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編率近50%!基層醫療難留人的4大原因

2020-11-22 健康一線視頻網

作者|徐毓才

據媒體消息,2019年,廣州市共有278名基層醫務人員辭職或自行離職。廣州市市政協委員、天河區車陂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周鶯說,她們中心有61個編制,但是在編職工只有31人,空編率達49.2%。

廣州市市政協委員、海珠區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副主任劉芳芳認為,廣州現有的編制資源並沒有利用好,現在應該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入編率,加大基層醫務人員的公開招聘力度。

那麼,什麼是空編率?給基層編制能留住人才嗎?

什麼是空編率?

從字面意思看,空編率就是缺編人數除以編制數。按照政策規定,醫療機構床位數通常按照服務人口來決定,醫療服務人口越多,床位數就越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一般控制在每萬人1.0—1.2之間;醫療機構人員編制數與床位數和醫療機構等級成正比,一般的,醫療機構床位越多,編制人數越多,醫療機構等級越高,編制比例越高,三級醫院人員編制數與床位數的比通常是1.5:1,二級醫院是1.3:1,一級醫院是1.1:1。

按照這個比例,一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編制人數大約在每千人1.1—1.3,比如某社區有常住人口3萬人,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該編制33-39人,編制部門可以設定在其中任意一數字,比如35人。如果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有在編人員20人,其空編率就等於15除以35,約等於42.9%。

四大原因導致基層難留人

一是下不去。儘管近年來很多地方採取了很多辦法,但依然難以吸引人才去基層。通常採取的辦法有免費訂單定向培養、事業單位招考等。為了吸引人才下基層,給出了很多優惠政策,比如補償學費、付給安家費,上浮工資等級,提前1-2年晉升中級職稱,直接給正式編制等,但依然很難吸引人才下基層。

二是留不住。為了留住人才,很多地方採取很多「強制性」手段,比如要求去基層服務者實施5—6年的強制服務期並籤訂協議,服務期未滿,不能向上流動,如果違約將記入黑名單,記入誠信檔案,影響再就業等,有的還要承擔違約金等,但依然難留住人。

三是用不上。由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平臺小,很多年輕人都希望能夠有一個比較好的上昇平臺,既能較快提高自己的醫療水平和能力,又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較好的發揮,但在基層這些都比較難以獲得。因此很多年輕人都不太願意留在基層。特別是近年來,基層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項目任務重,條件差,基層醫務人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浪費」在沒有多大用處的填表報表上了,也使得基層人總想逃離。

四是待遇低。這也是基層留不住人最重要的一點。畢竟,薪酬是生活之必需,也是人價值的體現。最近有某一縣域醫共體樣板地,也是國家公認的醫改先進,但其醫共體內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工資竟然還沒有縣級醫院人員的一半,這還不包括灰色收入的差距。由此可見,基層醫務人員的薪酬待遇根本不能與上級醫院相比。

給基層編制就能留住人才嗎?

通過以上分析,基層不吸引人留不住人,原因很多,也很複雜。儘管編制已經不再具有那麼大的吸引力,而且在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去編制已經是大趨勢,但編制仍然附著著很多利益,仍然還有一定的魅力,編制仍然可以成為一種待遇和福利。所以給編給錢仍然是吸引人的一個重要招數。

但任何有利的東西往往都有不利的一面。這就好像「圍城」,進去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編制也一樣,沒有的人想有而有了編制的人有時候想出來卻並不自由,比如你在公立醫院有編制,是體制內的人,想多點執業或自由執業就不那麼容易,而沒有編制,有好的地方可以隨時由著自己性子去。

因此,企圖通過多種辦法招人,通過給解決正式編制吸引人,也許僅僅只是一種臨時性辦法,要真正讓人留下來,更多的是需要給人公平優厚的薪酬和好的事業發展平臺,所謂公平就是收入與周圍人比較是合理的;所謂優厚是指付出與回報成正比,自己內心能夠獲得一份平靜;所謂好的事業發展平臺是指當下的平臺適合自己,未來也能夠滿足自己。

