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繞過Ras激酶「不可成藥性」的抗癌新思路

2020-12-04 生物谷

Ras-MAPK信號通路的失控發生於多種腫瘤的早期演進過程中,並且也是很多

腫瘤

抗藥性的內在原因。Ras-MAPK信號通路的持續性異常激活常由於K-Ras激酶的突變導致。然而,Ras激酶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不可成藥」蛋白,即便在體外實驗中起作用的藥物,一旦到了體內也常常會失效。這嚴重降低了Ras作為藥物靶點的潛力。


在Ras-MAPK信號通路中,K-Ras可穩定RAF信號傳導複合物,從而提高RAF激酶的活性。另一方面,假酶的一種——Ras激酶抑制蛋白(KSR)作為一種支架蛋白,通過結合RAF及其底物蛋白MEK激酶,也可穩定RAF信號傳導複合物,從而進一步活化Ras-MAPK信號通路。


不過KSR對於Ras-MAPK信號通路的作用不僅僅是激活。當K-Ras由於發生突變而異常活化時,如果KSR也發生突變,部分的KSR突變則會反過來抑制異常活化的突變K-Ras,具備了抑癌的潛力,而不會影響正常的K-Ras。因此,我們是否可能改變KSR的特性,即便在沒有發生突變的情況下,使其得以抑制突變的K-Ras,從而間接地為持續異常激活的Ras-MAPK信號通路「降溫」,達到抗癌的效果呢?


最近,西奈山醫學院的科學家們就受此啟示,開發出了可改變正常KSR特性,使其能夠像上述KSR突變體那樣靶向抑制突變型K-Ras的

小分子化合物

。這一成果發表於最近的《Nature》期刊上。


研究者發現,這些使得KSR具備抑癌能力的突變多發生於該蛋白上的ATP結合區域附近,並推測這些位點可能在KSR結合RAF與MEK激酶的過程中發揮重要角色。在此基礎上,他們發現了一類可與ATP競爭結合KSR,並改變其構象的小分子。這些小分子可使KSR傾向於結合MEK,而不再去結合RAF,進而使得KSR在體外細胞系實驗中表現出抑制突變K-Ras活性的能力。



▲APS-2-79結構(圖片來源:《Nature》)


APS-2-79是上述小分子中的一個典型代表。結構分析顯示,它與KSR的結合可將後者固定在一個非活性的狀態,使其無法再結合RAF和激活MEK,從而阻遏了Ras-MAPK信號通路的活動。


體外實驗顯示,APS-2-79本身並不能抑制帶有KRAS突變的癌細胞,但是能夠加強MEK抑制劑藥物(包括已批准上市的trametinib)對上述細胞的殺傷效果。這顯示出APS-2-79與多種Ras-MAPK通路抑制劑聯合使用以治療癌症的潛力。



▲文章通訊作者Arvin C. Dar教授


「KSR屬於一個相當大的蛋白質家族,不僅與癌變有關,還涉及到其他很多疾病的發生,」文章通訊作者Arvin C. Dar教授表示:「目前還沒有人想到怎樣才能充分挖掘這類重要治療靶點的潛力。我們的研究揭示了調節KSR活性作為一整套全新癌症療法的可能性。」(

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文獻:


[1] Small molecule stabilization of the KSR inactive state antagonizes oncogenic Ras signalling


