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起伏如「過山車」?當心這可能是一種精神病

2020-12-01 騰訊網

1853年3月30日,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梵 高的生日。據後人推斷,他是雙相障礙(也稱雙相情感障礙或躁鬱症)患者,為了紀念這位精神病性發作頻繁並導致自殺的天才畫家,國際上就把這一天作為「世界雙相日」

2015年,長期關注大眾的精神健康的法國賽諾菲公司和國際雙相障礙協會中國分會一起,將「世界雙相日」引入中國,為雙相障礙患者發聲,並呼籲社會關注雙相,關愛患者,向陽同行。

讓我們先來聽聽雙相障礙患者的心聲及欣賞一下他們的畫作:

案例:時而自信滿滿時而懷疑人生

90後的遠晴是個自媒體撰稿人,治療前和父母親關係緊張。17歲那年高二會考後,自己偷偷申報了英國學校並出國留學。

遠晴在17歲出國前已經開始出現症狀。早期是抑鬱發作,思維遲緩,聽不懂別人說什麼,持續一兩個月。之後又出現輕躁狂症狀,由於英語成績較好,也順利通過了面試和雅思,一度自我感覺十分良好。

在英國讀完預科後考大學,因躁狂過於自信,而實際能力不足沒能考入喜歡的學校,情緒開始轉抑鬱,一蹶不振,且病情反覆發作。回國前,抑鬱很嚴重,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中,懷疑人生,懷疑自我價值,甚至多次出現想死的念頭。

2016年回國。在回國投入工作前,慢慢地覺得自己不太對勁,沒力氣,廁所也不想上,飯也不想吃,水也不想喝。後來到醫院就診,第一次去就確診為「雙相障礙」,醫生提出住院,開始德巴金(進口丙戊酸鈉緩釋片(I))聯合用藥,經過一個月住院治療病情大有好轉。

診斷:雙相障礙確診困難重重

雙相障礙也稱雙相情感障礙,一般是指臨床上既有躁狂或輕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的一類心境障礙。據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情感科主任關念紅教授介紹,雙相障礙主要發病於成人早期,大多數患者初發年齡在20~30歲之間,25歲以前發病更多見,少數患者更早或更晚發病。

「由於雙相障礙很多的時候是發作型病型,在非發作期是完全正常的,所以比較難識別,導致了該病目前在我國普遍存在識別率低,誤診、漏診率高的情況。」

來自歐美國家的統計資料顯示,1/3以上患者在首次出現肯定的雙相障礙臨床症狀後1年內尋求專業幫助,但遺憾的是患者要經過平均8年或更長時間才能得到確診,1/3以上患者甚至需要10年以上;69%的雙相障礙患者被誤診單相抑鬱,這也是最常見的,另外還有被誤診為焦慮障礙、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礙和精神活性物質濫用等疾病,被誤診者通常在平均諮詢過4個醫生後才被正確診斷。

躁狂發作被疏漏,尤其是輕躁狂未被正確識別是造成雙相障礙漏診或誤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由於多數雙相障礙患者以抑鬱首發,從首發抑鬱發作中儘早預測雙相障礙也是有效避免誤診的重要手段。

治療:全面穩定情緒是治療要點

「雙相障礙的治療和精神科其他的疾病一樣,通常有三大類的治療手段,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心理治療。」在談到雙相障礙的治療時,關念紅教授指出,在重度發作的時候,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是主要的。在緩解期,如果患者的生活適應各方面有些問題,輔以心理治療是不錯的選擇。

總之,雙相障礙的治療應堅持全程、綜合、患者及家屬共同參與的原則。規範化治療有利於提高療效,減少復發,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為真正回歸社會提供有利條件。

目前,雙相障礙治療仍以藥物治療為主,心理治療為輔,必要時採取物理治療、危機幹預等措施。雙相障礙治療藥物主要包括心境穩定劑、抗精神病藥、抗抑鬱藥和鎮靜催眠藥四大類。心境穩定劑被認為是雙相障礙治療的基礎。其中,丙戊酸鈉緩釋片(I)是經典的心境穩定劑之一,以全面穩定雙相障礙患者情緒作為治療要點。中國雙相障礙防治指南等均推薦丙戊酸鹽用於雙相障礙躁狂發作急性期/維持期的治療。