相關焦點

  • 給待遇給前途 荔灣區激活社區醫療 三年人才流失率不到1%
    2013年,荔灣區在全市率先推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二、三級醫院組建醫療聯合體;2015年,荔灣區出臺「兩個50%」獎勵辦法,允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照績效考評結果,適當拉開分配檔次,建立重技術、重貢獻,向關鍵崗位和優秀人才傾斜,自主靈活的分配獎勵機制,近3年全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流失人數僅6人;2018年,1-9月荔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總量達202.29萬人次,達全區衛計系統醫療機構門診量的50.34%
  • 2015年四川將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 基層醫療機構參與率達到90%以上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楊丹 毛逸 攝影報導)今日,記者從2015年全省衛生計生工作會議上獲悉,2014年,全省全年醫療服務總診療量達4.44億人次,全省甲乙丙類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率連續 深化醫改: 分級診療制度全域啟動 2014年 全省新農合參合率達99.29%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四川是全國第一個全面推進分級診療的人口大省。
  • 關於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建設的建議
    此外,嚴格的首診制促使常見病和慢性病病人集中於基層社區,社區門急診量大而醫院基本無門診,急危重症病人則轉診至上級醫院,進而協調各級醫療機構衛生資源,保障醫療體系穩定運行。雖然這些改革舉措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基層衛生服務能力,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弱、差、亂、難」的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強基層」的整體效果並不明顯。  醫療衛生人才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一切醫療衛生服務的首要前提,「新醫改」以來,國家逐漸規範醫務人員培養方式。
  • 基層醫療走到了十字路口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如何吸引更多患者留在基層?8月1日,在深圳召開的第四屆基層醫療衛生大會上,國家衛計委基層衛生司社區衛生處處長劉利群提出了從「服務環境、服務功能、服務質量、服務管理和動員社會參與」五個方面的理念,通過提升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和強化人文關懷,為分級診療制度打下基礎。劉利群強調,基層醫療在發展全科的同時,也可以嘗試進行適宜基層的專科建設。
  • 李滄區讓優質基層醫療服務「觸手可及」
    基層醫療服務是衡量老百姓幸福指數的一把重要標尺,所以,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只要是事關基層百姓身體健康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其實,李滄區永清路社區醫院是青島市內三區首家社區醫院,青島第八人民醫院還派遣20多人的醫療團隊直駐社區醫院病房共管,這在全市也是首開先河。
  • 企鵝醫生聯合烯旺科技,破解基層醫療難題
    、社區衛星店、企業醫療室等業態。  現在,他又引入石墨烯醫療,聯合石墨烯醫療首發企業烯旺科技共同建立智慧健康服務中心,12月將在成都建立四家企鵝醫生x烯時代智慧健康服務中心門店,發力布局基層醫療。目前,企鵝醫生x烯時代智慧健康服務中心正在火熱招商中,未來計劃覆蓋全國上百個城市。
  • AI輔助醫療診斷 遠程會診挽救數百生命
    專業的、有豐富經驗的醫生資源少,好的醫療資源集中等問題,讓很多病患看病難、求醫難。為了解決中小醫療機構專業醫生資源不足問題,益體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應運而生,提供遠程心電平臺及專業會診服務。
  • 北京市編辦:空編2年以上事業單位將減編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事業單位清理規範工作座談會上獲悉,清理規範期間本市不再新增事業單位和事業編制,大量空編兩年以上的事業單位編制將予以核減。  作為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前奏」,事業單位清理規範自6月啟動後,市編辦陸續收到一些區縣和部門的諮詢。昨天,市編辦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對一些普遍問題作出統一說明。
  • 《2019高血壓基層診療指南》6大要點,幫你總結好了!
    那麼問題來,指南這麼多,為啥還要再來一個「基層指南」?  基層醫療機構才是「主戰場」  正如胡大一教授所說:「治高血壓不能指望大醫院!」(點擊可跳轉)長期隨訪、社區預防、疾病管理,這些對高血壓防治而言至關重要的工作,都只能在基層進行。
  • 2017醫改年終考 | 基層醫改的前世今生