[2] Drugging RAS indirectly


[3] Mount Sinai researchers identify new therapeutic target for cancer


相關焦點

  • 不可成藥的基因突變靶點RAS
    詳見:抗癌不懂靶向藥?不要緊,看過來!不可成藥的基因突變靶點RASEGFR基因突變,有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奧希替尼。ALK突變有賽立替尼、艾樂替尼和布加替尼。MET突變有克唑替尼。BRAF突變有達拉非尼。
  • 抗癌路漫漫其修遠兮尋找RAS抗癌靶點有點難
    Varmus)發現了原癌基因而共同獲198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癌基因就是能引起細胞惡性轉化的一段核苷酸序列,首先發現於病毒中,後來發現是人類細胞分化生長不可缺少的基因,本身無致癌作用,一旦被激活稱癌基因,可導致細胞惡化,至此科學家開始尋找治療癌症的靶向藥。
  • 全球腫瘤醫生網:抗癌突破 RAS基因標靶藥物-安卓奎諾爾全球
    全球腫瘤醫生網:抗癌突破 RAS基因標靶藥物-安卓奎諾爾全球 時間: 2016-09-08 13:08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標靶藥安卓奎諾爾是從天然菌類萃取出小分子化合物,是全球唯一無毒副作用的抗癌分子。與市面合成的藥物不用,可針對RAS基因,標靶藥抑制癌細胞內特定酵素的活性,使酵素無法對RAS進行修飾作用,可間接抑制RAS蛋白的活性 ,同時抑制癌細胞生長。
  • 科學家發布成藥性拓展空間資料庫 (DrugSpaceX)
    然而,滿足Lipinski's類藥性的化學空間所包含的理論分子數可能超過1063【1】,如何更高效地探索這樣巨大的多樣性空間,找到具有良好的可合成性和成藥性的新分子是擺在計算化學家和藥物化學家面前的一道難題。
  • 靶向抗癌新藥CM118項目落戶上海張江
    據再新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唐明博士介紹,再新醫藥的核心創業團隊就是同樣位於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卡南吉醫藥(上海)有限公司的留學生核心創業團隊,再新公司的抗癌新藥項目 CM118 與卡南吉公司的抗癌新藥項目 CM082 一樣,都是由國際著名新藥研發科學家梁從新博士設計開發;梁從新博士同時擔任再新公司和卡南吉公司的首席科學家兼執行副總經理。
  • 基因泰克、輝瑞、默克都看好的蛋白降解技術能否解決成藥性難題?
    蛋白裂解靶向嵌合體(PROTAC)技術利用細胞自身的蛋白質降解機制來降解那些不具成藥的靶點,有望解決成藥性難題。近幾年,專注於蛋白降解技術的美國生物製藥公司Arvinas就已獲得基因泰克、默克、輝瑞等巨頭支持。上月,該公司研發的靶向雄激素受體(AR)的ARV-110一期臨床試驗的招募,開啟了PROTAC技術的新時代。
  • 羅欣藥業抗癌創新藥PI3Kα選擇性抑制劑獲批開展臨床試驗
    5月9日,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羅欣藥業」或「公司」)抗癌創新藥研發取得重大進展,下屬子公司山東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羅欣藥業(上海)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擁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新分子實體化合物LX-086原料藥及片劑,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籤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同意開展針對攜帶PIK3CA基因突變或擴增的多種晚期實體瘤臨床試驗。
  • 盤點十大世界最好的抗癌藥物
    目前全球各國已批准上市的抗癌藥物大約有130 ~150種,用這些藥物配製成的各種抗癌藥物製劑大約有1300~1500種。而科學家們也期望能研發出可以殺死結腸、肺、肝、腎、乳腺和腦器官中的腫瘤細胞,而對健康的細胞幾乎沒有影響的抗癌藥物製劑。藥物製劑,從狹義上來講,就是具體的按照一定形式製備的藥物成品。
  • Nature 解析最難治的KRAS突變肺癌有助治療
    突變肺癌有助治療 來源:生物探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6-03-10   今日/總瀏覽:3/12519  在3月3日的Nature中報導的研究表明,通過突變的Kras純合子和雜合子小鼠的胚胎成纖維細胞和肺癌細胞的綜合分析顯示突變的
  • 針對點突變的激酶抑制劑的開發策略
    激酶作為藥物發現的主要靶標類已被廣泛研究,,自2001年以來,FDA已經批准了59個小分子激酶抑制劑(SMKIs)。儘管這些抑制劑臨床有效,SMKIs仍然面臨兩個關鍵的挑戰。首先,I型和II型SMKIs結合在靶激酶保守的ATP結合袋上,因此缺乏對人類激酶組其他靶點的選擇性。其次,SMKIs的獲得性耐藥通常發生在臨床使用1 - 2年後,由二級或三級激酶突變(靶向突變)或激酶旁路信號(脫靶耐藥)驅動。