連結:

對話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情感科主任關念紅教授:

學生沉迷於遊戲、厭學也可以是發病表現

記者:目前大家對雙相障礙這個病普遍認識不足,很多家長認為青少年正值叛逆期,出現情緒不穩定也很正常,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關教授:對,他們很容易以為是青春期的問題,特別是現在中學生,雙相的學生經常會被老師和家長誤以為是抑鬱,因為他們看到的最常見的狀況往往是:孩子們沉迷於玩手機,沉迷上網,沉迷玩遊戲。晚上不睡覺,白天一睡睡到中午,下午才肯起床,不願意上學。家長有的時候就覺得孩子只是沉迷於遊戲,厭學而已。因為病症很容易搞混,導致確診比較難。

另外,有些家長對這個疾病不了解,不會一有症狀及時就醫。即使了解的家長對這個疾病也需要有一個接受的過程。

記者:請您談一下我國的雙相障礙目前的防治現狀,以及患者有哪些未被滿足的治療需求?

關教授:中國目前的雙相障礙其實現在治療率,識別率都不太高。當然這裡有一個原因——該疾病不是這麼容易被識別。雙相障礙很多的時候是發作型病型,在非發作期是完全正常的。在這種情況下,家屬,同事,同學不一定認為他(患者)有問題,他自己也不一定認同,所以就不一定來就診。因為雙相障礙的患病率比較高,大概是4%左右。而且它是高復發性的疾病,需要堅持維持治療來預防復發的,但是一般人又不太容易做到堅持。即便願意接受治療的,治療了一段時間病情穩定一點,他們往往就停藥,不好了再來治。

記者:想問下您覺得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給雙相障礙的診療帶來了什麼困難?醫生和患者在這次疫情中怎樣互動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

關教授:疫情期間對雙相障礙的病人來說,確實病情比較容易波動。因為疫情要居家不外出,導致活動量減少,在局限的空間裡生活,有一部分雙相障礙病人的情緒容易出現了波動,所以就更要注意堅持服藥。

購藥可以通過線上藥店等平臺,像德巴金是可以買到的。此外,雖然說在疫情期間,但是醫院的精神心理專科基本上都是開的,只要做足防護措施,來醫院就診問題不大的。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患者情緒出現波動的話,一定要記得堅持吃藥。這段時間如果不方便外出,那就在家裡運動,或者是到自己家的陽臺,天台上或者小區裡面做運動,都有助於情緒的改善。另外,疫情期間患者還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生活不規律,晚上很晚才睡覺,白天老是睡大覺,這種生活方式也是容易引起情緒波動的一個原因。所以,我們還是建議病人要生活規律,按時作息。

