,開展油菜新品種、新技術的示範推廣及多功能開發利用。
-
臺「中研院」選出18名新科院士 戲曲學者首次入選
臺「中研院」選出18名新科院士 戲曲學者首次入選 2014-07-04 19:50:20戲曲研究專家曾永義成為「中研院」有史以來第一個戲曲領域院士。 「中研院」第31次院士會議4日進行兩階段投票,上午分成生命科學、數理科學、人文及社會科學三個組進行第一階段投票,下午由全體院士進行第二階段投票。
-
清華施一公當選美國雙院院士 曾落選中科院院士
孟安明院士說,饒毅在教育部那裡是出了線的(饒毅屬於由歸口初選部門教育部推舉的院士候選人),他也參加過教育部投票,「但是事實上當時存在一點問題——他們的國籍,在推薦的截止期還沒有弄明白,雖然他申請放棄美國國籍,但是申請放棄,美國國務院那邊要正式通知,同意你放棄(才算數)」。朱作言院士也稱,國籍問題「可能也有些影響」,「他們的中國國籍還在(辦理)過程當中。
-
《科學新聞》:中研院,那一年的選舉
此時,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的提名工作已經在全國展開。6月20日,憂心忡忡的傅斯年不遠萬裡給北大校長胡適寫信,信中說「天下大亂還要選院士」,恐怕難以成功,「這事問題甚多,弄不好,可把中央研究院弄垮臺」,但「大家不聽」,也只好抱著「竭力辦得他公正、像樣,不太集中,以免禍害」。
-
科學VS工程院院士,誰含金量高?高福中科院院士,鍾南山工程院士
在我國的高等教育學歷和學位方面,最高學歷為博士,與世界接軌,在學術榮譽上,應該是院士最高了,因為院士稱號是終身的,能評上院士說明在各自的領域裡面都有很強的實力,對於科技方面有重大和突出的貢獻,大家在評價大學的時候,都是以這所高校有多少院士作為一個衡量標準,那麼中科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