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1 空氣的組成》(第二課時)自主學習單

2021-02-15 初中化學翻轉課堂

●●●

《課題1 空氣的組成》(第二課時)

自主學習單

1. 氧氣:是___色、____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於水。主要用途是供給呼吸和支持燃燒;醫療、潛水、氣焊、煉鋼、宇航等都需要用到氧氣。

2. 氮氣:是     色、____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_____溶於水。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主要用途是用作保護氣、合成氮肥等。

視頻:液態氮

3.稀有氣體:氦、氖、氬、氪、氙等氣體的總稱。是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於水。化學性質很不活潑,一般情況下不與其他物質反應。通常作保護氣、製成多種電光源、用於雷射技術;氦用於製造低溫環境;氙用於醫療麻醉。

視頻:空氣中氮氣和稀有氣體的用途

4.空氣的汙染及防治

視頻:空氣汙染及防治

5.下列環境問題分別由空氣中的哪種氣體造成的

溫室效應:      

臭氧空洞:           

酸雨:            

6.空氣品質日報中的「首要汙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粉塵(可吸入顆粒物)和臭氧等。

【練習】

1.為了使燈泡經久耐用,燈泡裡常填充(    )

A. 二氧化碳                        B. 氧氣 

C.氮氣和氬氣                      D. 二氧化硫

2.電工師傅使用的「驗電筆」中常充一種氣體,此氣體通電時會發光,它是(    )

A.氧氣                             B.氮氣 

C. 空氣                               D. 氖氣

3.下列物質的用途,是利用物理性質的是(    )

A.氧氣用於煉鋼                B. 稀有氣體用作保護氣

C.氮氣用於製造化肥         D. 稀有氣體用於電光源

4.各校開運動會的田徑項目比賽都要用到發令槍,槍響後,看到有白煙產生,該白煙主要成分是 (   )

A.氮氣                              B.二氧化碳

C.氧氣                              D.五氧化二磷

5.下列物質排放到空氣中,不會使空氣受到汙染的是(    )

A.燃燒煤和石油產生的廢氣 

B.化工廠排放的煙塵

C.機動車輛排放的尾氣

D.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後產生的氣體

6.下列物質中,屬於空氣汙染物的是(  )

A.氧氣                   B.二氧化碳

C.氮氣                             D.粉塵

7.下列關於空氣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等多種氣體

B.空氣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天然資源

C.若大量有害物質進入空氣中,僅靠大自然的自淨能力,大氣還能保持潔淨

D.按體積分數計,空氣中約含氮氣78%、氧氣21%

8.由於森林的過量砍伐、草場大面積開墾,土地出現沙漠化,導致我市今年出現了近幾年來最嚴重的沙塵暴天氣。沙塵暴天氣使空氣中增加了大量的(   )

A.可吸入顆粒物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

9.下列關於空氣成分用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空氣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天然資源

B.食品充入氮氣可延長保質期

C.氧氣可供給呼吸

D.氧氣可滅火

如果覺得還不錯,請關注「初中化學翻轉課堂」微信公眾號,並推薦給你的好夥伴哦!