【記者】歐旭江

【作者】 歐旭江

【來源】 健康生活圈南方號

相關焦點

  • 自言自語是精神病嗎 患有神經病吃這類食物好
    這是因為缺乏葉酸會導致腦中的血清素減少,從而影響到情緒、睡眠、食慾。所以精神病患者可以多吃菠菜。深海魚研究顯示,全世界住在海邊的人一般都比較快樂和健康。不只是因為大海讓人神清氣爽,最主要是他們把魚當作「主食」。這可能是由於魚油中的脂肪酸能阻斷神經傳導路徑,增加血清素分泌,使去甲腎上腺素系統功能得以平衡。
  • 精神病早期症狀有哪些 小心這些因素導致精神病
    這是因為缺乏葉酸會導致腦中的血清素減少,從而影響到情緒、睡眠、食慾。所以精神病患者可以多吃菠菜。深海魚研究顯示,全世界住在海邊的人一般都比較快樂和健康。不只是因為大海讓人神清氣爽,最主要是他們把魚當作「主食」。這可能是由於魚油中的脂肪酸能阻斷神經傳導路徑,增加血清素分泌,使去甲腎上腺素系統功能得以平衡。
  • 鄭州精神病醫院
    精神病是什麼症狀 時間:2020-11-27 16:39鄭州精神病醫院 精神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不良症狀,對於患者的身體健康損害很大,有可能會給患者帶來了比較嚴重的精神困擾,務必要及早處理。那麼,精神病是什麼症狀?
  • 我得了一種病是神經症,但不是精神病
    對於神經症問題,每個人的想法會不一樣,有些人會覺得這是一種精神疾病,有些人會覺得平時都好好地,怎麼有了神經症呢。其實神經症是一種精神障礙,主要表現出的是持久的心理衝突,並且這種衝突會讓來訪者感受到痛苦並且社會功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在醫院檢查是沒有器質性疾病。
  • 數九寒冬,不想血壓「過山車」,牢記這四招
    數九寒冬至,一波又一波降溫,讓人被風一吹就忍不住縮脖子,血壓跟著坐起了「過山車」,心梗腦梗也接踵而來。近日,記者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了解到,近期因高血壓及其引發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明顯增多。如何才能穩住血壓平穩過冬?
  • 鋼製過山車 vs. 木質過山車,你Pick哪個?
    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過山車是誕生於1817年法國巴黎的Promenades Aériennes,它就是一臺木質過山車。而第一臺鋼製過山車馬特洪峰大雪橇 (Matterhorn Bobsleds) 則直到1959年才在加州迪士尼樂園亮相。由此可見,鋼製過山車的科技含量更高,直到今天,它的造價也普遍高於木質過山車。
  • 精神病有哪些症狀表現
    3、情感改變也是精神病的症狀表現精神病患者早期的情緒變化常表現為情緒高漲、洋洋自得、趾高氣揚、管閒事、說大話、誇誇其談、做事有始無終、發脾氣,或情緒低落、抑鬱寡歡、愁眉不展、唉聲嘆氣。4、精神病患者經常出現一些神經症狀如頭痛、失眠、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工作學習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樣表現等。用腦時精神容易興奮(如回憶和聯想增多,對需要思考的問題感到費力。
  • JPSP:女性的情緒波動越大,生活滿意度越起伏? | 唧唧堂論文解析
    也就是說,高情緒泛化者的生活滿意度隨著他們情緒的時刻波動而起伏,而低情緒泛化者的生活滿意度不怎麼受這些情緒起伏的影響,保持相對穩定。於是,研究者提出了一個「生活滿意度評估的個體差異模型」(「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valuating Life Satisfaction Model」,簡稱IDELS)整合了兩大觀點。
  • 郴州市精神病醫院走進社區開展情緒管理曼陀羅繪畫減壓活動
    近日,郴州市精神病醫院心理危機幹預中心講師團開展「弘揚抗疫精神、護佑心理健康」公益項目:情緒管理--曼陀羅繪畫減壓活動。紅網時刻11月17日訊(通訊員 範晶晶 黃麗瓊)近日,郴州市精神病醫院心理危機幹預中心講師團協同蘇仙區衛健局、蘇仙區殘聯、卜裡坪街道辦事處在郴州市蘇仙區殘疾人託養中心開展「弘揚抗疫精神、護佑心理健康」公益項目:情緒管理--曼陀羅繪畫減壓活動,40餘名殘疾人及家屬參加。
  • 大部分人將精神病 與神經病混為一談
    調查列舉了4種精神疾病,其中知道精神分裂症的最多,佔受調查人群的60%,知道老年性痴呆的佔25%,知道抑鬱症的72%,知道兒童精神疾病的只佔33%,四種疾病名稱全部聽說過的只有25%。 90%受訪者認為精神病患者很可怕 本次調查結果說明,很多人對精神衛生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精神病人」的層面。
