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L資源|樹立微流控行業標杆的研發翹楚~

2020-12-03 ITL創新器械開發

創新之地-英國

英國以藝術與文化享譽全球,康河泛舟、高等學府,國家美術館,泰晤士河畔,看這兩岸文明、古今碰撞、無不向世界展示著英倫之美。這裡也是技術創新之地,聞名世界的二代測序和納米孔測序,均出自英國。當然,這裡也是微流控技術的發源地之一。業界對微流控的研究才剛剛開始時,劍橋大學當年開設了專門的微流控實驗室。

微流控

微流體學源於1990年代初期,在尺寸從數十到數百微米的通道網絡中操縱和控制流體的科學,使用微通道的小型設備處理或操縱少量流體的系統技術。雖然這項技術還處於發展階段,但是微流體技術正迅速成為一項突破性技術,可應用於生物學,化學,信息技術和光學等各個領域,被視為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工具,或者被視為生物技術的重要手段。

ITL集團-微流體領域全球領先者

ITL集團的解決方案可用於微流體技術和納米流體應用,提供更好的微流控制,自動化,精度和易用性。作為微流體技術的先驅,ITL已經確立了微流體控制的標準,並努力保持在科學技術創新的最前沿。ITL集團在英國,美國和中國等全球各地設立辦事處,為全球各地客戶提供微流控晶片開發,製造和商業化的解決方案,已向全球數百名客戶提供了成功的微流控晶片以及儀器,以幫助他們用簡化的可行性解決方案替換傳統的檢測平臺。

「不可能」三角關係

儘管微流體技術具有絕對的優勢,但它還沒有被廣泛使用,這可能是因為微流控技術的商業化正面臨著挑戰。ITL團隊意識到微流控技術高壁壘,低產業化,所以技術和資金是必不可少的兩個要素。高質量服務、低成本、高性能構成了一個「不可能三角」,而破局的關鍵則是新技術。

技術創新

1994年,ITL集團開發用於個人氣體放射劑量的第一個技術平臺-PiezOptic。 公司開發了前沿的壓電薄膜傳感器,這項技術是由位于波頓的應用微生物研究中心(CAMR)認證的(現在是國防科技實驗室(DSTL))。該氣體感應系統包括一次性的徽章(穿戴於人體),利用壓電薄膜技術和檢測器,用於檢測當氣體與放置在薄膜上的試劑發生反應時產生的電荷,主要用於監測個人在某特定氣體中的暴露程度。

在產品開發過程中, PanOpSys在生物應用方面申請到專利,目的是將創新應用於高靈敏度,高性價比,用戶友好的床旁體外診斷設備。ITL集團為PanOpSys提供一個試劑開發系統(CDS)原型,將壓電薄膜和微流控技術相結合,用於基礎研究和原型機的設計。原理論證完成後,ITL又根據客戶的要求設計開發了儀器平臺配合微流控系統使用。2014年,ITL集團獲得年度KEiBA科技和最佳製造業務獎得主。

ITL集團的願景

作為微流控領域行業標杆,ITL集團積極創新,提供最高水平的技術支持以優化資源的配置,研發工程師,質量管理和商業諮詢團隊從不同觀點出發幫助客戶獲得最大收益,以專業和系統化的方式解決技術和商業難題,提供高質量和高性價比的產品,通過優質的服務為客戶的業務增值。