    「基層門可羅雀,大醫院人滿為患」,患者「看病貴」「看病難」一直是醫改的「心頭刺」。為解決這個問題,2017年年初,國務院下發的《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通知(下稱《規劃》)提出,要在五項制度建設上取得新突破,其中一項是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分級診療制度。截至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已開啟分級診療工作。
  • 新基層醫療的「造門神」運動來了
    國家衛生計生委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國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覆蓋5億人,全人群籤約率達35%,但「籤而不約」、「為籤而籤」現象時有發生。此外,基層醫療面臨醫生不足、資源短缺等困難,導致家庭醫生團隊負擔過重。中國的家庭醫生主要包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註冊全科醫生(含助理全科醫生和中醫類別全科醫生),以及具備能力的鄉鎮衛生院醫師和鄉村醫生等。
  • 著名醫學雜誌:中國是醫療進步最大五國的之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將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看病難、看病貴明顯緩解,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城鄉居民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持續下降,小病看得上、大病看得起、重病有保障,健康水平持續改善,全民共享「健康紅利」。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中國在實現全民健康覆蓋方面迅速邁進,改革成就舉世矚目。
  • 老徐評醫 | 縣域內就診率90%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標誌有三:一是中部某省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指導意見;二是某媒體正在通過網絡舉辦醫共體建設培訓班,據說聽者甚眾;三是按照國家要求,今年是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要出成績的年份。那麼醫共體建設是否達標,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指標就是縣域內就診率,與之相伴隨還有一個指標是縣域內基層就診率。
  • 溫度高、雨水大,夏季蔬菜坐果難的原因是怎麼造成的?
    夏季是蔬菜種植品種最多的季節,但是也是由於夏季的溫度高、雨水大、茄果類蔬菜會出現坐果難的情況,這種情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一、花芽分化受阻 這是越夏蔬菜難坐果的首要原因
  • 家門口看大病 協和專家「隔空把脈」助力慶元精準醫療
    4月11日上午9點30分,在慶元縣人民醫院遠程會診中心現場,浙江省首個北京尤邁慈善基金會健康幫扶項目遠程視頻會診如期開展,來自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專家周立新通過遠程視頻正在對患者治療方案進行指導。慶元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吳新校,主治醫師周雅萍等端坐在第一排的位置,將早已準備好的病史匯報PPT與專家和現場的醫生們分享。
  • 政府企業共智慧 分級診療惠民生——分級診療及基層醫療機構裝備配置研討會在瀋陽召開
    趙自林,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理事長,原衛計委規劃財務司司長 會議首先由趙自林理事長發言,他指出當前我國看病的問題不是簡單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而是看病就醫過度集中在大醫院,導致醫療成本增高,大醫院人滿為患,掛專家號難的問題。
  • 「過度醫療」久治難除 萬元支架醫生回扣2000塊
    據了解,國產支架出廠價一般為3000元,賣到醫院價格漲到1.2萬元,進口支架到岸價6000元,用在病人身上就上漲到近2萬元。一些醫生不願「搭橋」偏愛「支架」,不僅因為支架利潤多,還因為醫生能拿回扣。齊魯醫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醫生坦言,「每個支架醫生能拿到10%至15%的回扣」。
  • 高端醫療設備依賴進口加劇看病貴
    據《企業觀察報》報導,被簡稱為「GPS」的通用(GE)、飛利浦(Philips)、西門子(Siemens)三家公司,長期把控著中國70%的高端醫療設備市場。當前,檢查費用高是看病貴的一個重要原因,這與進口設備價格高昂有很大關係。
  • 「國際殘疾人日」基層醫療一線,那些「不完美」的身影!你們辛苦了!
    在今年2020「最美基層好醫生」推薦展示中,就有不少基層殘疾醫生的身影,他們十年如一日堅守在基層醫療戰線,守護著當地百姓的健康安全。PART-4汙名化、歧視、對殘疾人問題認識不足,以及對殘疾人照料者缺乏社會支助等因素,都會讓殘疾人所面臨的暴力風險增多。
  • 同題履職·基層丨沾泥土 帶露珠 看代表們帶來哪些民生關鍵詞?
    從鄉村田埂到人民大會堂,從基層民聲到國家意志,接地氣,貼民生的「金點子「,飽含著全國人大代表履職擔當的拳拳之心。教育、醫療、扶貧、人才……這些民生關鍵詞,都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同題履職這一期,來聽聽在湘代表都帶來了哪些基層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