  • 精神病患者最大的障礙從來不是犯病時候什麼樣,信了你就輸了
    精神病患者最可怕的,從來不是患者犯病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而是你當清醒的時候,怎麼也不相信:你會有精神病!當你深知自己患有精神病,你也不會相信,自己有可能會被治癒。就仿佛,有天你一覺醒來,一切都沒發生過一樣!你敢相信嗎?信了你就輸了有個特別好的朋友,被確診為雙相情感障礙。
  • 什麼是間歇性精神病 間歇性精神病有哪些表現
    精神壓力過大或者是受到刺激的時候,就會出現精神錯亂的情況,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精神病的發生。精神病患者在現代生活中並不少見,間歇性精神病是其中的一種,到底什麼是間歇性精神病呢?小編給大家一一講解。3、日常活動治療精神病患者也是有自理生活能力的,同時也具備參加一些活動的能力,當患者有所特長或是處於康復期的患者,精神病護理是可安排較為複雜的工娛活動,如排練文藝節目、繪畫、球類比賽、縫紉、編結、製作精細的工藝品等。
  • 上海精神病電話
    那患上精神病的時候有什麼症狀呢?是什麼原因導致精神病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就來看一下吧。   精神病的症狀  患上精神病的時候,患者會有哪些症狀呢?其實精神病的患者往往會有性格改變以及行為異常以及言語異常等症狀表現。
  • 前歐洲拳王披露:情緒起伏讓人難以接受!
    作為上世紀80—90年代拳壇頂尖人物之一,無論賽場內外,泰森總給人一種可怕的感覺,並且無論是好是壞,泰森的性格在很多採訪中都有所展現,但有一點基本可以肯定,那就是沒有誰願意站在泰森的對立面。日前,已經退役的英國知名拳手斯潘塞-奧利弗(Spencer Oliver),接受採訪時回憶了當年與泰森在一起的很多細節。
  • 網癮:一種正在被製造的精神病
    黃凱平 傳知行社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網癮成為一種精神病,這其實是一個笑話。我這並不是在諷刺,而是在說一段真實的歷史。1995年的某一天,美國紐約的精神病學家戈德堡(IvanGoldberg)突發奇想,他語帶調侃地描述出一種新的精神病——「網癮」,以嘲笑人們對沉迷網絡的擔心和憂慮。他以「病理性賭博(意指嗜賭成癮)」這種精神病的概念與診斷標準為模板,用有板有眼的語言對網癮這種新的「精神病」的概念與診斷標準進行了一番解說,並聲稱「這種新的精神病使患者放棄了家庭責任,轉而坐在電腦前死死地盯著網絡」。
  • 生命與健康┋精神疾病與精神病是一回事嗎?
    心理障礙幾乎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戀,落榜,人際關係衝突造成的情緒波動、失調,一段時間內不良心境造成的興趣減退、生活規律紊亂甚至行為異常、性格偏離等,這些由現實問題引起的情緒障礙,稱為心理障礙。神經症是一種輕度精神障礙,包括恐懼症、焦慮症、強迫症、抑鬱性神經症、癔症、疑病症、神經衰弱等。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常將精神病與以上兩種病症混為一談,其實精神病與以上二者是有所不同的。
  • 盤點國內年度十大過山車
    這,是一部,有內涵的B&M無地板過山車,請注意,不是你們經常見到的上去下來完事的垂直過山車。包含各類過山車經典元素,在海天一色的美景中,演繹多種富有韻律感並美輪美奐的迴環。期間小山坡有拋射的驚喜哦。第8名藍火之戰泉城歐樂堡夢幻世界
  • 降溫「過山車」發車!這輪下坡時間長達7天!厚衣備好!
    降溫「過山車」發車!這輪下坡時間長達7天!厚衣備好! 冷風嗖嗖,冷空氣開始發威,
  • Lancet子刊:圍產期抑鬱或可增加後代精神病風險!
    進入21世紀以來,抑鬱這一詞被頻頻提出,從前人們將抑鬱歸於不好的心情而未重視它,而現在隨著人類情緒研究的開展,科學界已經將人類情緒障礙定性成疾病,如抑鬱症,躁狂症等。今天小編要與大家所探討的主題,就是準媽媽可能會落入的圍產期抑鬱。
  • 衛報:精神病由基因引起,這意味著什麼?
    但報告沒說明的是,在正常兒童中這些基因異常亦可能存在。然而,文化和道德層面的解釋才更加令人關注。研究者認為過動症是基因疾病,患者生來有異,他們希望這能減少患兒的恥辱。果真如此?2001年的瑞德和哈裡對心理學大一新生的調查表明,相信精神疾病由生理學原因引起會使人們更具成見和懼怕患者,不願與其交流。2002年的類似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