相關焦點

  • 【導學案】第十章課題1常見的酸和鹼
    >v 自主學習、課前診斷一、溫故探新(1)CO2氣體為什麼能使噴有水的紫色石蕊紙花變紅?課題1  常見的酸和鹼(第二課時)v 自主學習、課前診斷一、溫故探新(1)石蕊、酚酞試液遇到酸性、鹼性、中性溶液時會顯示什麼顏色?
  • 課題2 原子的結構 第4課時---相對原子質量
    點擊上方藍字即可一鍵關注:硫酸銅化學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2
  • 上岸必備,教師面試試講第二課時設計模板(中段閱讀教學)
    導語從粉絲的留言看,筆者知道在江蘇的某些地區,教招試講規定要上第二課時。那麼,字詞教學和整體感知這些屬於第一課時的套路就用不上了。在短暫的時間裡,設計出有新意又完整的教案難度要大很多。所以,筆者整理了四年級課文《爬山虎的腳》的試講稿,第二課時的試講模式可以參考這個視頻。
  • 化學反應的表示(第1課時)說課稿
    化學反應的表示(第1課時)開場白:各位評委好,我是XXX號考生,今天我的說課題目是《化學反應的表示》,下面開始我的說課,根據新課標理論,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幾個方面進行說明,首先說一下我對教材的認識。
  • 九年級物理下冊《電熱器 電流的熱效應》 學習任務單
    九年級物理下冊《電熱器 電流的熱效應》學習任務單臨渭區教研室  董炳文【說明】建議本節課兩課時(兩天)學習完成            第一課時學習任務1.請同學們閱讀第一板塊電熱器。⑥完成課後1題*有條件的老師可以讓學生看網絡資源包配套視頻。 第二課時學習任務1.結合上節課的學習,認真閱讀實驗結論。①焦耳定律內容,各物理量單位。②什麼情況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等於電流做的功?
  • 初中化學《水的組成》說課稿
    一、說教材教材是教師執教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依據。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是人教版初中化學第四單元課題三《水的組成》第二課時的內容。本節內容是繼空氣之後,學生學習的日常生活中最為熟悉的物質之一,對於學生能從化學的視角看待物質世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本節課的學習,也為學生從宏觀到微觀的跨越奠定基礎,單質化合物的學習不僅豐富了物質分類的內容,也是將物質進一步分類的依託。因此,本節內容具有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二、說學情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掌握他們的情況有利於課堂的教學。
  • 《大規模的海水運動(第1課時)》說課稿
    《大規模的海水運動(第1課時)》說課稿一、教材分析本節課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節《大規模的海水運動》在學習本節課內容之前,在本單元開始已經了解了自然界的水循環, 以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結束。並且在第二章,學生已經學習過地球上的大氣,學生能很好的通過大氣的運動結合到本章的內容中。高一學生對於事物的認知已經有了較強的抽象思維的能力,同時也有了一定的判斷推理能力,故本節課我也將更多的採用引導啟發的方式讓學生能夠自主發現洋流的分布規律。
  • 教學研討|指數函數及其性質(第1課時)·教案·課件
    學習的第一個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數,是《函數概念與基本初等函數1》 一章的重要內容。本節內容分三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學習指數函數的概念、圖象、性質;第二、三課時為指數函數性質的應用,本課為第一課時。2.本課的地位和作用本節內容既是函數內容的深化,又是今後學習對數函數的基礎,具有非常高的實用價值,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 神經心理學課題 | 先得走進去,才能走出來——MKP-1基因與抑鬱症
    第二階段:文獻閱讀與研究第一組學生查找MKP-1和MAPK相互作用的文獻,第二組學生查找MKP-1在抑鬱症患者上的表達異常,第三組學生查找MKP-1在抑鬱症動物模型的表達異常。開展文獻交流會,互相講解學習成果。
  • 2.1.1空氣的組成
    3.拉瓦錫結論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約佔空氣總體積的1/54.化學符號汞Hg   氧氣O2    氧化汞HgO   氮氣N2二、實驗2-11.實驗目的: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仿照拉瓦錫實驗的原理,用轉換法進行實驗轉換法:將氧氣的體積換成水的體積2.實驗原理(1)紅磷燃燒消耗氧氣生成固態五氧化二磷,使集氣瓶內壓強減小,水進入集氣瓶中,進入的水的體積就等於集氣瓶內空氣中氧氣的體積(2)文字表達式:(3)化學符號紅磷P   五氧化二磷
  • 第一章 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基礎知識:1.了解人類對地球是球體形狀的認識過程,會用地球的平均半徑、赤道周長、表面積等數據描述地球的大小,知道地球儀是幫助人們認識地球的模型;2.學會在地球儀上識別經線、緯線,能準確區分經緯線,理解經緯線的特點;3.學會在地球儀和地圖上正確判讀經度和緯度,初步認識經緯網。
  • 【導學案】第十一章課題1 生活中常見的鹽
    (1)生活中的鹽通常指食鹽,其主要成分是______,而化學中的鹽是指一類由_______和______的組成的化合物。(2)食鹽是鹽類,但鹽類不僅指食鹽。有的鹽是有毒的。如工業用鹽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有毒,不可烹調食物。(3)很多鹽都有俗名,如:碳酸鈉俗稱_______;碳酸氫鈉俗稱________;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 《溶液的形成》第一課時 說課稿
    《溶液的形成》第一課時 說課稿尊敬的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號考生,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第9單元課題1《溶液的形成》,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來展開我的說課。一、說教材《溶液的形成》是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第9單元第一課的內容,本次說課的內容主要介紹了溶液,溶劑,溶質的相關概念,並通過實驗探究感受溶液的形成過程。這節課是學生學習溶解度和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基礎。
  • 高中化學說課稿:《鹽類的水解(第一課時)》
    鹽類的水解(第一課時)說課稿貴州省安順市第二高級中學劉吉武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第三章第三節《鹽類的水解》的第一課時。一、教材分析鹽類的水解繼學習了平衡理論,強弱電解質的電離及溶液的酸鹼性本質後,討論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和變化,體現了學科知識間內在聯繫和綜合運用。本節課的學習,不僅鞏固之前內容,對於離子共存問題、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離子方程式的書寫也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 快對照一下你家孩子吧,鄭州市教育局發布詳細到天的學習進度表
    課題1(果酒和果醋的製作)至專題2課題3(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的分離)(P1—P30)或高中生物選修3專題1(基因工程)至專題2的2.2.2(動物細胞融合與單克隆抗體)(P1—P58) 第二學段2月24日-3月6日 高中生物必修3第1章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至第2章第2節(通過激素的調節
  • 【物理必修第二冊】7.2 萬有引力定律
    >學生實驗…95課題研究…105課外讀物…109  新課標物理選修1-2致同學們第一章 分子動理論 內能 一、分子及其熱運動……………2 二、物體的內能…………………7 三、固體和液體…………………11 四、氣體18第二章 能量的守恆與耗散 一、能量守恆定律
  • 《探究影響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因素》自主學習單
    ●●●1. 過氧化氫制氧氣的文字表達式:            ,符號表達式:         。2. 控制變量法:對於多因素(多變量)的問題常常採用控制因素(變量)的辦法,即把多因素的問題轉變為多個單因素的問題,只能一次對一個變量進行探究。3.
  • 《空氣的成分》說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空氣》的第一課時《認識空氣的組成》。接下來,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為教學思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我的說課。(過渡: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 濱海中學構建「1+7」模式自主開放式課堂
    ,濱海中學立足學校教育教學實際,學習借鑑名校經驗,構建高效「1+7」導學案自主開放式課堂。  構建自主開放式課堂  促新型師生關係建成  「1+7」模式,即以導學案為主線,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質疑拓展、自悟自得、達標測評、課後反思七個環節。其目標是突出一條主線,兩個中心,構建六項有效教學策略。
  • 高三生物教學教案: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
    能力目標   通過對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分析,培養學生理解、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不同化合物的組成、結構和生理功能的學習和分析,培養學生運用對比的方法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化合物的學習和分析,初步培養學生跨學科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