相關焦點

  • 微流控自動化|微流控晶片行業發展及自動化設備
    微流控裝置的發展為醫學研究創造出難以置信的機遇。由於液體活檢、傳染病檢測和個性化醫療的應用前景廣闊,近幾年來微流控裝置市場的蓬勃發展。中國製造2025該計劃針對10大高科技行業,包括「生物製藥和高級醫療產品」。
  • 體外診斷行業專題報告:微流控晶片,高精度+自動化的新藍海
    因此,未來微流控晶片行業在國內發展的前景依舊值得期待。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我國的微 流控技術已經應用到了多個場景中,其中微流控與體外診斷有著很深的關聯。微流控與體外診斷的綁定從 政策層面得到了認證,國內近 83%研發微流控晶片的公司都是將其應用到體外診斷領域。目前,國內的微流控市場由頭部企業微點生物領跑,其餘的企業處在快速融資成型階段。
  • 微流控晶片行業研究|微流控技術|晶片|生物|診斷|化學|-健康界
    2015年,我國微流控晶片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5.7億元,比2014年同比增長8.2%。2015年,我國微流控晶片行業產量達到692.45萬個,比2014年同比增長8.7%;需求量達到717.56萬個,比2014年同比增長8.4%。
  • 微流控晶片檢測技術_微流控晶片是否有前景
    微流控晶片檢測技術   微流控晶片檢測器的性能要求檢測是微流控晶片裡相對特殊的一一個操作單元,它的基本功能是用於捕捉並放大微流控晶片某一部分產生的信號。   微流控晶片是否有前景   微流控晶片最初只是作為納米技術革命的一個補充,在經歷了大肆宣傳及冷落的不同時期後,最終卻實現了商業化生產。微流控晶片最初在美國被稱為「晶片實驗室」,在歐洲被稱為「微整合分析晶片」,隨著材料科學、微納米加工技術和微電子學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微流控晶片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但還是遠不及「摩爾定律「所預測的半導體發展速度。
  • 醫療行業體外診斷專題報告:全球微流控產品規模達99.8億美元(可下載)
    獲取《醫療行業體外診斷專題報告:微流控晶片,高精度+自動化的新藍海》完整版,請關注綠信公號:vrsina,後臺回復「醫療健康 」,該報告編號為20bg0046。HD 可以 4個小時自動同時分析96個樣本和每個樣本的 96個位點進行高通量 PCR 檢驗,快速生成近萬個數據點;5)節能環保:微流控晶片對於樣液的需求量比常規檢測方法要少的多,只需要數微升,因此整體很大程度的降低了珍貴樣品液與檢測液的消耗和能源的消耗。[全球市場及國內市場情況]2019年全球微流控產品市場規模達到了 99.8億美元,微流控設備市場達到了 34.8億美元。
  • 微流控晶片的發展趨勢及前景分析
    由於微米級的結構,流體在微流控晶片中顯示和產生了與宏觀尺度不同的特殊性能,因此發展出獨特的分析產生的性能。   微流控晶片組成結構   微流控晶片的結構由具體研究和分析目的決定,設計和加工微流控晶片片基開展微流控晶片研究的基礎。
  • 「微流控·博士公開課」聚合物微流控晶片加工技術(上)
    公開課介紹你是否苦於沒有專業平臺了解微流控乾貨?你是否想掌握最全面深度的微流控知識?歡迎來到由含光微納傾情打造的國內首檔微流控博士公開課。含光微納特邀行業知名博士級專家授課,與數十位博士聯袂打造最專業的微流控知識分享欄目!博士公開課將成為微流控行業有深度的技術交流、專業知識分享平臺。這裡有微流控領域最深度的內容、最專業知識、最前沿的行業動態。
  • 第七屆微流控晶片高端論壇圓滿落幕 來年杭州再約
    儀器信息網訊 11月23日至24日,第七屆微流控晶片高端論壇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舉行。論壇吸引約250名來自高校、科研院所、醫院和投融資機構的代表參會。
  • 微流控晶片設計在POCT產品設計中的重要性
    採用微流控晶片的設計在成功開發完整的體外診斷儀器系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易用性、高通量和每次測試的成本是重要因素,因此將微流控晶片設計在開發儀器之前執行尤為重要。這提供了所需的設計自由度,以便儘早預估所有商業項目成功因素與晶片設計工作,以提供更簡單、更有效的晶片概念,更可能達到預期的商品成本目標。
  • 微流控晶片與基因診斷關係的研究進展
    將由聚二甲基矽氧烷製備的蓋片、雙面黏性薄膜、基片採用高溫加熱的方式進行封接組裝,然後將製備好的微流控晶片與注射器、注射泵、螢光倒置顯微鏡、圖像記錄儀等連接起來,以此就建立起微流控晶片反應系統,隨後還需要進行微流控晶片表面修飾化、抗體固定化,其中前者多採用巰基-馬來醯亞胺基團矽烷化耦聯法為微流控晶片表面修飾方法,而後者多採用鏈黴親和素-生物素親合法進行抗體固定的優化,之後就可以進行微流控晶片的反應、分離
