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報】科學家「看清」 食魚反鳥骨骼長啥樣
受訪者供圖 早白堊世食魚反鳥到底具有怎樣的骨骼結構?9月1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依據新的歸入標本對奇異食魚反鳥的解剖學和系統發育位置進行了釐定。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古脊椎動物雜誌》上。
-
科學家「看清」 食魚反鳥骨骼長啥樣
早白堊世食魚反鳥到底具有怎樣的骨骼結構?9月1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依據新的歸入標本對奇異食魚反鳥的解剖學和系統發育位置進行了釐定。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古脊椎動物雜誌》上。
-
早白堊世食魚反鳥到底具有怎樣的骨骼結構
早白堊世食魚反鳥到底具有怎樣的骨骼結構?9月1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依據新的歸入標本對奇異食魚反鳥的解剖學和系統發育位置進行了釐定。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古脊椎動物雜誌》上。
-
早白堊世反鳥類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敏與周忠和關於中生代鳥類的研究工作,依據一新的歸入標本,對奇異食魚反鳥的解剖學和系統發育位置進行了釐定。 食魚反鳥由王敏等2016年首次報導,其正型標本保存了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鳥類食團,為復原早期鳥類消化系統的演化提供了關鍵證據。但由於標本保存的原因,食魚反鳥確切的系統發育位置尚不能確定。主要原因是包括食魚反鳥在內的大量中生代(如熱河生物群)鳥類化石多呈二維保存,而多數屬種僅有正型標本,限制了所能觀察到的形態特徵。
-
中科院古脊椎所發現奇異食魚反鳥
他們對首次發現的吃魚的反鳥進行了形態學和系統發育的研究,為反鳥類早期演化的多樣性,特別是椎體間的關節方式、頭骨和腰帶部分,提供了大量新的信息。此次,研究人員對這件保存有食團的反鳥類進行了詳細的比較解剖學和系統發育的研究,認為其代表了一個新的屬種,將其命名為奇異食魚反鳥(Piscivorenantiornis inusitatu)。 奇異食魚反鳥的骨骼大多分散保存,恰好為特徵的觀察提供了便利。研究者觀察到奇異食魚反鳥的頸椎椎體關節面與所有現生鳥類和化石鳥類大相逕庭。
-
古脊椎所發現頸椎關節面發生前後倒轉的反鳥類——奇異食魚反鳥
此次,研究人員對這件保存有食團的反鳥類進行了詳細的比較解剖學和系統發育的研究,認為其代表了一個新的屬種,將其命名為奇異食魚反鳥(Piscivorenantiornis inusitatu)。 奇異食魚反鳥的骨骼大多分散保存,恰好為特徵的觀察提供了便利。
-
鳥能捕魚,有種魚也能捕鳥,而且還是捕食飛行中的鳥
很多鳥類天生就具備捕食魚類的天賦,除了人類的朋友鸕鷀以外,鴨子、大雁以及仙鶴都是捕魚的能手,這些例子之中所出現的鳥類都是我們比較熟悉的,而在自然界之中,能夠捕食魚兒為食的鳥類不勝枚舉。我們習慣性地認為魚類就是鳥類的食物,但其實在自然界之中,不僅鳥能捕魚,魚也能捕鳥,而且能夠捕食鳥類的魚還不在少數。
-
第四屆海洋知識競賽53:什麼鳥和企鵝是近親
340.什麼鳥和企鵝是近親?有人說企鵝和巨海雀是近親,因為它們都不會飛,長的也像,還有人說企鵝與海鴨關係近。但科學家研究表明企鵝與管鼻類中的鸌形目才是近親,這一目包括信天翁、海燕、鸌、鵜燕等。341.白鰭豚屬於哪一類鯨?
-
菲律賓國鳥是赫赫有名的菲律賓食猴鷹,那麼中國的國鳥是什麼呢?
