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羅瓦哥白尼拉瓦錫等:他們這樣死去

2020-11-22 科學網

 

1993年6月23日,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在題為《橢圓曲線、模型式和伽羅瓦表示》的講演中,證明了困擾數學界長達三個半世紀的費馬大定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伽羅瓦是誰,5月最後一天就是這位過早凋謝的數學之花的去世紀念日。

 

法國數學家埃瓦裡斯特·伽羅瓦1811年誕生在巴黎郊外,12歲進入巴黎路易大帝皇家學院,開始對數學表現出興趣和才華。1830年熱血的伽羅瓦投身法國革命,聲稱「如果需要一具屍體來喚起人民,我願獻出我的」,並為此兩次被捕。遺憾的是,這位優秀青年不是因他所熱愛的革命和數學而死,卻死於一場未必值得的情愛——為了一個他所愛戀的女人,伽羅瓦與人相約決鬥,時間定於1832年5月30日。

 

在決鬥前夜,伽羅瓦對次日的戰局充滿悲觀,連夜寫出數十頁手稿,以記錄他的研究心得。在零亂潦草的手稿中,到處夾雜著伽羅瓦隨處插入的情感流露:「我沒有時間了」,「我沒有時間了」,顯露出他預知厄運臨頭的兇險暗示。後人認為,僅是這些篇幅寥寥的「科研遺囑」,就足以使伽羅瓦躋身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之列。

 

5月30日清晨,伽羅瓦與對手相逢,相距25步用手槍對射。伽羅瓦應聲倒下,腸子被射穿。當他弟弟趕到時,伽羅瓦安慰道:「不要哭,我需要我的全部勇氣在20歲時死去。」第二天上午,伽羅瓦走完了他21歲的生命旅程。

 

伽羅瓦之死成為數學界一大憾事,後人提起時總會扼腕嘆息,甚至評價他死得愚蠢。但我們不能忽視這樣一個事實:科學家也是凡人,也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慾;我們無法苛求他始終以理性和勇氣面對一切。為此我們不妨對比一下哥白尼之死,他與伽羅瓦死在同一個月的24日。

 

按照過去的說法,波蘭天文學家尼古拉·哥白尼推翻了宗教的「地心說」,創立了科學的「日心說」。事實上不能簡單地認為「地心說」不科學,當初託勒密在總結前人經驗完善「地心說」時,也經過了大量詳細的測量、運算和考證,「地心說」也是科學的結晶,只不過因其符合「神創論」為宗教勢力大加讚賞罷了。而哥白尼創立「日心說」的最初動機並非發現「地心說」與實測不符,而是因為「地心說」經年的謬誤已使它千瘡百孔,不得不加入諸多條件以彌補漏洞;而哥白尼堅持認為:世界是簡單的,一定能用簡單而優美的數學形式來描述。經過近40年的觀測和計算,哥白尼終於創立了「日心說」。哥白尼自然知道這記重磅炸彈會給自己帶來多大危險,一直不敢公諸於世。直到自己行將就木之時,哥白尼才敢拿出手稿付梓。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的不朽著作《天體運行論》印好,被送到久病不起的作者床前;一小時後,哥白尼終於無牽無掛地安然離世。

 

相比於義大利人喬爾丹諾·布魯諾,哥白尼走得算是沒有痛苦,頂多是在撒手人寰後任人評說罷了。而布魯諾則在1600年2月17日被燒死在羅馬的鮮花廣場。這裡還有一點需要說明:布魯諾遭此酷刑,一來是因為他支持「日心說」並比哥白尼走得更遠,二來是因為他與教廷在哲學觀點上的分歧和尖銳對立——不僅僅是為了捍衛科學真理。

 

假如說伽羅瓦死得愚蠢,哥白尼死得膽怯,那麼拉瓦錫死得甚至都有些卑微了。真是無巧不成書,拉瓦錫也死在同一個月的第8天。

 