  • Nature亮點丨抑制劑變「分子膠水」,降解皆有可能
    因此,分子膠水也巧妙地避開了傳統抑制劑的局限性,使得一部分靶點從「無成藥性」變為「有成藥性」【2】。雖然分子膠水降解劑非常理想,臨床效果好也很受歡迎,但迄今為止發現的分子膠水降解劑仍寥寥可數,其發現過程具有與很大的偶然性,缺乏一個系統的發現和設計策略。
  • 第三代EGFR-TKI與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國產三代EGFR-TKI進入市場的同時,也為EGFR-TKI這類產品帶來了一個新的值得關注的不良事件,那就是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這在其他EGFR-TKI中還是非常罕見的,但在這個產品中發生的比例較高,達到了17%,其中3級及以上AE的發生率為5.4%[1]。那麼,什麼是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呢,遇到這樣的患者,我們需要注意什麼呢?
  • Ras-Raf-Mapk信號通路簡單筆記
    而FLT3是一個RTK,也就是受體酪氨酸激酶。根據文獻中的理論,目前對於FLT3的觀點有:內部串聯複製(ITD)是FLT3 基因突變中最常見的突變類型,FLT3-ITD突變可導致FLT3受體發生配體非依賴性的磷酸化,並進一步激活下遊的STAT5信號途徑,導致白血病細胞增殖失控。
  • 紅豆杉的藥性_ 紅豆杉_功效_作用_好處
    文章導讀 紅豆杉是一種很古老的生物,它經歷過很多嚴酷的環境,比如說強度很高的陽光,很稀薄的空氣,以及高溫和乾旱,甚至經歷了冰川的嚴寒,在這麼多考驗之下,還是頑強的生存下來,紅豆杉的根系是很不發達的,所以生長不是很迅速,很長時間以來,世界上有沒有很大的能夠繁殖紅豆杉的地方,那麼這種快要滅絕的物種有什麼重要的藥性呢?
  • 低氧敏感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生物學研究
    本期與您分享的是:低氧敏感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克唑替尼前藥的開發和生物學研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作為抗癌藥物取得巨大成功,但其副作用嚴重,目前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克唑替尼的2-氨基吡啶官能團(對靶激酶的結合必不可少)被認為是前藥衍生化的理想位點。因此,利用克唑替尼上的硝基咪唑單元,通過氨基甲醯化(A)或烷基化(B)兩種途徑,分別合成了兩種不同的前藥。分子對接研究和ALK和c-MET激酶抑制能力的顯著降低證明了前藥設計取得成功。此外,基於硝基還原酶解實驗,前藥對血清中的克唑替尼的穩定性高,釋放度高。
  • Nature Plants:抗癌植物成分的生物合成轉運途徑被發現
    英國的科學家們在長春花( Catharanthus roseus )生產有效的抗癌化合物方面取得了突破,他們發現了抗癌植物成分( MIAs )生物合成過程中的轉運機制。其中長春鹼和長春新鹼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天然植物抗腫瘤藥物,具有較強的抗癌作用。對於開發其他重要以及拯救生命的藥物方面,植物仍是大量未開發的資源。
  • 數十家跨國藥企圍獵NTRK激酶抑制劑!誰是王者
    NTRK融合,廣泛分布在不同類型的癌症當中,如涎腺乳腺樣分泌癌和先天性纖維肉瘤,可檢測到100%NTRK融合,且2018/2019兩款NTRK抑制劑的獲批,業界更是對該方向藥物的產出寄予了厚望,甚至一度被認為是比肩於PD-1的小分子抗癌神藥。筆者通過查詢,全球大型製藥公司已有數十家對該領域跑馬圈地,並從化合物結構入手,總結如下。
  • 亮劍大魔王之二:RAS基因突變和藥物
    2.http://www.nature.com/nchembio/journal/vaop/ncurrent/full/nchembio.2231.html3. Vaz, Michelle, et al.
  • 基於結構的蛋白激酶抑制劑設計
    蛋白激酶是經過很多實驗和事實驗證的有效的抗癌藥物靶點,截至2017年,美國FDA總共批准了38個小分子蛋白激酶抑制劑,其中大部分用於癌症的治療。同時激酶作為其他疾病的靶點有效性的驗證工作也在進行中,包括神經失調,炎症及代謝類疾病。
  • 多篇突破性研究直擊抗癌藥物新發現
    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研究不光開發改造出了多種新型的抗癌新藥,還發現了一些老藥或許也具有抗癌的特性,本文中小編就對此進行了一一盤點,與各位一起分享。【1】Nature:科學家闡明藥物來那度胺抵禦癌症的新型分子機制doi:10.1038/nature14610近日,來自美國和德國的科學家團隊通過研究揭開了癌症藥物抑制癌細胞增殖及幫助血液病症患者治療的新型分子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