菲律賓的國鳥是世界最大的猛禽之一——菲律賓鷹,曾經也被稱為"菲律賓食猿鷹"或"菲律賓食猴鷹"。聽這個名字是不是就很霸氣!但是別看菲律賓鷹的名字這麼霸氣,但是目前已經瀕危滅絕,據估計世界上僅存大約400對菲律賓鷹生活在野外。(悄悄說一句,捕殺菲律賓鷹,可以獲得12年的監禁或高額罰款喲,所以不要打它的主意。)
-
中科院團隊最新研究確認:「從恐龍到鳥」經歷卵巢退失演化
反鳥類與現代雞的卵巢濾泡對比照片。(研究團隊 供圖)反鳥類與現代雞的卵巢濾泡對比照片。(研究團隊 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9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9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周忠和院士團隊對鳥類卵巢濾泡(卵泡)化石相關標本研究獲得最新進展,進一步確認「從恐龍到鳥」經歷卵巢退失演化。
-
中科院團隊最新研究確認:「從恐龍到鳥」經歷卵巢退失演化
反鳥類與現代雞的卵巢濾泡對比照片。(研究團隊 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9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9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周忠和院士團隊對鳥類卵巢濾泡(卵泡)化石相關標本研究獲得最新進展,進一步確認「從恐龍到鳥」經歷卵巢退失演化。
-
三塔中國鳥燕都華夏鳥揭開了熱河生物群歷史大發現的序幕
三塔中國鳥化石標本 按照古生物學的分類,三塔中國鳥為鳥綱、反鳥亞綱、華夏鳥目、中國鳥科、中國鳥屬、三塔中國鳥種。經過研究饒成剛認為三塔中國鳥則是介於始祖鳥和現代鳥之間的一種生命形態,它和恐龍家族有親緣關係的,有可能是恐龍的後裔,三塔中國鳥是人類探索從爬行動物向鳥類不斷演化的證據,具有重要的價值,三塔中國鳥是從恐龍到鳥類的過渡形態,是沒有完全脫離爬行動物特徵的原始鳥。他們經過研究發現,如果說始祖鳥是鳥的話,則這塊化石則是更進化的鳥類,這是一塊從恐龍到鳥類的過渡形態,是沒有完全脫離爬行動物特徵的原始鳥。
-
奇聞 | 鱷魚和鳥——是不是近親?鱷魚還能吃到蝙蝠?
鱷魚和鳥——意想不到的近親這兩種爬行動物中的佼佼者,有著共同的祖先,叫作主龍類,出現在距今約2.4億年前。
-
科普|強盜一樣的軍艦鳥
軍艦鳥得名於其掠奪習性。 軍艦鳥一般棲息在海岸邊樹林中,主要以食魚、軟體動物和水母為生。它白天常在海面上巡飛翱遊,窺伺水中食物,一旦發現海面有魚出現,就迅速從天而降,準確無誤地抓獲水中的獵物。但軍艦鳥具有掠奪習性,時常懶得親自動手捕捉食物,而是憑著高超的飛行技能,攔路搶劫其他海鳥的捕獲物。
-
國際最新研究:翼龍演化最近近親或為小型動物兔蜥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項古生物學研究論文指出,翼龍作為第一種演化出動力飛行能力的脊椎動物,其在演化上的最近近親可能是一種名為兔蜥(lagerpetid)的類似恐龍的小型動物。
-
原始人類以鳥為食 巨型鳥體重高達1500磅
原始人類以鳥為食 巨型鳥體重高達1500磅時間:2019-07-02 13:34 來源:四海網綜合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原始人類以鳥為食 巨型鳥體重高達1500磅 原始人類以鳥為食巨型鳥體重高達1500磅 四海網: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6月26日報導,直到不久前,人們一直認為大型鳥類僅存在於馬達加斯加
-
鳥飛朝陽驚天下
鸚鵡嘴龍是一種兩足行走的以植物為食的小恐龍,因長有像鸚鵡一樣的角質喙而得名。因勝利公社機關所在地的蒙古族名叫梅勒營子,所以這種恐龍就被命名為梅勒營鸚鵡嘴龍。科學家研究命名任何一種生物,一般都由一個屬名和一個種名構成。如梅勒營鸚鵡嘴龍中"鸚鵡嘴龍"是其屬名,"梅勒營"是其種名。
-
大型肉食性鳥類-泰坦鳥
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及德克薩斯州都有發現其化石。界: 動物界 Animalia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 鳥綱 Aves目: 叫鶴目 Cariamiformes科: 駭鳥科 Phorusrhacidae屬: 泰坦鳥屬 Titanis
-
每日一鳥(52期)——反嘴鷸【yù】
反嘴鷸為反嘴鷸科的反嘴鷸屬的鳥類,又名反嘴鴴,因其獨特的上翹的嘴型而得名。是一種白色涉水禽。
-
什麼,鳥的飛行能力高低和鳥蛋形狀有關係
在鳥類學研究領域,也有人用大數據去研究鳥類。不過,這次他們是從鳥蛋入手。普林斯頓大學的Stoddard博士是一位生物學家。 她喜歡硏究鳥蛋的結構和功能上的多樣性。以前,曾有鳥類學家認為,在懸崖峭壁上築巢的雀鳥,它們的蛋呈圓錐型(conical),因為較尖的鳥蛋即使滾動,也能像陀螺一樣旋轉,較難滾落懸崖。 雀鳥的飲食、環境、鳥巢的地點和類型,也和鳥蛋的形狀都有關連。