法國化學家安東·羅朗·拉瓦錫是化學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把近代化學從「鍊金術」中分離出來;推翻「燃素說」,創建氧化學說;建立質量守恆定律等等。這些成就使拉瓦錫被譽為「近代化學之父」。拉瓦錫也曾為此自豪:「我的理論已經像革命風暴,掃向世界的知識階層。」

 

然而拉瓦錫本人卻不幸被另一種革命風暴擊倒。1768年,年僅25歲的拉瓦錫在成為皇家科學院院士的同時,當上了一名包稅官;他向包稅局投資50萬法郎,承包了食鹽與菸草的徵稅大權,實際上就是「買官斂財」。結果在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中,拉瓦錫成為被革命對象,送上斷頭臺。當拉瓦錫向人民法庭請求寬限幾天執刑,以便整理自己的化學實驗結果時,在當時過激的革命狀態下得到如是回答:「共和國不需要科學家!」

 

據說在斷頭臺上,拉瓦錫作了平生最後一項實驗。當時有人爭論斷頭機行刑時人在身首分離後還能存活多久,於是拉瓦錫答應在鍘刀落下後儘量眨眼。1794年5月8日,行刑後的劊子手提起這顆偉大的頭顱計數,說拉瓦錫至少眨了十一下眼。

 

挖掘和揭示這些歷史事實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希望澄清史實,還科學家以本來面目。我們沒有必要去神化科學家,因為即便洗盡鉛華之後這些科學家的形象依舊偉大。

 