  • 第六屆微流控晶片高端論壇在廣州召開
    論壇旨在促成產、學、研、用等多領域人員的充分交流和緊密互動,為微流控晶片研究和產業化提供更充分的信息和資源。會議200餘位微流控晶片領域著名學者、生物醫學領域著名微流控應用專家以及正在形成中的微流控產業界人士參會交流,分享他們的成果和體會。
  • 基層是微流控的市場所在,打造微流控開放平臺重新定義市場
    國內微流控晶片傳感器與系統提供商創懷醫療完成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華大集團旗下奇蹟之光基金領投,浙江祥暉資本共同注資。目前,這是國內微流控行業單筆最大融資。上一輪投資來自仙瞳資本。創懷醫療CEO莊斌介紹道,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產品註冊和產品研發。創懷醫療CEO莊斌透露,在未來的半年內,創懷醫療還計劃建設全球最大的生物晶片產研中心。
  • 微流控晶片簡介與應用
    微流控晶片是微流控技術的下遊應用單元,通過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技術,微流控晶片能夠在固體晶片表面構建微型生物化學分析系統,能夠快速、準確地實現對蛋白質、核酸以及其他特定目標對象的處理和檢測,被業界譽為「晶片實驗室」。
  • 微流控晶片五大優點及四大缺點分析
    (三)檢測試劑消耗少   由於集成檢測的小型化,使微流控晶片上的反應單元腔體非常小,雖然試劑配方的濃度可能有一定比例的提高,但是試劑使用量遠遠低於常規試劑,大大降低了試劑的消耗量。,往往需要配套使用的試劑,核心的微流控晶片,晶片驅動平臺,光電檢測模塊,信號處理模塊以及人機互動的軟體系統等等組件。
  • 新品:肯辛頓微流控晶片-時間分辨免疫螢光POCT體外診斷系統
    2018年6月29日,在江蘇宜興召開的中國分析測試學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2018學術峰會新品發布會上,南京肯辛頓診斷科技有限公司楊昕博士介紹了該公司微流控晶片-時間分辨免疫螢光POCT體外診斷系統。
  • 多器官微流控晶片技術及其應用
    為適應人體結構複雜性,未來的研究需要建立更加複雜的多器官微流控晶片(Multi-Organ-Chip, MOC)系統,將幾種器官等同物合併到類似人類的代謝環境中,開發動態的實驗室微生物反應器,進行系統的毒性檢測和代謝評估。ahhednc本文綜述了近年來多器官微流控晶片的研究進展,並對其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 ...多聯呼吸道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研發是基於微流控晶片技術的研發項目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4月10日訊,有投資者向博暉創新提問, 董秘您好,公司正在研發的多聯呼吸道檢測試劑研發項目,對於新冠病毒的檢測大概需要多久出結果?具體怎麼檢測,是採集血樣還是唾沫DNA檢測就行?檢測是不是必須在醫院才能完成?
  • Polyjet 3D列印技術助力研發出能夠分選不同尺寸單細胞的微流控裝置
    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許多微流控裝置以輔助細胞分析,醫療領域因此得以受益。據麥姆斯諮詢報導,來自薩斯喀徹溫大學(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的Annal Arumugam Arthanari Arumugam發表了一篇題為《基於滑動原理幫助分選不同尺寸細胞潛在應用的微流控裝置》的畢業論文,專注於一種全新的微流控裝置設計概念,稱為滑動原理。
  • 微流控晶片為什麼這樣強悍
    雷射誘導螢光、電化學和化學等多種檢測系統以及與質譜等分析手段結合的很多檢測手段已經被用在微流控晶片中,對樣品進行快速、準確和高通量分析。微流控晶片的最大特點是在一個晶片上可以形成多功能集成體系和數目眾多的複合體系的微全分析系統?微型反應器是晶片實驗室中常用的用於生物化學反應的結構,如毛細管電泳、聚合酶鏈反應、酶反應和DNA 雜交反應的微型反應器等 。
  • 新型鍵合技術助力微流控晶片的規模化生產
    成本低廉、一次性、卡片大小的塑料微流控晶片製備技術有望徹底改革即時診斷(point-of-care微流控晶片微流控技術已經經過多年研發,由於鍵合晶片塑料部分的任務困難且昂貴而受到一定的限制,因為微流控晶片需要保持微通道的完整性才能實現其診斷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