相關焦點

  • 數學大師啟示錄——伽羅瓦
    他們也是教材和試題彙編的撰寫人,對應試的考生有無比的權威。看到主考官比內和弗爾綏那樣傲慢的態度,伽羅瓦不大愉快。聯繫到試題中方程求解,伽羅瓦自然提及他自己關於方程根式解的研究。不料主考官對這樣重大的問題毫不理會,目光中流露出懷疑和輕蔑。
  • 伽羅瓦究竟有多牛快進來膜拜吧
    今天,主要帶之前不認識伽羅瓦的朋友,什麼叫做絕世天才,什麼叫天妒英才,你一定會多一位偶像的,也希望伽羅瓦的粉絲,能夠幫忙轉發支持一下,讓更多人知道伽羅瓦鼎鼎大名,伽羅瓦生於亂世,短暫的一生幾乎沒有體會過'太平盛世',因世道混亂,伽羅瓦在12歲以前,都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主要由他母親教導學習,12歲以後,才被送進中學,伽羅瓦才開始接觸數學,不過,這裡要說明一下,
  • 關於伽羅瓦的記憶
    1830 年至 1832 年間所發生的事給人留下了這樣一個印象,在多年以後,當年的往事以寫作的方式沉澱下來。因而,根據 19 世紀 40—60 年代的作品的政治渲染,我們看到了作為共和黨積極分子或為這種事業而殉道、以數學家身份而重現的伽羅瓦。共和黨方面的代表作者有內瓦爾(1841)、特雷拉(1840)和杜馬(1863)。
  • 伽羅瓦
    年5月31日,法語發音evaʀist galwa),法國數學家,與尼爾斯·阿貝爾並稱為現代群論的創始人。在一次幾近自殺的決鬥中英年早逝,引起種種揣測。 伽羅瓦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12歲以前,伽羅瓦的教育全部由他的母親負責,他的父親在伽羅瓦4歲時被選為Bourg La Reine的市長。 12歲,伽羅瓦進入路易皇家中學就讀,成績都很好,卻要到16歲才開始跟隨 Vernier 老師學習數學,他對數學的熱情劇然引爆,對於其他科目再也提不起任何興趣。
  • 天才少年伽羅瓦傳奇
    伽羅華死去十四年後,當後世的數學家們重新檢視他的論文和那份決鬥前夜倉促寫下的潦草的大綱時,這才發現他的思想是多麼的先進,那幾份手稿是多麼的寶貴。他在天亮之前那最後幾個小時寫出的東西,為一個折磨了數學家們幾個世紀的問題找到了真正的答案,並且開創了數學的一片新的天地。 在談到伽羅華的成果時,不能不談到代數和幾何學的一些知識。
  • 伽羅瓦之死
    伽羅瓦就是這樣的一個年輕人。      他的人生短短二十一年,卻歷經劫難,為了政治主張而身陷囹圄,出獄後立刻又捲入一場愛情漩渦,最終倒在情敵的槍下,他非常清楚,在決鬥的前夜,將頭腦中所有的數學成果一一記錄下來,還寫著我沒有時間了。一直寫到凌晨,而後毅然投入必死的決鬥。
  • 百年伽羅瓦—伽羅瓦理論介紹
    這次再來看看伽羅瓦的故事及超級難理解的群論。數學史上是不乏天才的,但是如果說非要要挑出幾個最璀璨的,那大概是高斯、柯西、拉馬努金……但是如果要說年紀最輕、經歷最傳奇的,那就繞不開這個名字——伽羅瓦。伽羅瓦的一生,就像他群論和域論交替出現的伽羅瓦理論一樣,瑰麗多彩。接下來,這篇推送將會努力以最淺顯的語言,從頭開始梳理一下這位曠世的天才最著名的工作——伽羅瓦理論,也就是一元n次方程根式解的存在性問題。
  • 被時代辜負的天才——21歲即去世的數學家伽羅瓦
    1832年5月29日晚,在決鬥的前夜 ,一個年僅21歲的年輕人預料到自己將會死去,通宵達旦奮筆疾書,與時間賽跑,力圖把他的所有數學成果記錄下來
  • 伽羅瓦理論:影響代數、幾何、物理、化學等眾多學科的天才之作
    這個時候,數學史上的天才少年阿貝爾出現了,阿貝爾13歲就展露數學才華,他學習如牛頓、歐拉等數學大家的理論,甚至能從中找出他們的小漏洞。1824年,阿貝爾的工作揭示了高次方程與低次方程的根本不同,證明了五次或五次以上的代數方程沒有一般的用根式求解的公式,然而仍然存在一些特殊的高次多項式能夠用根式求解,如何區分能夠求解的和不能求解的多項式仍然是一個未決的問題。
  • 從伽羅瓦到諾特,看抽象代數的誕生與發展
    伽羅瓦手稿第二天,伽羅瓦在決鬥中一槍被軍官直接被打穿了腸子。他的朋友 Chevalier 遵照伽羅瓦的遺願,將他的數學遺稿寄給高斯與雅科比,但是都石沉大海。劉維爾由此,伽羅瓦這份手稿上的「伽羅瓦群理論」才得以在數學界大放異彩。「伽羅瓦群理論」中最華彩的部分就是天才般地提出了「群論」這個概念。
  • 伽羅瓦:原諒我一生不羈愛自由
    他開創了新型學科——抽象代數,並為未來計算機理論打下基礎,這有多厲害那,用伽羅瓦思想解決了告辭方程根式解問題。這個問題拉格朗日(就是那個提出拉格朗日點的那個)驚嘆:「高次方程的根式解是不可能解決的數學問題之一,這是在向人類的智慧挑戰!」
  • 數學天才中的天才——伽羅瓦
    伽羅瓦理論的誕生阿貝爾未竟的事業,由一位比阿貝爾小9歲的極富傳奇色彩的法國青年伽羅瓦擔當起來。伽羅瓦於1811年10月26日生於巴黎附近的雷因堡,父親是鎮長,母親是一個法官的女兒,受過正統教育。中學時代,數學教師範涅爾的出色講授喚起伽羅瓦對數學的興趣。
  • 伽羅瓦:20歲成為「數學家」,21歲和別人在一場槍戰決鬥中去世
    可以說,伽羅瓦生活的年代極其的動蕩不安,因此想要在這樣一個時代中當一個好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2歲的時候,伽羅瓦被送進了路易皇家中學就讀,而這所學校的好處,就是它是一個軍事化管理的寄宿制學校,除了能教授孩子們知識之外,最重要的是能夠保證他們的安全。由於伽羅瓦之前在家都有他媽媽教他,因此到學校之後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適應,相反,他的成績在學校排名還很靠前。按照當時的規定,他是可以提前一年畢業的,但校長覺得他年紀太小,還沒到畢業的時候,因此並沒有同意。
  • 數學史20大數學家之—阿貝爾和伽羅瓦,頭角崢嶸之際便與世長辭
    數學大師我們已經說了很多了,像數學王子高斯,史上第二高產的歐拉,版權纏身的約翰伯努利,他們都極其高壽,年逾八旬才被上帝召喚。但也有這樣一類天才,他們的人生像流星一樣的絢爛但也一樣的短暫,我們不得不驚嘆於這些天才的天賦之高。
  • 人物|伽羅瓦:一位數學天才,竟死於一場決鬥……
    今天一碗芝士為大家介紹一位數學家,一個推動了數學界發展卻在21歲就去世的數學天才:伽羅瓦。1829年,18歲的伽羅瓦將自己在代數方程上的研究呈交給法國科學院,由數學大佬柯西負責檢查。可是,他的研究結果竟然被柯西……弄丟了!
  • 科學網—中法學者追憶數學天才伽羅瓦
    本報訊(記者魯偉攝影報導)「伽羅瓦雖然英年早逝
  • 伽羅瓦20歲就成了數學家,卻在21歲時與人槍戰決鬥去世
    可以說,伽羅瓦生活的年代極其的動蕩不安,因此想要在這樣一個時代中當一個好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2歲的時候,伽羅瓦被送進了路易皇家中學就讀,而這所學校的好處,就是它是一個軍事化管理的寄宿制學校,除了能教授孩子們知識之外,最重要的是能夠保證他們的安全。由於伽羅瓦之前在家都有他媽媽教他,因此到學校之後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適應,相反,他的成績在學校排名還很靠前。按照當時的規定,他是可以提前一年畢業的,但校長覺得他年紀太小,還沒到畢業的時候,因此並沒有同意。
  • ​190年前的靈光閃現,伽羅瓦理論究竟想幹什麼?
    但要是真能穿越的話,希望不會把數學家送過去——等著他們的,可能是尼爾斯·阿貝爾和埃瓦裡斯特·伽羅瓦的命運——他們二人的工作過於超前,以至於他們英年早逝十多年,後人才從塵封的論文中發現那驚人的價值。其實大可不必,今番我們便來還原一個簡潔又優美的伽羅瓦理論。伽羅瓦和阿貝爾想解決的問題看起來很簡單。
  • 伽羅瓦,解得開數學史上最高深的方程,卻解不開愛情的本質
    當時的歐拉,高斯,拉格朗日這樣最偉大的數學大神在高次方程面前無一不敗下陣來,甚至拉格朗日驚嘆地說:「高次方程的根式解是不可能解決的數學問題之一,這是在向人類的智慧挑戰!」但伽羅瓦僅在一夜之間就解決了,並且創立了「群論」這個數學分枝學科!現在群論的思想早已滲透到了各種各樣的學科之中,成為了強大的數學工具,是代數學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原理。
  • 解決了三百年來的難題,卻在與情敵決鬥中喪命——伽羅瓦的一生
    12歲以前,伽羅瓦的教育全部由他的母親負責。12歲時,家裡把他送入了一個軍事化管理的寄宿制學校。當時的伽羅瓦成績非常好,本可以提前一年畢業的他由於年齡太小讀了第二遍初三。但是,或許是因為對數學的偏愛,伽羅瓦嚴重偏科,導致了他的第一次高考失利。而第二次高考,又因為伽羅瓦的對面試官問題的蔑視讓他失去了進入巴黎綜合理工大學的機會。最後,他選擇考取這所學校的附屬師範學院。法國綜合理工大學在備考階段,伽羅瓦做出了一篇非常有價值的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